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icon
搜索文档
艾伯维超20亿美金买下“豪华天团”,押注体内细胞疗法
第一财经· 2025-07-01 14:11
收购交易 - 艾伯维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以扩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法产品线[1] - 自2023年修美乐专利到期后艾伯维已进行超过200亿美元的收购[1] - 通过交易艾伯维将获得Capstan的tLNP核心平台技术和体内CAR-T疗法技术[1] Capstan公司技术 - Capstan成立于2022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顶尖团队领衔包括CAR-T先驱和mRNA技术奠基人[2] - 核心平台包括tLNP技术和体内CAR-T细胞直接改造的mRNA有效载荷技术[2] - 抗CD19体内CAR-T疗法CPTX2309已开始一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2] CAR-T疗法市场 - CAR-T疗法市场规模2024年将突破110亿美元2034年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1] - 目前FDA已批准6款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CAR-T疗法[3] - 全球有数百种CAR-T和CAR-NK细胞产品在临床试验中[3] 技术突破 - 体内CAR-T疗法无需实验室细胞制造和体外扩增可解决当前疗法工艺复杂周期长价格高昂问题[1][2] - 体内CAR-T疗法有望成为可扩展现货型无需化疗预处理的新疗法[3] - 德国研究团队首次报告CAR-T成功治疗严重自身免疫性神经疾病的临床案例[4] 行业竞争 - 艾伯维凭借Skyrizi和Rinvoq在自身免疫药物领域占据强势地位预计2027年两款药物总销售额超310亿美元[5] - 艾伯维正与VertexBMS等制药巨头在自身免疫药物领域展开竞争[1] - Capstan曾获辉瑞拜尔诺华礼来BMS等投资总计1.65亿美元[5] 应用前景 - 体内CAR-T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比肿瘤治疗更具潜力[3] - CAR-T疗法在治疗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硬化症等显示巨大潜力[3] - 体内CAR-T疗法要走向市场仍需经历漫长验证过程[3]
“药王”宝座背后的竞争:今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超K药
贝壳财经· 2025-05-12 20:44
司美格鲁肽市场表现 - 诺和诺德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达557.76亿丹麦克朗(约84亿美元),同比增长32%,反超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72.05亿美元)[1] - 司美格鲁肽三个版本(Ozempic、Rybelsus、Wegovy)合计贡献569.34亿丹麦克朗(约84亿美元),其中减重版Wegovy同比增长83%至173.6亿丹麦克朗[2] - 中国市场贡献56.22亿丹麦克朗(约8.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诺和诺德全球营收7.2%[2] "药王"竞争格局 - 2023年司美格鲁肽与K药销售额差距40亿美元,2024年缩小至2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反超[3] - 司美格鲁肽面临礼来替尔泊肽的强势竞争,后者2025年一季度两大适应症合计销售额61.5亿美元(降糖版38.4亿+减重版23.1亿)[5] - 替尔泊肽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优于司美格鲁肽的疗效,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4] 产品管线拓展 - 司美格鲁肽在研适应症超30个,涵盖慢性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领域[5] - 替尔泊肽布局16项适应症,包括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5] - 诺和诺德2024年多次投资扩产以解决司美格鲁肽产能瓶颈[3] 生物类似药竞争 - 司美格鲁肽中国核心专利2026年3月到期,国内已有20多家企业布局生物类似药[7] - 九源基因、丽珠集团等企业率先开展2型糖尿病适应症研发[7] - 联邦制药、翰宇药业等9家企业已获批开展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翰宇药业进入Ⅲ期临床[8] 行业发展趋势 - GLP-1赛道从蓝海转向红海,礼来和诺和诺德形成双寡头格局[9] - 创新药企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专利悬崖和生物类似药冲击[6][7] - 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加速释放,成为跨国药企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