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储能装置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掀基建狂潮,储能设备商抢滩千亿新蓝海
第一财经· 2025-09-28 08:53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成为科技巨头重点投资方向,电力保障是影响其发展的核心要素,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模式正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3][6][9] 行业投资规模 - 中国AIDC整体投资规模将从2024年1875亿元提升至2027年4826亿元 [3] - 阿里巴巴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3] 电力供应挑战 - 电力问题占数据中心宕机事故的54%,供电中断会导致模型训练中止、硬件损坏及高额维修成本 [6] - AI训练用电负荷呈现高频次、短时突变特征,例如北美某数据中心负荷在40秒内从450兆瓦骤降至40兆瓦 [6] - 数据中心需采用专用变电站或线路供电以避免外部干扰 [6] 企业战略布局 - 字节跳动招标200MWh以上锂电储能装置,配套风光设备及微网控制系统,要求合作伙伴注册资本不低于4000万元且具地区项目经验 [7] - 阳光电源成立AIDC事业部,计划推出直流微电网、高压侧等创新方案,重点瞄准海外市场 [10] - 双登股份AIDC储能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3%,首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10] - 南都电源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10] 政策与标准 - 政策要求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 [9] - 2025年通知要求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省级消纳责任权重,并明确鼓励利用储能、氢能技术 [9] 储能市场前景 - 全球AIDC配套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达数十GWh级别,年复合增长率超传统市场50%以上 [11] - 储能可为AIDC带来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绿电交易收益及政策优惠 [9] - "新能源发电+储能+智能调度"一体化模式有望成为行业主流 [7] 发展障碍 - 技术层面存在能量转换损耗、25年系统可靠性、多系统协同等问题 [11] - 政策层面需解决电力市场机制、并网标准、补贴力度等不确定性 [11] - 商业模式需优化设备降本、土地资源可得性及收益机制稳定性 [12]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掀基建狂潮,储能设备商抢滩千亿新蓝海
第一财经· 2025-09-28 00:20
AIDC投资规模与能耗趋势 -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求更大投入[1]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计划在2032年较2022年提升10倍[1] - 中国AIDC整体投资规模预计从2024年1875亿元提升至2027年4826亿元[1] - 腾讯、字节、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正加速布局AIDC及云业务[1] 电力供应对AIDC稳定性的关键影响 - 电力是影响数据中心宕机事故的主要原因,占事故案例的54%[2] - AI训练用电负荷呈现高频次、短时突变特征,功率可在秒级内剧烈波动[2] - 北美某数据中心用电负荷在不到40秒内从450兆瓦降至40兆瓦,对电网调度构成新挑战[2] - 数据中心往往采用专用变电站或线路供电,以保障可靠用电需求[2] “储能+可再生能源”一体化模式兴起 - 字节跳动招标采购200MWh以上锂电储能装置,配套风电、光伏及微网控制系统[3] - 该项目旨在降低对传统电网依赖,保障数据中心核心业务不间断供电[3] - 阳光电源成立AIDC事业部,计划在直流微电网、高压侧等方面提供创新方案,重点瞄准海外市场[5] - “新能源发电+储能+智能调度”一体化能源体系有望成为国内数据中心行业发展主流趋势[3] 政策驱动与绿色要求 - 政策要求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到2025年底绿电占比超过80%[4] - 六部门通知要求数据中心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省级消纳责任权重[4] - 通知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使数据中心具有较强用电负荷调节匹配能力[4] 储能市场增长与公司业绩 - 双登股份AIDC数据中心储能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13%,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5] - 南都电源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4%,为三大业务板块中唯一正增长板块[5] - 全球AIDC配套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达数十GWh级别,年复合增长率超传统市场50%以上[6] - 储能可为AIDC带来参与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绿电交易等额外收益及政策倾斜[5]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与挑战 - 阳光电源等企业竞争维度从单一设备转向AIDC新型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6] - 竞争关键升级至系统集成、软件算法和商业模式,聚焦为园区降低总电费、获取绿色政策红利等场景化解决方案[6] - 储能迈向标配仍面临技术可靠性、政策机制、商业模式等多方面障碍,需产业链协同发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