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路跑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50岁在县城跑步,亲戚们说我“疯了”
36氪· 2025-06-14 16:08
中国路跑经济与消费趋势 1) 行业规模与人群特征 - 2024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总完赛人数达704.86万人次,总消费规模超168亿元人民币,人均消费14141元 [1] - 40岁以上跑者占马拉松参与者的半壁江山,60岁以上人群消费力最强(人均18872元),50岁以上人群异地参赛停留时间更长(60+岁场均3.42天,50-59岁2.93天) [7][9] - 中老年跑者间接消费显著更高:60岁以上跑者吃住行游购娱支出15818元(20-29岁群体的3倍),50-59岁群体12622元(2.4倍) [12] 2) 消费结构与升级趋势 - 穿戴装备占消费大头:服装鞋帽占比35.02%,可穿戴设备26.57%,运动营养品、康复治疗等支出持续增长 [17] - 赛事级别与消费正相关:全马参赛者人均14782元,半马+全马"硬核跑者"达19766元,短距离赛事参与者仅6030元 [15] - 国产品牌跑鞋占比78%(价格带300-999元),非国产占比22%(500-1499元为主),性别消费差距缩小(女性12279元 vs 男性12334元) [19] 3) 市场下沉与社交驱动 - 跑步文化在一二线城市成熟,但五六线城市渗透不足,需通过社区活动、跑团等推动下沉 [20][23] - 社交活跃度与消费强相关:每日分享跑步内容者人均消费18206元(不分享者2倍),参与跑团者消费16824元(未参与者9767元) [23] - 资深跑者(跑龄15年+)人均消费18251元,显示运动强度与消费能力正相关 [21] 4) 赛事复苏与区域经济 - 2024年全国路跑赛事749场(田协认证330场),参赛规模471.56万人次接近2019年疫情前高点(712万人次) [13] - 全马/半马完赛人数达119.1万人,认证赛事人均消费同比增3.2%(2023年13701元→2024年14141元),总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6% [15]
最能花钱的跑者,不是中年人
虎嗅· 2025-06-14 12:03
路跑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路跑赛事参赛者年度直接与间接消费总和达13444元,是非参赛者的3.6倍 [3] - 2024年全国举办路跑赛事749场,总规模704.86万人次,接近2019年疫情前高点 [4] - 认证赛事全马半马参赛者人均总消费从2023年13701元增至2024年14141元,消费总规模同比增长26% [7] 消费结构分层 - 不参赛跑者人均年消费3710元,全马参赛者达14782元,全马+半马参赛者高达19766元 [8] - 异地参赛停留时间与消费正相关:停留5天消费突破2.9万元 [11] - 直接消费中服装鞋帽占比从2023年29.98%升至2024年35.02%,可穿戴装备占比从29.94%降至26.57% [20] 人群消费特征 - 60岁+跑者人均总消费18872元居首,其异地停留时间3.42天超出均值29% [33][36] - 男性间接消费人均4912元,女性服装鞋帽消费人均3019元 [24] - 高强度跑者(每周80公里)消费为低强度跑者两倍,跑龄15年以上者人均花费18251元 [27][28] 社交与消费关联 - 每日分享训练信息的跑者人均消费18206元,为不分享者的两倍以上 [42] - 参与跑团者人均消费16824元,显著高于未参与者9767元 [45] 产业拉动效应 - 2024年认证赛事直接消费规模98亿元(同比+20%),间接消费69亿元(同比+38%) [14] - 直接消费带动间接消费比例从2023年1.6:1优化至2024年1.4:1 [14] - 路跑运动通过低门槛高自主性特征形成"体育+文旅"复合经济链 [1][50]
“跑”出经济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9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 赛事总规模达704 86万人次 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 [1] - 上海马拉松等7场头部赛事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4 19亿元 显示出头部赛事的引领增长作用日益明显 [1] - 马拉松赛事与文、旅、商、展深度融合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点 得益于参与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领域覆盖广的特点 [1] 供给分析 - 一个周末近60场马拉松赛事仍无法满足需求 许多跑者未能中签 显示供给不足 [2] - 除马拉松外 健康跑、欢乐跑等短途路跑赛事受到欢迎 成为潜在增长点 [2] - 部分地方赛事存在监管漏洞和服务短板 组委会规范化管理不足 精细化运营水平有待提升 [2] 需求分析 - 跑步作为大众运动 对体育产业、文化旅游、商贸会展等领域带动作用明显 [2] - 旺盛需求呼唤更多赛事和更灵活的赛事组织形式 如探索"一城多赛"模式 [2] 产业发展 - 路跑赛事需在增加数量供给的同时注重质量提升 实现"量质齐升" [3] - 精细的服务保障是头部赛事赢得口碑的关键 口碑效应带动城市文旅、商贸等多种业态 [3] - 探索"路跑+"模式 如赛前举办体育用品展会等活动 形成旅游热潮和文体聚合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