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搜索文档
年内超40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立,易方达产业优选(A/C:025824/025825)正在发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3:36
行业动态 - 自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至10月28日,全市场共有49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公告发行,其中41只已成立 [1] - 易方达基金公司旗下有4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公告发行,数量在基金公司中居首 [1] 产品结构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持有时长和持有回报水平挂钩 [1] - 若投资者持有份额不满一年,管理费率为每年1.2% [1] - 持有份额达到一年及以上时,管理费率根据年化超额收益水平分三档:年化收益率正且跑赢业绩基准超6%时费率为每年1.50%;跑输业绩基准3%或更多时费率为每年0.6%;其他情形下费率为每年1.2% [1] 产品影响 - 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对长期持有者实行差异化收费,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 [1] - 此类产品设计更好地体现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共担机制 [1]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绩单”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29 08:17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业绩表现 - 5月末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开售,截至10月27日平均涨幅约为14.3% [1][3] - 基金业绩分化显著,华商致远回报A涨幅最高达53.58%,嘉实成长共赢A涨幅47.57%,易方达成长进取A涨约四成,而广发价值稳进A等产品出现负收益 [3][4] - 业绩差异源于持仓方向不同,领跑产品重仓人工智能赛道(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而表现一般的产品多重仓白酒、银行等三季度表现平淡的板块 [1][5][6] 业绩比较基准达标情况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考核指挥棒,管理费收取与超越基准幅度挂钩 [1][9] - 首批26只产品中仅9只能跑赢业绩基准,另有12只跑输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 [1][9] - 基金经理面临挑战,有策略是尽可能接近基准,并拿出20%仓位做增强以追求稳定超额收益 [1][10] 产品运营模式与市场拓展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根据《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设计,破除"旱涝保收"收费模式,将超越基准作为基金经理薪酬核心考量 [8][9] - 第二批产品募集表现强劲,如嘉实成长共享混合约5天完成30亿元募集目标,中欧核心智选混合规模突破20亿元 [12] - 产品策略从首批的全市场选股向主题化拓展,第二批出现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领域的主题类产品 [12][13]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成绩单”来了
券商中国· 2025-10-28 21:09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业绩表现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鸣锣开售,并在6月与7月公告成立,平均涨幅约为14.3% [1][3] - 基金业绩分化显著,华商致远回报A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涨幅高达53.58%,嘉实成长共赢A涨幅为47.57%,易方达成长进取A涨约四成,信澳优势行业A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基金涨超30% [3] - 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如广发价值稳进A成立以来回报为-3.43%,鹏华共赢未来A回报为-0.51% [5][6] 基金业绩与持仓策略分析 - 领跑基金重仓人工智能赛道,华商致远回报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以及东山精密等年内牛股 [6] - 业绩领跑的嘉实成长共赢、易方达成长进取等亦有类似风格的持仓,而涨幅一般的基金多数重仓了三季度内表现一般的白酒、银行板块 [7] - 基金经理张明昕表示在板块处于底部且产业出现明显边际变化的时刻重仓了海外AI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 [7] 业绩比较基准达成情况 - 首批26只产品中仅有9只产品能够跑赢其业绩比较基准 [2] - 涨幅可观的大成至臻回报和富国均衡配置也略微跑输了业绩比较基准,还有12只基金跑输业绩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 [9]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考核指挥棒,管理费收取与超越基准的幅度挂钩,例如投资者持有期间年化收益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以上且收益为正,按每年1.5%收取管理费 [9] 基金经理应对策略 - 有基金经理坦言对于此类产品的策略是尽可能去接近基准,然后拿出20%的仓位做一个增强,保证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10] - 由于产品无封闭期,管理费计提按照买入和卖出的时点计算,这就要求基金经理把业绩差额做得尽可能稳定 [9] 第二批产品发行与市场拓展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表现强劲,嘉实成长共享混合规模约30亿元,仅用约5天就完成目标规模 [11]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募集规模突破20亿元提前结束发行,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也提前结束募集 [11] - 第二批获批的12只浮动费率基金中出现行业或主题类产品,覆盖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领域,显现出从全市场选股策略向主题策略产品拓展的态势 [11]
嘉实基金:深度布局浮动费率产品 践行“以投资者为本”
新浪基金· 2025-10-21 09:27
具体来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设置了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的三档管理费 率。这一机制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它将管理费与投资者真实收益挂钩,实现了"每笔投资独立核算, 每人费率差异化管理"的精准费率模式。它将业绩比较基准从过往的业绩参考指标升级为费率标尺,要 求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投资策略,追求基准之上的超额收益。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份包含25条举措的纲领性文 件,明确提出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从"重规 模"向"重回报"的积极转变。9月,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证券业协会正式启动了以"新时代·新基金· 新价值"为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活动,持续推动行业发展体系建设。 作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关键举措,新型浮动费率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与推广,其意义远不止于 一种收费模式的创新,它更是行业践行"以投资者为本"核心价值观、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的关键机制和 鲜明信号。 与投资者"利益共生" 重塑信任基石 5月27日,嘉实基金等2 ...
嘉实基金:以投资者为本 深度布局浮动费率产品
中证网· 2025-10-20 20:52
产品推出与核心机制 - 北京证券业协会启动以新时代 新基金 新价值为主题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活动 [1]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于5月27日由嘉实基金等26家机构启动发行 [2]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设置三档管理费率 分别为1 2%基准档 1 5%升档 0 6%降档 [2] - 该模式实现每笔投资独立核算 每人费率差异化管理的精准费率模式 [2] - 将业绩比较基准从业绩参考指标升级为费率标尺 要求基金管理人追求基准之上的超额收益 [2] 行业影响与生态重塑 - 新型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是行业践行以投资者为本核心价值观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制 [1] - 浮动费率机制打破传统固定费率模式下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局面 [3] - 该模式使基金公司更加重视投研体系建设 人才梯队培养和风险控制 [3] - 浮动费率模式激励基金公司聚焦自身能力圈 打造有特色的精品策略和产品 避免同质化竞争 [3] - 该产品是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模式转向信任驱动 能力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的关键一步 [3]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嘉实基金早在2013年就开始探索并成立了旗下第一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并在固收类 主动权益类 REITs类产品上布局 [3] - 嘉实基金未来将更进一步发挥平台型 团队制 一体化 多策略投研体系能力 系统性重塑产品设计 投资管理与客户服务逻辑 [4] - 随着此类产品成熟与普及 一个更具韧性 更负责任 也更具价值的公募基金行业新生态值得期待 [4]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发布,今年有这些要点更新!(附全文下载)
第一财经· 2025-10-16 09:40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深化 -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202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覆盖18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者达1690家 [1] - 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拓展,QFII/RQFII可投范围扩展至场内ETF期权,REITs纳入沪深港通、人民币股票柜台纳入港股通,"债券通"南向通扩展至非银机构 [2] - 外资持续参与中国市场,截至2025年6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持债总量为4.23万亿元,893家境外机构获批QDII资格 [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 - 上海金融市场规模领先,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8072.7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5%,金融市场交易总额3650.30万亿元,增长8.2% [4] - 上海金融机构显著聚集,截至2024年末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82家,较2019年增长7.41%,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55家占比约三分之一 [5] - 外资机构高度集中于上海,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占内地总数一半,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及外资保险公司均占内地总数一半左右,全球资管规模前十机构已全部在沪展业 [5] 中国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 - 中国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实现突破,截至2024年末开放式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3.9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截至2025年6月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4万亿元人民币 [6] - 权益投资持续扩容,截至2025年6月开放式基金中权益基金规模为8.42万亿元,同比增长26% [7] - 被动投资快速发展,根据2025年中报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3.41万亿元,已超过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2.45万亿元的总市值 [8] - 费率改革快速落地,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引下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在10日内快速获批,发行规模达到258.63亿元 [9] 上海基金行业规模持续领先 - 上海公募基金行业领跑全国,截至2025年6月底辖区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有75家,产品数量5129只,管理规模12.74万亿元,均为全国第一 [10] - 上海私募基金虹吸效应显著,注册在上海的私募管理人共3701家,管理基金数量4.05万只,管理规模5.10万亿元,三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89家百亿证券类私募中坐落于上海的有43家占比48% [10] - 上海成为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KKR旗下开德私募、泰国开泰银行旗下开泰远景、宽立资本、淡明资本等均落户上海布局中国市场 [10]
投顾周刊:贵金属狂飙!白银创14年新高、铂金刷新12年纪录
Wind万得· 2025-09-28 06:54
1. 白银飙至14年新高!铂金创12年新高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地缘风险加剧等因素驱动, 贵金属市场迎来强劲上涨行情。9月26日,白银价格突破46美元/盎司,刷新14年来高点,近 六个月涨幅已超30%;黄金价格则徘徊于历史高位附近;铂金单周暴涨11.5%,一举突破 1500美元/盎司,创12年新高。 2. 中国LPR连续四个月未变,专家称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中国9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 3%,5年期以上LPR报3.5%,均连续第四个月维持不变。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预计,四季度央 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LPR报价跟进下调。同时,四季度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 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3.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交出亮眼成绩单,后续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业绩表现亮眼,其中23只自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更有3只回报率超过40%。业内人士分析,业绩差异 主要源于业绩基准、建仓时机及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的不同。展望后市,嘉实成长共赢基金经理李涛 表示,市场短期良性分歧带来的整固,更利于行情的持续性。 4. 监管披露金融黑灰产首批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收益向好
深圳商报· 2025-09-26 07:17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业绩表现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立3个月以来平均收益率接近13% 首尾业绩相差近45个百分点[1] - 华商致远回报混合A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A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42.72% 42.41%与40.27%[1] - 信澳优势行业混合A与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收益率均超过30% 分别为34.84%与31.79% 另有6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1] - 3只基金收益为负 净值跌幅在0.94%-1.94%不等[1] 浮动费率机制设计特点 - 产品管理费率由投资者持有期限与业绩表现综合决定 管理费升档幅度明显小于降档幅度[2] - 产品跟踪业绩基准对标主流宽基指数 整体呈现"A股+港股+债券"配置结构[2] - 基金超额收益在费率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 能更准确反映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3] - 运作模式转向开放式 允许应急赎回 同时通过费率规则引导长期持有[3]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浮动费率机制推动管理人从规模导向转向业绩导向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1][3] - 浮动费率基金对基金公司综合实力要求高 大中型公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3] - 债券类基金可能是后续拓展方向 固收+类产品或成优先发展对象[1][4] - 公募基金行业加权管理费率较2022年末大幅下行 但对比海外市场仍有下行空间[4]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2] - 产品创设体现鼓励长期持有与费率和业绩深度绑定的双重导向[2] - 标志着公募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深水区" 是探索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核心举措[2] - 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产品选择 可通过浮动费率机制降低投资成本[3]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陆续开启开放申赎 最优者收益率超40%,业内预计浮动费率机制或扩容至债券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5
中国证监会在今年5月上旬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收费机制,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其创设 体现了鼓励长期持有与基金费率与业绩深度绑定的双重导向:产品管理费率将由投资者对产品的持有期限与产品业绩表现综合决定,且管理费的升档幅度明 显小于降档幅度;产品各自跟踪的业绩基准略有不同,但均对标主流宽基指数,整体呈现"A股+港股+债券"配置结构。业内认为,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诞生 标志着公募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是探索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核心举措。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晨星中国指出,浮动费率基金的高运营门槛与高投研要求,对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挑战,大中型公司凭借资源储备与能力积累,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 优势。从具体机制来看,2025年发行的浮动费率产品在两个维度实现突破:其一是基金相对于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在费率机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能更准确 地反映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其二是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运作模式转向开放式运作,让应急赎回成为可能,同时通过费率规则引导长期持有,兼顾流动性 与长期投资导向。整体来看,2025年新一轮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具有重要意义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交出亮眼成绩单 后续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
新华网· 2025-09-24 09:01
今年6月陆续成立的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近期陆续开放申赎。 短短数月时间,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经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23只成立以来实现了正收益,3只成立以来回报率超过40%。 在业内人士看来,业绩分化的背后是26只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建仓时机以及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 的不同。展望后市,嘉实成长共赢基金经理李涛表示,市场短期良性分歧带来的整固,更利于行情的持 续性。从中长期维度看,对整体市场保持乐观,市场拥有丰富投资机遇,当下是布局中国产业升级机会 的时间窗口,短期波动下应减少博弈心态。 陆续开放申赎 9月23日,交银瑞安混合开放日常申购、赎回、转换、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这也是最新一只开放申 赎的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此前,已有嘉实成长共赢、易方达成长进取等14只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结束三个月的封闭期,开放申赎。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于6月6日—7月23日期间,成立最早的东方红核心价值成立已有3个 多月,成立较晚的信澳优势行业A则成立刚满两个月。在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24只基金成立于6 月,多数在6月19日—6月30日之间,这意味着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