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会议APP

搜索文档
警惕“眼熟”陷阱!这些涉诈APP被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7-22 12:18
涉诈APP曝光情况 - 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近期汇总17个高发涉诈APP 包括伪装成"腾讯支付""抖音扶贫钱包""360借条""美团无人配送""京东社区"等知名平台的仿冒应用[3] - 涉诈APP通过盗用大型互联网平台名义实施诈骗 例如"腾讯支付"APP虚构腾讯股权投资项目并以数字货币为名骗取用户信息及资金[4][6] - "智天"系列多个仿冒金融APP被曝光 包括"智天银行""智天交易所""智天财管"等名称高度相似的诈骗工具[7] 诈骗手法分析 - 仿冒APP采用"拉人头"模式 通过赠送原始股、支付金等虚拟权益诱导用户绑定银行卡并邀请好友参与[5][6] - 诈骗分子在小众通联APP推送仿冒金融机构网站 先让受害人操作虚假账户盈利 再诱导其注册并转账至诈骗账户[13][14] - 仿冒网站后台可任意修改数据 受害人看到的收益均为虚假数字 无法提取本金[15][16] 机构打假动态 - 中国银联声明"银联会议APP"非官方产品 该应用通过电信诈骗手段窃取用户敏感信息和资金[12] - 广发证券、银河证券等近20家券商发布公告 警惕假冒证券交易APP及员工名义进行的非法证券活动[12] - 腾讯公司澄清"腾讯支付"APP与微信支付无关 系恶意使用腾讯名称的诈骗工具[6] 仿冒网站识别方法 - 域名识别:金融机构官网通常使用.com或.cn后缀 警惕.yachts、.xyz等非常规后缀及易混淆字符替换[17] - 端口号识别:正规金融网站默认使用80或443端口 非标准端口需重点核实[18][19] - 证书识别:官方机构部署OV证书含组织信息 仿冒网站多使用无组织信息的DV证书[19][20]
剑指“李鬼”!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
券商中国· 2025-07-11 07:23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中国银联发布严正声明称有机构或个人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侵害商家、消费者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 [1][4] - 假冒行为包括以"中国银联工作人员"或"中国银联某产品"名义开展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 [5] - 公司强调官方渠道为官网、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以及认证的社交媒体账号,非官方渠道信息需谨慎对待 [7][8] 仿冒APP事件 - 中国银联2月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APP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手段诱导用户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及资金风险 [10][11] - 公司明确表示"银联会议APP"非其产品,并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资金损失 [12][13] 行业机构辟谣动态 - 包括支付宝、大华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今年发布辟谣声明,提醒公众谨防虚假信息 [3][14] - 支付宝4月声明有服务商冒充其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将追究法律责任 [15] - 大华银行2月发现小红书平台出现虚假账户发布非法信息,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16]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风控人士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多方共同确保信息真实性 [15] - 建议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快速响应不实信息以维护公众权益 [17]
剑指“李鬼” 中国银联提醒投资者防范冒名诈骗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5
中国银联打假声明 - 公司发布严正声明指出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冒中国银联名义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包括招股募资、高利率理财、信用卡逾期处理等业务,均属冒用行为[1] - 明确列举假冒形式包括自称"云闪付收银台""银联聚合收款码"代理商,要求下载不明APP或索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1] - 重申官方唯一网址为www.unionpay.com,并公布微信、微博等9个经认证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名称[1] 仿冒APP风险事件 - 2月25日曾针对"银联会议APP"发布声明,该仿冒程序通过电信诈骗手段诱导安装,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风险[3] - 强调该APP非公司产品,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相关诈骗行为[4] - 年内已多次发布类似打假声明,显示仿冒事件呈现高发态势[3][4] 行业集体应对措施 - 除中国银联外,大华银行、支付宝等机构年内均发布过辟谣声明,涉及虚假账户注册、冒充服务商等行为[5] - 大华银行2月27日披露小红书平台出现假冒"大华银行上海分行"账号发布非法信息,平台已对涉事账号进行处理[5] - 支付宝4月披露有服务商冒充官方名义拓展生活号业务,干扰正常运营[5] 行业风控建议 - 支付行业人士指出信息爆炸环境下需加强真实性核查,建议公众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5] - 呼吁金融机构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增加辟谣资源投入以实现快速响应[6] - 强调需建立不实信息快速澄清机制以维护公众权益[6]
支付宝,辟谣!
券商中国· 2025-04-23 20:54
支付宝生活号官方"打假" - 支付宝开放平台发布公告称有部分服务商冒充支付宝生活号官方名义进行业务拓展及商业合作 包括冒充工作人员 承诺高额费用引入达人 冒用平台身份违规下单等行为 [1][4] - 支付宝生活号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以"独家代理""官方指定"等名义进行商业活动 未经授权擅自以官方名义开展业务推广 收取费用或签署合同均属违规违法行为 [4] - 对于冒用名义的机构或个人 平台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包括要求停止侵权 赔偿损失 向监管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4] 支付宝年内多次辟谣 - 2月25日支付宝澄清"手机触碰即盗刷"视频为人为摆拍 相关造谣者已被行政拘留 [6] - 2月20日支付宝声明"探客趣店"等机构冒用官方服务商名义进行不实宣传 捏造"支付补贴·最高免单"发放4000亿元红包活动及"发展3700名服务商"计划 [6] 多家支付机构发布辟谣声明 - 中国银联2月25日声明"银联会议APP"非其产品 该应用被用于电信诈骗窃取用户信息及资金 [7] - 大华银行2月27日声明有不法分子通过小红书冒用"大华银行上海分行"名义注册账号发布虚假信息 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7] - 4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澄清"上海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推广员"等信息为谣言 [8] 行业现状与建议 - 支付机构风控人士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保障信息真实性 公众需保持警觉避免被虚假信息迷惑 [8] - 金融机构需强化网络监管 加大辟谣投入 做到迅速回应及时澄清以保护公众权益 [8]
金融机构辟谣忙!大华银行、中国银联、支付宝,接连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02 13:09
金融机构辟谣事件 - 大华银行发现不法分子通过小红书平台冒用"大华银行上海分行"名义注册账号发布虚假信息,已向平台举报并报案 [3][4] - 大华银行声明从未在小红书开设官方账号,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仅限官网和微信公众号 [5][6] - 中国银联澄清"银联会议APP"非公司产品,存在窃取信息和资金风险 [8][9] - 支付宝澄清"碰一下就盗刷"视频系摆拍,并否认"探客趣店"冒用服务商名义进行不实活动 [10] 行业现状与应对措施 - 信息爆炸时代下,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成为迫切任务,金融机构需加强网络监管和辟谣工作 [1][11] - 金融机构应通过技术研发、完善风控系统、加强用户身份验证提升支付安全性 [11] - 公众需提高警惕,仔细核对信息来源,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密码 [11]
紧急提醒:不要下载!
券商中国· 2025-02-27 21:53
新型诈骗软件"银联会议"APP - 近期出现一种名为"银联会议"APP的新型诈骗软件,已在全国多地出现并导致多人受骗,受骗群体多为中老年人 [1] - 诈骗分子冒充某短视频平台客服,声称事主开通了"直播会员"并会每月自动扣费,诱导事主下载"银联会议"APP [1] - 诈骗过程中,骗子会要求事主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功能,从而获取手机银行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并操控手机转走资金 [1] 诈骗手段分析 - "银联会议"APP在录制或投射内容时可访问屏幕上显示的所有信息,包括密码、付款信息、照片、消息及音频等敏感数据 [3] - 通过"屏幕共享"功能,骗子能够实时查看手机上的所有操作 [7] - 通过"远程控制"功能,骗子能够直接操控受害者的手机 [7] 官方声明与提醒 - 中国银联已严正声明"银联会议"APP并非其官方产品 [5] - 警方提醒凡是自称"客服"要求取消"直播会员、百万保障、百万保险"等业务的都是诈骗 [6] - 接到陌生电话提到"会议号"、"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关键词的都是诈骗行为 [7] 防范措施 - 警方建议公众做到"不下载、不共享、不转账"以保护财产安全 [7] - 特别提醒公众警惕任何要求下载"银联会议"APP的行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