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锁鲜装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安井食品20250509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安井食品 - 行业:速冻火锅料和速冻米面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 2024 年财务表现及业务板块情况 - 营收 151 亿元,同比增长 7.7%;净利润 4.85 亿元,增长 0.4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21.04 亿元,同比增长 7.85%[3] - 调制食品营收 78.39 亿元,同比增长 15.4 亿元,得益于锁鲜装产品快速增长,锁鲜装总产量达 3.5 - 4 万吨,收入占比从 2022 年的 9%提至 2024 年的 10.5%,单价预计接近 11.5 元/公斤[2][3] - 速冻菜肴营收 43.5 亿元,同比增长 4.7%,小酥肉增长 50%,虾滑显著增长,虾尾受价格波动影响下降 6 个百分点[2][3] - 速冻面米营收接近 25 亿元,同比下降 3.14%,受行业竞争和价格下降影响[2][3] - 大单品战略下,39 个营收过亿大单品占总销售收入 70%,速冻鱼糜制品多数稳定增长,速冻肉制品部分大单品增长[2][3][5] 公司 2025 年一季度财务情况及影响因素 - 营收 36 亿元,同比下降约 4%;净利润 3.95 亿元,同比下滑 1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 6.73 亿元,同比减少 28%,受消费环境、春节暖冬、春节提前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8][9] - 各项费用控制有效,销售费用减少 3000 万元、广告宣传费用降低、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1000 多万元[9] - 政府补助同比增加约 3000 万元,产生积极影响[10] 公司其他重要事项 - 分红率从 30%提高到 40%,2024 年度纯现金分红比例提至 65%,总体分红率达 70%,2025 年规划在不影响经营下分红[4][12][13] - 1 月提交港股 A1 申请,等待证监会备案通关批文,内部预期 63 年前完成港交所发行上市[15] - 2025 年新品策略调整,B 端追求性价比,C 端升级换代,生产模式转为销售终端加集中生产[16] - 与新柳伍股东业绩承诺未完成部分拟将现金补偿变更为股权补偿,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11] 行业情况 - 2024 - 2025 年,速冻火锅料和速冻米面行业一季度有价格竞争压力,4 月市场回暖,传统速冻米面价格回升[18] - 2025 年初到现在终端动销 1、2 月较好,3 月略低预期,4 月环比改善,下半年预计更好[19] - 2023 年多家公司加大资本开支,2025 年或 2024 下半年未感受到显著新产能进入市场,公司产能足够,资本开支收缩[20] - 速冻米面价格竞争从 2023 年加剧,2025 年一季度促销力度持平但价格下降,产品在恢复,公司研发新产品应对[21] - 速冻火锅料行业竞争压力仍在,公司在鱼糜和肉制品市占率第一,渠道优势显著,聚焦大单品策略[23] - 2025 年一季度价格全年较低,下半年随消费回暖改善,量的增长高于价格增长[24] - 2025 年二季度促销力度与一季度波动不大,变化不超 1 - 2 个百分点[26] - 2024 年二季度起速溶米面领域许多小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存在小企业关闭退出情况[27][28] 公司 2025 年经营规划 - 通过大中原料招投标和集中生产控制成本,人员编制控制和精准投放广告减少支出,预计全年毛利与一季度差异不大[29] - 战略重点是大单品策略,推出锁鲜装、火山石烤肠等核心产品系列化开发,拥抱商超定制化对接[29] - B 端采用高值中价策略,C 端采用高值中高价策略[29][30] 公司 2025 年产品和渠道规划 - 产品端打造全国大单品和区域爆品,B 端跟进成熟产品升级换代,C 端系列化开发爆品[31] - C 端市场聚焦超级大单品和烤肠,推出三种规格嫩鱼丸并提升鱼糜含量[32] - 锁鲜装 2024 年增长 18% - 19%,营收超 15 亿元,2025 年预计增速 15% - 20%,下半年推 6.0 版本[33] - 烤肠 2024 年销售 3 亿元,2025 年目标翻倍至 6 亿元,B 端和 C 端同时发力[34] - 渠道端 B 端推行高值中价策略,C 端升级换代,开拓商超定制化渠道,加大渠道粘性[35] 公司成本趋势及控制 - 一季度主要原料价格较去年全年低但高于去年一季度,全年成本预计增长,幅度视消费恢复情况而定,促销和结构升级成功有望对冲成本上升[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海外进口原材料占比约 7%,大部分来自国内采购,且多来自俄罗斯或南美国家,关税账单影响小[14] - 经销商渠道增长 9%达 123 亿元,特通直营同比下降 4%,电商渠道下滑 2 个百分点至 3.12 亿元,24 年下半年关停清流 5 电商平台[6] - 2024 年全年毛利率 23.3%,同比增加 0.09 个百分点,速冻调制食品毛利率提高 1 个百分点,锁鲜装毛利率稳定带动整体毛利上涨,速冻菜肴毛利率增加 0.11 个百分点,净利润微增 0.47%受股权激励成本和烤鸡、鸡肉肠投放影响[2][7]
安井食品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井食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财务表现**:全年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5亿元,同比增长0.4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04亿元,同比增长7.85% [3] 2. **各产品板块表现** - **速冻调制品**:营收78.39亿元,同比增长11.4亿元;锁鲜装产品营收15亿元,增速近19%,均价每公斤40 - 41.5元 [2][4][5] - **预制菜市场**:总产量3.5 - 4万吨,收入占比提升至10%左右,毛利率接近50% [2][6] - **速冻菜肴制品**: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0.7%;小酥肉增长50%,虾滑增长显著,虾尾受价格影响下降6% [2][7] - **速冻面米**:同比下降3.14%,规模约25亿,与行业竞争格局及北方企业降价有关 [2][8] - **农副产品**:下降11.74%,受进口饲料价格影响 [2][8] 3. **大单品表现**:2024年有39个过亿大单品,占总销售额约70%;鱼糜制品如鱼子福袋增长30%,鱼子包达4亿增长13%,仿蟹肉总量2.5亿增长20%;肉类调理食品中,波波肠增长超10%,撒尿牛肉丸和猪肉丸分别增长11%和中大个位数 [2][9][10][11] 4. **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润**:全年毛利率23.3%,同比增长0.09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放缓至0.47%;毛利率提升得益于调制食品和菜肴制品毛利增加,小酥肉规模效应显现 [2][17] 5.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36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3.95亿元,同比下降1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3亿元,同比下降28%;受新05电商暂停、电商及商超渠道下滑影响,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 [4][18][19] 6. **渠道表现** - **经销商渠道**:同比增长9%,总量123亿元 [15] - **特通直营**:下降4%,受客户连锁门店营业额下降影响 [15] - **电商渠道**:微降2个百分点,总体规模3.12亿元;新05电商业务关停致整体电商业务下降2个百分点,新零售业务增长突出 [15][16] 7. **产品策略调整** - **新品研发**:B端及时跟进,C端升级换代 [32] - **产品开发**:系列化开发蛋饺、福袋、虾滑等产品,打造烤肠和烤鸡类产品为第二增长曲线;BC端同步考核推进;生产模式改为消地产加集中生产 [33] - **新品推广**:重点推出锁鲜装6.0,区域新品推广,上半年推区域新品,下半年推锁鲜装6.0 [36] - **老品改造**:小笼包、蛋饺等产品进行改造以延长生命周期 [38] 8. **应对市场策略** - **拥抱商超定制化**:与盒马、山姆等合作,提高毛利率 [4][34][37] - **提升品牌溢价**:增加C端高附加值产品 [34] 9. **全年预期** - **量价**:整体销量预计增长高于价格增长,下半年价格逐步改善 [40] - **成本费用**:推动大品类招投标控制成本,费用从严控制,全年费用占比预计降低 [4][41] - **毛利率**:预计整体毛利率会有所下降,将调整产品结构稳定毛利率 [42] - **业绩目标**:2025年实现不低于前一年度水平,并冲刺两位数增长,取决于消费恢复和公司自身增长情况 [4][4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架构调整**:将安井小厨事业部拆分成两个板块,小酥肉等由安井团队负责,其余交给豆米先生;原安井小厨负责人闫凯东担任安井营销副总经理负责南方区域销售 [14] 2. **业绩承诺补偿**:刘武、刘静父子未完成业绩承诺,需按约定以两倍现金补偿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4,710万元;若通过股权转让支付补偿款,安井将持有新柳伍74.5%股权 [23][24][25] 3. **一季度费用控制**:销售费用减少3,000万元,管理费用减少1,700万元,股份支付减少1,250万元;政府补贴收入增加约3,000万 [22] 4. **分红政策变化**:分红政策从65%提高到70%,部分来自2024年现金回购部分 [28] 5. **海外市场影响**:海外市场关税战对公司影响有限,原材料海外比例略超7%,速冻食品主要国内消耗,出口量小 [29] 6. **港股发行上市**:按部就班进行,预计6月30日前完成港交所发行上市工作 [30] 7. **鼎威泰并表**:预计6月30日前完成相关子公司协议、交割、审计、评估等工作并实现并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