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can
搜索文档
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崩盘了
虎嗅APP· 2025-11-02 17:21
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辰夕 盐财经 .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南风窗》旗下专业财经媒体。 "没有人需要,但人人都想要。"保时捷最著名的一则广告语,正是这个豪华汽车品牌高光时刻的真实 写照。它不仅象征速度与力量,更是一种稳固的财富信仰,甚至是无数中年男性的"梦中情车"。 然而,神话崩塌的速度,比崛起更快。首席财务官约亨·布雷克纳在财报会上承认,公司正在经历"多 重压力叠加的困难时期",预计2025年将是"低谷之年"。但他仍强调,保时捷将通过战略重组与本土 化改革"重回正轨",目标是2026年恢复增长。 对外界而言,这不仅是一个豪华车品牌的起落,更是一个时代的裂缝—— 电动化的浪潮、市场格局 的变化、消费者观念的转向,正在动摇"豪车"这层光环的意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盐财经 ,作者:辰夕,编辑:江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保时捷近百年的历史中,没有哪个年份像现在这样令人心惊。 利润暴跌99%、市值腰斩、经销商抗议、品牌折价,这家曾被称为"豪车界印钞机"的公司,正以肉眼 可见的速度从神坛跌落。 2025年10月24日,德国保时捷发布的季度财报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 时捷销售收入为 ...
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崩盘了
创业邦· 2025-10-31 18:19
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辰夕 在保时捷近百年的历史中,没有哪个年份像现在这样令人心惊。 利润暴跌99%、市值腰斩、经销商抗议、品牌折价,这家曾被称为"豪车界印钞机"的公司,正以肉眼 可见的速度从神坛跌落。 盐财经 . 洞察趋势,睿智人生。《南风窗》旗下专业财经媒体。 来源丨 盐财经 ( nfc-yancaijing ) 作者丨 辰夕 编辑丨 江江 图源丨Midjourney 2025年10月24日,德国保时捷发布的季度财报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 时捷销售收入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经营利润仅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 暴跌99%。第三季度甚至出现9.66亿欧元的经营亏损,而去年同期盈利9.74亿欧元。 | Porsche AG Group | Q1-Q3 2025 | Q1-Q3 2024 | Change | | --- | --- | --- | --- | | Sales revenue | €26.86 billion | €28.56 Mrd. € | -6.0% | | Operating profit | €40 million | €4, ...
暴跌99%、裁员,保时捷连富人都嫌弃了
36氪· 2025-10-30 10:29
当"豪车印钞机"保时捷在豪华跑车领域,电动汽车尚未被消费者接受。而另一边又降价促销时,它就不再是"身份的象征"了。 10月,德国斯图加特,秋高气爽,但顶着盾形Logo的保时捷总部大楼里却阴云密布。 这家曾经被誉为全球"豪车印钞机"的汽车制造商,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刺眼的成绩单: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销售利润从去年 同期的40.35亿欧元骤降至4000万欧元,暴跌99%;销售回报率从14.1%缩水至0.2%,第三季度单季更是亏损9.66亿欧元,约合80亿元。 坏消息接踵而至。面对当前经营压力,保时捷已启动组织结构优化,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900人,并于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第二轮裁员方案预 计在今年年底前公布。上个月,保时捷还宣布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延长多款燃油和混动车型市场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相关重组措施 带来约27亿欧元、约合224亿元的额外支出。这也被部分媒体定义为其自成立以来最彻底的战略收缩。 此外,保时捷突然宣布人事地震:宣布任命迈克尔·莱特斯(Michael Leiters)博士为保时捷首席执行官,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已执掌保时捷股份 ...
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崩盘了
盐财经· 2025-10-29 17:54
财务表现急剧恶化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2][4] - 经营利润仅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2][4][13] - 第三季度出现9.66亿欧元的经营亏损,而去年同期盈利9.74亿欧元 [2][12] - 经营回报率从去年同期的14.1%骤降至0.2% [4] - 全球交付量为212,509辆,同比下降6% [4][15] 资本市场地位显著下滑 - 公司股价整体下跌,市值蒸发数十亿欧元 [16] - 被从德国DAX指数中移出,降至中盘股MDAX指数,象征性地被“降级” [16] - 与2022年上市时高达750亿欧元的估值及一度突破830亿欧元的市值形成强烈反差 [4] 核心市场遭遇严重挫折 - 中国市场前三季度销量仅为32,195辆,同比大幅下滑26% [15][17] - 中国市场第一季度销量暴跌42%,仅9,471辆 [17] - 失去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地位,该市场曾连续八年贡献全球销量近30% [17][18] - 北美市场销量增长5%至64,446辆,但利润被关税成本侵蚀 [15][27] - 德国本土市场销量下降16%至22,492辆 [15] 电动化战略遭遇重大挑战与调整 - 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上市计划,延长燃油和混动车型生命周期 [25] - 终止电池自产计划,并为此支付约27亿欧元的重组费用,是利润暴跌最直接原因 [25] - 原定2030年纯电车型占比超80%的目标被重新规划 [25] - 2025年前三季度纯电车型占比仅23.1%,远低于“2025年超半数新车电动化”的原计划 [26] 面临多重外部压力 - 美国关税支出今年已达3亿欧元,全年预计损失7亿欧元,迫使未来提高售价 [27] - 战略重组与关税造成的总成本预计高达31亿欧元,其中12亿将直接冲击现金流 [27] - 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的新能源价格战,国产品牌如小米、理想、问界等迅速占领豪车价位区间 [31] - 德系豪华车品牌如奔驰、宝马也面临销量下滑和利润预期下调,集体失去定价权 [31] 内部改革与战略转向 - 任命迈克尔·莱特斯为新任CEO,将于2026年上任,其兼具传统豪华车与新能源车管理经验 [39] - 计划未来几年裁员1900人,并在年底前削减2000个临时岗位以削减成本 [40] - 在上海新设立研发中心,组建约300人团队专注于本地化车机系统开发,计划2026年搭载全系车型 [37] - 计划到2026年将中国经销商数量减少至约100家,集中资源投向一线城市 [37] - 公司将未来竞争焦点转向“让汽车更个性化、更独特、更具吸引力”,而不仅是性能与品牌 [33]
一代中产“人人都想要”的身份象征,过气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9 14:03
核心观点 - 保时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业绩危机,其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遭遇严重挫折,反映出公司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中的滞后以及品牌优势的削弱 [1][2][3]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1] - 同期营业利润为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1] - 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4.1%大幅下滑至0.2% [1] - 公司已三次下调盈利预期,对利润率的预测从年初的10%-12%一路下调至“略高于零”的水平 [3] 全球及中国市场销量下滑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累计交付21.3万辆,同比下降6% [2] - 德国本土市场销量2.2万辆,同比下降16% [2] - 欧洲(不含德国)市场销量5万辆,同比下降4% [2] - 中国市场销量3.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6%,为跌幅最大市场 [2] - 2024年全年保时捷全球新车交付量同比降低3%,而中国市场是唯一下降的市场,跌幅达28% [2] 中国市场失宠原因 - 国产新能源高端品牌崛起,削弱了外国豪车在性能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 [2][4] - 公司电动化转型步伐迟滞,未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 [4] - 主力车型如Macan需面对问界M9、蔚来ES8和仰望U8等强劲竞争对手 [4] - 电车时代使得高性能加速变得平价,瓦解了保时捷燃油性能车的核心优势 [6] - 个性化选装配置(如座椅通风、全景影像等)价格高昂,而这些在竞争对手车型上多为标配 [6] 产品与技术短板 - 智能化功能未能让消费者满意,与中国品牌在城区复杂路况的智驾能力存在差距 [7] - 智能座舱功能被吐槽单一,仅能听音乐和导航 [9] - 纯电版Macan定价高于燃油版,消费者接受度低 [6] - 小米SU7等车型的出现,降低了百万级车型Taycan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感 [6] 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 第三方投诉平台显示针对保时捷的投诉内容多达1662条 [15] - 车主投诉存在品控问题,如新车多次召回维修、行驶中熄火、燃油泄漏等 [12] - 近期保时捷Taycan被曝出行驶途中自燃起火事件 [15] - 公司曾多次发布涉及电池的召回公告,并为Taycan安装诊断软件以检测电池模组潜在问题 [18] 公司自救措施 - 采取降价策略,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车型最大折扣力度高达七折 [20] - 计划收缩销售渠道,预计到2026年底将经销商数量从145家削减至约100家 [20] - 宣布任命迈克尔·莱特斯为新任CEO,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20]
保时捷营业利润暴跌99%,卖最好的燃油Macan却要停产
36氪· 2025-10-28 21:50
保时捷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从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缩水至0.4亿欧元[18] - 第三季度出现营业亏损9.66亿欧元(约80亿元人民币),单季税后净亏损6亿欧元(约49.7亿元人民币)[6][20][23] -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68.64亿欧元,同比下降约6%,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38.3亿欧元,同比下降8%[13][14] - 核心汽车板块业务前三季度营业亏损2.28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营业利润37.71亿欧元[5][21] - 公司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4.1%大幅降至0.2%[22] 全球市场交付情况 - 公司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为21.25万辆,同比下滑6%[10][13] - 中国市场前三季度销量为32,195辆,同比下滑26%,是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12][13] - 北美市场前三季度销量为6.44万辆,同比增长5%[11][13] - 德国及欧洲其他地区市场交付量也出现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6%和4%[13] - 纯电车型交付占比显著提升,从去年同期的7.3%大涨至23.1%[10] 业绩承压原因分析 - 公司因产品策略和电池业务调整产生特殊费用,其中电动车战略调整导致约17亿欧元额外支出[33][34][37] - 收购电池公司V4Smart产生约4亿欧元额外支出[38] - 中国市场豪华车竞争加剧、需求疲软,公司为"保价值"控制销量[39] - 美国市场受加征关税冲击,叠加库存重估等因素造成超5亿欧元利润损失[40] 公司战略调整与自救措施 - 公司决定放缓电动化进程,未来将推出更多燃油及插混车型,并与大众集团合作重新设计电动车平台[35] - 宣布停产三款车型,包括燃油版Macan、718 Boxster和Cayman,其中Macan是销量最好的车系,前三季度贡献6.48万辆[46][47] - 第二代Macan将提供汽油和插混动力,与现款纯电Macan同售[48] - 公司终止了电池自产计划[50] - 为应对美国关税压力,决定在未来几个月内上调美国市场售价[45] - 公司进行了人事调整,换掉了任职十年的CEO[43] 电池安全问题与挑战 - 保时捷Taycan车型在2023年10月、2024年5月和2024年11月进行了三次与电池相关的召回[54] - 2024年10月西安一辆Taycan在行驶中发生自燃,车辆搭载的是韩国LG公司的三元锂电池[56][58]
产品为王,保时捷也不能例外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4:10
当地时间10月24日,保时捷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亏损达9.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受此影响, 公司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0亿欧元降至4000万欧元。 最会赚钱汽车公司怎么了? 亏损、裁员、卖不动 财报显示,保时捷第三季度销售额87亿欧元,低于市场预估的90亿欧元。前三季度,保时捷营业收入约 为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销售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较2024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下降99%。 | Porsche AG | January - September | | | | --- | --- | --- | --- | | Deliveries | | | | | | 2024 | 2025 | Difference | | Worldwide | 226,026 | 212,509 | -6% | | Germany | 26,838 | 22,492 | -16% | | North America | 61,471 | 64,446 | +5% | | China | 43,280 | 32,195 | -26% | | Europe (excluding Germany) | 52,46 ...
利润暴跌99%,保时捷在中国卖不动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28 08:06
核心观点 - 保时捷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至4000万欧元 业绩遭遇多重危机形成的“完美风暴” [5][6][8] - 公司电动化战略摇摆不定产生约27亿欧元重组成本 几乎吞噬全部利润 [10][11] - 中国市场销量持续大幅下滑 成为公司业绩最大拖累 [4][12] - 传统豪华车品牌普遍面临严峻挑战 电动化目标转向更为务实 [16][17][2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8.6亿欧元 同比下降6% [8] - 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40.35亿欧元降至4000万欧元 降幅99% [5][8] - 营业销售回报率从14.1%降至0.2% [8] - 全球交付量下降6%至21.25万辆 [8] - 股价较2022年上市发行价82.5欧元下跌近58%至34.81欧元 [9]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暴跌28%至5.69万辆 [4][12] - 2025年前三季度在华销量再降26%至3.2万辆 [4][12] - 电动车型Taycan在中国销量下滑49% [14] - 2024年新能源车交付占比仅27% [14] - 车机系统流畅度与本土化功能落后 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智能化需求 [14] 战略调整与成本 - 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推出 延长燃油和混动车型生命周期 终止电池自产计划 [10] - 战略调整产生约27亿欧元额外支出 [11] - 计划裁员1900人 并在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 [21] - 与产品战略调整相关的特殊费用、组织变革费用、美国进口关税增加是利润下滑核心因素 [12] 行业挑战 - 奔驰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跌幅达55.8% 宝马下滑29% 奥迪下滑37.5% [17] - 2025年1-7月奔驰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8% 宝马下滑20% 奥迪下滑17% [19] - 奔驰实施大规模裁员 约4000名员工已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 [20] - 奔驰将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目标暂缓 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 [22] - 奥迪不再设定明确停售燃油车时间表 未来7到10年继续生产燃油车和混动车型 [22]
利润暴跌99%,保时捷怎么了?
虎嗅APP· 2025-10-27 22:13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浪财经 ,作者刘丽丽 新浪财经 .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覆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理财、管 理等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服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浪财经 ,作者:刘丽丽,原文标题:《利润暴跌99%!保时捷刚刚公布数 据,国内Taycan又起火烧成空壳》,题图来自:AI生成 当地时间24日,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亏损达9.66亿 欧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9%。 而在北京时间24日,保时捷在陕西西安发生了一起起火事故,引发大众对该品牌安全性的质疑。据 现场视频,一辆Taycan车身被大火完全吞没,最终只剩框架,据悉车辆是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 所幸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保时捷曾宣布取消自主研发电池 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近3天内第3起新能源车燃爆事故。 第一起发生在23日早间,一辆上汽大众途观L插混在高架上自燃,车内人员安全逃生,但车辆被烧成 空壳。第二起发生在23日晚间,一辆理想MEGA经过十字路口起伏路面后车底爆出火花,车内两名 驾乘人员停车后顺利开 ...
卖不动了?保时捷销售利润暴跌99%,一季度亏损80亿元!国人更爱国产科技豪华车【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7 19:56
保时捷2025年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仅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2] - 第三季度单季录得9.66亿欧元亏损,约合人民币80亿元 [2] - 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产品战略调整、中国市场不利形势、电池一次性费用及关税压力 [2] - 预计2025年关税支出将达到7亿欧元 [2] - 公司宣布推迟电动车型推出、终止电池自产计划,并承担27亿欧元重组成本 [2] - 计划在美国涨价应对关税,并在2029年前裁员1900人 [2] 保时捷中国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为21,302辆,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29,551辆下滑28% [3] - 中国市场曾是公司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如今成为最大拖累 [3] - 产品智能化滞后,车机导航等沿用欧洲逻辑,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智能豪华的期待 [3][8] -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坚持不降价、不打折的策略,导致竞争优势丧失 [3] - 比亚迪、蔚来、极氪、小米等国内自主品牌以高性能、高智能、快迭代的产品分流了Taycan、Panamera等车型的潜在买家 [3][8]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1月的1.42%起步,2023年达到31.6%,2024年1-11月进一步提升至40.3% [4] - 近期单月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8.37%,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有近6辆是新能源车型 [4] - 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已达燃油车的1.4倍 [4] - 行业未来的关键增长点包括智能化电动车、人工智能技术、车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汽车共享平台 [6] - 自主品牌迅速崛起,正逐渐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8] - 外资车企因冗长的研发周期被诟病脱离中国市场,其豪华电动车的车机系统难以满足本地需求 [8] - 特斯拉、比亚迪高端车型的强势崛起,已对超豪华车型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