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成长智选混合A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悍高集团(001221)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81.53%
新浪财经· 2025-10-28 09:54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共有29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3.3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2.79%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81.53%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上涨了81.53个百分点 [1]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构成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广东悍高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锦益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实体 [1] - 主要股东涵盖公司管理集团、地方科创基金及产业投资公司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季度新披露持有公司股份的公募基金共计17个 [1] - 新进公募基金主要包括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交银趋势混合A、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混合A等产品 [1] 社保基金持仓情况 - 本季度新披露持有公司股份的社保基金为1个,即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三组合 [2]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收益向好
深圳商报· 2025-09-26 07:17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业绩表现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立3个月以来平均收益率接近13% 首尾业绩相差近45个百分点[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A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A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42.72% 42.41%与40.27%[1] - 信澳优势行业混合A与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收益率均超过30% 分别为34.84%与31.79% 另有6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1] - 3只基金收益为负 净值跌幅在0.94%-1.94%不等[1]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特点 - 产品管理费率由投资者持有期限与业绩表现综合决定 管理费升档幅度明显小于降档幅度[2] - 产品跟踪业绩基准对标主流宽基指数 整体呈现"A股+港股+债券"配置结构[2] - 基金超额收益在费率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 能更准确反映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3] - 运作模式转向开放式 允许应急赎回 同时通过费率规则引导长期持有[3]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浮动费率机制推动管理人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1][3] - 浮动费率基金对基金公司综合实力要求高 大中型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3] - 债券类基金可能是后续拓展方向 固收+类产品或成优先发展对象[1][4] - 公募基金行业加权管理费率较2022年末大幅下行 但对比海外市场仍有下行空间[4]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2] - 产品创设体现鼓励长期持有与费率和业绩深度绑定的双重导向[2] - 标志着公募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深水区" 是探索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核心举措[2] - 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产品选择 可通过浮动费率机制降低投资成本[3]
首批13只浮动费率基金火速成立 整体规模已超百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23 01:14
浮动费率基金成立情况 - 截至6月22日首批13只浮动费率基金(主代码)合计规模达126亿元平均单只规模9.69亿元 [1]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A(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混合A(13.22亿元)规模居前三合计占首批总规模近四成 [2] - 13只产品平均认购户数1.15万户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认购户数最高达47301户 [2] 募集特点与市场反应 - 首批产品募集周期普遍22-23天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A仅用9天完成募集均提前结束 [2] - 闪电募集源于政策红利市场时机与产品创新三重共振推动行业向"业绩驱动"转型 [3][5] - 投资者倾向选择历史业绩稳健投研成熟的头部机构导致资金集中 [2] 费率机制设计 - 管理费采用"持有期限+年化收益率"模式持有不足1年按1.2%年费率(0.6%固定+0.6%或有)收取 [4] - 持有超1年则根据实际年化收益率调整费率档位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4] - 机制降低投资者机会成本业绩不佳时管理费减少表现优异时费用与收益同步增长 [4] 行业影响 - 浮动费率倒逼机构提升投研能力长期跑输基准将面临规模流失风险 [5] - 标志着公募基金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回归"受托理财"本源 [3][5] - 为投资者提供新型风险收益匹配工具增强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