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足式机器人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听!松山湖畔创新与产业的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6-24 21:59
公司发展 - 本末科技研发团队超过150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和直驱关节模组技术,推出多款轮足式机器人产品和直驱电机产品,正迎来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1] - 本末科技已在松山湖设立两大研发中心,自主设计并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逸动科技经过10多年发展,在东莞建有生产工厂,产品包括500瓦至1000千瓦电动船外机、电动吊舱推进器等,销往全球主流市场,被称为"水上特斯拉" [3] 产品与技术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已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手持式洗地机、空气净化器等多个品牌的消费类产品,家用机器人领域预估市场规模近百亿元 [1] - 逸动科技的中小型电动船外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3] - 逸动科技的产品在国际帆船大奖赛、美洲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及国内多个景区水域广泛应用 [3] 创新与孵化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共享工厂帮助本末科技完成产品开发、打样与检测试验,实现快速"产品化",早期样品制作和小批量测试均利用共享工厂资源 [1][2]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自2018年起在多地落地基地与学院,共孵化超140家科技企业 [4] - 松山湖管委会为逸动科技提供水域测试码头,支持其开展水上产品测试,助力团队快速孵化 [3] 市场表现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产品在家用机器人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预估规模近百亿元 [1] - 逸动科技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国内新能源船艇、船舶市场不断拓展 [3]
东莞机器人基地成初创企业“梦工厂”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6:25
公司发展 - 本末科技业务进入快速爆发期,直驱关节模组交付量预计突破千万台,主要供应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1]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预计增长至4亿元[1] - 自主设计并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具备竞争力[3] - 在具身智能赛道打造全球领先的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产品累计交付量达数千台,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已形成从设计、打样、生产、检测、认证的全链条闭环能力[6] 产品与技术 - 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和多款轮足式机器人产品为核心技术展示[1] - 直驱关节模组为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头部企业[1] - 轮足机器人平台具备全球领先的开源技术[3] 产业生态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由李泽湘、高秉强、甘洁于2014年发起成立,采用"政府支持、企业化运作"模式[3] - 基地联结香港、内地及全球高校、研究所、上下游供应链资源,搭建完整机器人生态体系[3] - "共享工厂"服务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从原型机打样到量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成本和加速迭代[5][6] - 基地已孵化超140家硬科技企业,其中6家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6] 区域布局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模式自2018年起从东莞扩展至宁波、常州、重庆、香港、深圳、广州[6] - 东莞松山湖基地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高效供应链体系,实现低成本快速硬件迭代[5]
本末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加速机器人与直驱技术产业化落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6 13:47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B轮及B+轮融资,累计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顺禧基金、联想之星跟投,星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电机柔性化设计和生产、直驱关节模组规模化交付能力提升、机器人产品开发迭代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1] 技术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20年,设立机器人和核心部件两大事业部,研发团队超150人,在东莞松山湖建立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开拓中心与直驱关节模组技术预研中心 [2] - 构建"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双重研发体系,具备设计、打样、生产、检测、认证全链条闭环能力 [2] - 核心部件领域推出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覆盖泛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医疗康复及健身娱乐等领域,实现全栈自主可控 [2] - 自主设计建成十余条自动化/半自动生产线以应对市场需求爆发 [2] 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轮足机器人领域推出刑天、TITA、D1等产品,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大模型积累场景数据,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 [4] - 聚焦巡检、短途配送、智能工业、智能园区等场景,推动机器人从功能实现到价值创造 [4] - 直驱关节模组已覆盖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电等数十品类,预计2025年交付量突破千万台 [6] - 轮足机器人累计交付数千台,出口全球50多国,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企业,覆盖教育、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 [7] - 营收连续数年保持数倍增长,成为行业稀缺的"盈利型企业" [7] 行业定位与战略 - 以直驱技术为核心构建零部件到整机完整技术体系,结合大模型形成"运控-感知-决策-执行"技术闭环 [7] - 轮足机器人平台在灵活性、能效比上展现显著优势,推进具身智能场景落地与产业价值 [7]
本末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加速机器人与直驱技术产业化落地
36氪· 2025-06-06 10:1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B轮及B+轮融资 累计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 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 顺禧基金 联想之星联合跟投 星辰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电机柔性化设计和生产 直驱关节模组规模化交付能力提升 机器人产品开发迭代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1] 技术研发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设立机器人和核心部件两大事业部 技术研发团队超过150人 在东莞松山湖设立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开拓中心与直驱关节模组技术预研中心 [2] - 构建"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双重研发体系 配备大型生产基地 形成设计 打样 生产 检测 认证全链条闭环能力 [2] - 推出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 具有高精度 高功率密度 低噪音等特性 覆盖泛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医疗康复及健身娱乐等领域 [2] - 自主设计并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 满足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2] - 打造全球领先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 推出刑天 TITA D1等多款产品 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形态多样化探索 结合大模型积累场景数据 [4] - 加速轮足式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优化与硬件设计 提升环境适应能力 集中在巡检 短途配送 智能工业 智能园区等场景落地 [4] 商业化进展 - 与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厂商及智能家电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产品覆盖扫地机器人 智能洗地机 空气净化器等数十款品类 [6] - 预计2025年关节模组交付量将突破千万台 [6] - 推出柔性快速交付业务 服务全球数十万家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和高校团队 已累计服务近千家客户 [6] - 机器人本体累计交付量达数千台 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全球轮足机器人出货量最高企业 [6] - 营收连续数年保持数倍增长 成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稀缺的"盈利型企业" [7] 行业定位 - 以直驱技术为核心 构建从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技术体系 结合大模型形成"运控-感知-决策-执行"技术闭环 [8] - 轮足式机器人平台在灵活性 能效比上展现显著优势 推进具身智能场景落地与产业价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