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均衡潜力优选混合

搜索文档
首批13只浮动费率基金火速成立 整体规模已超百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23 01:14
浮动费率基金成立情况 - 截至6月22日首批13只浮动费率基金(主代码)合计规模达126亿元平均单只规模9.69亿元 [1]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A(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混合A(13.22亿元)规模居前三合计占首批总规模近四成 [2] - 13只产品平均认购户数1.15万户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认购户数最高达47301户 [2] 募集特点与市场反应 - 首批产品募集周期普遍22-23天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A仅用9天完成募集均提前结束 [2] - 闪电募集源于政策红利市场时机与产品创新三重共振推动行业向"业绩驱动"转型 [3][5] - 投资者倾向选择历史业绩稳健投研成熟的头部机构导致资金集中 [2] 费率机制设计 - 管理费采用"持有期限+年化收益率"模式持有不足1年按1.2%年费率(0.6%固定+0.6%或有)收取 [4] - 持有超1年则根据实际年化收益率调整费率档位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4] - 机制降低投资者机会成本业绩不佳时管理费减少表现优异时费用与收益同步增长 [4] 行业影响 - 浮动费率倒逼机构提升投研能力长期跑输基准将面临规模流失风险 [5] - 标志着公募基金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回归"受托理财"本源 [3][5] - 为投资者提供新型风险收益匹配工具增强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 [3][4]
发行两周 亮点十足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火热销售进行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4:5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两周内多家银行渠道代销规模突破亿元,部分银行如浦发银行、中国银行代销规模超过10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代销规模超过5亿元 [1][2]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首募规模超过20亿元上限,末日确认比例约为94.03% [1][2] -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天弘品质价值混合认购规模均超过4亿元,广发价值稳进混合等10余只产品认购规模达到亿元量级 [3]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宏利基金宣布斥资1000万元认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宏利睿智领航混合 [1][5] - 东方红资产管理、天弘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公司自购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其中博时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自购金额均为2000万元 [5][6] - 中欧基金明确持有自购份额期限不低于三年,天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进行自购 [6] 业绩比较基准差异 -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 [4] - 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兴证全球合熙混合等产品主要对标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工银泓裕回报混合主要对标中证800指数收益率 [4]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火速提前结募,体现投资者和销售渠道对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高度认可 [2] - 6月新发行的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招商价值严选混合、鹏华共赢未来混合等认购规模均超过亿元 [4]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基金管理人响应政策的一次全新尝试,自购行为传达与基民"利益共生、风险同担"的决心 [6]
来了!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一文读懂
搜狐财经· 2025-05-30 14:02
产品概述 - 汇添富均衡潜力优选混合(A类024441/C类024442)是公募改革后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2][3][16] - 该产品采用"支点式"浮动费率设计,管理费与投资者回报水平挂钩,升档幅度小于降档幅度以实现"同甘共苦"[5] - 产品基准对标中证800指数(55%权重)、恒生指数(20%权重)和中债综合指数(25%权重),采用全市场选股策略[6][25] 产品创新特点 - 首创"单客户、单份额"精细化收费模式,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1.2%)、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0.3%)组成[6][18] - 持有一年以上的费率结构:年化收益率>基准+6%且为正时收1.5%,<基准-3%时收0.6%,其他情况收1.2%[18][38] - 持有不足一年统一按1.2%收取,显著低于行业主动权益产品平均1.5%的管理费水平[19] 目标投资者 - 适合寻求权益底仓配置的投资者,因其行业均衡配置特性及对标宽基指数的稳定性[8][9] - 长线定投者可通过"持有时长挂钩费率"机制降低交易成本,2023年同类产品平均换手率较行业低30%[10] - 看好中国资产重估逻辑的投资者,2025年Q1全A非金融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回升至120%,外资持续增配A股[12][30] 基金管理人优势 - 汇添富2016年即发行首只浮动费率债券基金,2023年成功发行首批权益类浮动费率产品,具有6年运作经验[4][13] - 投研体系强调"规则化",运用Barra系统进行组合优化,近三年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稳居行业前三[14] - 拟任基金经理卞正管理产品近6个月/1年/2年超额收益达5.36%/12.33%/13.69%,能力圈覆盖多行业[23][26] 市场环境 - 政策面连续出台"9.24金融支持经济"等系列措施,2025年外资机构持股占比从2.1%提升至5.7%[12][29] - 估值层面A股市盈率(TTM)12.8倍,低于历史中位数14.2倍;港股市盈率9.2倍,处于历史10%分位[33] - 行业配置聚焦制造/TMT/消费/医药/周期五大方向,股票仓位60-95%,港股通标的占比不超过50%[35][37]
自购绑定 全员发海报 业绩基准“分水岭” 16只同日冲锋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闪击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1
行业动态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 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生态迎来重大变革节点 [1] - 从5月16日产品上报到5月27日发行仅十余日 审批和发行节奏"火速"推进 [1] - 目前仍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未定 已开启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1] 销售情况 - 发行首日渠道销售火热 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 [1][2] - 浦发银行、东方证券、中国银行等代销渠道积极参与销售 [2] - 基金公司全员动员推广 部分公司如东方红资产已自购1000万元认购旗下产品 [2] 基金经理配置 - 基金公司普遍派出绩优基金经理管理新产品 包括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 [3] - 拟任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 如王君正(11年)、王明旭(13年) [3] - 部分基金经理业绩突出 如富国孙彬最佳在管产品任期回报达116% [3] 产品设计特点 - 业绩比较基准呈现分化 8只产品选择沪深300指数 4只选择中证800指数 [4] - 成长风格产品多对标中证800成长指数 如博时卓睿成长股票等 [4] - 港股配置产品基准权重在5%-20%区间 主要参考恒生指数或中证港股通指数 [5] 运营技术支持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要求实时跟踪每笔份额持有期限与收益 对系统能力提出高要求 [6] - 金证股份已完成系统升级 实现动态费率配置、自动计算触发等核心功能 [7] - 华夏基金等已组建专业团队 完善管理细则与风控方案 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 [7] 产品机制创新 - 管理费与投资者真实回报挂钩 实行"达标多收、未达标少收"机制 [7] - 平安基金表示该机制能将费率与超额收益水平挂钩 约束投资行为稳定性 [7] - 当前被视为权益投资"黄金窗口期" 因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