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协同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市政府与巴斯夫、西安交大签署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备忘录
广州日报· 2025-11-01 09:53
提升合作能级 拓展合作领域 孙志洋对楼剑锋一行再次访穗表示欢迎。他说,当前,广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 系。巴斯夫是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扎根中国已有140年。欢迎企业结合"十五五"战略规划机遇,进一 步提升重点领域合作能级,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把更多创新工艺、产品项目放在广州,共同构建绿 色低碳的产业生态。广州将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深化为企服务,助力企业取得更好发展。 楼剑锋表示,广州与巴斯夫并肩同行多年,是巴斯夫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支点。对广州发展充满信心, 将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加强与广州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协 同融合,助力广州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31日下午,广州市政府与巴斯夫、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签署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备忘录。市长孙志洋、 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出席并见证协议签署。副市长赖志 鸿和巴斯夫、西安交通大学相关代表共同签署协议。 王欢表示,广州是创新创业的沃土。此次合作将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推动科 ...
2025深圳设计周开幕:高校联盟签约助力湾区“产学研”协同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1:15
作为开幕式的重要环节,深圳设计周高校联盟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南方科技大学创 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来设计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 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院校,将与深圳市设计之都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携手并进,共同深化湾区"产学 研"协同创新。 同时,开幕式还首次发布《设计之都蓝皮书——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该书由深 圳市委宣传部发起、深圳大学设计之都系列研究相关团队组织编撰、并与全球多个设计城市网络中的诸 多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完成,这也是中国首个设计之都蓝皮书系列丛书的首部报告。该蓝皮书汇聚国内外 设计城市的实践与经验,旨在为全球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提供中国视角的知识支撑。 今年是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的第十七年。深圳设计实现跨越式发 展,在产品力、创新力、影响力方面,均建立起独树一帜的城市品牌。作为深圳建设"设计之都"的重要 活动,本届深圳设计周板块将包括开幕式、全球"设计之都"城市圆桌对话暨全球设计师大会、深圳环球 设计大奖"鲲鹏奖"颁奖典礼、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 ...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山东产研院举办合作签约暨路演展示活动
齐鲁晚报· 2025-10-22 16:0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皇 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深度融合,10月22日,山东产研院成功举办"合作签约暨路演展示"活动。济南市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相关 负责人,多所高校代表,知名创投机构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等嘉宾齐聚山东产研院,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方面携手共进、迈出坚实步伐。 签约仪式上,山东产研院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及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青岛代表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各方将围绕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协同培育产业人才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积极践行"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赢"的合作理 念,着力推动创新成果在产业沃土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SDIIT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 Shandong Institutes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 Shandong Institutes of Ind . . 19 . . • шദ . . . . .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 Shandong Institutes of In . . . * . IIC 1 2 亚亚亚 SNI DNOUNDHS ...
江苏南京:科技点“食”成金 文化浸润产业
南京日报· 2025-10-19 09:37
10月16日—18日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113届全国糖酒会,是一场被誉为食品行业"风向 标"的盛会。在这里,不仅汇聚了琳琅满目的新品佳酿,更成为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浸润产业的生动舞 台。 关键词:科技感 百年窖泥里"探宝",酒香中找"坐标" 在3号馆入口处的食品科技成果专区,南京师范大学展台上,记者看到了一款红色包装的"泸州老窖益生 菌特膳片"。 超三万件新品集中亮相糖酒会,打造食品行业"风向标" 科技点"食"成金 文化浸润产业 在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现场,观众了解精酿啤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本土品牌讲好"南京故事",雨花石上"品内涵" 南京樱桃鸭业、卫岗乳业、泸溪河、绿柳居……在江苏省投资促进洽谈区,"宁工品推·食潮金陵"专属 展区内,《好一朵茉莉花》琴声余音绕梁,"南京味道"四处飘香,而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段"南京故 事"。 "这是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黄和院士团队联合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与泸州老窖股份 有限公司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果。"展位工作人员宋萍告诉记者,产品具备特殊膳食用食品资质并已进 入量产阶段,正式走向市场,点"食"成金。 飘香百年的酒窖里,除了醇厚的 ...
向“新”而行丨向往之城,“圈”出幸福
中国经济网· 2025-10-09 14:40
图为西安市莲湖区数智就业聚合中心 中国经济网 张相成/摄 生活圈:就业更容易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脉搏。 如何更好实现家门口就业,中国经济网记者带着问题来到了西安市莲湖区数智就业聚合中心。"我们推行的是5G数智服务。"莲湖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主任王洪云向记者介绍,5G也就是5高,即建设"高效能数智就业聚合中心"、搭建"高效率智慧就业帮扶平台"、打造"高品质数智就业智慧社区"、推进"高质 量岗位信息征集发布"和开展"高频次云端求职招聘活动"。 以开展"高频次"云端求职招聘活动为例。一是依托"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等数字化平台,高频次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活动;二是建设"直播带岗云聘中 心",打造公共就业服务直播品牌,开展常态化直播带岗、数字人直播送岗等直播活动。 "不要小看'秦云'这个平台,它将人找岗和岗找人相结合,让求职者能够快速、精准获取家门口岗位。随着平台功能不断迭代,就业服务也越来越完 善。比如,我们有一个提供就业见习的岗位,这很符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需求。"莲湖区枣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欣蓓表示,不久前,就业政策 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莲湖区举行。本次活动直接面向用人单位以及高 ...
我省明确122项重点技术赋能未来住宅和城市建设
新华日报· 2025-10-09 10:51
技术图谱发布背景与概况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未来5至10年重点发展技术图谱,覆盖三大方向共122项重点技术 [1] - 图谱旨在解决行业转型发展问题,由40多个单位、约100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制 [1] - 省内大量2000年之前建成的房屋建筑正集中进入更新改造或拆除重建窗口期 [1] 高品质建筑技术方向 - 该方向包含14个子类46项技术,重点提升居住舒适度 [1] - 例如外墙与分户隔声系统技术,旨在解决群众关切的隔声问题 [1]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技术方向 - 该方向包含6个子类23项技术,旨在缓解建筑工人老龄化压力 [1] - 例如建筑机器人技术可在腻子喷涂、打磨及墙地砖铺贴等环节逐步替代人工 [1] 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技术方向 - 该方向包含28个子类53项技术,着重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能和抗风险能力 [1] - 例如内涝智慧防控系统利用物联网感知与AI预测技术,可在暴雨前精准预测易涝点并自动生成调度预案 [1] 技术图谱的预期作用 - 引导关键技术研发,为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研究方向参考 [2] - 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帮助企业精准选择技术投入方向以提升技术水平和投资效益 [2] - 助力地方产业发展,支持政府精准招商、建设特色园区、发展产业集群 [2] -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2]
湖北26条措施破解产学研协同不足 力争2027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达2000项
长江商报· 2025-09-24 07:58
在平台体系建设方面,湖北将通过优化完善创新平台功能、统筹推动创新平台布局、发挥企业创新主体 作用、重构创新平台运营机制,推动平台能级跃升。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上,湖北计划推进组建面向产业的产学研联盟、支持协同创新项目共研、推 动信息共建共享共用,提升联盟产业服务质效。 面对"有产的找不到研,有研的找不到学,有学的找不到产"的创新困境,近日,湖北省委科技委出台 《关于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针对产学研协同不足 的问题,提出8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旨在系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深度融合。 《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7年,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培训技术经理 人20000名以上,每年协同实施重点技术攻关项目200项、促成成交额100万元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2000项,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20%以上。 湖北省科技创新面临着一个突出矛盾:产业界、学术界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和资源壁垒。企 业有产业需求但找不到合适的研发力量,科研机构有技术成果但找不到学术支撑和应用场景,学术界有 理论研究但找 ...
南山智尚发布织物触觉智能手套 开启人机交互新纪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3 12:17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2日在上海举办"触感知人 智造未来"主题发布会 全球首款基于电子皮肤与织物传感技术的织物触觉智能手套正式问世 标志着公司在机器人关键部件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1] - 智能手套通过电子皮肤技术与柔性织物传感器结合 能精准识别压力/纹理/温度等细微变化 实现抓取/抚摸/操作等动作的精细化与智能化 解决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核心瓶颈[1] - 公司董事长表示该产品是向高科技领域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证明传统纺织材料经科技创新可成为尖端智能装备的核心器官[1] 技术研发 - 触觉感知领域技术涉及材料学/微电子/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公司构建独特的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模式攻克技术壁垒[1] - 2025年3月与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武汉手智创新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形成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材料突破-技术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闭环[2] - 武汉大学在运动控制算法与智能传感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确保研发进程严谨高效[2] 战略合作 - 发布会期间与宁波均胜电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2] - 合作分工:公司提供皮肤与肌腱 均胜电子提供神经系统与小脑 共同为客户提供感知/传动/控制的一体化软硬结合解决方案[2] - 合作将极大降低机器人公司的研发与供应链成本 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2] 产能与供应链 - 公司研发的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解决传统材料长期使用中的松弛难题 适用于机器人传动肌腱[3] - 已建成36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智能产线和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产线 可满足百万台级产能需求[3] - 均胜电子已为全球机器人客户提供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精度IMU/定制化鱼眼相机等关键部件 与国内外头部客户达成合作[3] 行业影响 - 公司与均胜电子的战略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3] - 公司从纤维材料做到机器人智能皮肤 均胜电子从汽车电子跨界赋能机器人产业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3]
报告称中国中部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呈跨越式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8:41
报告称中国中部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呈跨越式增长 中新社武汉9月11日电 (记者 梁婷)"2025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暨中部技术经理人大赛"系列活动11日在 武汉举行,会上发布的《中部技术转移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中部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河南、山西六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呈跨越式增长,成交额1.89万亿元人民币,接近全国总量的1/3, 年均增长率达3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截至目前,中部地区研发人员数量超194万人,共建有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73 家、众创空间1700家。 2021年,鄂湘赣三省联合印发《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联 盟。2023年底,中部六省在武汉共同发起成立中部技术交易市场联盟,约定互联互通资源信息、共建共 享平台智库、统一规范交易服务、共推区域对接协作。 湖北省科技厅 ...
赵刚在调研秦创原平台建设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促进创新要素聚集 持续提升平台效能助推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陕西日报· 2025-09-03 08:29
秦创原平台建设进展 - 秦创原平台聚焦科创资源整合 创新服务 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 要求发挥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作用以释放集成效应 [1] - 平台建设目标为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聚集融合 提升平台效能 助推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通过政策 资金 人才 技术等要素有机串联带动全省创新发展 [1] 科创基金运营机制 - 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公司需完善基金管理 运行 考评 激励和风控制度 [1] - 省级科创母基金发挥撬动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1] - 通过优化科技金融服务质效统筹政府与市场关系 [1]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聚焦建设西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好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 -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2] -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促进四链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产业体系发展导向 - 围绕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发展需要推动科技创新 [2] - 通过秦创原平台和三改改革点火器作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陕西高质量发展目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