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

搜索文档
基金经理“团队制”如何搞?这些有益探索已先行!
券商中国· 2025-05-26 16:45
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 团队制成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建设的主要抓手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行业高度认可投研一体化和共管模式作为探索方向 但与真正团队制仍有差距 需从投研机制变革入手 [1] - 证监会《行动方案》明确团队制为强化投研能力核心部分 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支持"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中欧基金工业化数智化平台、诺安科技投研团队为典型实践案例 [2] - 共管模式通过多人协作应对单一策略局限 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为首只四人共管偏股基金 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等产品采用三人共管 行业认为团队制可提升风格兼容性和业绩稳定性 [3] 共管模式实践与挑战 - 共管基金数量逐步增加 但存在角色定位模糊、协调成本高问题 国泰基金指出需明确分工机制 北京公募人士观察到当前共管尚未实现"1+1>2"效果 成熟基金经理间易现协作障碍 [4] - 共管基金分三类:知名基金经理挂名型(如某百亿基金经理10只产品均共管但实际由他人主导)、应对离职过渡型(鲍无可、王鹏案例)、传帮带培养型(华南基金经理分仓位给新人自主操作) [5][6] 行业竞争与机制创新需求 - 主动权益投资面临四大难题:6000家上市公司筛选压力、投研精力有限、同业竞争激烈(量化/被动基金崛起)、大管理规模下超额收益难度增加 沪上公募人士指出需团队协作应对 [7] - 北京公募人士强调团队制需投研文化变革支持 要求成员能力互补(宏观/产业/选股/风控) 通过投委会整合资源形成大团队 持有人期待共管基金透明展示分工贡献 [8]
基金经理团队制受关注 公募探索投研一体化改革
证券时报· 2025-05-26 02:03
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以下简称"团队制")成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建设 的重要抓手。 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来看,团队制设想目前已得到基金业内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受访人士对记者 表示,近年出现的投研一体化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有望成为团队制的有益探索,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团 队制还有不少距离。团队制模式的真正实施,既要着手于基金经理间的优势分工,更要从自上而下的投 研机制变革抓起。 已有实践探索 5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 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在此之前,已有基金公司逐步着手进行投研一体化实践探索。同时,也有基金公司通过基金经理多人共 管模式,来扭转大规模基金的单一策略和能力圈制约的弊端。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基金行业过往发展过程中,一只基金由两名以上基金经 理共同管理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固收+"和公募REITs等产品。但有意识通过共管形式来提升投研能 力建设,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