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虹空调
icon
搜索文档
长虹精准数控年减碳50000吨,打造绿色智造力
和讯· 2025-07-03 17:3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能碳管理的显性化和规范化,精准调控节能降碳 [1] - 公司构建"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全链协同"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智慧矩阵",形成可复制的节能降碳路径 [1] - 公司以ESG管理体系为核心,将绿色基因融入公司治理,实现从顶层设计到生产末梢的全面渗透 [4][5][6]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链条节能体系,显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并取得多项绿色认证 [7][8][9][10][11] - 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并规划清晰的碳中和路径 [12][13][14] 战略织网 - 公司构建"战略-治理-执行-披露"四位一体的ESG管理体系,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确保绿色理念贯穿公司运营 [5] - 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中,"绿色回收与资源再生"是关键枢纽,已覆盖15个城市的200个回收点 [6] - 公司通过绿色金融获得1亿元绿色循环贷款和21.5万港币补贴,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 ESG管理体系锚定绿色发展 - 公司年度综合能耗强度下降0.09%,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7.94%,水资源耗用强度下降2.33% [6] - 公司旗下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认证、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和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7] - 公司通过绿色技术融入每道工序,从"省级环保诚信企业"升级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6] 技术破浪 - 公司通过数千个传感器和智慧能源管理中枢实现生产线智能化管理,部分区域已实现"无人值守" [9] - 公司推进传统设备绿色改造和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节能体系 [9] - 电镀车间通过自动化改造减少用水50%,废水处置减少50%;液压马达改造节电率最高达39% [9] - 空调真空脱脂炉改造年减碳780吨,挥发油回收率超50%,全年CO₂综合减排量达2583.05吨 [10] - 公司应用相变材料(PCM)技术,中央空调节能超20%,峰谷电价下电费节约超50% [11] 全链协同 - 公司从研发端到回收端构建绿色供应链闭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年减碳超5万吨 [13] - 公司规划2025-2027年新增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2个省级绿色工厂;2030年实现园区光伏全覆盖 [14]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内部碳达峰,2049年前实现碳中和 [14] - 公司筹备2020-2024年碳减排量核算(初步测算约7万吨),计划完成CDCER核算认证并开展交易 [14]
以“智改数转”为笔,长虹勾勒人机共生工业新图景
和讯网· 2025-04-28 22:43
数字化转型战略 - 长虹控股集团推进"智改数转"战略,管理者角色从传统指挥者转变为数据驱动的协作者和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优化推动企业发展 [1] - 数字化转型始于2023年,面临技术和管理双重挑战,包括数据安全、设备联网困难、子系统孤立以及组织架构调整滞后等问题 [2] - 公司构建"四维攻坚"体系,从技术、人才、安防、流程四大维度突破困境,最终实现信息化筑基、智能化升级、数据融合和数字驱动的蜕变 [3] 智能制造实践 - 长虹新网科技智能车间实现全流程无人值守,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三班倒,展现现代科技效率 [2] - 声学质检环节采用AI算法,将人工经验转化为数字标准,质检效率和良品率显著提升 [3] - 长虹空调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每7-8秒下线一台空调的高效生产,AI视觉检测系统将准确率提升至99.9%,实现"零缺陷"下线 [6][7]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在线AI视觉智能检测系统取代人工目检,毫秒级识别焊接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9.9% [7] - 电控工序引入3套自动化产线,人力投入减少50%,人均小时产量提升127% [7] - 整机装配环节采用智能机器人,将安全测试时间压缩至5-6秒,消除触电风险和人为错检 [7] 人才与组织变革 -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人才,从技术研发到管理决策都依赖人的智慧与创新 [4] - 管理者需持续学习以理解转型逻辑,与员工共同成长,推动团队前行 [6] - 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数字化项目锻炼,培养出系统性思考能力和战略眼光,成为复合型管理人才 [8] 供应链与生态协同 - 长虹智慧供应链系统通过内部简报实时追踪子公司使用情况,形成透明监督机制 [5][6] - 采用"引导加强控"策略,通过培训赋能和硬性约束推动数字化工具落地 [5][6] -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人机共生"的探索,管理者构建高效智能的工业新生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