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事

搜索文档
中国前沿科技集团(01661.HK)7月2日收盘上涨9.84%,成交1.9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32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至24221.41点,中国前沿科技集团股价上涨9.84%至0.67港元/股,成交量3万股,成交额1.99万港元,振幅1.64% [1] - 最近一个月公司累计涨幅5.17%,但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6.51%,跑输恒生指数20%的涨幅 [1] - 公司市盈率-2.04倍,在旅游及消闲设施行业中排名第103位,行业平均市盈率44.85倍,行业中值-0.91倍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7806.6万元,同比增长142.12% [1] - 归母净利润-5258.2万元,同比改善39.68% [1] - 毛利率12.99%,资产负债率14.57%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香港上市的综合类体育产业集团,采用"体育+"战略,形成赛事运营、体育营销、赛事转播、场馆运营、运动科技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2] - 旗下拥有智美路跑产业公司、智美体育营销公司、智美场馆运营公司、第一智能运动科技公司等主要子公司 [2] - 公司是各级政府在大型赛事、场馆运营、体育服务等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2] 行业地位 - 公司自2012年起进入中国路跑市场,累计运营200余场大型城市马拉松,拥有30余个城市马拉松赛事IP长期运营权 [3] - 至2021年公司运营赛事中获得国际金标赛事3场、银标赛事3场、铜标赛事6场,其余均为国内金银标牌赛事 [3] - 公司是世界路跑公司中领先的运营商,发起并运营"一带一路"国际马拉松系列赛IP,与国家发改委共同拥有"智慧马拉松"IP [3] 发展战略 - 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赛事运营、体育教育、体育服务、赛事营销等领域 [4] - 计划通过运营与投资并重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保持在赛事运营领域的领先地位 [4] - 目标借助国际资本平台成为国际化体育文化产业公司 [4]
以赛事引客 用文旅留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9 05:33
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 -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通过举办村级微马赛事吸引580余名选手参与 带动沿线民宿酒店和农家乐预订量同比增长25% [1] - 船山区推动体育赛事与旅游、文化跨界融合 发展本土水上运动项目 打造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1] - 2024遂宁观音湖马拉松吸引12000余名跑者 95%的生态景观赛道拉动综合消费超过2100万元 [2]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龙凤古镇的呙凉粉因国省级赛事途经门店 生意高峰期日销量达1000多碗 [2] - 遂宁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服务配套等措施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 [2] - 2024年遂宁市游客总花费超230亿元 同比增长6.5% [3] 未来发展规划 - 遂宁市计划2024年举办20余场国省级重大赛事 打造"演艺+旅游"等新业态 [3] - 目标2024年接待游客超1700万人次 实现游客总花费超250亿元 [3] - 创新建立涉旅消费纠纷先行垫付机制 营造"引客入遂、安心消费"环境 [3]
爱上爬楼的都市人,涌向垂直马拉松
36氪· 2025-06-13 18:48
爬楼运动潮流 - 当代都市打工人将楼梯间作为新的健身场景 中低强度爬楼十几分钟可有效增进心肺能力 改善腰腹力量与腿部肌群 [1] - 爬楼运动无需特定场地预约 不必支付入场费用 只需运动鞋和楼道即可进行碎片化高效训练 [3] - 爬楼运动在社媒平台传播带动下 高层居民和上班族选择步行上楼或利用休息时间在消防通道锻炼 [3] 垂直马拉松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各种规模等级的垂马活动已超过百场 从632米的上海中心到北京CBD楼宇 赛事覆盖多城 [4] - 垂马从过去鲜有人知的小众马拉松发展为赛程密集 覆盖多城 多层级的成熟赛事体系 [6] - 垂马赛事集结竞技性 趣味性与挑战性于一体 展现了永不言弃 挑战不可能的体育精神 [7] 运动品牌参与垂马 - ASICS亚瑟士连续多年加码上海中心系列赛事 耐克赞助北京CBD国际垂马挑战赛 [7] - 品牌通过垂马赛事IP绑定进行精准渗透 与目标群体需求趋势深度契合 [7] - 亚瑟士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集团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9.7%至104.7亿元人民币 大中华区同比增长21.5% [11] 垂马赛事组织与商业价值 - 高楼主体单位将垂马作为自有资产激活战略的一环 通过赛事策划升格建筑形象 [13] - 楼内商铺通过铺设海报 打卡点共享赛事热度 利用号码簿作为全楼通票吸引消费 形成垂马票根经济 [13] - 垂马赛事吸引都市精英 中高端消费人群参与 其覆盖的消费力是品牌所需 [10] 垂马产业影响 - 垂马以高度取代长度的形式 丰富马拉松类型 为跑者提供更多选择 [18] - 垂马补上了常规马拉松在城市难以触达的高层垂直空间空白场景 [18] - 垂马带动食宿交通消费 激活周边商圈活力 探索与文旅等城市产业融合的可能性 [20]
中国前沿科技集团盘中最低价触及0.59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58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5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0 5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0 61%,盘中最低价触及0 59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 85万港元(流入0 000万港元,流出1 854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香港上市的综合类体育产业集团,采用"体育+"战略,形成赛事运营、体育营销、赛事转播、场馆运营、运动科技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1] - 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智美路跑产业公司、智美体育营销公司、智美场馆运营公司、第一智能运动科技公司 [1] - 公司是各级政府在大型赛事、场馆运营、体育服务等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1] 路跑产业优势 - 公司2012年起率先进入中国路跑市场,是中国马拉松产业开拓者,旗下智美路跑产业公司累计成功运营200余场大型城市马拉松 [2] - 拥有中国多地马拉松赛事IP长期运营权及国际赛事IP运营权,覆盖30余个省会及经济发达区域城市 [2] - 至2021年荣获国际金标赛事3场、银标赛事3场、铜标赛事6场,其余均为国内金银标牌赛事 [2] 国际赛事布局 - 公司是"一带一路"国际马拉松系列赛IP的发起方和运营商,已有多个国际赛事加入该系列赛 [2] - 与国家发改委共同拥有"智慧马拉松"IP,配合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多地开展 [2] 未来发展策略 - 未来将重点发力赛事运营、体育教育、体育服务、赛事营销等领域 [3] - 采用运营与投资并重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保持在赛事运营领域的领先地位 [3] - 目标借助国际资本平台成为国际化体育文化产业公司 [3]
解密贵州兴义“体旅融合”进阶密码
新华网· 2025-05-18 09:12
体育旅游融合模式 - 兴义市通过21公里马拉松赛道串联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刘氏庄园、万峰林景区等特色景观,形成"串珠成链"的体育旅游线路 [1] - 万峰林马拉松以"峰、水、田、寨"立体景观为核心,打造"体育+生态+文旅"创新模式,带动民宿、餐饮、文创等业态发展 [1] - 赛事IP结合四季景观差异(如9月金黄稻谷与2月油菜花海),强化游客多维度体验 [1] 旅游经济数据表现 - 2024年兴义市旅游接待人数达2342.76万人次(同比+9.84%),旅游综合收入248.68亿元(同比+10.96%) [2] - 黔西南州外人员在兴义购房1608套(占比23.72%),万峰林周边房地产项目受关注 [2] - 2025年"五一"假期游客接待量同比+12.17%,旅游总收入同比+12.53% [3] 产业融合拓展路径 - 康旅融合:依托气候与中医药资源推进"城+基地"养生项目,构建"山水养生"品牌 [2] - 商旅融合:升级餐饮(如蛋炒饭代表"兴派黔菜")、民宿、民俗表演等商品服务 [2][3] - 农旅融合:创新养生养老、商务会议、科普研学等六大新兴业态 [2] 文化赋能与活动创新 - 布依族传统建筑与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峰林布依景区吸引力 [3] - "云屯·星空草坪露营音乐会"、"国潮觉醒·潮玩星光"等主题活动融合传统与潮流元素 [3] - 刘氏庄园"时光折叠·民国风华季"等体验项目推动游客从风景消费转向情感共鸣 [3]
“跑”出经济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9
刚刚过去的马拉松"超级周末",国内有近60场马拉松赛事开跑,约50万跑者踏上赛道。赛事举办地遍布 大江南北,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到偏远县城,无数跑步爱好者享受了一场周末狂欢。 看势头,路跑经济活力旺盛。中国田协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 749场,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其中,头部赛事的引领增长作用日益明 显,上海、无锡、武汉等多场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超过20万人。上海马拉松等7场头部赛事平均直接经 济效益为4.19亿元。得益于参与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领域覆盖广的特点,马拉松赛事在与文、旅、 商、展的深度融合中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点。 看供给,路跑经济潜力空间有待进一步释放。从赛事数量看,一个周末近60场马拉松赛事已经相当惊 人,但是对很多没有中签赛事的跑者来说仍然不够。从赛事形式看,近年来不少地方还举办健康跑、欢 乐跑等赛事,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在全民健身热潮日益高涨的背景下,除了马拉松这样的高强度运动 外,短途路跑赛事也是一个潜在增长点。从赛事服务看,一些头部赛事运营保障已经很成熟,但是在一 些地方,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漏洞和服务短板。有的赛 ...
马拉松赛跑出城市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1 07:20
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 2024年4月20日全国有43场马拉松赛事开跑,创单日赛事数量纪录 [1] - 2024年路跑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田协认证赛事规模471.56万人次 [3] - 江苏、浙江、山东2024年举办路跑赛事均超50场,31个省区市全覆盖 [3] 参与者特征与动机 - 参赛者年龄跨度大(29-44岁),以突破自我为目标,如消防员王新涛一年参赛5场 [1] - 资深跑者通过串联各地赛事形成"跑步环游中国"模式 [2] - 人均GDP超5000美元后路跑进入黄金期,中国2011年达到该门槛 [2] 经济带动效应 - 2025年无锡马拉松带动42.6万参与者,直接创收5.05亿元 [4] - 武汉马拉松樱花季拉动消费近3亿元,外地参与者消费带动比达1:13 [4] - 赛事推动"一日办赛、多日停留"模式,免费开放景区成普遍做法 [4] 产业链延伸 - 覆盖赛事运营、运动装备、健康训练、文创衍生品、广告传播等领域 [5] -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如绍兴马拉松串联鲁迅故里等文化地标 [5] - 北京亦庄半马设计机器人赛道,打造泡桐大道等网红打卡点 [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推动全民健身,多地政府将马拉松写入工作报告 [8] -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从功能性锻炼转向赛事体验+社交娱乐复合型 [2] - 需提升赛前训练、智能配速指导、赛后恢复等全周期服务 [7] 现存挑战 - 同质化严重导致吸引力不足,中小城市组织经验与配套服务欠缺 [7] - 志愿者体系不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缺失制约发展 [7] - 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参与者获得感 [7]
马拉松“成长的烦恼”如何解(体坛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42
马拉松行业发展现状 - 马拉松赛事热度持续攀升 仅4月20日全国就有40多场赛事同时开跑 参与总人次超过41万[1] - 赛事功能从专业竞技扩展至大众健身 成为城市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新抓手[1] - 行业面临替跑抄近道等违规行为 以及补给不足医疗保障不到位等运营问题[1] 赛事运营优化方向 - 需强化医疗救援交通保障等基础服务 推动赛事服务从"有"到"好"升级[1] - 必须加强监管打击违规行为 维护体育精神与比赛公平性[1] - 创新赛事形式成为趋势 包括轮滑跑鞋混赛历史文化融合等差异化尝试[2] 城市发展机遇 - 马拉松成为城市引流重要载体 需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和发展增量[2] - 科技手段应用提升参赛体验 助力打造城市独特IP[2] - 行业有望持续激发全民健身活力 形成体育与城市经济良性循环[2]
一泡尿,浇坏苏州马拉松
盐财经· 2025-03-13 18:22
文章核心观点 马拉松赛事能带来经济红利,但也面临管理与文明养成的双重挑战,城市举办赛事不能唯“生意论”,需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赛事应因地制宜,注重与城市的契合度和跑者体验感 [6] 分组1:苏州马拉松负面事件 - 2025年3月2日苏州马拉松比赛期间,5名参赛选手在苏州实验中学的校门牌匾前小便,还有跑者绕过赛道边厕所,直接在绿化带“就地解决” [1][2] - 怀孕市民张晓因马拉松比赛道路封锁,就医受阻,事后在社交媒体吐槽并拨打12345热线投诉,目前无明确回复 [10][11] - 志愿者保障存在问题,如待机时间长、午饭供应不足等 [12] - 过往赛事存在组织混乱问题,影响赛事公平性,暴露出国内马拉松组织在细节上的欠缺 [14][15] 分组2:马拉松赛事经济效应 - 一场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带动的经济效益可达6亿 - 7亿元,如2023年上海马拉松直接经济影响为7.01亿元,整体产出效应高达20.12亿元,旅游产业拉动效应达7.69亿元 [17] - 马拉松赛事举办方收益基本来自报名费、政府补贴费用以及赞助费用,大型赛事一般有20家左右赞助商,赞助费动辄达千万级别 [18][19] - 2023年中国路跑参赛者消费中,认证赛事跑者消费总规模超133亿元,其中直接消费总规模超82亿元,间接消费总规模超50亿元 [22] 分组3:马拉松赛事现存问题 - 部分城市把马拉松当成政绩工程,形成“千城一面”的流水线式赛事,缺乏地域特色,且中小城市贸然举办大型赛事可能导致城市运行压力 [26] - 国内马拉松赛事运营市场分散,许多赛事由经验不足的“小公司”操盘,导致赛事执行过程中漏洞频出 [27] - 跑者素质参差不齐,不文明现象较多,需要文化积累去改善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