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盾金砖电池

搜索文档
汽车视点丨吉利汽车合并极氪 透视“一个吉利”的战略进化密码
新华财经· 2025-07-17 19:13
合并交易核心内容 - 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实现全资控股[2] - 收购价提高至每股极氪股份2.687美元或每股极氪美国存托股份26.87美元,较5月7日公告价溢价超4%[4] - 极氪股东可选择现金或吉利汽车股票作为对价,保留流动性选择权[4] 战略协同效应 - 合并将实现技术、产品、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深度协同[3] - 研发环节预计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已在原预算基础上额外节省几十亿元[7] - 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预计将显著降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7] 品牌与市场布局 - 合并后形成四大品牌生态圈:极氪(豪华)、领克(潮流)、银河(高价值新能源)、中国星(节能燃油车)[7] - 实现对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3] - 完成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193.17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销量100.15万辆,同比增长73%[9] - 新能源渗透率达52%,二季度提升至55%[9] - 吉利银河销量同比增长232%,吉利汽车新能源(含吉利、领克、极氪)销量同比增长126%[9] - 全年销售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10] 技术创新成果 - 发布统一的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千里浩瀚[10] - 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整合金砖电池和神盾短刀电池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10] - 极氪发布全球首个全栈900V高压混动架构浩瀚-S[10] - 实现"天地一体化"出行科技全覆盖,包括eVTOL飞行器和低轨卫星[10] 行业背景与战略考量 - 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博弈,新能源汽车改变市场格局[6] - 公司战略从多元化扩张转向聚焦汽车主业,强调"穿越周期、韧性成长、稳健前行"[6] - 整合旨在解决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问题,凝聚资源应对激烈竞争[6]
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 吉利汽车正式私有化极氪
证券日报网· 2025-07-16 14:01
合并交易核心内容 - 吉利汽车将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实现完全控股,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并与吉利汽车全面合并 [1] - 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从65.7%提升至100% [1] - 极氪股东可选择现金退出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每股极氪股份报价2.687美元或每股ADS 26.87美元,较非约束性报价函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8.9%,较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5.6% [2] 战略目标与协同效应 - 合并旨在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覆盖燃油、纯电、插电混动、醇氢电动等多种动力形式,完成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 [1] - 合并将消除独立上市可能存在的资源分散、重复投入和潜在竞争,实现研发、供应链、制造、销售网络及全球市场开拓等领域的深度协同 [3] - 吉利汽车已整合电池业务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为极氪等品牌提供高效电池技术支持 [5] 业务整合与效率提升 - 合并是吉利控股《台州宣言》战略框架的核心落地动作,旨在通过资本层面深度整合破解多品牌运营中的资源分散问题 [1] - 此前吉利汽车旗下极氪、领克、吉利银河与中国星存在技术研发重叠与供应链资源内耗,私有化后将实现全链条协同管理 [3] - 2025年上半年吉利控股总销量193.17万辆同比增长30%,新能源销量100.15万辆同比增长73%,新能源渗透率达52% [5] 全球化布局 - 吉利汽车海外出口覆盖80余个国家,终端网点超900个,埃及工厂已投产,印尼、越南工厂建设稳步推进 [6] - 极氪的技术优势与吉利海外制造网络结合将加速进入欧洲、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与领克品牌形成区域协同 [6] - 极氪的加入将增强吉利汽车高端产品出海能力,降低贸易壁垒风险,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6] 技术整合与市场表现 - 吉利汽车"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将与极氪高端车型形成技术互补,推动智能化体验快速迭代 [5] - 合并后的协同效应已在市场表现中初见成效,新能源销量增速远超行业水平 [5] - 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将成为吉利汽车从传统车企向智能科技集团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6]
吉曜通行“超级朋友圈”成型 打造动力电池供应链生态新范式
新华财经· 2025-06-12 21:20
公司动态 - 吉利控股集团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整合金砖电池与神盾短刀电池为神盾金砖电池,形成从电芯技术到安全系统的全链条能力闭环 [2] - 吉曜通行快速完成对吉利旗下耀宁、极电、耀能等电池资产的收购重组,拥有8大生产基地,到2027年将形成70GWh产能规模 [2] - 吉利通过吉曜通行实现了研发体系、人才矩阵、产能布局的全维度产业重构,正式以"电池玩家"身份跻身全球供应链核心圈 [2] 技术整合与优势 - 吉曜通行构建车企自有的全栈式电池生态内核,实现从技术散点布局到生态系统构建的质变 [3] - 整合让吉利实现自主掌控超轻薄高耐热隔膜、高安全电解液等材料创新链条,支撑金砖电芯"军工级安全"与混动电芯"智能超频末端快充"的差异化优势 [3] - 规模化产能可支撑集团2027年500万辆销量,成本优化将使吉利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3] 行业影响与战略 -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三电"体系核心,占据整车成本40%以上权重 [3] - 吉曜通行的"超级朋友圈"战略为动力电池产业带来全新发展思路,改变传统供应链封闭性 [4] - 对外与雷诺合资公司Horse Powertrain探讨合作,金砖电芯将走向全球;对内吉利控股集团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220万辆,为吉曜通行发展提供保障 [4] - 双向开放机制推动产业从单一竞争走向生态共赢,为行业强链补链提供可复制范本 [4][5]
坚定践行《台州宣言》 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收效显著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14:42
战略规划与品牌整合 - 公司发布《台州宣言》,提出"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以提升竞争力 [1] - 将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定位为三大明星品牌,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高质量发展 [1] - 规划"两横七纵"布局:"两横"为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银河、雷达、翼真)和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分别面向大众市场和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 [4] - 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以实现完全合并,强化品牌协同与规模化效应 [8] 财务与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4%),毛利率15.8%,毛利总额114亿元 [1] - 第一季度总销量70.38万辆(同比+48%),完成全年271万辆目标的26% [2] - 三大品牌销量:银河26万辆(同比+21.4%)、领克7.2万辆(同比+19%,新能源占比52%)、极氪4万辆(同比+25%),新能源车累计销量33.9万辆 [4] 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 - 发布2030愿景,推进"可油可电可醇"产品与智能出行方案,目标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 [2] - 三电技术:推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涵盖800V快充、400V高能量密度及混动电芯,未来持续迭代 [5] - 智能化: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系车型,标配100TOPS算力,已搭载于银河星耀8和E8,未来全系升级 [7] 可持续发展与长期目标 - 2024年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通过能源再生、材料循环等技术协同减排 [8] - 2027年目标销量500万辆,2030年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共享、乘商互联、天地一体"的通行生态 [10] - "智能吉利2025"战略进入收获期,高价值技术加速量产,差异化竞争力逐步形成 [10]
多家企业已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
起点锂电· 2025-05-27 18:17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认证新国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极限场景考核 [1] - 9家电池厂和20家车企参与起草并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为行业树立安全标杆 [2] - 4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中,8家为官宣通过新国标认证企业,大部分电池企业和主机厂新品开发设计的安全性能超越新国标要求 [9] 宁德时代 - 4月27日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送检产品为麒麟电池 [3] - 5月7日天行B-客车系列、天行H-重型商用车系列与天行L-轻型商用车系列电池包通过新国标检测,成为国内首批满足该标准的商用动力电池 [3] - 5月9日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及一款自动驾驶电池包均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比亚迪 - 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最新国标全项检测 [4] - 2020年刀片电池率先通过针刺穿透测试,在钢针刺穿电芯引发内部短路的极端情况下无明火、无烟、无爆炸 [4] - 闪充刀片电池是行业内首款通过新国标的兆瓦级动力电池,已通过400kN挤压测试(新国标100kN)和70km/h车速刮底测试(C-NCAP标准车速30km/h) [4] 中创新航 - 5月8日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新国标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 [5] - 2020年开始开展各项安全技术储备,执行高于国标的安全标准,并作为新国标核心起草单位之一率先取得认证 [5] 瑞浦兰钧 - 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 [6] - 问顶54Ah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强适配"特点,适用于-35℃超低温、低SOC功率输出的宽应用场景 [6] 欣旺达 - 5月8日闪充电池3.0获得新国标认证,成为行业内首个获得认证的超充电池产品 [7] - 通过了电芯高温针刺、高温多点热扩散测试、96H盐水浸泡、长时高温火烧、12m高空坠落等6项行业首创极限安全可靠性测试 [7] 其他电池企业 - 蜂巢能源蜂行短刀电池已提前满足新国标 [8] - 亿纬锂能圆柱产品已全面实现"不起火、不爆炸"要求 [8] 车企认证情况 - 极氪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通过220项系统级测试、682项零部件测试,其中15项测试远超行业标准 [8] - 吉利依托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一次性通过所有新国标安全验证 [9] - 长城哈弗全系和魏牌全新高山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9] - 小鹏、智己、鸿蒙智行等新势力品牌全系列车型通过认证 [9] - 岚图汽车的琥珀电池和深蓝的金钟罩电池获得认证 [9] 沧州中孚新能源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 [11] - 自主研发的"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首创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1]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523
国信证券· 2025-05-23 09:3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研究分析,涵盖宏观策略、金融、行业公司等领域,指出高技术制造业指数上升、政府债支撑财政支出、各行业公司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等[8][10][12]。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 对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进行基本介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基本概况、收益率波动规律并给出投资展望[8]。 宏观周报 - 截至2025年5月17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2,指数B为51.2较上期回升;丙烯腈、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上升,航空航天、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升;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下降;6 - 氨基青霉烷酸、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不变,医药、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8]。 - 高技术制造业高频数据跟踪显示,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与上周持平,丙烯腈价格上升,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上升,晶圆价格持平,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持平;5月20日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相关工作要点;5月21日纳微半导体公司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其美股盘后涨超150%[9]。 固定收益周报 - 国债净融资、政府债净融资等各类型债券在不同时间段有相应数据,如第20周(5/12 - 5/18)国债净融资5012亿,政府债净融资6723亿等;从4月财政数据看,政府债融资对支出增速贡献较高,5月至今政府债净融资超1.4万亿,预计继续支撑财政支出[10][11]。 行业与公司 银行行业专题 - 美国居民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处于次贷危机以来最优水平,但偿债能力对现金流量表依赖度高,需关注贸易冲突影响;我国居民现金流量表压力大但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信贷违约风险可控,银行核心矛盾是规模增速放缓[12]。 - 美国居民贷款违约率上行但整体可控,我国居民信贷违约风险可控,预计2026年上市银行或迎来零售不良生成拐点,需关注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资产质量走向;投资建议短期高股息个股占优,维持行业“优于大市”[13][14]。 纺服行业快评 - 亚玛芬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至14.73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大幅提升;业绩全面好于预期,各业务、渠道、地区均双位数增长,管理层上调全年收入及EPS指引,关税风险可控;看好安踏受益联营公司盈利贡献增加及国际化业务发展潜力[15][16]。 机械行业周报 - 行业动态有人形机器人、深海科技、AI基建等方面的合作、成立联盟等事件;政府新闻有人形机器人、资产重组等方面政策发布;公司动态有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合作、专利公布等;关注修订后的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审核周期压缩和允许分期发行股份支付对价两点;给出各细分领域重点关注标的[17][18][19]。 非银行业快评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一季度险资加大债券投资力度,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余额占比创新高,权益方面人身险及财险机构提升股票配置比例;看好长久期债券和高分红股票配置机会[21]。 电子行业月报 - 功率半导体行业盈利能力逐步修复进入稳定期,汽车与数据中心为主要增长方向;新能源汽车主驱功率提升,整车销量和产量增长,主驱功率模块格局渐收敛,碳化硅渗透有进展;充电桩、光伏逆变器有相应数据表现;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及产业上游公司[23][24][25]。 华住集团 - S财报点评 - 2025Q1公司酒店营业额、总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有相应增长情况,国内酒店同店RevPAR下探但规模扩张贡献增长,海外酒店轻资产与重组推进对业绩有扰动;预计Q2收入增长,国内RevPAR降幅有望收窄;公司边扩张边修炼内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27][28][29]。 金帝股份财报点评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长34.65%,利润拐点已现;新能源与风电业务高增,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汽零及eVTOL领域收获大订单,开发eVTOL电机总成并交付样品;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谐波柔轮初坯产品;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30][31][32]。 唯品会海外公司财报点评 - 本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3亿元,yoy - 5.0%,GMV同比零增长,Non - GAAP净利润23亿元,同比 - 11%;预计Q3开始重新回到增长轨道;小幅调整收入和利润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4][35]。 中国石油公司快评 - 2024年公司国内天然气产量占比升至54.4%,新能源新业务投资等有积极进展;公司ESG治理体系完善,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等数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6][37][38]。 吉利汽车财报点评 - 2025Q1收入、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毛利率、期间费用率等有相应表现,总销量、新能源销量等增长,发布智驾系统和电池;对极氪进行私有化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9][40][41]。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日报 - 2025年5月22日大部分指数下跌,部分行业和概念表现较好或较差;收盘时有51只股票涨停,18只股票跌停,封板率和连板率较前日下降;截至2025年5月21日两融余额等有相应数据;ETF有折溢价情况,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有相应表现;给出近一周调研机构较多股票和龙虎榜相关股票情况[42][43][44]。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黄金、白银等商品有相应收盘价和涨跌幅,如黄金收盘价777.66,涨跌幅1.19%[46]。 全球证券市场统计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德国DAX等指数有最新收盘价、涨跌幅和波动率等数据[50]。 沪深港通资金流入流出Top10 - 给出A股和港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股票的代码、简称、价格、涨跌幅、流入流出资金等信息[52][53]。
吉利汽车(00175):2025Q1业绩同比显著增长,极氪私有化开始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5-22 2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4][6][27][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2025Q1业绩同比显著增长,收入、净利润均高速增长,总销量创新高,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旗下各品牌销量增长,还发布智驾系统和自研电池;公司开启极氪私有化进程,若完成极氪和领克将成全资子公司;上调盈利预测,预计未来三年持续高速发展 [1][2][3][4][18][19][22][27][28] 各部分总结 2025Q1业绩情况 - 营收724.95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与去年Q4旺季持平 [1][8] - 归母净利润56.72亿元,同比增长2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31亿元,核心利润34.7亿元,应估联营/合营公司利润4.06亿元,其他收益净额35.93亿元 [1][11] - 毛利率15.8%与2024年持平,期间费用率11.55%,净利润率7.82%大幅提升,核心利润率4.79%,销售费用36.35亿元、费用率5.01%,管理费用14.12亿元,研发费用33.28亿元,管理&研发费用率6.54% [1][14] - 总销量70.4万辆,同比+48%,新能源销量33.9万辆,渗透率达52.2%,海外销量9万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双增长,中国星系列销量33万辆、同比提升10%,银河品牌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214%,极氪品牌交付4.1万辆、同比增长25%,领克品牌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19% [2][18] 技术发布情况 - 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推动AI领域布局,已在星耀8和银河E8搭载,银河系列车型将全面搭载;发布自研“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未来将在多领域推电芯产品 [2][19] 极氪私有化情况 - 2025年5月7日公告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以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的175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若落实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公司并于纽交所退市;极氪与领克合并于2025年2月完成,极氪若完成私有化,领克、极氪都将成全资子公司;2025Q1极氪营收219.63亿元,盈利5.13亿元 [3][22]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调整情况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97/3960/4370亿元(原预测3097/3575/43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207/244亿元(原预测137/176/214亿元),EPS分别为1.57/2.04/2.43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7][28] 财务预测与估值情况 - 给出2023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数据,如营收、利润、毛利率、ROE、P/E等指标情况 [29]
“一个吉利”战略整合提速 龙头车企打响效率革命
中国经营报· 2025-05-22 10:0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 [2]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 [2] - 一季度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完成全年271万辆目标的26% [2] - 新能源产品销量33.9万辆,国内渗透率超50% [2] - 一季度毛利总额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15.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4] 品牌表现 - 吉利银河品牌一季度销量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 [3] - 吉利星愿1-4月累计销量11.7万辆,成为全品类销量冠军 [3] - 领克品牌一季度销量7.2万辆,同比增长19%,新能源占比52% [4] - 极氪品牌一季度销量4万辆,同比增长25% [4] - 吉利银河品牌截至4月底总销量超93万辆 [4] 产品与技术 - 吉利银河产品矩阵覆盖轿车/SUV/MPV/硬派越野等新能源品类 [4] - 推出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 [5] - 发布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包含800V快充/400V高能量密度/混动电芯 [5] - 2025年计划推出9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8] 战略整合 - 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实现完全合并 [6] - 交易完成后将进行管理层调整:李东辉任吉利控股副董事长,安聪慧任CEO [6] - 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CEO,下设银河和极氪事业群 [7] - 戴庆被任命为吉利控股轮值总裁 [8] 全球化布局 - 全球销售网点覆盖86个国家超900个终端 [8] - 领克海外布局39个市场108家门店 [8] - 极氪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近50万 [8]
名企零距离 | 7月5日,邀您走进吉利超级工厂
DT新材料· 2025-05-20 22:07
公司战略与业务整合 - 公司在2025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全新科技硬核SUV原型车"银河战舰" [1] - 公司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 [1] - 原有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1] - 公司将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 [1] - 全球最大的单体安全试验室"吉利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即将落成并向全行业开放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公司在车展同步展示数十项最新造车科技包括GEA Evo新能源架构、雷神EM超级电混、AI数字底盘等 [3] - 公司以"全域AI"技术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平权" [3] - 银河战舰是全球首款可实现"全场景、全地形、全能量"主动切换的AI智能体 [5] - 车辆可实现纯电、混动、增程等多种能量主动切换 [5] - 具备城市、露营、越野全场景AI主动切换能力 [5] - 可智能识别地形后自动切换为前驱、后驱、四驱模式 [5] 产品设计与安全技术 - 银河战舰采用"涟漪美学"设计语言,融入东方审美元素 [5] - 车辆探索"不失控、不自燃、不失联、不沉没、不碰撞"五大安全技术 [6] - "满血版"AI数字底盘支持蟹行、原地掉头、爆胎行驶等功能 [6] - 车辆实现80km/h麋鹿测试速度,在硬核SUV中全球第一 [6] - 神盾金砖电池配备防弹涂层,具有10倍耐磨、抗冲击能力 [6] - 车辆配备卫星通信系统,在无人区可实现双向通信 [6] - 具备800mm超高涉水能力,可连续浮水2小时,航行速度超过8.5km/h [6] 行业活动与交流 - 2025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在宁波举办 [6] - 会议特设车企参观交流活动,可参观吉利极氪杭州湾智慧工厂 [6] - 活动限量100名参会者 [9]
连续三季盈利,毛利率超19%,整合后首秀的极氪能走多远?
美股研究社· 2025-05-19 18:5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特斯拉加速4680电池量产,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成本优势扩张,中国新势力品牌聚焦智能化与高端化赛道 [1] - 极氪科技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约30.34亿美元),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香港会计准则下实现5.1亿元盈利,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1][3] - 吉利汽车计划私有化极氪推动其从纽交所退市,消息公布后吉利港股股价单周涨幅超16%,极氪美股股价单日飙升24.5% [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毛利42.13亿元(约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3] - 整车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净亏损同比降低超60% [3] - 一季度成本178亿元(约24.54亿美元)同比下降2.4%,销售与市场开支26.45亿元(约3.64亿美元)同比下降9.2% [4] 销量与成本优化 - 一季度销量114,011台同比增长21.1%,其中极氪品牌交付41,403辆同比增长25.2%,领克品牌交付72,608辆同比增长18.9% [3] - 规模效应释放固定成本有效摊薄,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生产等相关成本明显降低 [3] - 研发投入29亿元较同期上涨,为技术竞争力提升注入动力 [4] 品牌整合与协同 - 吉利汽车集团内部整合动作频繁,2月极氪完成对领克品牌合并,5月宣布将并入吉利汽车 [6] - 极氪、领克、银河三大新能源品牌将形成合力,通过供应链、制造体系及销售渠道等多维度协同释放规模化效应 [7] - 极氪与领克形成差异化竞争模式,极氪深耕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领克主攻20万元及以上市场 [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极氪007GT首月交付量破万,极氪009光辉典藏版定位"藏品级MPV",极氪9X具备3秒级加速性能与全地形混动技术 [8] - 领克900大定量超3万台,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城市NOA功能对标理想L9 [8] - 吉利推出统一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极氪新品将全面搭载H7、H9方案 [8] 全球化战略 - 极氪进驻全球超60个市场,布局超1200家门店,业务覆盖五大洲,拥有超190万全球用户 [11] - 吉利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点覆盖86个国家终端数量超900个,计划在中东市场年销量5万辆以上,泛欧及东欧市场15万-20万辆 [11] - 领克08EM-P登陆欧洲成为首款WLTP工况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的插混车型,极氪7X即将开启欧洲交付 [12] 补能与产能布局 - 极氪推出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兆瓦,可同时满足多台800V车型超快充需求 [9] - 吉利坚持轻资产运营模式,2024年在埃及、尼日利亚建成3个KD合资工厂,2025年计划在越南、印尼新建多个KD工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