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漂流
搜索文档
十一顶流旅游大省,承包年轻人的肾上腺素
36氪· 2025-10-09 11:12
这个"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被因地制宜开发成了极限运动乐园,项目包括蹦极、无绳蹦极、跳伞、空中荡绳、高空竞速跑道等。 在国内旅游怎么玩出新花样,是个让许多人头疼的难题。原因无他,节假日有限,人流量太大,注定会冲淡许多乐趣。 于是,有人避开黄金周,利用周末进行"特种兵旅游";有人避开火热景区,去小众目的地进行"反向旅游",到了之后发现遍地是聪明人;有人避开闹市, 穿上装备进行"户外旅游",结果从山底堵到山顶。 不仅是游客,各地文旅也在绞尽脑汁出新花样。这其中,贵州绝对是独树一帜。 作为去年旅游收入最多的省份,贵州一不靠5A景区数量致胜,二不靠网红博流量,而是专门承包全国人的肾上腺素。 国庆前,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同样注入了贵州基因。 因此,其他地方造桥修路去景点,而在贵州,大桥本身就可以是顶流景点。 2009年12月通车的坝陵河大桥,被称为"桥旅"1.0版本。 试营业期间,每天限流5000人,一票难求。 让游客过瘾,对贵州文旅来说比吃饭还轻松。 "世界第一" x 极限运动 只是贵州的基操 花江峡谷大桥,只是贵州众多大桥的冰山一角。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逢山开 ...
文体旅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经济日报· 2025-10-08 08:39
文体旅融合趋势 - 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深化,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要内容和拓展消费空间的重要手段 [1] - 各地正在打造全新文体旅产品体系,持续为游客带来新鲜感并释放乘数效应 [1] 具体案例与成效 - 贵州榕江县“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吸引51支乡村足球队参赛,开赛当日吸引14.96万名游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 [1] - 榕江县将足球作为第一战略和第一产业,致力于将“村超”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和经济增量 [1] -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通过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打造滑翔伞、越野跑等户外运动标杆品牌,促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 [1] - 广州借十五运会契机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并揭晓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名单以提升文旅热度 [2] - 贵州开发“千漂千面”漂流产品,暑期“贵州漂流”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并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红色文旅体验 [3] - 东莞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吸引10多万动漫爱好者,全球2000多个影视动漫IP汇聚,形成“逛展—打卡—购物”的微旅行模式 [4] 创新模式与发展策略 - 广东省推行“展城联动”模式,让动漫从展会走进城市大街小巷,策划系列沉浸式活动激发游客“跟着漫展去旅行”的热情 [4] - 东莞联动文化场馆、旅游景点和商业街区,创新“动漫+文旅”体验,如开通“潮玩巴士”和推出多条主题文旅线路 [5]
多地打造全新产品体系—— 文体旅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贵州则巧用天然禀赋,开发"千漂千面"的漂流产品,为游客纵情山水提供场景。8月9日至11日, 2025"赛动黔景"中国·黔南"涌闯荔波"国际野水运动会在贵州省荔波县成功举办,为水上运动爱好者和 游客们送上了一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水上狂欢。赛事期间,民族音乐、火舞表演与现代电音相结合,形 成了一个独特的水上派对;布依族大歌、水族马尾绣、瑶族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其中,将 古城广场水陆空舞台变成超级秀场。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以来,"贵州漂流"搜索量同比上涨超 500%。 近年来,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逐步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 容和拓展消费空间的重要手段。当前,各地正在打造全新的文体旅产品体系,不断为游客带来惊喜与新 鲜感,持续释放乘数效应。 时下,"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在贵州省榕江县进行得如火如荼,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683支参赛队伍中 脱颖而出的51支乡村足球队正一决高下。开赛当日,榕江县就吸引了14.96万名游客到访,实现旅游综 合收入1.52亿元。 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表示,榕江将坚持把足球作为未来发展的第一战略、第一赛道、第一产业、第一事 业,把"村超"作为农文旅 ...
十一最刺激旅游大省,承包年轻人的肾上腺素
36氪· 2025-10-06 09:12
贵州旅游发展模式 - 作为去年旅游收入最多的省份,贵州不依赖5A景区数量或网红流量,而是专注于开发以肾上腺素刺激为特色的旅游项目[5] - 贵州将世界级桥梁资源转化为顶级旅游景点,开创“桥旅”融合模式,从1.0版本的内部观光发展到3.0版本的“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综合体[10][12][14][16] - 通过开发漂流、天坑秋千等极限运动项目,结合当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全面激发游客天性,相关话题在网上播放量高达几十亿次[24][32][33] 桥梁旅游产业化 - 贵州拥有3万多座桥梁,在世界最高桥排行榜中包揽前三甲,世界高桥百强榜单中占据近半席位,获得四次桥梁界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10] - 坝陵河大桥作为“桥旅”1.0版本,去年接待研学游团体超10万人次,实现商业性营收约1300万元,同比增长41.2%[12] - 平塘大桥进化到“桥旅”2.0版本,其服务区成为贵州首个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发出桥梁科普馆、房车营地、悬崖酒店等业态[12] - 花江峡谷大桥作为“桥旅”3.0版本,试营业期间每天限流5000人仍一票难求,提供从99元观光到2999元蹦极等多层次消费选择[9][20] 特色文旅活动与节庆经济 - 村BA、村超等活动的成功源于摒弃功利主义的纯粹娱乐精神,球员为当地农民,奖品为牛、羊、猪等农产品,中场表演为少数民族特色歌舞[39][41] - 贵州榕江县通过村超在1个多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该县在2021年8月还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1] - 贵州是中国第一节庆大省,拥有1400多个传统节日,其中国家级非遗节日22个、省级149个,“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是真实写照[43][45] 旅游市场表现与吸引力 - 去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4%,预计高达14亿人次[47] - 猴耳天坑大秋千项目每晚零点放票,需提前15天预约,游客排队至凌晨两三点,该项目垂直落差超百米,是全球首个架设在天坑内部的极限秋千[33] - 贵州漂流失物打捞成为特色服务,景区承诺“包捞包活”并在下游安置阻拦网,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文化[30]
贵州何以成为避暑胜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8-10 17:39
贵州避暑旅游行业分析 - 贵州凭借独特的高原山地地形和1100米平均海拔形成"清凉优势" 夏季平均气温仅24 2摄氏度 预计2025年8月全省平均气温24 8摄氏度 [2][3] - 森林覆盖率高达63 3% 部分区域超75% 森林密集区负氧离子浓度达1万-3万个/立方厘米 形成天然"森林疗愈"效果 [3]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贵阳北站暑运日均客流达12万人次 环比增长50% 广州/重庆/成都方向列车满员 [4] - 贵阳机场2025年7月31日单日客流达82589人次创历史新高 7月总客流236 3万人次 日均7 6万人次 [4] - 织金洞景区8月日均接待超2万人次 8月1-5日累计接待突破10万人次 [6] - 黔东南州暑期文旅热度增长197% 位列美团"小众避暑目的地"增速榜首 [6] 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 "贵州漂流"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 成为最热门避暑玩法 "00后"成消费主力 [9] - 峡谷漂流/悬崖秋千/洞中桨板等户外运动项目受年轻游客追捧 镇远高过河等漂流景区客流激增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