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酸菜鱼预制菜
icon
搜索文档
预制菜行业:新餐桌经济的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13
行业概述与定义 - 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5] - 行业定义明确排除了中央厨房菜肴、仅经清洗分切的净菜、速冻主食及即食食品等 [6] - 预制菜相较于现场烹饪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在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7] 产品分类与技术 - 预制菜按加工程度及食用便捷性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与即配食品四大类 [8] - 四类产品覆盖从“免洗免切”到“开袋即食”的完整矩阵,满足不同便捷性和口味需求层次 [9] - 关键生产保鲜技术包括速冻锁鲜、非热杀菌、调味与复配以及先进包装技术,核心在于保证“口味复原度” [10][12]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 [2][24] - 当前市场以B端销售为主,B端市场份额约占60%-70%,C端市场份额约30%-40%但增速更快 [2][28] - 自2020年起C端市场潜力被激活,行业呈现现象级增长,从B端驱动转向B、C两端双轮驱动 [2][14][18] 产业链与参与者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中游为生产加工,下游为B端和C端消费市场 [20] - 行业参与者类型多样,包括专业预制菜企业、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农林牧渔企业及生鲜电商平台等 [23][43] - 预制菜相关企业地域分布高度集中,华东地区占比达40.15%,其次为华中地区占比26.28% [46] 竞争格局与代表企业 -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国内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2.8万家,2024年新注册1.17万家,同比增长120.43% [43] - 安井食品2024年营业收入151.27亿元,同比增长7.70%,其通过“冻品先生”和“安井小厨”品牌发力B、C端市场 [48][49] - 味知香拥有2000家以上门店,2024年营业收入6.72亿元,建立“味知香”和“馔玉”两大品牌分别针对C端和B端渠道 [50] 发展趋势 - 产品将朝“大单品”与“场景化、细分化”并行发展,满足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57] - 渠道一体化融合成为趋势,全渠道运营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立体化销售网络 [58] - 供应链向智慧化升级,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全链路效率,品牌化竞争将成为核心 [59][60] 政策与资本环境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培育预制菜产业,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32][34] - 行业融资金额在2020年爆发式增长至13.77亿元,2024年回暖至11.16亿元,资本更强调产业协同和中后期价值兑现 [35][38] - 资本重点关注具有C端品牌潜力、拥有核心技术或供应链优势、以及垂直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3][41]
维多利亚港的“肇庆味道”,中国预制菜第一园走进香港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2:33
行业动态 - 香港美食商贸博览举办"助力内地优质农产品拓国际市场合作交流对接会",肇庆市高要区代表团携"中国预制菜第一园"成果进行推介 [2][3] - 活动旨在搭建内地农产品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桥梁,为出口开辟新路径 [5][6] -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评"全国十大预制菜创新发展地区优秀案例" [22][23] 公司表现 - 肇庆恒兴水产科技公司作为广东发言代表,分享"共享工厂"模式经验,上半年与叮叮懒人菜合作线上销售额突破4亿元,酸菜鱼单品占比达70% [7][8][9] - 公司以"生态养殖+液氮速冻"技术开发12道高桂虾预制菜,产品远销欧美及RCEP国家,2024年出口量658.69吨,销售额超3410万元 [10][11] - 恒兴水产带动3000多户农户增收超千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并打造"高桂虾"区域公用品牌 [30] 产品与技术 - 即食罗氏沼虾采用生态养殖+液氮速冻技术,在山姆超市售价99.9元/盒,较普通冻品溢价40% [16][17] - 免浆黑鱼片获国内水海产品工厂加工类首张"湾区认证"证书,实现"一次认证,三地通行" [32] - 重点推介"高桂虾"系列、免浆黑鱼片、酸菜鱼预制菜三大核心产品,其中酸菜鱼还原餐厅风味仅需5分钟 [36][37] 产业基础 - 高要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3万亩,总产量超4.8万吨,一产产值超50亿元,综合产值超100亿元,产量和产值全国第一 [14][15] - 预制菜产业园总规划7000亩,聚焦肉类和水产深加工,已建成恒兴水产预制菜加工中心二期、17万平方米自动化冷库等项目 [20][21][25] - 政府配套出台预制菜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引进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入驻 [26] 市场拓展 - 公司开放多种合作模式,特别欢迎资源互补型企业洽谈合作 [37] - 高要区计划推动更多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进一步擦亮品牌 [39][40] - "共享工厂"和"高桂虾"模式成为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创新 [41]
商场怎么全是预制菜
投资界· 2024-12-14 15:36
预制菜行业现状 - 预制菜已广泛渗透餐饮市场 从高端料理到平价快餐均有覆盖 头部快餐品牌预制食品使用率接近100% 西贝莜面村等连锁餐饮预制餐食占比达85%以上 [13] - 行业销售渠道以B端为主 85%以上预制菜供应企业客户 非个人消费者 连锁餐饮品牌中68.3%已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外卖商家约70%使用料理包 [13] - 主流预制菜品包括盖浇饭 小碗菜等平价快餐 以及佛跳墙 酸菜鱼等中高端料理 不同餐馆可能使用相同批发渠道导致同质化 [15][16] 市场驱动因素 - 成本优化显著 使用预制菜可使卤肉饭外卖净利润从0.5元提升至3元 增幅达5倍 出餐时间从17分钟缩短至5分钟 [21][24] - 餐饮业竞争加剧推动标准化 连锁化率持续上升 中央厨房模式帮助品牌实现口味统一与规模扩张 [24] - 商场消防规定限制明火使用 加速预制菜在商业综合体渗透 消费者在商场就餐大概率接触预制菜 [27] 消费者争议点 - 口味与营养受质疑 预制菜缺乏现炒菜的"锅气" 可能存在高脂高盐问题 部分产品使用植脂末等替代原料 [11][12] - 价格透明度引发不满 5元批发价的盖浇饭预制菜餐馆售价达20元 消费者对高价购买低成本预制菜感到不满 [18] - 监管体系尚未完善 缺乏统一标准与追溯机制 加剧对校园场景应用的担忧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推动产品迭代 无菌生产 真空包装等技术可替代防腐剂 延长保质期 [9] - 连锁化不可逆转 降本增效需求驱动中小餐馆转向预制菜 连锁品牌通过中央厨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4] - 消费场景持续拓展 从外卖 快餐向正餐 宴席领域延伸 形成全渠道覆盖格局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