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鹤方壶
搜索文档
一周展讯|奥赛大展倒计时,要与高更梵高再见了
新浪财经· 2025-10-20 07:35
上海地区艺术展览 - 浦东美术馆举办巴黎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展出包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等名家作品,展期为6月19日至10月26日 [1][5] - 上海美术馆举办“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汇聚350多位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包括黎雄才11米长巨作《迎客松》、关山月代表作《绿色长城》等,展期为2025年10月18日至2026年1月18日 [1][5][7] -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办“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通过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艺术成就,其中112件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约半数为罕见宋元漆器珍品,展期为9月26日至11月23日 [7][8]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偶然!激浪派!”展览,呈现马塞尔·杜尚、约翰·凯奇等教科书级艺术家作品,通过11个章节展出200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展期为10月16日至2025年10月30日 [10][11] - 世博会博物馆举办“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汇聚希腊14家文博机构270件藏品,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00年至公元前1世纪,展期为2025年7月9日至10月26日 [13][15] - 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呈现三百余件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包括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卜骨、李贤墓出土壁画等,展期为2025年7月9日至11月17日 [15][17] - 上海罗丹艺术中心举办“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展出106件罗丹原作,包括《思想者》《青铜时代》等6件法国罗丹博物馆镇馆之宝,展期延期至2026年3月26日 [17][19] - 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穿越时空的凝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千年回响”展览,呈现137件麦积山石窟精品,其中包括62件珍贵文物和75件临摹品,展期为7月22日至10月26日 [19][21] -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举办“构筑南宗:董其昌艺术研究特展”,遴选元明清书画文物25件,系统梳理南宗绘画理论生成与发展,展期为9月23日至12月22日 [21][23] -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刀笔峥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版画特展”,展出五十七件新兴木刻版画原作,展期为10月19日至10月31日 [23][25] - 青浦区博物馆举办“东南首邑:苏州城市考古成果展”,汇集84件来自苏州的考古文物,分为六个历史时期展示古城文化脉络,展期为9月20日至12月20日 [25][27] - RONG源艺术空间举办“水乡吟 · 吴冠中 白水对话展”,呈现吴冠中七幅经典版画与白水新作,以“水乡”为线索展开时空对话,展期为10月10日至11月10日 [27][29] 北京地区艺术展览 - 故宫博物院举办“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特展,分为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包括东晋《伯远帖》、唐代《五牛图》、北宋《清明上河图》等,其中《清明上河图》为近10年首次公开展出,展期为9月30日至12月30日 [29][31] - 故宫博物院举办“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展出档案文献、历史影像及文物逾100件,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展现文物南迁历程,展期为10月1日至12月31日 [31][32] - 中国美术馆举办“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展”,汇集12家文博单位超过130件文物,通过三大单元展示汉代到唐代艺术珍品,展期为2025年9月19日至12月14日 [32][34]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王国的艺术——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展”,精选30位沙特艺术家近50件作品,涵盖摄影、雕塑、绘画等多种类型,展期为7月31日至10月30日 [34][36]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伊利亚·列宾艺术生涯,汇聚俄罗斯两大艺术机构珍藏,展期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6年1月11日 [36][38]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汇集全国8家博物馆藏品,按时序划分三个单元呈现传统马面裙发展历史,展期为2025年9月30日至2026年3月29日 [38][40] - 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展”,呈现59件来自甘肃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囊括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代表性器物,展期为8月31日至10月30日 [40][42] 江苏地区艺术展览 - 南京博物院举办“镂云裁月:南京博物院藏雕漆、螺钿漆器展”,精选明清时期漆器及东亚漆器,展示中国漆器艺术表现力,展期为2025年10月1日待定 [42][44] - 苏州博物馆西馆举办“铸河山——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特展,汇聚全国8家文博单位近200件珍贵文物,同步开设“吴地铸剑所”主题快闪店,展期为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1月4日 [44][45] - 吴文化博物馆举办“凉州:文化想象与历史真实”,分为六个叙事单元展出文物,包括新莽大泉五十铜钱范、北凉千佛壁画等,展期为7月25日至11月23日 [45][47] - 苏州博物馆举办“从拙政园到《长物志》”展览,以《长物志》四时雅事为线索,结合馆藏文物与沉浸式场景展示,重点展品有王蒙《竹石图》、沈周《花鸟册》等,展期为7月1日至10月26日 [47][48] - 苏州博物馆举办“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展览,汇集国内外13家公立机构160余件珍品,使赵孟頫、文徵明等中国艺术史名家与印象派名家克劳德·莫奈作品“相遇”,展期为7月15日至10月23日 [48][50] 其他地区艺术展览 - 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汇集珍贵馆藏通过壁画、雕塑、玻璃器等文物重现庞贝古城历史,展期为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8日 [55][57] - 安徽博物院蜀山馆举办“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以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中国最早金耳环为起点,贯穿夏商周至明清,集结三星堆、海昏侯等全国重要考古遗址精品文物,展期为2025年9月28日至2026年1月6日 [57][60] - 山西博物院举办“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专题展”,依托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展示,呈现梁思成、李乾朗等绘制珍贵图纸,聚焦佛像内发现的七宝舍利、《契丹藏》等辽代珍品,展期为9月21日至2026年1月4日 [60][62] - 深圳南山博物馆举办“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展出205件珍贵展品包括80余件文物真迹、60余幅壁画临摹品,1:1数字化复原6大特级保护洞窟,含14件国家一级文物,展期为2025年7月26日至11月23日 [69][71] - 成都市美术馆举办“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馆藏展”,汇集7国51位艺术家66件作品,代表艺术家包括毕加索、莫奈、雷诺阿、马蒂斯等,展期为8月8日至11月16日 [71][72] -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通过三大单元、341件来自全国51家文博单位文物,系统呈现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兴起与繁荣,展期为5月18日至11月17日 [82][85] - 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甲子万年”特展,门类涵盖书法、绘画、器物等,共呈现153件文物,包括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苏东坡《黄州寒食诗》、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5件国宝级书画名迹限期展出,展期为2025年10月4日至2026年1月4日 [85][88]
《中国十大博物馆》 无明星版|年收入20万以下的家庭,最高段位的投资,不是名校,不是房子,而是...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4 11:43
教育理念与市场需求 - 真正的教育不仅关乎名校和成绩,更在于走向广阔天地,在真实的历史中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1] - 博物馆被描述为立体的百科全书,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位无声的老师,能让孩子触摸到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文化根脉[6][4] - 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当北上广的孩子可以在博物馆直面历史时,更多三四线城市的孩子只能通过课本上的模糊缩略图来想象历史[19] - 部分家庭即使跨城打卡著名博物馆,也容易陷入走马观花的参观模式,孩子可能只记住文创冰淇淋等表面内容[22] 产品核心价值主张 - 该套书籍定位为能帮助中小学家长解决燃眉之急的"宝藏书",声称能让孩子秒懂考试考点,语文大题对答如流,从而提升中高考总分[24][25] - 产品强调其与市面上仅作为精美画册的博物馆读物的区别,宣称能让孩子真正记住内容并应对考试[27][28][29] - 书籍内容集结了十大博物馆的精华,分朝代、分地域带孩子领略5000年历史中40多个王朝的兴衰,包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知名机构[31][33] - 画质宣称达到高清级别,能使读者仿佛亲手触摸到国宝文物的纹饰细节和工艺纹理[39][41] - 全书包含700多件镇馆之宝和30万字跨学科知识,旨在一站式帮孩子打通中高考知识脉络[43] 产品内容与特色 - 书籍内容紧密衔接新课标,覆盖地理、语文、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考点,例如通过三彩载乐骆驼俑理解唐宋中外文化交流,通过《坤舆万国全图》细节看懂明代中国人的世界认知[44][47][49][51][52][54][56] -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30万字详尽解说被比喻为将一整个金牌讲师团请回家,给孩子沉浸式讲解[58][59] - 书籍被总结为不仅是一套包罗万象的博物馆百科,更是一部可随时翻阅、可触摸的"中华文明通史"[63] - 编排上每册书专注一座博物馆,从历史渊源、名人故事、藏品特色讲到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脉络清晰[134][135] - 例如读《河南博物院》可从莲鹤方壶读懂春秋时期青铜工艺与审美流变,读《陕西历史博物馆》可通过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了解唐代技艺与历史事件[94][97] 产品物理属性与促销信息 - 全套共10册书,采用礼盒函套包装,单册为16开方脊精装,硬壳覆哑膜质感,内文采用高阶纯质纸,色彩柔和,可平摊阅读[66][68][69] - 产品净重达15斤,原价1199元,开学特惠活动价仅为299元,宣称不到一张高铁票的价格[74][147][148] - 前300名下单可获赠《中国十大镇馆之宝》高清海报4幅和限量定制「千里江山」帆布包1个[78][79][83] - 装帧被描述为精美大气,适合送人,出版社提醒数量有限,售完将恢复原价且赠品不再补货[76][156]
【文化中国行】百年守护传文脉 继往开来谱华章
央视网· 2025-10-11 20:22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为庆祝建院百年推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 [1] - 展览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叙事手法 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3] - 展览旨在以物述史 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 [1] 展品规模与范围 - 展品从故宫195万余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00件(套)国宝珍品 [3] - 展品类型包括书画、青铜器、玉器、陶瓷以及古代宫廷乐器等 [3] - 展品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 [3] 重点展品与历史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午门核心位置展出 历经战火流散后在国家关怀下重返故宫 [5] - 唐代韩滉《五牛图》作为最古老纸本中国画 于1958年从香港购回时已多处残破 [5] - 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羲之家族唯一真迹传世 其回归之路充满艰辛 [7] 文物收藏与回归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收购、各方捐赠等方式 入藏28万余件文物极大丰富了故宫收藏体系 [7] - 文物回归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守护 [7] 展览设计与意义 - 展览特别设计跨越千年的“凝视” 将不同朝代国宝并列展示 如青玉兽面纹璧、莲鹤方壶与金瓯永固杯 [9] - 展览不仅展示文物之美 更彰显守护之艰辛与传承之不易 [11] - 故宫博物院以开放自信姿态 守护、传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1]
故宫建院百年大展国宝精彩亮相 “新字号”文物展现中华万千气象
央视网· 2025-10-11 15:17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于10月10日迎来百岁生日 [1] -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于9月30日在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 [1] - 展览从195余万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00件(套)国宝珍品进行展示 [9] 历史沿革与定位 -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故宫”成为指称明清皇宫“紫禁城”的专有名词 [3] - 展览第一篇章“一脉文渊”开宗明义地讲述了故宫博物院的源起 [9] - “紫禁初开”单元将观众思绪拉回到1925年建院的历史性时刻 [9] 核心展品与象征意义 - 整套陈列的“二十五宝”作为王朝正统象征,阐释了文物从皇家重器向人民文化遗产的身份转变 [11] - 莲鹤方壶是“新字号”文物的杰出代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1950年入藏故宫 [15] - 展出了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滉《五牛图》、东晋王珣《伯远帖》等书画类稀世珍藏 [22] 藏品规模与构成 - 故宫收藏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195万件(套)国之瑰宝 [7] - 除明清宫廷“故字号”旧藏外,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收购、拨交、捐赠等方式汇入了28万余件“新字号”文物 [13] - “万千气象”单元通过唐代银碗、辽金文物、中亚玉碗等展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流融合的历史画卷 [19] 观众接待与影响力 - 故宫博物院2009年接待观众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 [7] - 2024年接待观众超1760万人次 [7]
文化中国行丨以物述史 读懂故宫的“前世今生”
央视新闻· 2025-10-01 00:28
展览概况 - 展览于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举办 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在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 [1] - 展览从馆藏195余万件文物中遴选出200余件套国宝珍品 以物述史展现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 [1] - 展览结构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叙事手法 [1] 重点展品与历史意义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展览核心位置亮相 其百年颠沛流离的命运见证了从帝王私藏到人民共享的转变 [3] - 唐代韩滉《五牛图》作为最古老纸本中国画 曾流散在外 于1958年从香港购回时已伤痕累累 [5] - 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羲之家族唯一传世真迹 其回归之路充满艰辛 [8] - 国宝回归是故宫及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10] 展品文化内涵 - 展览呈现跨越千年的文物对话 包括两千多年前青玉兽面纹璧 春秋时期莲鹤方壶与清代金瓯永固杯 [12] - 玉璧与仙鹤承载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精神 金杯寄托国家永固 人民安康的美好祈愿 注解中华文明连绵不绝 [12] 行业现状与展望 - 故宫博物院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 致力于守护 传承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15]
故宫百年特展:《清明上河图》时隔十年“王者归来”
新京报· 2025-09-29 23:41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旨在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1] - 展览于2025年9月30日至12月30日在故宫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 [1] - 展览不单独售票,实行预约制参观,观众需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 [1] 展览内容与展品 - 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1] - 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00件(套)进行展出 [1] - 重要展品包括东晋《伯远帖》、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庭坚《诸上座帖》以及莲鹤方壶 [1] - 《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5年,距今已有10年 [1] - 部分真迹书画,如《清明上河图》,在此次展览中展期可能只有一个月 [2] 参观管理与模式 - 为营造良好参观氛围,故宫博物院强调需提前进行实名预约并遵守现场管理措施 [1] - 《清明上河图》采用流动参观模式,由工作人员指引观众有序排队 [1] - 观众观看《清明上河图》时需听从引导,做到安静欣赏、不停留、不拍摄、不讲解,以确保更多观众能欣赏到展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