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滤袋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除尘滤袋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工业治理需求持续释放,推动除尘滤袋规模增至126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6 09:11
行业概述 - 除尘滤袋是布袋除尘器的核心部件,采用涤纶短纤维、PPS纤维等材料制成,除尘效率可达98.99%,可有效清除PM2.5 [3] - 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集尘率高、易清灰的特性,使用寿命通常为2-4年,广泛应用于炼铁厂、水泥厂、化工厂等工业领域 [3] - 按形状可分为扁形袋和圆形袋,按过滤方式分为外滤式及内滤式,按温度承受能力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常温型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除尘滤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9.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8.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88% [1][8] - 预计2025年中国除尘滤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6亿元 [1][8] - 全球除尘滤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预计2025年将达到70亿美元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工业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改善等政策的推动是行业增长的关键动力 [1][8] - 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以及非电行业环保治理需求的释放,为市场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1][8] - 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通过法规强制企业必须配备可靠的除尘设备,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政策动力 [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纤维素、聚酯、聚丙烯等 [6] - 产业链中游为除尘滤袋的生产制造环节,生产商将上游原材料制成各种规格和型号的除尘滤袋 [6] -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电力、钢铁、水泥、化工、汽车、医药等 [6] - 聚丙烯是重要原材料之一,中国聚丙烯产能从2018年的231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436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15% [6] - 聚丙烯产量从2018年的2092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47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81%,为下游除尘滤袋行业提供稳定原料供应 [6]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有限,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态势 [9] - 代表企业包括江苏东方滤袋、浙江严牌过滤技术、厦门中创环保科技、江苏奥凯环保科技等 [2][9] - 部分头部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积累和规模化生产方面具备优势,但大量中小型企业凭借灵活性和特定细分领域的专注度参与竞争 [9] 重点企业分析 - 中创环保是国内第一家高温滤料的上市公司,过滤材料是其核心产品,2025年上半年过滤材料营业收入为0.78亿元,同比下降33% [10][11] - 严牌股份是我国“过滤分离”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25年上半年无纺系列营业收入为2.1亿元,同比增长12.9%;机织系列营业收入为1.6亿元,同比增长15.11% [11] 未来发展趋势 - 高效化趋势将追求低运行阻力、长寿命和智能化运维,滤材采用梯度结构设计,表面覆合超细纤维或功能性纳米薄膜 [12] - 物联网技术深度集成,通过在滤袋植入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差、温度及破损位置,实现从“定期更换”到“预测性维护”的转变 [12] - 环保化趋势注重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开发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材料,功能性滤料可协同处理二噁英、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13] - 经济化趋势体现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高性能、长寿命滤料将成为市场主流,商业模式从一次性销售转向一站式服务合同模式 [15]
严牌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19.77% [1] - 归母净利润2152.38万元,同比下降25.9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2.78%,归母净利润929.49万元,同比下降36.24% [1] - 毛利率25.4%,同比下降17.15个百分点,净利率4.94%,同比下降40.25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14.19%,同比上升5.01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1元,同比下降28.57%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2元,同比下降104.83%,货币资金3.04亿元,同比增长123.85% [1] - 应收账款3.29亿元,同比增长20.34%,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779.97% [1][10] - 有息负债6.93亿元,同比增长119.88%,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0.64% [1][10]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05.31%,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上升33.32%,因收回投资的现金增加 [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上升4908.4%,因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7]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3.21%,因厂房验收及在建工程转固 [1]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48.1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8.5%因汇兑收益增加 [2][3]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8.04%,因利润降低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 - 海外过滤材料市场由欧美大型企业主导,具备技术工艺和市场经验优势 [10] - 国内过滤材料行业中小企业较多,集中度低,但正逐步向集群化发展 [11] - 公司凭借技术、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机织滤料和针刺无纺滤料领域拥有稳定客户群和市场地位 [12] -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因下游客户对产品质量、性能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11] 业务模式与客户结构 - 产品下游应用广泛,涵盖燃煤发电、水泥、钢铁、化工、采矿等十多个行业 [13] - 采用"生产成本+合理毛利"定价模式,注重质量优先于价格 [13] - 产品更换周期差异大:除尘滤袋约3年,污废水过滤产品3-6个月,机织产品10天至1年不等 [14] - 交货周期通常30天内,大项目45-60天,备货产品1-2天 [15]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当前机织滤布、针刺无纺布产能利用率约74%,高性能纤维产品利用率86.38% [15] - 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2026年底投产,旨在扩大高性能产品产能和智能化升级 [16] - 海外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德国、西班牙等国家 [15][17] - 收购德国TTL(创立于1838年)以实现欧美本地化服务,整合客户资源并拓展洗衣用纺织品领域 [17]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IPO及可转债募投项目逐步释放产能,解决产能不足问题 [17] - 加大研发投入,挖掘新兴领域市场需求,优化产品与市场衔接 [18] - 向上游原材料延伸,投资浙江永祥合成材料(持股17.65%)并设立子公司进入消费品滤网领域 [19] - 通过收购TTL完善全球化布局,形成产业链延伸新增长点 [19] 公司治理与资本动作 - 控股股东持续增持,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和市场稳定考虑 [20] - 可转债未行使强赎权,为保护持有人利益且转股时间较短 [20]
严牌股份(301081) - 301081严牌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17:50
行业竞争格局 - 海外过滤材料市场中,欧美发达国家大型先进企业优势明显,拥有先进技术工艺和丰富市场经验 [2] - 国内过滤材料市场需求广阔,但企业起步晚、中小企业多,国外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竞争力强,部分本土企业发展成大型企业并带动行业向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化发展 [2] - 下游客户对过滤材料质量等要求高,中小企业竞争严峻,优势企业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3] -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积累了稳定客户,在机织滤料和针刺无纺滤料领域有一定市场地位 [3] 下游行业与定价模式 - 公司过滤材料产品下游应用广泛,涉及多个行业 [4] - 公司采用“生产成本 + 合理毛利”的定价政策,根据成本要素、市场竞争等制定基准价格并适当调整 [4] 产品使用与交货周期 - 除尘滤袋通常 3 年左右更换,机织产品使用寿命短于除尘袋,污废水过滤产品使用周期约 3 - 6 个月,生产过滤机织产品使用寿命 10 余天至 1 年以上 [5] - 签订订单到发货,一般 30 天之内,金额大的项目 45 - 60 天,备货生产产品 1 - 2 天 [5] 海外市场情况 - 公司客户遍布多个国家,将以美国子公司维护北美市场,通过经销商或合作挖掘欧洲市场,开拓东南亚市场 [5][6] - 公司已签署收购 TTL 及管理公司协议,将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 [6] 产能与项目投产 - 机织滤布、针刺无纺布产品产能利用率约 7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产能利用率约 86.38%,整体产能利用率正常 [7] - 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 2026 年底竣工投产,将扩大高性能产品产能,提升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推动智能化升级 [7] 收购 TTL 相关 - 2024 年公司境外营业收入 29,024.39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超三分之一,收购 TTL 可完善全球化布局,提高欧美市场占有率 [8] - TTL 品牌历史超 185 年,客户超 300 个,收购后公司将发展洗衣用纺织品业务,整合资源,实现本地化服务 [8][9] 未来增长点 - 产能爬坡后,以国内外市场并重模式维护客户、开拓市场,消化产能、提升盈利,挖掘新兴领域需求 [10] - 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发展赋能 [10] - 优化产业布局,向产业上游延伸,设立子公司、战略投资、收购等,形成产业链延伸格局 [11] 其他事项 - 控股股东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认可,提振投资者信心 [12] - 公司不行使“严牌转债”提前赎回权利,是为保护持有人利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