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
搜索文档
第十五届全运会收官 海南体育代表团收获2金2银1铜
海南日报· 2025-11-22 09:10
海南冲浪队吴世栋夺得男子短板金牌,邓雪莹逆转对手夺得女子短板铜牌。海南乒乓球队林诗栋摘 得乒乓球男单银牌,海南举重运动员邓小芳勇夺举重女子49公斤级银牌,均创下海南参加全运会以来这 两个项目的最好成绩。 海南日报海口11月2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黎刚)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比赛全部结 束,闭幕式当晚在广东深圳举行。在本届全运会竞技体育项目中,海南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金2银1铜。 此外,在群众体育项目中,海南队获得1枚铜牌。 本届全运会,海南代表团共派出182名运动员,参与了冲浪、帆船、举重、跆拳道、拳击、田径、 高尔夫球、沙滩排球、乒乓球、公路自行车、攀岩、足球等12个竞技体育项目,以及围棋、足球、龙 舟、舞龙舞狮4个群众体育项目的决赛阶段角逐。 海南自行车队张好以39分02秒87的成绩,夺得公路自行车项目女子个人计时赛冠军,为海南代表团 摘得本届全运会首金,这也是海南在全运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自行车项目奖牌。 海南冲浪队王成征获得冲浪项目男子短板第4名。海南冲浪队黄一格、海南沙排一队曹德钰/翁先 武、海南女子拳击60公斤级刘欣悦、海南帆船队符倩/周政锦分别名列各自项目的第5名。 近年来,海南依托环 ...
东莞发力赛事经济,打造“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09:26
(原标题:东莞发力赛事经济,打造"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十五运")正在粤港澳三地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 节点城市,东莞承办十五运男子成年组篮球、举重以及残特奥会举重、聋人女子篮球等4项赛事,正按 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目标,呈现一场彰显岭南风韵、东莞特色的体育盛会。 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是东莞发展赛事经济的一大优势。以"CBA第一馆"东莞篮球中心为例,每逢CBA比 赛,赛事场馆成为消费聚集的核心区域,有力带动了周边的住宿、餐饮、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且在大 型赛事举办期间,整个城市的交通、娱乐等消费场景也将被全面激活。此前东莞马拉松赛事沿线设置的 20个特色市集,单日交易额突破800万元。赛事正成为串联"观赛—体验—消费"的关键纽带。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这样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通过体育赛 事拉动消费,把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打造消费增长点、延长消费链,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力方向。 为了将十五运的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备好了"文旅大礼包"——特 别策划"跟 ...
全运会拉动香港旅游业 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7 19:37
全运会对香港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 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 更是推动香港旅游业和区域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1] - 全运会期间访港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香港市面人流特别多[5][13] - 全运会为香港旅游业开拓了“体育+旅游”的新思路 发挥了联动效应[13] 游客体验与消费活动 - 全运会期间香港太平山顶等标志性景点人气旺上加旺[3] - 尖沙咀星光大道成为游客热门打卡点 周边大型综合商场如K11 海港城提供购物和餐饮选择[9] - 游客行程安排丰富 结合文化景点如香港文化中心 艺术馆以及晚间前往启德体育园观看比赛[9] 对香港城市地位的提升 - 全运会展示香港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盛事之都的地位[13] - 首届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主办的全运会被视为区域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5] - 盛会为未来吸引更多顶级体育盛事落户香港奠定了基础[13]
(粤港澳全运会)2025年深圳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达1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8:24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与现状 - 到2025年底,深圳体育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1] - 深圳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超过4.6万个,较2020年增加66.9%[1] 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融合 - 通过举办十五运会,将赛事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以赛事撬动体育消费、产业联动和城市更新[1] - 实施城市环境面貌提升行动,建成运营前海冰雪世界、深圳湾文化广场等高品质文旅场馆[1] 体育与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以及“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1] - 推出“深圳有礼·好运全来”系列福利,发放万张免费景区门票和文旅消费券,联合在线旅游平台推出专项参赛旅行套餐[1] 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累计接待游客1.42亿人次,同比增长5.7%[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22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2] - 入境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港澳游客达2748.65万人次,同比增长29.1%[2] 科技赋能体育赛事 - 深圳赛区以“科技办赛”为核心,将最新科技产品和创新技术融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办赛全链条[2]
十五运会释放多元消费热潮 “体育+”燃动香港“赛事经济”热力
搜狐财经· 2025-11-16 19:43
行业市场表现 - 全运会预计吸引超过10万人次游客来港,带动餐饮、住宿及零售等消费热潮 [1] - 香港酒店业在非旅游旺季的11月入住率节节攀升,需求达到非常可观的水平 [1] - 市场人流增多,对旅游业、酒店、餐饮等行业发展是利好信号 [1][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本地旅行社推出将赛事门票与海洋公园等景点结合的“一至两天自由行”套票 [3] - 开发了为“粉丝团”安排交通和特色游览路线的定制化服务 [3] - 通过提供深度、个性化的体验推动产业升级 [3] 模式与战略影响 - “体育+旅游”新模式展现出旺盛活力,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机会 [5] - 全运会为旅游业开拓思路,发挥了“体育+旅游”的联动效应 [7] - 活动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7]
“不止于运动”!十五运会释放多元消费热潮 “体育+”燃动港澳“赛事经济”热力
央视网· 2025-11-16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三地举行 显著带动了香港和澳门的旅游市场及关联消费 展现出“体育+旅游”新模式的旺盛活力 为行业升级和区域融合创造了机会 [1][7][11] 香港旅游市场表现 - 全运会预计吸引超过10万人次游客来港 带动餐饮 住宿及零售等消费热潮 [1] - 酒店入住率自10月初起节节攀升 在非旅游旺季的11月呈现出人气超旺的态势 [3] - 酒店需求达到非常可观的水平 对香港经济复苏和增长带来强烈信号 [5] “体育+旅游”产业升级 - 香港本地旅行社推出赛事门票与本地景点结合的“一至两天自由行”套票 以及为“粉丝团”安排的定制化服务 [9] - 通过提供深度 个性化体验推动产业升级 发挥“体育+旅游”联动效应 [9][11] - 全运会为旅游业开拓思路 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11] 澳门文旅市场升温 - 澳门赛区围绕“赛事引流 文旅转化”目标 构建多元的“观赛+旅游”融合体验新场景 [11][13] - 在主新闻中心设立特色文旅体验区 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推出城市文化游 [13][17] - 推动“赛场即景点 观赛即旅游”融合模式 展现澳门文化魅力和城市温度 [19] 配套活动与市场反响 - 澳门特区政府同步举办格兰披治大赛车 美食节等大型活动 打造多元立体“文体旅”体验 [20] - 在多地标景点设立赛事直播大屏 吸引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20] - 全运会带动巨大客流 气氛热烈 代表团和运动爱好者为市场注入活力 [20]
淳安全域旅游“动感”跃迁
杭州日报· 2025-11-14 11:10
千岛湖体育旅游发展成就 - 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获评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 - 2025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第十九届中国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赛参赛选手达8850名 创下中国业余公路自行车单日赛事参与人数新纪录 [2] 体育基础设施与产品体系 - 淳安已建成660公里“环+放射”绿道网 推出10条初级、高级、专业级的“此生必骑千岛湖”经典骑行路线 [3] - 打造湖光掠影、千里江山、骑迹界首、淳北康途、圆梦亚运等骑行路线 并建设登山、漂流、房车露营等基地 形成山、水、陆、空多维运动休闲产品供给体系 [3] “体育+旅游”融合消费场景 - 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 一人参赛、多人旅游 单人参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 [3] - 推动旅游供给从风景向“场景”、从“打卡式”向“沉浸式”升级 将情绪触动和场景出圈打造为核心吸引力 [3] 赛事生态系统与品牌影响力 - 千岛湖“赛会游”赛事已拓展至自行车、马拉松、铁人三项、水上运动等多个项目 [3] - 构建以多元顶级赛事为引领、以全民健身为基础、以产业融合为内核的“赛事生态系统” [5] - “去千岛湖 不只是看湖 更是去运动、去生活”成为消费新趋势 丰富“千岛湖不止于湖”内涵体验 [5]
太湖逐浪,无锡绘就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22:42
行业活动与政府支持 - 江苏省及无锡市各级领导出席“太湖逐浪·艇动未来”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启航活动,约60名行业代表参与 [1] - 活动是无锡滨湖区落实省、市部署,推动水域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具体实践 [2] 区域资源与产业基础 - 无锡滨湖区拥有594平方公里太湖水域和142公里太湖岸线,长广溪、蠡湖、梅梁湖等优质水域为游艇产业提供生态基底 [2] - 区域依托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等科研机构,孕育了无锡东方高速艇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 [2] - 相关企业已研发100多种型号船艇,并推动首艘海上大型电动游船“屿见77”成功开建 [3] 市场发展与消费需求 - 滨湖区连续多年举办环太湖城市帆船联赛、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等赛事,年吸引水上运动参与者超50万人次 [3] - 蠡湖水上运动基地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大众亲水消费需求正加速释放 [3] 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 - 蠡湖游船航线创新“风光+美食+文化”模式,将餐饮消费场景搬进游船,国庆期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4] - 新开设的鼋头渚—马山灵湖码头航线串联两大5A级景区,拓展文旅与生态融合的广度 [4] 未来发展规划 - 滨湖区将通过“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四季皆宜、全民共享”的高品质水上休闲旅游目的地 [4] - 区域正朝着“水运江苏”新标杆方向前进,推动从“生态优势”到“发展优势”的转变 [5]
2025“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总决赛暨中国匹克球城市挑战赛总决赛赛事发布会在桂林隆重举行
环球网· 2025-11-06 11:49
赛事规格与定位 - 赛事为国内最高规格、覆盖范围最广的匹克球系列赛,标志着年度系列赛进入收官阶段 [1] - 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网球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桂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1] - 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总决赛和中国匹克球城市挑战赛总决赛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国家级匹克球赛事 [4] 赛事举办地与体旅融合 - 发布会选址桂林城市地标象山公园,体现匹克球运动与自然环境、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 [3] - 赛事活动吸引参与者背着球拍去旅行,在体育+文旅系列活动中产生积极效果 [4] - 桂林市致力于发展多元化体育旅游产业,将赛事作为展示城市年轻活力与人文底蕴的契机 [4] - 总决赛连续两年落户桂林,是推动桂林“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展示城市现代活力的良好契机 [5][7] 行业意义与发展目标 - 匹克球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契合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品质体育健身活动的迫切需求 [7] - 赛事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升级、激发体育消费新动能的积极探索 [7] - 赛事举办是聚焦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7] - 预计将吸引国内外超1000人参与赛事系列活动,对促进匹克球竞技交流与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合作伙伴与支持 - 交通银行首次成为赛事首席合作伙伴,双方将携手为匹克球运动推广和赛事成功举办提供支持 [7] - 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创新探索“金融+赛事+文旅”融合模式,是以金融力量服务社会、赋能美好生活的体现 [8] -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将积极协调资源,助力将赛事办成高规格、高水平体育盛会,推动匹克球运动在当地的普及与发展 [5]
2025“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总决赛将在桂林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21:13
赛事基本信息 - 2025年“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总决赛暨中国匹克球城市挑战赛总决赛将于11月27日至11月30日在桂林市山水公园和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 - 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网球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桂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2] 赛事规模与影响 - 该赛事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国家级匹克球赛事 [2] - 赛事将吸引国内外超1000人参与系列活动 [3] - 赛事活动足迹跨越大江南北,结合体育与文旅,产生了积极效果 [2] 合作与商业模式 - 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成为2025年赛事首席合作伙伴,创新探索“金融+赛事+文旅”融合模式 [3] - 发布会举行了交通银行签约(授牌)仪式,双方将携手为运动推广和赛事举办提供支持 [3] 城市与产业发展 - 总决赛落户桂林是推动桂林“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展示城市现代活力的良好契机 [3] - 桂林市致力于发展多元化的体育旅游产业,邀请参与者感受城市年轻活力与人文底蕴 [2] - 匹克球运动在广西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展迅速 [3] 赛事特色 - 总决赛奖牌设计融入当地元素,一面是山水,一面是桂花,是中国首枚桂花香味的龙符奖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