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善水科技(301190):25Q2业绩同环比增长,布局新材料注入新机遇
东北证券· 2025-09-17 17:3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1X/22X/18X [3][5] 业绩表现 - 25H1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23.08%) 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11.77%) [2] - 25Q2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23.3% 环比+38.9%) 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12.8% 环比+88.8%) [2] - 25Q2毛利率31.82%(同比-3.38pct 环比+5.9pct) 研发投入0.14亿元(同比+43%) [2] - 染料中间体产品6-硝体25H1收入1.19亿元(同比-19.7%) 毛利率45.7%(同比+2.07pct) [2] - 农药医药中间体产品2-氯吡啶25H1收入0.42亿元(同比+13.1%) 毛利率0.02%(同比-6.43pct) [2] - 2,3-二氯吡啶25H1收入0.74亿元(同比+840.8%) 毛利率26.33%(同比+52.68pct) [2] 战略布局 -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授予509.58万股(授予价14.48元/股) 覆盖3位董事及62位核心人员 [1] - 业绩考核目标: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1.8/2.7亿元(不含股份支付费用) [1] - 投资60亿元建设化工新材料项目 占地1000亩 建设周期4年 预计年产值80亿元 [3] - 年产61000吨氯代吡啶项目稳步推进 形成研发-工艺-设备改造一体化技术体系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8/15.83/18.68亿元(同比+20.4%/+160.5%/+18.0%) [4][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3.03/3.60亿元(同比+140.9%/+137.2%/+19.1%) [4][11]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29%-30%区间 净利润率提升至19%-21% [11] - 预计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达16.22% 每股收益1.68元 [4][11]
福莱新材: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14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鼓励,产业规模扩大且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未来市场潜力巨大[1]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产业政策包括《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领域[1] - 标签标识印刷行业受益于日化、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小家电等大消费行业及电商物流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至2023年我国不干胶标签产量由71亿平方米增至97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达8.11%,市场规模由214.34亿元增至300亿元以上[2] 市场需求与增长动力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4年回升至12.4亿部,同比增长6.2%,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率持续攀升推动产业链高端化转型[3] - 2025年第一季度OLED显示器出货量达50.7万台,同比增长175%,折叠屏手机、AR眼镜等创新产品呈现指数级增长[3]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2025年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汽车电子行业同步受到政策鼓励和扶持[3] - 薄膜类标签凭借防水、防潮、耐油、抗化学品、耐磨性、耐候性等优势,在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背景下加速渗透[2]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喷墨打印复合材料行业首家实现基膜、胶水、涂布一体化企业,依托"产业一体化、应用多元化"战略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多元化应用能力[4] - 把握薄膜类标签渗透率提升趋势,通过深化下游客户合作及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4] - 积极布局电子级功能材料领域,紧抓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及国产替代机遇,提升赛道竞争力[4]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71,000万元,用于标签标识印刷材料扩产项目、电子级功能材料扩产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 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将从研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方面改善研发条件,提升技术开发实力并布局下一代产品研发[5] - 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不超过21,000万元,比例不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用于优化资本结构、缓解资金压力及提升营运能力[6][12] 发行方案细节 - 发行股票种类为A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特定投资者[6]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最终价格根据竞价情况与保荐人协商确定[8][9]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84,062,775股(按2025年8月29日总股本测算)[12] 财务影响测算 - 假设2026年6月末完成发行,按2025年1-6月净利润5,093.48万元为基础,分三种情景测算:净利润下降10%、持平、增长10%[15][16][17] - 在净利润持平情景下,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从0.36元/股降至0.35元/股,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从0.33元/股降至0.31元/股[17] - 总股本由发行前28,020.93万股增至发行后30,665.25万股,净资产规模同步增加[16]
福莱新材: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9-03 00:14
文章核心观点 -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1,000万元,用于标签标识印刷材料扩产、电子级功能材料扩产升级、研发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把握行业增长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 [19][22][24] 发行方案概要 - 发行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所有发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按同一价格认购 [15][16][17]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最终发行价格根据竞价情况协商确定,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84,062,775股(基于2025年8月29日总股本测算) [3][18] - 本次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自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尚需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上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方可实施 [2][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1,000万元,拟用于以下项目:标签标识印刷材料扩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4,320万元)、电子级功能材料扩产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1,680万元)、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5,000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21,000万元) [19][22][24] - 标签标识印刷材料扩产项目预计总投资28,932.77万元,达产后新增年产能约77,300万平方米,电子级功能材料扩产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25,151.22万元,达产后新增年产能约3,700万平方米 [24][29][30]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根据项目进度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4][20][24] 行业背景与发行目的 - 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鼓励,产业规模扩大,核心技术突破,市场潜力巨大,国家层面出台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将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和发展对象 [10] - 标签标识印刷材料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2019年至2023年,中国不干胶标签产量由71亿平方米增至97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达8.11%,市场规模由214.34亿元增至318.8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0.44%,智研咨询预测203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11][25] - 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2%,2025年第一季度OLED显示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7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11][29] - 公司通过本次发行把握薄膜类标签渗透率提升、电子级功能材料国产替代加快的机遇,深化产业链协同与多元化应用优势,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同时优化资本结构,缓解资金压力 [12][14][15]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喷墨打印复合材料行业首家实现基膜、胶水、涂布一体化的企业,依托"产业一体化、应用多元化"战略,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多元化应用能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公司标签标识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标签标识产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53%和27.83%,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8] - 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在胶粘层的高分子聚合物结构设计、功能性添加剂选择与使用、涂液配制工艺与配制环境控制、产品精密涂布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累计取得34项相关授权发明专利,多次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8][32] - 公司品牌形象良好,境外商标"Fulai"被认定为2022年度"浙江省出口名牌",获得艾利丹尼森颁发的"全球创新供应商奖",产品品质得到艾利丹尼森、芬欧蓝泰、冠豪高新、江苏金大等客户的广泛认可 [28] 发行对公司的影响 -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资金实力增强,净资产规模提升,财务状况改善,资产负债率下降,抗风险能力提高,为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6][37][39] - 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截至2025年8月29日,夏厚君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50.35%的股份,发行后仍为实际控制人 [21] - 发行对公司业务、公司章程、股东结构、高管人员结构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密围绕主营业务实施,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8][39]
院士专家“新博会”建言:新材料产业是黑龙江振兴“新赛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22:29
行业定位与发展战略 - 新材料产业被确定为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之一 [1] - 行业处于转型关键期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重塑研发模式 集成电路及新能源领域高端需求持续攀升 [1] - 需推动产业链从"点"到"链"突破 聚焦石墨及超纯靶材等优势领域 [1] 资源与技术基础 - 黑龙江拥有全国占比高的石墨储量 需推动向石墨烯及新能源电池等高端应用延伸 [2] - 哈工大及哈工程等院校在复合材料研发领域积累深厚底蕴 为产业提供技术基石 [1] - 需打通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以实现科研成果落地 [2] 发展路径与方向 - 产业应向高性能多功能化 绿色化及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2] - 需依托扎实工业基础 通过材料迭代与技术进步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1] - 需贯通资源优势 科研优势与产业优势 走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
黑龙江晶质石墨保有资源量3.79亿吨 位列全国第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21:59
行业定位与战略意义 - 黑龙江地处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枢纽 是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与矿产资源丰富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 在新材料产业和技术合作上有较大潜力 [1] - 会议旨在宣传推介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 为加强与国内外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促进各方密切协作互利共赢 [1] 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黑龙江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149种 晶质石墨保有资源量3.79亿吨 占全国储量53.7%以上 位列全国第一 [1] - 钼金属保有资源量268.7万吨 位列全国第五 [1] - 拥有较好的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 科教资源 区位优势及丰富应用场景 [1] 政府推进与企业参与 - 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专班作主题推介 重点介绍产业基础 主要优势和发展重点 以及政策赋能 要素成本 营商环境等情况 [2] -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 中铁资源 联合飞机 浙江海正 新和成 安徽丰原等企业负责人介绍在黑龙江投资设想和发展布局 [2] - 凝聚全省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 高位推进产业提质量壮规模 在产业创新 规模层次 转型升级 集群发展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2]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6:27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301131 证券简称聚赛龙 债券代码123242 证券简称赛龙转债 [1] - 董事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 以47,792,230股为基数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1]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2][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等 [4] - 主要产品系列为改性PP、改性PC/ABS、改性PA、改性PBT、改性ABS [5] - 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医护用品等领域 [4] - 主要客户包括美的集团、苏泊尔、海信集团、格力集团、海尔集团、东风集团、丰田集团等知名企业 [4] 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建立合格供应商体系 结合市场价格走势设定安全库存 [6] - 销售模式:直接面对客户 通过主动开发和产业推广开拓客户 [7] - 生产模式:以销定产 适当备货 生产流程包括配料、混合、混炼挤出、冷却、切粒等环节 [8] 行业发展与驱动因素 -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终端产业向高端制造、绿色环保、数字经济方向跃迁 [8] -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催生对改性塑料在热管理、结构支撑、绝缘性能等维度更高要求 [8] - 低空经济发展使材料面临轻量化、耐候性与抗冲击性提升的多重挑战 [8] - 2025年受益于家电汽车行业以旧换新及补贴政策 下游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10] 公司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获得授权专利1件 累计获得专利83件(发明专利72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12] - 开展PCR认证产品8个 涵盖PP、PC/ABS、HIPS、PA等主要塑料种类 [12] - 1款高性能无卤阻燃材料通过美国UL的F1认证 3类产品获得CQC认证 [12] - 开发低散发PCR聚丙烯复合材料 使用30%以上PCR聚丙烯原材料 满足汽车内饰低气味低VOC要求 [12] - 开发增强无卤阻燃改性尼龙材料 满足新能源汽车、医疗、储能等领域轻量化与可靠性需求 [13] - 开发无PFAS阻燃PC/ABS材料 满足UL94 V0和S2针焰测试要求 [13] - 开发增强阻燃PBT材料 具有高流动性和高灼热丝起燃温度 [14] - 开发低频段电磁屏蔽PPS复合材料 优化电动车辆和家用电器电磁环境 [14] - 开发表面分析系统 提升材料表面质量分析能力 [14] 行业地位与荣誉 - 担任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16] - 2008年起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16] - 2014年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 2015年获授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6] - 2017年被认定为广州市制造业骨干企业 2018年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 [16] - 201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成长中小企业 2021年被认定为新材料先进企业和广州市民营领军企业 [16] - 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6] - 2023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被认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24年通过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 [16] - 报告期内"快速成型增强阻燃PET材料"被评选为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 [17] - 累计获得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15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 [17] - 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79项、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9项、广州市重点新材料4项 [17] - 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0余项 参与起草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团体标准21项 [17]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加速聚焦环保化、功能化、轻量化技术方向 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 [11] - 重点推进三大技术方向:环保化开发生物质改性材料与可循环再生技术 功能化实现材料多性能协同与场景定制 轻量化突破强度-重量-成本综合优化瓶颈 [15] - 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11]
新锐股份: 新锐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28.97%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88%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7.61万元,同比增长59.35% [4] - 研发投入5060.96万元,同比增长44.46%,占营业收入比例4.44% [4][23] **业务板块表现** - 凿岩工具及配套服务实现销售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29.60% [10] - 硬质合金制品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8.19% [11] - 切削工具实现销售收入1.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23% [12] - 油服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511.70万元,同比增长17.52% [1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矿用牙轮钻头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澳洲等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三 [20] - 累计获得86项发明专利、48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9项软件著作权 [15][23] - 拥有研发人员295人,形成贯通硬质合金及工具开发的研发团队 [15] - 销售区域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获得广泛市场认可 [17] **技术研发进展** - 掌握超粗晶粒硬质合金、三相硬质合金等高端矿用工具合金制备技术 [19] - 在金属陶瓷领域掌握纳米碳管微量添加剂分散技术等核心制备技术 [22]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5件,获得授权22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23] - 开展QPQ合金组件、无磁合金、金刚石涂层刀具等多项技术研发项目 [24][25][26] **产能扩张与并购整合** - 2025年2月收购智利Drillco 100%股权,完善硬质合金凿岩工具产业布局 [10] - 5月启动建设株洲高性能数控刀片产业园项目,预计完全达产后年产5000万片数控刀片 [12] - 2025年6月将德锐宝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增强凿岩工具产品线 [2] - 通过"内生+外延"双轨并行模式推进主营业务强链补链 [10] **全球市场拓展** - 参与国际性展会、开展精准市场调研,挖掘全球市场机会 [13] - 借助数字化营销与在线平台打破地域壁垒,深化终端客户粘性 [13] - 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步实现对高端进口刀具的进口替代 [8][12] - 2024年国内刀具出口额256.53亿元,同比增长9.8%,显示国产刀具竞争力提升 [8]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2023年达25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07亿美元 [8] - 国内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293亿元、354亿元 [8] - 硬质合金在国内刀具材料中应用占比约53%,全球占比约63%,发达国家超过70% [8] - 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开采量增长直接拉动硬质合金凿岩工具市场需求 [7]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公司融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69,850.88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1] - 通过股权融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8] 新能源汽车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4.3% [1] - 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0%,2030年达40% [1] CMD产品业务 - CMD凝露控制器可消除汽车车灯、动力电池包、ECU控制单元等领域的结雾凝露现象,已应用数千万件 [2] - 2022年至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00%,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5.69%提升至16.13% [21]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及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 [25] FCCL挠性覆铜板项目 - 项目突破美日企业垄断,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与无胶粘结卷对卷工艺,实现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6][22] - 产品适用于5G/6G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AI、医疗等领域的高频高速柔性电路需求 [3][6] - 已获得7项专利授权(含2项中国发明专利),并通过客户性能验证 [24][26] 研发与技术储备 - 公司拥有ePTFE膜、气凝胶、CMD等核心技术,已获得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含11项中国发明专利及6项国际专利) [23] - 研发中心项目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电缆线束、船用ePTFE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7] - 核心技术团队深耕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具备ePTFE膜、气凝胶、FCCL等研发经验 [24]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 [4] - 新材料目录涵盖299种材料,包括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类 [4] - 政策支持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先进半导体等材料产业升级与创新应用 [4]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850.88万元 将用于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 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1]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1] CMD产品扩产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1,935.40万元 通过升级生产车间、建设洁净房并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 - 2022-2024年CMD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00% 现有产能已成为发展制约因素 [2] - 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 并进入法雷奥、海拉等车灯厂商供应链 [4] - 公司拥有CMD相关授权专利35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11项和国际PCT专利6项 [4] - 项目将减少对人工生产的依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3] 6G通讯FCCL产业化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574.55万元 生产高频高速低介电损耗挠性覆铜板 [6] - 产品具有低介电常数(Dk)、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Df)等特性 适用于5G/6G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 - 当前高端FCCL市场被杜邦、松下等国外企业垄断 项目旨在实现国产替代 [7] - 公司已获得FCCL相关授权专利7项 包括中国发明专利2项 [8][11] - 产品采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 通过无胶粘结技术实现卷对卷生产 [6][7]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440.93万元 用于购置研发大楼、先进设备和引进研发人员 [13] - 将开展低介电损耗高柔性扁平电缆线束无尘组件技术、船用ePTFE软垫片密封技术等课题研究 [13][14] - 公司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配备高精度检测设备 [12][16] - 当前研发场地面积不足 设备陈旧影响研发效率 [14] 补充流动资金 - 拟使用募集资金20,9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以降低负债水平并优化财务结构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达63.91% [18] - 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18] 政策与行业环境 - 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9][10] - 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 出口爆发式增长 为CMD产品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5] - 《覆铜板"十四五"发展重点及产业技术线路图》提出要突破高性能FCCL国产化 [11] 技术储备与实施基础 - 公司在ePTFE膜、气凝胶、CMD及FCCL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积累 [15] - 与浙江大学、常州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 [11][17] - 持有IATF16949、ISO9001等管理体系认证 生产体系覆盖全链条 [12] - 研发团队深耕ePTFE膜和气凝胶领域 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 [17]
东方碳素: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 积极拓展和储备高端特种石墨产品技术
中证网· 2025-08-26 15:1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94.07万元 同比增长636.72% [1] - 资产负债率42.68% 较上年末下降2.79个百分点 [1] 技术研发 - 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与湖南大学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研发合作 [1] - 淘汰浸渍环节 焙烧次数由3次压缩至1次 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 [1] - 正在开发高性能浸金属炭石墨材料项目和燃料电池碳基复合双极板生产技术项目 [1] 市场拓展 - 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 [2] - 延迟年产1.8万吨高端特种石墨碳材项目至2026年3月31日 以提升资金使用效果 [2] 行业前景 - 等静压特种石墨因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 [2] - 具备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能力和规模效应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2] - 国家政策支持及下游应用行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