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质合金
icon
搜索文档
或首破10万亿!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5-27 18:03
新材料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从2019年4.5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6.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4.2%,2023年达7.9万亿元,2024年超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大关[1][2][3] - 全球新材料产业2023年产值达7.2万亿美元,形成三级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美日欧(陶氏化学、巴斯夫等),第二梯队为中韩俄(万华化学、三星等),第三梯队为巴西印度等国[3][4] - 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从"规模领先"迈向"技术领先",材料革命重塑国家竞争力,在AI、机器人、光伏、低空经济等领域占据先机[1][6] 行业发展驱动力 - 下游新能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军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传统消费领域如汽车、家电等实现消费升级和技术革新,驱动新材料需求多元增长[4] - 国际关系复杂化背景下,产业安全与材料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中美贸易摩擦、芯片断供等事件加速国产替代进程[5] - 战略小金属(锑、锗、锡等)价格大幅上涨,反映全球技术革命和制造业升级带来的元素需求结构变化[6] 重点应用领域 - AI领域弯道超车带动高端被动元件需求激增,相关金属新材料迎来机遇[6] - 人形机器人产业形成先发优势,打开新材料需求天花板[6] - 软磁材料在绿色能源领域应用广泛,迭代放量趋势明显[6] - 制造业升级推动战略小金属需求,新质生产力元素迎来发展春天[6]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02:5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温合金、铝镁钛轻质合金、耐蚀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等高端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核电、燃气轮机、石化、冶金建材等行业 [1] - 控股子公司青岛新力通生产工作温度为900-1250°C的高温合金产品,服务于石化、冶金和玻璃行业 [1] - 公司是国内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制品生产规模最完整的企业之一,拥有年生产5000吨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母合金的能力以及1000余吨变形合金原材料和10000余件航空航天用盘环类锻件的能力 [2][3] 行业情况 - 高温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中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 [3] - 高温合金已扩展到电力、石油石化、汽车、冶金、玻璃制造、原子能等工业领域 [3] - 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需求增加主要来自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发展、燃气轮机本土化加速、核电景气度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带动的基础工业产品需求 [4] 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通过招标或询价方式向供应商集中或分批采购,采取少量多次策略以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5] - 生产模式:订单生产,铸造高温合金和新型高温合金拥有全流程自主生产能力,变形高温合金采取全国大协作模式 [6][7]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大客户集中在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化等领域,海外市场初期采取经销模式,计划未来2年内将经销模式收入占比降至20% [8] - 研发体系: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事业部等业务部门为中心的研发体系,从事基础前沿技术、工程化技术和产业化前沿技术研究 [9]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利润分配预案:以796,961,563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1] - 公司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