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脊髓神经接口

搜索文档
临床试验加速推进,脑机接口处于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4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30年至2040年间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潜在市场规模达400亿至1450亿美元 [1]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涌现大量初创企业 相关专利申请量 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大幅增长 百家企业的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1][6] - Neuralink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前估值达90亿美元 [1] 技术路线与应用 - 脑机接口技术路线分为非侵入式 半侵入式和侵入式 半侵入式与侵入式聚焦医疗领域 [2] - 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最受资本青睐 因其在严肃医疗市场潜力巨大且有望实现人机深度融合 [2] - 脑机接口技术为瘫痪 渐冻症 失明 失聪等患者提供恢复运动 视觉 听觉等功能的可能性 [2] 临床进展 - 北京天坛医院成立国内首个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 承担"北脑一号"设备临床试验 [3]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启用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 [3] - 浙大二院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 [3][4] 政策支持 - 北京提出到2030年培育3到5家全球影响力科技领军企业 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 [6] - 上海加速脑机接口产品化 培育产业链主体 开展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研发 [7] - 四川计划到2027年完成3款侵入式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研发及医疗器械注册 [7] 企业动态 - 中国涌现一批脑机接口创新企业 非侵入式产品已有量产 商业化落地初见成效 [8] - 国内以非侵入式研究为主 侵入式技术受伦理限制发展缓慢 [8] - 清华大学团队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30至50例植入手术 全球同步开展小规模临床试验 [5] 行业挑战 - 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突破难度大 需不断试错和迭代 [8] -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需加大培养力度支持行业发展 [8] - 临床验证周期长 需30例以上患者参与并持续随访3-5年 [9][10]
未来科技城院企携手再树医工融合里程碑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医疗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功为61岁完全性截瘫患者实施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患者术后两个月可独立完成走路、转弯、上下坡等日常活动 [1] - 核心系统由佳量医疗联合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研发 植入的闭环刺激器仅长51毫米、重18克 是国内体积最小的带电池闭环神经调控平台 含16个触点脊髓刺激电极和火柴盒大小的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 [1] - 南湖脑机与佳量医疗此前合作开发的Epilcure-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入选"2024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十大案例" 采用芯片一体化、记录-刺激互适应、1.5T磁共振兼容等技术 用于缓解难治性癫痫 [1] 企业创新生态 - 佳量医疗2020年落户未来科技城海创园 依托脑机智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资源加速技术攻关 并获浙大二院等三甲医院临床场景支持 [2] - 未来科技城产学研生态包括之江实验室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良渚实验室的医学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聚焦智能物联、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生态圈 [2] - 区域内企业通过"平台+企业"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人工智能小镇、5G创新园等平台空间与人工智能产业化基地协同 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 [3] 区域创新体系 - 未来科技城聚合四大省实验室及杭州超重力场、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重大创新载体 提供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孵化的全链条支撑 [3] - 通过引导企业聚焦产业链技术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 未来科技城产业侧成果产出能力持续深化 [2][3]
让截瘫患者重新站起来!全国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手术取得突破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3:38
医疗技术突破 - 浙大二院完成全国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使完全性截瘫患者金先生术后实现自主行走、转弯、上下坡等复杂动作 该技术基于国产设备和自主知识产权 [1] - 手术在患者腰部脊椎植入16触点脊髓刺激电极 腹部植入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 术后第三天即恢复腿部动作控制 第十五天实现自主站立 一个月后可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 [4] - 该技术通过重建受损脊髓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作用 类比"修复高速公路" 除运动功能外 患者感觉功能和自主排便功能也显著改善 [5] 脑机接口行业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从2019年12亿美元增至2023年20亿美元 CAGR超13% 预计2029年达76.3亿美元 [6] - 行业核心难点在于脑信号采集与解码 实验室环境下情绪识别准确率超90% 但现实环境中信号干扰导致模型稳定性不足 [6][7] - 临床应用存在工程与医学认知断层 需早期临床介入 技术可拓展至癫痫预测(5分钟预警准确率70%)和帕金森病治疗 [7][8] 临床研究进展 - 浙大二院计划招募10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验证脊髓神经接口技术的可推广性 [5] - 瑞金医院正开发癫痫发作预测设备 通过脑电大数据训练实现发作前预警 [8]
博拓生物:全资子公司博肽智投 战略入股浙大脑机接口成果转化项目
快讯· 2025-05-22 09:25
公司动态 - 博拓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博肽智投战略入股青石永隽,获得5%股权 [1] - 青石永隽由浙江大学侵入式脑机接口团队创办,是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首个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1] 行业进展 - 我国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完成,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与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联合实施 [1] - 该手术成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
脑机接口新突破!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治疗助患者自主行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0:27
技术突破 - 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成功完成,标志着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1] - 手术中使用的脊髓刺激电极和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均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3] - 团队采用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技术,通过修复受损脊髓信号传导通路,显著增强患者运动功能 [3] 手术效果 - 术后第3天患者实现弯腿、抬腿动作控制,术后第15天实现自主站立及行走,术后1个月恢复自主迈步行走 [3] - 术后两个月患者可完成直线行走、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等多种日常活动 [1][5] - 患者下肢感觉功能逐步恢复,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排尿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5] 技术原理 - 传统脊髓刺激器采用固定刺激模式与参数,治疗效果有限,新技术采用特定刺激触点组合及精确刺激频率与强度 [5] - 结合闭环肌电反馈技术,重建生理性步态,更关注患者自身脊髓功能的恢复与增强 [5] - 技术具备促进神经感觉通路修复的潜力,为运动功能改善提供新路径 [5] 行业影响 - 该技术为中国370万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带来新希望 [5] - 项目团队将继续推进临床前瞻性研究,增加临床落地应用案例,探索更多截瘫患者神经损伤修复治疗新路径 [5] - 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应用落地关键窗口期,未来将通过跨学科协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成果转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