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电动车电池

搜索文档
保时捷暂停自研电池,曾押注固态电池
起点锂电· 2025-08-26 17:47
保时捷电池战略调整 - 保时捷搁置自研高性能电动车电池计划 因缺乏经济可行性[3] - 取消自建电池生产计划主因电动车市场增长低于预期及中美市场环境变化[4] - 电池制造需要巨额投入与高度规模化 当前规模难以实现经济性[4] 保时捷电池业务现状 - 电池部门Cellforce已完成部分电芯开发并启动试生产[4] - 原计划在德国南部工厂实现年产能1GWh 可供应1万辆Taycan[4] - 现计划缩减运营 将研发成果支持大众集团及V4Smart平台[4] - Cellforce可能裁员约200人 剩余人员或转至大众PowerCo[4] 大众集团电池战略布局 - PowerCo负责全球电池业务开发、生产及供应链管理[5] - 正计划在德国、西班牙和加拿大建设大型电池工厂[5] - 战略押注固态电池路线 向QuantumScape注资1.31亿美元建设试点生产线[5] 固态电池技术挑战 - 固态电池面临工艺、材料瓶颈 丰田及美国初创企业均未取得关键进展[6] - 中国企业从半固态到准固态逐步过渡 全固态应用判断在2030年后[6] - 保时捷曾研发新型固态电池 声称可使续航达1300公里并支持500kW快充[5] 车企自研电池核心困境 - 电池技术迭代速度快 需保持技术领先不被颠覆[6] - 供应链稳定性受中美关系影响 材料和设备主要份额由中国企业占据[6] - 自研电池需巨额资金投入 当前市场环境下难以持续[6] 成功自研电池车企案例 - 比亚迪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82.2GWh[7] - 通过弗迪电池布局12大基地 规划产能超500GWh[7] - 外供车企包括小米、江淮、蔚来、特斯拉、宝马、奔驰等[7] - 吉利整合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 拥有行业最大短刀电池产能[7] - 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同比增速达156% 为增长最快电芯企业[7] - 计划到2027年形成70GWh产能规模[7]
某车企暂停自研电池并裁员
鑫椤锂电· 2025-08-26 12:04
保时捷自研电池计划调整 - 保时捷宣布搁置自研高性能电动车电池计划 称该模式无经济可行性[2][3] - 取消自建高性能电池生产计划 主要原因是电动车市场增长低于预期及中美市场环境变化[3] - 缺乏规模经济及产量限制 电池制造需要巨额投入与高度规模化 对当前阶段的保时捷难以实现[3] 原计划与产能目标 - 电池部门Cellforce已完成部分电芯开发并启动试生产[3] - 原计划在德国南部工厂实现每年1吉瓦时产能 足以供应1万辆Taycan[3] - 后续还拟建第二工厂[3] 业务调整与人员影响 - Cellforce将缩减运营 并将研发成果用于支持大众集团及保时捷收购的V4Smart[4] - 可能裁员约200人 目前总员工数量约为300名[4] - 剩余人员或转至大众集团电池子公司PowerCo 相关研发设施也将交由PowerCo使用[4] 技术研发进展 - 2023年保时捷研发新型固态电池 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应用于电动汽车[4] - 目标将续航里程增加到1300公里[4] - 后续通过固态电池优化 续航里程再增加30%-50% 充电功率增加到500kW[5] 行业合作转向 - 经过2年努力后选择激流勇退 专业的事交给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巨头完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