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聚合收款码

搜索文档
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
财联社· 2025-07-11 21:14
假冒银联名义的违法经营活动 - 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和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或"中国银联某产品"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财产担保、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办理POS机和信用卡等业务 [1] - 宣称是"云闪付收银台"、"云闪付收款码"或"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要求下载不明APP或索要银行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等行为均为冒用银联名义 [1] 中国银联官方信息披露渠道 - 官方信息披露渠道包括官网(www.unionpay.com)、微信订阅号"中国银联"和"中国银联发布"、服务号"中国银联95516" [1] - 经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社交媒体平台信息认证的官方账号也是官方渠道 [1] - 非上述渠道发布的银联相关信息需谨慎对待,可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热线95516查询确认 [1] 公众防范提示 - 公司提示公众提高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1] - 如发现冒用银联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可向公司举报 [1]
中国银联,紧急声明!
新华网财经· 2025-07-11 10:23
假冒银联名义的违法经营活动 - 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或"中国银联某产品"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财产担保、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办理POS机和信用卡等业务 [1] - 宣称是"云闪付收银台""云闪付收款码"或"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开展招股募资等经营活动,要求下载不明APP或索要银行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等行为均为假冒 [1] - 中国银联从不以这些方式从事该类业务或经营 [1] 公众防范提示 - 中国银联提示公众提高警惕、注意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1] - 如需查询确认相关信息,可拨打中国银联官方客服热线95516 [1] - 如发现冒用银联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欢迎举报 [1] 其他财经资讯 - 工信部复查5年,比亚迪、奇瑞核减超1.4亿 [4] - 某数据暴涨超50%,创历史同期新高 [4]
剑指“李鬼”!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
券商中国· 2025-07-11 07:23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称有机构或个人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4]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或"中国银联某产品"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 [5] - 公司强调官方渠道为官网、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以及认证的社交媒体账号,非官方渠道信息需谨慎对待 [7][8] 仿冒APP事件 - 中国银联2月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APP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手段诱导用户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及资金风险 [10][11] - 公司明确表示"银联会议APP"非其产品,并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资金损失 [12][13] 行业机构辟谣动态 - 包括支付宝、大华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今年发布辟谣声明,提醒公众谨防虚假信息 [3][14] - 支付宝4月声明有服务商冒充其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将追究法律责任 [15] - 大华银行2月发现小红书平台出现虚假账户发布非法信息,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16]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风控人士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多方共同确保信息真实性 [15] - 建议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快速响应不实信息以维护公众权益 [17]
剑指“李鬼” 中国银联提醒投资者防范冒名诈骗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5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指出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包括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均属冒用行为[1] - 明确列举假冒形式包括自称"云闪付收银台""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要求下载不明APP或索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1] - 重申官方唯一网址为www.unionpay.com,并公布微信、微博等9个经认证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名称[1] 仿冒APP风险事件 - 2月25日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仿冒程序通过电信诈骗手段诱导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风险[3] - 强调该APP非公司产品,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相关诈骗行为[4] - 年内已多次发布类似打假声明,显示仿冒事件呈现高发态势[3][4] 行业集体应对措施 - 除中国银联外,大华银行、支付宝等机构年内均发布过辟谣声明,涉及虚假账户注册、冒充服务商等行为[5] - 大华银行2月27日披露小红书平台出现假冒"大华银行上海分行"账号发布非法信息,平台已对涉事账号进行处理[5] - 支付宝4月披露有服务商冒充官方名义拓展生活号业务,干扰正常运营[5]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行业人士指出信息爆炸环境下需加强真实性核查,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5] - 呼吁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增加辟谣资源投入以实现快速响应[6] - 强调需建立不实信息快速澄清机制以维护公众权益[6]
中国银联发布声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3:27
假冒银联名义的违法经营活动 - 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 侵害商家 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中国银联某产品"等名义开展招股募资 高利率理财 财产担保 信用卡逾期账单处理 办理POS机和信用卡等业务 [1] - 宣称是"云闪付收银台""云闪付收款码"或"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 开展招股募资等经营活动 电话要求下载不明APP 索要银行卡信息 个人身份信息 支付密码等行为均为冒用银联名义 [1] 中国银联的声明与提示 - 中国银联从不以假冒者宣称的方式从事该类业务或经营 [1] - 公众需提高警惕 注意风险 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1] - 如需查询确认相关信息 可拨打中国银联官方客服热线95516 [1] - 欢迎举报冒用银联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情况 [1] 其他行业动态 - 3万亿浙商银行董事长辞任 [1] - 超350家小贷公司遭清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