红外光电
搜索文档
先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材料硬核实力,铸就全球科技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11-05 13:54
公司概况 - 公司1995年涉足稀散金属领域,2011年于广州正式成立,历经三十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稀散金属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跻身2024《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1] - 公司以“用材料科技赋能世界,成就美好生活”为使命,聚焦半导体、新能源、红外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资源-材料-器件-系统-回收”完整产业生态 [1] - 公司全球员工超1万人,年产值近300亿元,是推动国产高端材料自主可控的核心力量 [1][3] 全产业链业务布局 - 公司践行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稀散金属核心领域,形成五大协同业务板块 [3] - 在稀散金属核心材料领域,公司在镓、锗、铟、硒、碲、铋等关键品种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其中镓、锗全球市场份额超30% [3] - 依托自主研发提纯技术,可实现99.999%以上高纯度产品量产,其中13N超高纯锗填补国内空白 [3] - 在高端器件与系统集成领域,公司建成8英寸硅基MEMS红外探测器生产线,非制冷探测器已实现百万像素级别量产 [4] - 公司推出质量流量控制器等半导体装备关键部件,V100/VG80系列MFC以响应速度≤100ms、测量精度±0.5% S.P.的性能优势获奖 [4] - 在红外光电领域,公司打通“晶体生长-芯片设计-器件制备-系统集成”全链条,像元尺寸低至10μm [4] - 公司投资120亿元建设武汉光谷射频项目,投产后将年产数十万片砷化镓、磷化铟等高端衬底材料 [4] - 公司建立行业唯一“生产-使用-回收”闭环体系,在全球20个国家设立49个网点,业务覆盖17个国家的40余个城市 [5][6] 研发创新实力 - 公司构建“平台-技术-人才”三位一体创新体系,研发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8] - 公司拥有全国唯一的“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平台,研发场地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8] - 公司在稀散金属提纯、化合物合成、器件制备等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优势,累计获得授权专利数百项,其中发明专利387项、实用新型专利305项 [9] - 公司主导或参与7项以上国家标准制定,掌握制冷红外探测器从元素提纯到封装测试的全套技术 [9] - 2025年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推出850nm SLD边发射激光器芯片、2.5Gbps InGaAs APD光电二极管芯片等高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9] - 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中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30%,通过先导大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10]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在广东清远、江苏无锡、美国休斯顿、德国慕尼黑等地建成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 [11] - 武汉光谷百亿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将强化国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产能优势 [11] - 公司19家分子公司、40余家子公司形成协同生产体系,实现就近供应、快速响应的客户服务 [11] - 公司与全球顶尖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台积电、三星提供高纯材料,服务特斯拉、宁德时代,成为FLIR等知名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12] - 2025年公司战略入股万业企业,将半导体材料与设备技术注入集成电路产业,推动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协同发展 [12] 企业责任践行 - 公司采用绿色萃取、循环电解等清洁工艺,工业废水、废气处理达标率100%,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0%,连续多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13] - 公司设立“暖光公益基金”,累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教育帮扶、灾害救助、乡村振兴等项目 [14] - 公司通过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广东、江西等地就业与经济升级,彰显企业社会价值 [14] - 公司通过技术输出、战略投资等方式赋能上下游企业,武汉项目将补足光谷芯片产业链上游短板 [1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聚焦稀散金属与高端材料核心领域,年均研发投入占比保持超5% [16] - 公司重点深化半导体材料、红外光电、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推进武汉、无锡等基地产能释放 [16]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至四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引领者”,以材料科技突破赋能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 [16]
国科天成: 1-1 募集说明书(申报稿)(豁免版)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14
公司概况 -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1571,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81号一区4号楼9层901室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电产品、导航产品、遥感数据产品的技术开发与制造,涉及红外热成像、精密光学等领域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7,942.59万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80% [38] 本次可转债发行 - 拟发行不超过88,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票面金额100元/张 [16] - 募集资金将用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等5个项目,总投资额99,374.96万元 [16] - 可转债信用评级为AA-,主体信用评级AA-,评级展望稳定 [2] 行业与市场 - 红外光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涉及集成电路、材料、光学等多领域技术 [5] - 国产化渗透率持续提升,下游应用从防务扩展到民用领域如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 [12] - 防务领域收入占比较高,2022-2024年下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7.19%、61.29%、60.75% [33] 财务与经营 - 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7元(含税),总分红金额约1,740万元 [4] - 存货规模快速增长,2022-2024年末账面价值分别为33,825.70万元、47,044.98万元、56,123.45万元 [5] - 2023年自研成功T2SL探测器,正在建设量产线 [33] 技术研发 - 已掌握制冷/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红外镜头等核心技术 [13] - T2SL探测器代表制冷红外技术前沿,可实现短波到甚长波全覆盖 [13] - 持续投入研发近红外APD光电探测器、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等新产品 [14]
国科天成: 3-3 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7-26 00: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Teemsun Technology Co Ltd,股票代码为301571 SZ,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81号一区4号楼9层901室 [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罗珏典,董事会秘书为王启林 [4]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电产品、导航产品、遥感数据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服务,光学元件制造等 [4] 主营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主营业务为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以导航、遥感、信息系统服务为补充 [4]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已取得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 [4] - 公司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专项支持、中科院科技成果技术转化特等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 [4] - 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为11,96947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96,06450万元,同比增长36.9% [5] - 2025年1-3月净利润为1,07363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为17,54258万元,同比增长41.2% [5]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为251,97968万元,负债总额为67,12588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为26.64% [5]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314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31578万元 [5] 可转债发行方案 - 本次拟发行可转债总额不超过88,000万元,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 [14] - 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14] - 发行对象包括持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证券账户的自然人、法人、证券投资基金等 [15] - 本次发行设置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但修正幅度存在不确定性 [1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项目、超精密长波红外镜头产线建设项目、近红外APD光电探测器产线建设项目等 [11] - 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生产能力,丰富产品条线,提高核心部件自主供应能力 [11]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2023年自研出代表制冷红外行业技术前沿的T2SL探测器,已具备中试级生产能力 [8] - T2SL探测器大规模量产线尚处于建设阶段,量产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8] 行业特征与经营特点 - 公司产品和服务应用于防务领域的比例较高,受国防支出等因素影响显著 [7] - 经营业绩呈现季节性特征,2022-2024年度下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7.19%、61.29%和60.75% [8]
【私募调研记录】风炎投资调研国科天成
证券之星· 2025-07-11 08:13
国科天成调研纪要 - 公司主营业务为红外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制冷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制生产能力的民营红外厂商之一 [1] - 制冷型探测器在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中国市场近年发展迅速,需求预计保持旺盛增长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064.50万元,同比增长36.93%,净利润17,267.39万元,同比增长36.18% [1] - 光电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因非制冷探测器量产及精密光学业务发展导致制冷型探测器收入占比下降 [1] - 未来发展规划包括加快产能建设、巩固优势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内部控制 [1] - 募投项目涵盖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超精密长波红外镜头、近红外PD光电探测器、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1] 风炎投资机构概况 - 成立于2015年5月,2015年8月备案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号P1021448 [2] - 截至2020年12月底,在管私募基金14只,管理规模超40亿元,资金主要来自央企和金融机构 [2] - 拥有科创板、创业板网下询价资格,曾获"中国私募基金影响力品牌100强"等荣誉 [2] - 投研团队来自银行、信托、公募等机构,平均经验5-10年,擅长可转债、可交债等半股半债品种投资 [2] - 可转债代表产品年化收益超20%,曾30次上榜私募排行网同类产品10强 [2] - 股票策略产品获2020年北京地区管理规模20-50亿元组股票策略十强 [2] 风炎投资核心业务 - 可转债/可交债投资业务:累计投资数十亿元,核心团队策划项目年化收益超150% [2] - 股票投资业务:累计完成近300亿元股债结合的股票投资,涉及20家上市公司增发项目 [2] - 建立可转债评分体系有效识别风险与价值,策略经市场验证 [2] - 擅长通过大宗交易、一级市场等多渠道布局标准化股债结合品种 [2]
国科天成(301571) - 301571国科天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10 17: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从事红外光电领域研产销与服务,是国内少数具备制冷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制生产能力的民营红外厂商之一,形成以锑化物技术路线制冷红外为优势,非制冷红外和光学产品快速突破的业务格局 [2] - 制冷红外产品包括锑化铟和 II 类超晶格系列,有探测器、机芯等形式,用于对性能指标要求高的领域;非制冷红外产品以自主研发的探测器、机芯为主,用于对轻量化和性价比要求高的领域;光学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下游应用以国防装备等领域为主 [2][3] 市场需求与产品应用 - 制冷型探测器因性能优势在国防领域广泛应用,中国市场预计需求保持旺盛增长趋势,但因行业保密无法获取军用红外市场数据 [4] -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利用光子效应探测成像,用于远距离监测等对性能指标要求高的领域 [5] 产能与采购 - Z0001 产能可满足公司目前业务需求 [6]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064.50 万元,同比增长 36.9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267.39 万元,同比增长 36.18% [7][8] 业务分类调整 - 2024 年起公司将光电业务收入二级分类调整为制冷红外、非制冷红外、精密光学等类别,方便了解各类光电产品业绩表现 [8] 其他业务情况 - 除光电业务外,公司其他业务包括导航、遥感和信息系统,收入占比较低,暂无进一步资源投入计划 [8] 非制冷红外产品制程 - 公司非制冷探测器以像元间距 12um 的 640 面阵型为主,性价比高,竞争力强 [8] 探测器采购 - 公司目前外购探测器通过国内供应商采购,基本无进口 [8] 可转债募投项目 - 本次募投项目共 5 个,分别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等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详情参阅 7 月 4 日披露的可转债预案等文件 [8]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等核心器件产线建设,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9] - 把握国内制冷红外市场机遇,巩固优势,拓展非制冷红外产品市场 [9] - 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双色型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等产品研发,丰富产品条线 [9] - 加强内部控制,优化管理架构等,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9]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公司光电业务毛利率下降,原因一是制冷型红外产品收入占比下降,二是制冷型探测器销量增速快且毛利率低于机芯及整机产品 [9] 二类超晶格产品销售对象 - II 类超晶格探测器面向既有客户和新客户销售推广 [9]
国科天成(301571) - 301571国科天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38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9.61 亿元,同比增长 36.93%,归母净利润 1.73 亿元,同比增长 36.18% [2][10]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1969.47 万元,同比增长 13.35%;归母净利润 1321.24 万元,同比增长 22.77% [17][20] - 2024 年研发费用 5710.68 万元,同比增长 14.84% [8] - 2024 年末短期借款同比增加,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采购成本上升 [16] - 2025 年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 24.72%,不存在销售过度依赖;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较大,已保障供应稳定 [13] - 2024 年度拟每 10 股派现 0.97 元(含税),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 10.08% [10] 业务发展 产品与市场 - 非制冷红外产品和光学产品已批量供应且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5 年非制冷红外产品巩固成熟市场并拓展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光学产品丰富产品线并深化协同合作 [2] - 制冷红外产品凭借锑化物技术路线获认可,未来巩固技术优势,推进成都 II 类超晶格量产基地建设,拓展民用新兴领域 [2][3] - 2025 年继续深耕红外领域,推进双色 T2SL 探测器等产品研发,结合可转债再融资计划推动 APD 雪崩探测器等产品研发升级 [6] - 2025 年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制冷红外产品升级,加大非制冷红外产品投入,提升光学产品技术含量,推进核心器件研发,布局新兴领域 [6] 产能建设 - 上海非制冷探测器封装线和杭州光学产线扩产项目预计 2025 年内投入使用 [2] - 采取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布局和开拓市场等措施保障产能消化 [8] 市场拓展 - 产品竞争力强,客户主动寻求合作,拓展和维护客户关系关键在于产品 [5] - 现有产能优先保障国内客户,部分产品通过国内下游客户出口海外 [11][12] 行业趋势与机遇 - 红外热成像行业受益于国防现代化和民用需求拓展,2024 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20% [17] - 行业技术迭代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新场景催化新需求,如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 [15] 核心竞争力 - 拥有完善产业布局,向上游核心领域拓展,掌握制冷、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精密红外镜头核心技术 [13] - 制冷红外产品选用锑化物技术路线,有先发优势 [13] -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有人才储备优势 [13] - 与下游客户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有客户资源优势 [13] 未来规划与策略 - 2025 年加快产能建设、巩固优势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内部控制 [3][4][8][13] - 制定《未来三年(2025 - 2027 年)股分红回报规划》,通过技术研发等提升盈利能力回报股东 [10] - 首发募集资金规模小且大部分已投入,通过可转债融资完善产品及产能布局,发行时间受审核进度影响 [20] 其他事项 - T2SL 探测器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性能优势明显,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气体监测等领域 [20] - 上市募投项目预计 2025 年 12 月末全部结项,将披露当期效益情况 [12] - 部分原材料采用预付款锁价锁量模式,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控制资金风险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