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伯远帖》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展讯|宁夏文物与宋元漆器抓紧去看!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03
上海地区展览 - 上海博物馆东馆“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展出323件西周至隋唐时期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1件,展期至11月17日[1][3] -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宋元明漆器展”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出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艺术成就,展期至11月23日[1][3][4] - 西岸美术馆“偶然!激浪派!”展览汇聚约800件/套广东美术精品,展期至2026年2月22日,展出马塞尔·杜尚等现代艺术史教科书级人物作品[5][7] - 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出106件罗丹原作,包括6件法国罗丹博物馆镇馆之宝,展期延期至2026年3月26日[9][11] -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构筑南宗:董其昌艺术研究特展”遴选元明清书画文物25件,展期至12月22日[11][13] - 青浦区博物馆“东南首邑:苏州城市考古成果展”汇集84件(套)考古文物,展示古城遗址文化脉络,展期至12月20日[14][16] -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刀笔峥嵘”版画特展,展出五十七件版画原作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13][14][16] 北京地区展览 - 首都博物馆“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展出103件/套文物,其中33件(套)为一级文物,展期至12月14日[16][18] - 故宫博物院“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特展展出文物200件(套),包括东晋《伯远帖》、北宋《清明上河图》等重磅文物,其中《清明上河图》为近10年来首次公开展出[18][20] - 故宫博物院举办文物南迁纪念展,展出档案文献及文物逾100件(套),展期至12月31日[20][22] - 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展”汇集超过130件(套)文物,展期至12月14日[22][24] - 中国国家博物馆“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列宾艺术生涯,展期至2026年1月11日[24][26] - 首都博物馆举办“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展出170余件(套)金器,时间跨度自公元前15世纪至明代,展期至2026年3月1日[28][29] - 首都博物馆“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展出180件(套)文物,其中113件(套)为首次公开展出,展期至11月28日[29][31] 江苏地区展览 - 南京博物院“万相:中国传统色彩之美”挑选院藏珍品两百余件/套,展期自10月1日起[33][35] - 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静无尽:馆藏花卉主题艺术杰作”展出数量增至140件/组,其中近三分之一为首次展出,包括雷诺阿《瓶中花》[35][37] - 苏州博物馆西馆“铸河山——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特展汇聚近200件套珍贵文物,展期至2026年1月4日[37][39] - 苏州美术馆“玉山璞:顾瑛的诗画世界”展览再现元代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玉山雅集”艺术精神,展期至11月1日[39][42] - 吴文化博物馆“凉州:文化想象与历史真实”展出新莽大泉五十铜钱范等代表性藏品,展期至11月23日[42][44] 浙江地区展览 - 杭州博物馆“城中有座山——杭州吴山的历史空间”联合19家文博单位展出217件文物,展期至2026年1月5日[44][46] - 余杭美术馆举办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展出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16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此为美术馆开馆首展,展期至12月18日[46][48] -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从江南到岭南:良渚文化与石峡文化联展”陈列156件(套)文物,展期至2026年1月5日[48][51] - 杭州西湖博物馆“对话·庞贝”展出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期至2026年3月8日[51][53] - 中国美术学院“解码埃森曼:形式之外”呈现近150件珍贵展品,包括原始手稿与研究模型,展期至12月30日[55][57] 其他地区展览 - 安徽博物院“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以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中国最早金耳环为起点,展期至2026年1月6日[57][60] - 河北博物院“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通过300余件文物展示玺印演变历程,展期至12月25日[60][62] - 河南博物院“匏韵天成”特展展出春秋时期晋国高级贵族赵卿墓出土的青铜匏壶,展期至12月21日[64][65] - 广东省博物馆“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汇聚逾200件(套)文物,以广东千年外贸发展脉络为主线[68][69][71] - 云南省博物馆“契丹印迹——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品展”展出来自6家文博机构的160件/套文物,展期至2026年1月5日[71][73] - 成都市美术馆“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馆藏展”汇集7国51位艺术家的66件作品,包括毕加索、莫奈等大师,展期至11月16日[74][76] - 湖南博物院“佛光金影——院藏历代金铜佛像艺术”聚焦百余件金铜佛造像精品,展期至2026年5月19日[83][85] - 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通过341件(套)文物系统呈现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展期至11月17日[85][87] - 台北故宫博物院“甲子万年”特展共呈现153件/组文物,包括5件国宝级书画名迹限期展出,展期至2026年1月4日[90][92]
一周展讯|奥赛大展倒计时,要与高更梵高再见了
新浪财经· 2025-10-20 07:35
上海地区艺术展览 - 浦东美术馆举办巴黎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展出包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等名家作品,展期为6月19日至10月26日 [1][5] - 上海美术馆举办“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汇聚350多位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包括黎雄才11米长巨作《迎客松》、关山月代表作《绿色长城》等,展期为2025年10月18日至2026年1月18日 [1][5][7] -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办“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通过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艺术成就,其中112件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约半数为罕见宋元漆器珍品,展期为9月26日至11月23日 [7][8] -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偶然!激浪派!”展览,呈现马塞尔·杜尚、约翰·凯奇等教科书级艺术家作品,通过11个章节展出200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展期为10月16日至2025年10月30日 [10][11] - 世博会博物馆举办“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汇聚希腊14家文博机构270件藏品,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00年至公元前1世纪,展期为2025年7月9日至10月26日 [13][15] - 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呈现三百余件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包括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卜骨、李贤墓出土壁画等,展期为2025年7月9日至11月17日 [15][17] - 上海罗丹艺术中心举办“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展出106件罗丹原作,包括《思想者》《青铜时代》等6件法国罗丹博物馆镇馆之宝,展期延期至2026年3月26日 [17][19] - 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穿越时空的凝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千年回响”展览,呈现137件麦积山石窟精品,其中包括62件珍贵文物和75件临摹品,展期为7月22日至10月26日 [19][21] -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举办“构筑南宗:董其昌艺术研究特展”,遴选元明清书画文物25件,系统梳理南宗绘画理论生成与发展,展期为9月23日至12月22日 [21][23] -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办“刀笔峥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版画特展”,展出五十七件新兴木刻版画原作,展期为10月19日至10月31日 [23][25] - 青浦区博物馆举办“东南首邑:苏州城市考古成果展”,汇集84件来自苏州的考古文物,分为六个历史时期展示古城文化脉络,展期为9月20日至12月20日 [25][27] - RONG源艺术空间举办“水乡吟 · 吴冠中 白水对话展”,呈现吴冠中七幅经典版画与白水新作,以“水乡”为线索展开时空对话,展期为10月10日至11月10日 [27][29] 北京地区艺术展览 - 故宫博物院举办“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特展,分为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包括东晋《伯远帖》、唐代《五牛图》、北宋《清明上河图》等,其中《清明上河图》为近10年首次公开展出,展期为9月30日至12月30日 [29][31] - 故宫博物院举办“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展出档案文献、历史影像及文物逾100件,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展现文物南迁历程,展期为10月1日至12月31日 [31][32] - 中国美术馆举办“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展”,汇集12家文博单位超过130件文物,通过三大单元展示汉代到唐代艺术珍品,展期为2025年9月19日至12月14日 [32][34]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王国的艺术——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展”,精选30位沙特艺术家近50件作品,涵盖摄影、雕塑、绘画等多种类型,展期为7月31日至10月30日 [34][36]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伊利亚·列宾艺术生涯,汇聚俄罗斯两大艺术机构珍藏,展期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6年1月11日 [36][38]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汇集全国8家博物馆藏品,按时序划分三个单元呈现传统马面裙发展历史,展期为2025年9月30日至2026年3月29日 [38][40] - 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展”,呈现59件来自甘肃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囊括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代表性器物,展期为8月31日至10月30日 [40][42] 江苏地区艺术展览 - 南京博物院举办“镂云裁月:南京博物院藏雕漆、螺钿漆器展”,精选明清时期漆器及东亚漆器,展示中国漆器艺术表现力,展期为2025年10月1日待定 [42][44] - 苏州博物馆西馆举办“铸河山——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特展,汇聚全国8家文博单位近200件珍贵文物,同步开设“吴地铸剑所”主题快闪店,展期为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1月4日 [44][45] - 吴文化博物馆举办“凉州:文化想象与历史真实”,分为六个叙事单元展出文物,包括新莽大泉五十铜钱范、北凉千佛壁画等,展期为7月25日至11月23日 [45][47] - 苏州博物馆举办“从拙政园到《长物志》”展览,以《长物志》四时雅事为线索,结合馆藏文物与沉浸式场景展示,重点展品有王蒙《竹石图》、沈周《花鸟册》等,展期为7月1日至10月26日 [47][48] - 苏州博物馆举办“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展览,汇集国内外13家公立机构160余件珍品,使赵孟頫、文徵明等中国艺术史名家与印象派名家克劳德·莫奈作品“相遇”,展期为7月15日至10月23日 [48][50] 其他地区艺术展览 - 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汇集珍贵馆藏通过壁画、雕塑、玻璃器等文物重现庞贝古城历史,展期为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8日 [55][57] - 安徽博物院蜀山馆举办“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以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中国最早金耳环为起点,贯穿夏商周至明清,集结三星堆、海昏侯等全国重要考古遗址精品文物,展期为2025年9月28日至2026年1月6日 [57][60] - 山西博物院举办“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专题展”,依托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展示,呈现梁思成、李乾朗等绘制珍贵图纸,聚焦佛像内发现的七宝舍利、《契丹藏》等辽代珍品,展期为9月21日至2026年1月4日 [60][62] - 深圳南山博物馆举办“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展出205件珍贵展品包括80余件文物真迹、60余幅壁画临摹品,1:1数字化复原6大特级保护洞窟,含14件国家一级文物,展期为2025年7月26日至11月23日 [69][71] - 成都市美术馆举办“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馆藏展”,汇集7国51位艺术家66件作品,代表艺术家包括毕加索、莫奈、雷诺阿、马蒂斯等,展期为8月8日至11月16日 [71][72] -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通过三大单元、341件来自全国51家文博单位文物,系统呈现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兴起与繁荣,展期为5月18日至11月17日 [82][85] - 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甲子万年”特展,门类涵盖书法、绘画、器物等,共呈现153件文物,包括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苏东坡《黄州寒食诗》、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5件国宝级书画名迹限期展出,展期为2025年10月4日至2026年1月4日 [85][88]
百年传承 万千气象
人民日报· 2025-10-12 05:53
故宫博物院历史沿革与文物清点 - 逊帝溥仪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对故宫文物进行首次清点,按《千字文》编号,乾清宫文物为"天"字号,共登记117万余件物品 [2] - 2004年至2011年进行最近一次文物清点,确认故宫藏品总数为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套)、一般文物115491件(套)、标本7577件 [2] - 1925年紫禁城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博物馆,抗日战争期间组织文物南迁有效保护文化瑰宝 [14] 故宫古建筑测绘与保护 - 中国营造学社于1934年由梁思成、邵力工带领对故宫建筑实施第一次科学测绘,后因七七事变中止 [4] - 1941年基泰工程司张镈承揽中轴线古建筑测绘,1945年3月告竣,完整保留了上世纪40年代北京中轴线主要建筑信息 [4] - 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中国古建筑,是唯一拥有10只脊兽的宫殿,此次展出的琉璃脊兽是1695年重建时的原件,也是仅存的一套太和殿脊兽原件 [11] 重要文物回归与修复历程 - 《伯远帖》与《中秋帖》在1951年底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收购回国,拉开了中国政府抢救流散国宝的序幕 [7] - "大圣遗音"琴于1947年被王世襄发现并鉴定为唐琴,1949年由管平湖修复,琴腹"至德丙申"表明其为中唐之始制作的第一批宫琴 [10][18] - 明宣德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盖罐与新莽铜嘉量于1933年南迁,1945年重聚南京,后分别入藏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6] 当代故宫运营与管理 - 开放管理处负责日常开放有序、安全无虞,包括开启大门、分片巡查、闭馆清查等基础工作 [16] - 为应对百年院庆大展客流,提前半月勘察展区排查隐患,规划引导路线,在热门展品旁增配引导岗,并进行模拟演练 [16] - 每日接待游客数以万计,需处理观众走散、物品丢失、意外受伤等各种突发情况,确保观众体验 [17] 文物修复与技艺传承 - 古琴修复需兼顾漆器和乐器双重属性,要求修复人员掌握斫琴和抚琴两项基础技艺 [18] - 采用多学科会诊模式,将传统修复工艺与CT成像、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19] - 除88张古琴外,故宫还收藏两万余件漆器文物,修复人员需专攻金漆和雕漆等特定工艺 [20] 数字化建设与文化传播 - 文物摄影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布光拍摄,用影像守护文物,可能是文物未来几年唯一一次被影像定格的机会 [21] - 推出"全景故宫"项目,用时5年拍下重要区域四季全景,制作360度实景影像供观众沉浸式游览 [22] - 通过记录故宫四季变化及鸟兽虫鱼,展现宫城生命力,用影像陪伴其走向未来 [22][23]
【文化中国行】百年守护传文脉 继往开来谱华章
央视网· 2025-10-11 20:22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为庆祝建院百年推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 [1] - 展览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叙事手法 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3] - 展览旨在以物述史 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 [1] 展品规模与范围 - 展品从故宫195万余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00件(套)国宝珍品 [3] - 展品类型包括书画、青铜器、玉器、陶瓷以及古代宫廷乐器等 [3] - 展品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 [3] 重点展品与历史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午门核心位置展出 历经战火流散后在国家关怀下重返故宫 [5] - 唐代韩滉《五牛图》作为最古老纸本中国画 于1958年从香港购回时已多处残破 [5] - 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羲之家族唯一真迹传世 其回归之路充满艰辛 [7] 文物收藏与回归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收购、各方捐赠等方式 入藏28万余件文物极大丰富了故宫收藏体系 [7] - 文物回归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守护 [7] 展览设计与意义 - 展览特别设计跨越千年的“凝视” 将不同朝代国宝并列展示 如青玉兽面纹璧、莲鹤方壶与金瓯永固杯 [9] - 展览不仅展示文物之美 更彰显守护之艰辛与传承之不易 [11] - 故宫博物院以开放自信姿态 守护、传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1]
故宫建院百年大展国宝精彩亮相 “新字号”文物展现中华万千气象
央视网· 2025-10-11 15:17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于10月10日迎来百岁生日 [1] -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于9月30日在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 [1] - 展览从195余万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00件(套)国宝珍品进行展示 [9] 历史沿革与定位 -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故宫”成为指称明清皇宫“紫禁城”的专有名词 [3] - 展览第一篇章“一脉文渊”开宗明义地讲述了故宫博物院的源起 [9] - “紫禁初开”单元将观众思绪拉回到1925年建院的历史性时刻 [9] 核心展品与象征意义 - 整套陈列的“二十五宝”作为王朝正统象征,阐释了文物从皇家重器向人民文化遗产的身份转变 [11] - 莲鹤方壶是“新字号”文物的杰出代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1950年入藏故宫 [15] - 展出了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滉《五牛图》、东晋王珣《伯远帖》等书画类稀世珍藏 [22] 藏品规模与构成 - 故宫收藏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195万件(套)国之瑰宝 [7] - 除明清宫廷“故字号”旧藏外,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收购、拨交、捐赠等方式汇入了28万余件“新字号”文物 [13] - “万千气象”单元通过唐代银碗、辽金文物、中亚玉碗等展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流融合的历史画卷 [19] 观众接待与影响力 - 故宫博物院2009年接待观众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 [7] - 2024年接待观众超1760万人次 [7]
一周展讯|“顶流”文物的相聚与守护
新浪财经· 2025-10-11 08:06
上海地区展览动态 - 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的展览“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在浦东美术馆展出,呈现包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莫奈《夏末的干草堆》、塞尚《塞尚夫人肖像》等作品 [3][5] - 西岸美术馆举办“偶然!激浪派!”展览,通过11个章节呈现200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包括马塞尔·杜尚、约翰·凯奇、乔治·布莱希特等现代艺术史上教科书级人物的作品 [1] -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办“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呈现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其中112件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约半数为传世罕见的宋元漆器珍品 [1][3] - 世博会博物馆“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汇聚希腊境内14家文博机构的270件(套)藏品,包括金器、青铜器、陶器、雕塑等,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00年至公元前1世纪 [7] - 上海博物馆东馆“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呈现三百余件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包括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的卜骨,李贤墓出土的壁画、凸钉玻璃碗、鎏金银壶等 [9] - 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展出106件罗丹原作,包括《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等6件法国罗丹博物馆镇馆之宝 [11] - 上海宝龙美术馆“穿越时空的凝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千年回响”展览共呈现137件麦积山石窟精品,其中包括62件珍贵文物(含12件一级文物)和75件临摹品 [13] - 浦东美术馆“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呈现了陈逸飞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创作,以《开路先锋》等红色题材作品为起点,还包括《黄河颂》等经典之作 [15] 北京地区展览动态 - 故宫博物院“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特展分为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套),东晋《伯远帖》、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庭坚《诸上座帖》以及莲鹤方壶等重要文物均同时亮相,其中《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5年,距今已有10年时间 [17] - 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河南汉唐艺术展”汇集河南博物院等12家文博单位的超过130件(套)文物及相关展品,通过三大单元系统展示从汉代到唐代的艺术珍品 [19] -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文景之治——帝陵深处的盛世图景”特展精选184套共253件珍贵文物,以汉景帝阳陵、汉文帝霸陵考古研究成果为主要展示对象 [19]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王国的艺术——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展”,精选了30位沙特艺术家的近50件(套)作品,涵盖了摄影、雕塑、绘画、混合媒材、装置艺术等多种类型 [20] - 中国国家博物馆“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绘画巨匠伊利亚·列宾的艺术生涯,汇聚了俄罗斯两大艺术机构珍藏 [24] 江苏地区展览动态 - 苏州博物馆西馆举办“铸河山——中国青铜时代的兵器”特展,由夏商周三代的兵器切入,汇聚了来自全国8家文博单位的近200件套珍贵文物 [29] - 苏州丝绸博物馆“紫垣华彩: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展”亮点包括康乾雍三代龙袍、昆曲《牡丹亭》戏服、缂丝宋徽宗花鸟图、光绪皇帝大婚御用服装配饰等 [31] - 苏州博物馆“从拙政园到《莫奈花园》”展览汇集国内外13家公立机构、160余件珍品,中国艺术史名家赵孟頫、文徵明等与印象派名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在苏州“相遇” [33] 浙江地区展览动态 - 杭州西湖博物馆“对话·庞贝: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庞贝文物展”汇集了来自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的珍贵馆藏,通过壁画、雕塑、玻璃器、陶器、金属器等各类文物,多维度重现庞贝古城的历史面貌与艺术成就 [35] - 宁波博物馆“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汇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地区的17家文物单位共计165件(套)文物精品,以青铜器为中心,同时展示玉器、金器、陶器等多种类型文物 [36] 安徽地区展览动态 - 安徽博物院“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以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中国目前最早的金耳环为起点,贯穿夏商周、秦汉、隋唐直至明清,清晰勾勒了中国金银艺术从萌芽到鼎盛的历史脉络,集结了来自三星堆、海昏侯、法门寺、明定陵等全国重要考古遗址的精品文物 [43] 广东地区展览动态 - 广东美术馆“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展”共汇集81件作品,包括油画、雕塑、纸本等多种媒介,呈现拉丁美洲的异域生活与精神图景 [50] - 深圳南山博物馆“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呈现205件/套珍贵展品,包括80余件文物真迹、60余幅壁画临摹品、4件彩塑临摹品,并1:1数字化复原6大特级保护洞窟,包含14件国家一级文物 [54] 重庆地区展览动态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展”使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两项世界文化遗产首次联展,展现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本土化演变 [55] 四川地区展览动态 - 成都市美术馆“远方的邂逅: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馆藏展”汇集意大利都灵现当代美术馆藏7国51位艺术家的66件作品,代表艺术家包括巴勃罗·毕加索、克劳德·莫奈、奥古斯特·雷诺阿、亨利·马蒂斯、乔治·莫兰迪等 [55] 湖北地区展览动态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汇集来自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串联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发展历史 [57] 甘肃地区展览动态 - 天津博物馆“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通过一枚枚珍贵的汉代木简,生动讲述两千年前丝绸之路的故事,展览通过四个部分系统梳理从简牍的诞生到丝路上的见闻 [59] - 甘肃简牍博物馆“东方微笑 跨越千年——佛教造像艺术展”汇集了来自全国8省23家文博单位的127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多达50件(套) [61] - “西北风来 塞柳长青:甘肃魏晋画像砖特展”以魏晋画像砖为核心,通过164件(套)文物解读古人的出行、宴饮、农牧、服饰、娱乐等内容 [63] 江西地区展览动态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帝国南疆——西汉南越国历史文化展”共展出125件/套来自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等地的出土文物,此次展览是南越国与海昏侯国的首次“跨时空对话” [65] 陕西地区展览动态 - 陕西历史博物馆“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通过三大单元、341件(套)来自全国51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系统呈现了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的兴起、繁荣及其对中华礼乐基因的塑造 [69] 台北地区展览动态 - 台北故宫博物院“甲子万年”特展门类涵盖书法、绘画、器物、古籍善本、档案文献等,共呈现153件/组文物,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北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金武元直《赤壁图》5件国宝级书画名迹限期展出 [73] 香港地区展览动态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丝绸中国: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从贺祈思收藏中遴选逾100件藏品,以中国历史为脉络,梳理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的丝绸技术史和艺术史 [75]
文化中国行丨以物述史 读懂故宫的“前世今生”
央视新闻· 2025-10-01 00:28
展览概况 - 展览于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举办 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在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 [1] - 展览从馆藏195余万件文物中遴选出200余件套国宝珍品 以物述史展现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 [1] - 展览结构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叙事手法 [1] 重点展品与历史意义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展览核心位置亮相 其百年颠沛流离的命运见证了从帝王私藏到人民共享的转变 [3] - 唐代韩滉《五牛图》作为最古老纸本中国画 曾流散在外 于1958年从香港购回时已伤痕累累 [5] - 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羲之家族唯一传世真迹 其回归之路充满艰辛 [8] - 国宝回归是故宫及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10] 展品文化内涵 - 展览呈现跨越千年的文物对话 包括两千多年前青玉兽面纹璧 春秋时期莲鹤方壶与清代金瓯永固杯 [12] - 玉璧与仙鹤承载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精神 金杯寄托国家永固 人民安康的美好祈愿 注解中华文明连绵不绝 [12] 行业现状与展望 - 故宫博物院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 致力于守护 传承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15]
故宫百年特展:《清明上河图》时隔十年“王者归来”
新京报· 2025-09-29 23:41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旨在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1] - 展览于2025年9月30日至12月30日在故宫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 [1] - 展览不单独售票,实行预约制参观,观众需通过“故宫博物院”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 [1] 展览内容与展品 - 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1] - 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00件(套)进行展出 [1] - 重要展品包括东晋《伯远帖》、唐代韩滉《五牛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黄庭坚《诸上座帖》以及莲鹤方壶 [1] - 《清明上河图》最近一次公开展出是2015年,距今已有10年 [1] - 部分真迹书画,如《清明上河图》,在此次展览中展期可能只有一个月 [2] 参观管理与模式 - 为营造良好参观氛围,故宫博物院强调需提前进行实名预约并遵守现场管理措施 [1] - 《清明上河图》采用流动参观模式,由工作人员指引观众有序排队 [1] - 观众观看《清明上河图》时需听从引导,做到安静欣赏、不停留、不拍摄、不讲解,以确保更多观众能欣赏到展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