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驱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信质集团(002664) - 002664信质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1 17:2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6亿元,同比持平 [3] - 归母净利润0.5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利润率修复至2.7% [3] - 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677% [3] - 上半年毛利率10.84%,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增长20%,新增投入约3000万元 [3] 主营业务 - 核心客户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放量带动产能释放 [3] - 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缓解固定资产折旧及财务费用压力 [3] - 下半年核心客户多款车型持续热销,主业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3] 无人机业务 - 与大疆长期合作,主要供应电机类产品 [3] - 持续满足消费级产品(无人机/云台/扫地机器人)的电机需求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上海研发团队完成组建,与台州总部团队协同合作 [3] - 聚焦无框力矩电机和齿槽微电机研发 [4] - 无框力矩电机:优化电磁设计,提升转矩密度和效率 [4] - 齿槽微电机:攻克微型化设计与精密制造难题 [4] - 探索直驱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等前沿技术 [4] - 轴向磁通电机技术成熟,主要应用于电梯/汽车行业 [4] - 与核心总成商深入合作,推进产品迭代升级 [5][6] - 产品已进行交付测试,持续拓展头部客户 [5][6] 技术发展 - 直驱电机研发:减少传动环节,提高运动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 [4] - 轴向磁通电机:发挥高功率密度优势,为轻量化机器人提供解决方案 [4] 未来展望 - 传统业务:内部挖潜,提升产品品质,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6] - 新兴业务:通过联合研发、"定点开发"等模式缩短商业化周期 [6] - 与头部企业建立技术标准合作,丰富产品线规划 [6] - 涵盖无框力矩电机/齿槽微电机/直驱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等 [6] - 拓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类产品 [6]
先锋电子:本末科技聚焦于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制造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9:18
公司投资关系 - 先锋电子为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 [1] 本末科技业务概况 - 本末科技为直驱技术领域的先行者 聚焦于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制造 [1] - 公司从2020年正式注册成立 至今打造了三大产品系列:低转速大扭矩直驱电机 智能动力模组 直驱型自平衡轮足机器人刑天和TITA [1] - 直驱电机产品提供从需求定制 方案设计 批量生产 调试维护的全套解决方案 [1] 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家用机器人 工/商用机器人 健身领域等行业产品 [1]
从荔枝林到独角兽,从乡镇厂棚到世界巨头:广东制造“出圈”密码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5:18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行业 - 本末科技研发的直驱电机在家用清洁类机器人领域有近百亿元市场规模 [2] - 公司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累计交付量达数千台 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Xbot 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超140家硬科技企业 其中6家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 [9] - 东莞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000家 数量居全国前列 [10]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案例 - 巨轮智能从乡镇小厂起步 专注轮胎模具国产替代 2004年成功IPO [11] - 公司RV减速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5] - 三环集团MLCC产品介质层厚度从5微米突破至小于1微米 堆叠层数达1000层 [19] - 三环集团光通信陶瓷插芯 氧化铝陶瓷基板等产品产销量全球领先 [15]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广东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19] - 东莞半小时供应链可快速实现创意落地 显著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6][9] - 三环集团依托广东产业链协同 上游装备支持与下游客户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19] 技术创新突破 - 本末科技通过共享工厂模式解决初创期高额设备投入难题 [6] - 逸动科技获松山湖管委会支持建立专属测试码头加速产品开发 [9] - 巨轮智能坚持技术迭代 将轮胎模具 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做到极致 [15]
2024年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收超900亿元 机器人企业何以在广东聚木成林(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03 10:39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整体实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2]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4万家,占全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总数约16%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开发多场景机器人产品,包括工业检测机器人和医疗微纳米机器人 [3] - 深圳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38米,具备24个自由度,能以12公里/小时速度奔跑 [3]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已广泛应用于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产品,预计今年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4] 产业生态与支持体系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化运作"模式,已孵化超80家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初创企业生存率高达80% [4] - 深圳"机器人谷"集聚近10所高校和上百家相关企业,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 [5]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各类整机的完善产业布局 [5] 区域发展优势 - 东莞依托松山湖科学城,组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XbotPark机器人基地两大核心创新平台 [5] - 广东通过政策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6]
活力中国调研行|听!松山湖畔创新与产业的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6-24 21:59
公司发展 - 本末科技研发团队超过150人,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和直驱关节模组技术,推出多款轮足式机器人产品和直驱电机产品,正迎来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1] - 本末科技已在松山湖设立两大研发中心,自主设计并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 - 逸动科技经过10多年发展,在东莞建有生产工厂,产品包括500瓦至1000千瓦电动船外机、电动吊舱推进器等,销往全球主流市场,被称为"水上特斯拉" [3] 产品与技术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已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手持式洗地机、空气净化器等多个品牌的消费类产品,家用机器人领域预估市场规模近百亿元 [1] - 逸动科技的中小型电动船外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3] - 逸动科技的产品在国际帆船大奖赛、美洲杯帆船赛等国际赛事及国内多个景区水域广泛应用 [3] 创新与孵化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的共享工厂帮助本末科技完成产品开发、打样与检测试验,实现快速"产品化",早期样品制作和小批量测试均利用共享工厂资源 [1][2] - XbotPark机器人基地自2018年起在多地落地基地与学院,共孵化超140家科技企业 [4] - 松山湖管委会为逸动科技提供水域测试码头,支持其开展水上产品测试,助力团队快速孵化 [3] 市场表现 - 本末科技的直驱电机产品在家用机器人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预估规模近百亿元 [1] - 逸动科技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国内新能源船艇、船舶市场不断拓展 [3]
干掉减速器!李泽湘弟子用直驱技术拿下百万订单,获数亿元投资
创业邦· 2025-06-13 16:51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聚焦无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和轮足机器人业务 [3][4] - 创始人张笛为李泽湘弟子,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深造,专注机器人动力系统与控制方向 [7][8] - 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最新B轮及B+轮融资金额达数亿人民币,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 [3][4] - 公司已实现关节模组出货超百万台,轮足机器人售出数千台,是机器人赛道中罕见的盈利企业 [3] 技术创新 - 公司核心创新是去掉传统机器人中的减速器,节省安装空间,减弱噪音,提升续航能力和产品寿命 [4][8] - 直驱技术缩短动力传输链路,消除传动机构损耗,器械寿命更长、系统更稳定可靠,续航更久 [18] - 在扫地机器人应用中,较原先节省至少60%安装空间,提升30%续航能力 [18] - 已形成"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双重研发体系,具备从设计到认证的全链条闭环能力 [5] 产品与商业化 - 核心产品包括M6和M15直驱电机,以及"刑天"双轮足机器人 [15][16] - M0603A系列直驱关节电机发布不到2年累计交付量已超150万台,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 - 轮足机器人已实现全球数千台出货,覆盖工业巡检、物流配送、智能园区等场景 [23][25] - 商业模式可持续,营收连续数年保持数倍增长 [25] 行业地位 - 公司是机器人赛道中罕见的盈利企业 [3] - 在轮足机器人领域商业化领先,产品已应用于智慧园区、矿山和建筑工地等多个领域 [23] - 直驱模组成本低、传动效率高,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方案中具备替代传统减速器的潜力 [25] 团队与研发 - 研发团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名校,以及大疆、IBM等知名企业 [13] - 创始人张笛曾参与多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ITF项目,独立设计微纳卫星姿态控制器 [8] - CTO郁亚南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电机设计领域有十余年经验 [13] - CPO朱志龙曾就职于大疆创新,拥有二十余项国家专利 [13]
未知机构:机器人板块如何捕捉高弹性-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10:0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机器人板块 - 公司:征和工业、信质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在机器人板块0 - 1阶段应关注技术变化以捕捉高弹性 - **论据**: - **灵巧手链传动**:链条替代丝杠,具备低成本高负载特点,卓益得机器人关节采用;征和工业是国内首推该技术的公司,正在开发灵巧手,预计下半年推出;公司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至1.7亿,按20倍估值为34亿,目前市值仅43亿[1][2] - **直驱电机**:现有电机难以满足机器人各种扭矩需求,需减速器、丝杠等部件配合;已有公司储备机器人直驱电机技术,如信质集团基于电机定转子积淀拓展机器人电机,与星动纪元深度绑定并对接HW车BU;公司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高增至3亿,按20倍估值为60亿,目前市值仅79亿[2] - **万向节**:有关节连接器作用,机器人迭代版本为提升自由度或形成增配[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提“智”向新,奔向未来——当前机器人产业观察
新华社· 2025-05-06 20:19
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中央和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和发展智能机器人作出一系列部署 政策端和市场端同频共振 [1] - 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 [2] - 国家设立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加快布局投资项目 [9] 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 智能机器人在文旅景区执行巡航导览任务 提升景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3] -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一拖总装线实现毫米级漆膜厚度误差控制 具备环境感知和自适应能力 [7] - 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和半导体制造环节应用超千台 防爆工业机器人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实现规模应用 [7]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3月发布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灵犀X2 集成运动交互作业功能 [4] - 优必选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发布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 计划二季度交付 [4] - 机器人"旋风小子"实现技术快速迭代 2024年5月会走 6月能跑 7月完成双腿跳和单腿跳 10月开启跳舞技能 [6]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国产谐波减速器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 绿的谐波将传动误差控制在10弧秒以内 [10] - 供应链协同效应显现 深圳南山"机器人谷"实现上午研发下午测试晚上迭代的高效模式 [13]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 庞大制造业体量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13]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累积数千万级场景数据和数十亿级动作数据 [15] - 晶泰科技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将数据收集能力提高40倍 部署超300台机器人实验工站 [15] - 国家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 [15] 产量与市场表现 - 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4.9万套同比增长26% 服务机器人产量260.4万套同比增长20% [5] - 电子皮肤销量增长10倍 直驱电机1月订单量超去年一半 新一代老人智能看护机器人走俏市场 [4] 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 中国牵头制定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首批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16] - 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社区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协同模式 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突破 [16] - 北京亦庄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实现单个软件系统在多构型本体上的兼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