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盘

搜索文档
你敢信?这么美的丝巾竟然是海洋垃圾做的!
新华社· 2025-08-07 12:23
#活力中国调研行#【你敢信?#这么美的丝巾竟然是海洋垃圾做的#!】衣服、丝巾、购物车、飞盘…… 这些生活用品竟然是用海洋垃圾做的。近日,记者来到浙江台州椒江区,体验"蓝色循环"海洋生态理 念。据了解,当地政府、企业鼓励渔民和塑料分拣人员将塑料瓶、渔网等海洋垃圾带到回收点,送至专 业企业制作成塑料粒子,进而应用到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领域,再从利润中提取资金反哺垃圾回收源 头,形成了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参与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记 者:齐慧杰、武莹景、李梦婷、王郁源) ...
打开世运会“入门图册”,看看这些小众项目怎么玩
新华社· 2025-08-04 14:37
世界运动会概况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成都举行,包含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比赛项目丰富多样 [1] - 赛事定位为"非奥"项目的舞台,涵盖武术、龙舟、地掷球等传统项目,以及跑酷、飞盘、无人机竞速等新兴项目 [3][7][8] - 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在软式曲棍球、啦啦操、飞盘、摩托艇等12个大项中首次参赛 [10][12][14] 特色比赛项目 - 传统项目表现突出:中国选手曾在地掷球世锦赛夺冠(12比5胜法国选手),武术项目在亚运会斩获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 [6][7] - 新兴项目亮点:6岁选手获无人机竞速公开赛女子组第3名,跑酷大赛在天门山风景区举行 [8][7] - 奥运预热项目:攀岩、壁球、腰旗橄榄球等2028洛杉矶奥运项目将提前亮相 [16][21][22] 小众项目发展 - 拳头球(草地排球)1924年曾亮相巴黎奥运会表演项目,1985年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6] - 赛事推广:世运会"入门图册"系列将介绍小众项目玩法,提升公众认知度 [27] 历史影像记录 - 中国选手在龙舟、武术、地掷球、跑酷、飞盘、无人机竞速、软式曲棍球、动力冲浪板、垒球、腰旗橄榄球等项目中均有参赛影像留存 [5][6][7][8][12][14][18][21][22]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券商中国· 2025-07-21 12:18
匹克球市场热度分析 - 匹克球在社交平台热度显著,匹克球话题在某平台浏览量达1.4亿次,另一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 [2] - 天猫平台"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1100%,反映消费端爆发式增长 [2] - 运动特性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更小且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 [2] 小众运动发展趋势 - 攀岩、飞盘高尔夫等小众运动在社交平台保持高讨论度,反映年轻群体对精细化需求的偏好 [3]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且受众为高净值人群,对体育消费的关联带动作用显著 [7] - 部分小众项目如冲浪、滑板已入奥,未来可能向大众化转型 [6] 大众与小众运动的市场角色 - 大众运动(如足球、篮球)市场规模大且国际化基础强,体育教培领域占比居前 [7] - 小众运动受资源限制(如水域需求)和文化传统影响,代表垂直细分赛道 [4] - 体育服务消费占比达40%,上海、成都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更高 [8] 体育消费激活路径 - 政策层面连续发布文件推动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强化赛事经济 [8] - 群众赛事与本地消费场景融合效果优于国际顶尖赛事,投入产出比更高 [9] - "有闲"条件比收入对体育消费影响更大,高频低客单价项目(如广场舞)具备规模效应 [10][11] 社交媒体与商业模式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助推小众运动出圈,同时衍生"赛事直播+带货"等新商业模式 [6] - 匹克球热度部分承接网球外溢需求,但可持续性存疑 [2]
中国飞盘队盼在成都世运会实现竞技、精神双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9:11
赛事概况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成都世运会)将于8月7日开幕 飞盘项目赛期为8月8日至16日 设团队飞盘和掷准飞盘两个分项 [1] - 中国团队飞盘项目派出14名正选队员(7男7女) 掷准飞盘项目包括两名正选队员(1男1女) [1] - 团队飞盘共有8支队伍参赛 中国队与美国队、德国队、日本队同属A组 目标以小组第二出线冲击四强 [2] - 掷准飞盘中国队凭借东道主身份入围 主要向美国、日本和爱沙尼亚等强队学习 [2] 行业发展 - 飞盘运动在中国普及度日益提升 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飞盘运动注册协会超过100家 飞盘社群、社会俱乐部900余家 覆盖近200个城市 [1] - 高校飞盘社团增长率连续三年超40% [1] - 社体中心创办首个国家级飞盘赛事中国飞盘联赛 首届联赛共计3661名运动员参赛 包括来自9个国家的48名外籍选手 [2] - 飞盘项目对场地和器材要求较低 具有很强社交属性 是男女平等同场竞技的团体运动 [2] 竞技水平 - 中国青年飞盘队于2025年世界U24飞盘锦标赛获得第7名 实现历史性突破 [2] - 中国队选手以成都大学等学校学生为主 目前在成都和苏州进行封闭集训 内容包括专项突破、战术推演和体能强化 [2] - 飞盘比赛设立飞盘精神评分体系 强调熟知规则、公平竞争等 中国队力争在飞盘精神评分进入世界前三 [3] 发展前景 - 成都世运会对非奥项目在中国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预计赛后飞盘参与人口将增长约30% [3] - 推动"飞盘进校园"纳入更多省份中考体育选修清单 促进体教融合 [3] - 带动国产飞盘装备品牌技术升级 培育体育消费新增长点 [3]
中国飞盘队备赛成都世运会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32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飞盘项目 -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设团队飞盘和掷准飞盘两个项目 团队飞盘有8支队伍参赛 中国队与美国 德国 日本同组 目标小组前二出线 [1] - 中国飞盘队团队飞盘项目由14名队员组成(男女各7人) 掷准飞盘由2名队员组成(男女各1人) 主力来自成都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 [1] 飞盘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国内近50所中学将飞盘纳入体育选修课 超200所高校开展飞盘运动 高校飞盘社团增长率连续3年超40% [1][3] - 全国注册飞盘协会超100家 飞盘社群和社会俱乐部达900余家 覆盖近200个城市 [3] - 飞盘运动20世纪末引入中国 早期集中在高校社团和外企员工 近年全民健身推动俱乐部数量激增 [2] 行业规范化与赛事体系 - 2021年社体中心发布《全国飞盘运动竞赛规则(试行)》 2022年创立国家级中国飞盘联赛 吸引上百支队伍数千人参赛 [3] - 计划组织学校体育教师飞盘教练员培训班 建立青少年技能考级体系 以高校社团孵化更多俱乐部 [1] 中国飞盘队训练与竞赛表现 - 团队飞盘集训包括专项突破 战术推演和体能强化 队员每日传盘超500次 重点训练高温环境下传接稳定性 [2] - 中国队在2025年U24世界飞盘锦标赛获第七名 创历史最佳成绩 [2] - 飞盘比赛重视体育精神 国内外大赛常设精神文明奖项 提倡公平竞争和尊重对手等理念 [2]
跑路的00后厂二代,又被父母抓回了家
虎嗅· 2025-06-22 00:07
行业现状与经营压力 - 制造业面临持续设备更新压力,一台二手印刷机售价高达40万,工厂收益大部分用于购买机器[5] - 行业普遍存在"压三付一"的账期问题,导致工厂现金流紧张,部分客户连续4年未付清尾款,某工厂当前未收回款项达2000万[36][44] - 温州地区制造业集中,年收入超2000万的工厂达9000多家,市场经营主体突破150万户[64] 企业运营模式 - 家族企业倾向"任人唯亲",某工厂20多名工人全为亲戚,月休仅4天[46] - 典型工厂规模为1000平米、70名工人,2024年工资支出达700万,但继承人月薪仅4000元[5][7] - 企业主学历普遍较低,超60%民营企业创始人学历在大专及以下[25] 接班困境 - 00后被迫放弃医学、商务英语等专业选择,按父母要求学习电子商务以接班[18][20] - 接班后需处理人员管理、财务亏空、经营转型等难题,某继承人发展50多个客户并管理90个客户群[26][53] - 工作强度极高,月休1天,每日工作12小时,曾连续加班87小时[1][9][52] 代际冲突与管理问题 - 父母对工厂控制欲强,某继承人三次离家出走抗议工作条件[56][58] - 亲戚介入管理导致经营效率低下,长辈通过告状影响决策[48] - 客户关系维护困难,需24小时待机应对催货,曾有客户直接闯入车间监督生产[27][31] 财务与成本结构 - 设备投入与工资构成主要成本,工人收入反超老板,出现"开奥迪的工人,开电驴的老板"现象[8] - 行业普遍负债经营,工厂常需贷款更新设备以维持竞争力[6] - 大客户依赖严重,某客户拖欠70万账款仍被保留以防客源流失[43]
新玩法催热“青春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10:36
沉浸式体验经济 - 沉浸式国风剧本游"诗启盛唐·鹳雀寻踪"吸引游客6.6万人次,景区门票同比增长57.69% [2] - 沉浸式体验客单价是传统景区的3倍以上,复购率超40% [2] - 杭州"西湖实景解谜"结合AR技术,重庆"8D魔幻城市探险"融入光影互动,长沙"文和友怀旧电竞馆"融合复古游戏与餐饮 [2] 小众运动与社群经济 - 飞盘、陆冲、腰旗橄榄球等小众运动从一线城市火到县城,成都麓湖生态城"落日陆冲局"日均吸引近百人参与 [2] - 运动社交带动衍生消费,北京某营地假期营收同比翻番,定制滑板、限量运动袜等周边商品销量大幅增长 [2] - "同好经济"重构体育消费模式,具有高黏性和快速传播特性 [3] 青年市集与文创产业 - 绍兴"越青市集"融合非遗与青年文创,金华青年共富市集涵盖原创品牌、在校创业等摊位 [3] - 市集成为文化实验场,年轻设计师通过摊位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量产 [4] - 市集覆盖文创手作、非遗体验、科技互动等领域,青年参与度显著提升 [3] 情绪消费与新兴职业 - 年轻人消费决策注重情绪体验,催生城市漫步领队、多巴胺穿搭顾问等新兴职业 [5] - 精神消费成为新蓝海,年轻人愿为治愈、刺激、归属感等无形体验付费 [5] 青春经济政策布局 - 上海共青团发布青春经济实施方案,聚焦青年消费习惯与创业机会,打造"青潮共创"联盟 [5] - 广州、济南、温州等地出台青年发展条例,将青年参与写入地方立法 [5] -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为政策导向,城市竞争转向吸引青年创作与社交需求 [6] 商业模式转型 - 消费模式从"打卡式"转向"深度参与",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 [6] - 青春经济激活假期市场,预示未来商业将围绕生活方式共创展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