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首提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两年培育500家上市后备企业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19 16:06
武汉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规划 - 武汉提出以"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做培育"为思路建设科技金融中心 [1] - 目标到2027年末设立50家以上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培育500家以上"金种子""银种子"企业 [1] 国家政策支持与武汉发展现状 - 武汉成为第二批银行股权直投试点城市、获批科技型企业并购贷款放宽试点、纳入全国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地区 [2] - "十四五"期间武汉新增上市企业31家(含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科技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0%(整体贷款增速2.5倍) [2] - 2024年武汉私募基金投资增速全国第二、募资增速全国第五 [2] - "汉融通"平台促成融资4300亿元(中西部第一),抖音支付市场份额全国前列,泰康在线进入非上市财险公司前列 [2]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 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政府承担80%本金损失风险,首贷户可获最高100万元贴息 [4] - 全国首创"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及创业失败保险等产品,降低成果转化风险 [5] - 开展"拨转股"试点提升财政资金效率,分散投资风险 [6] 科技企业资本化进展 - 2024年武汉新增8家上市公司,诞生4个新兴产业"全国第一股" [7] - 推动禾元生物等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培育1家辅导企业及6家金种子后备企业 [7] -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落地武汉,包括蔚能电池5亿元ABS(利率2%)、中交二航局10亿元债券等 [8] 科研实力与成果转化 - 武汉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科研城市第9、全国第5,建成10家概念验证中心及20家中试平台 [4] - 科技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放款365.63亿元,服务企业4287家 [5]
利好科技产业!这项政策研究制定中
券商中国· 2025-06-08 14:36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保险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科技保险相关政策,以更好发挥保险业风险补偿、风险减量、资金杠杆作用[1] - 指导保险公司加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保险保障,推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共保机制稳健运行[2] - 深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试点,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过万亿元[2] 科技保险政策优化措施 - 2023年9月发布通知,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风险因子赋值为0.4,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下调到0.4[3] - 科技保险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有利于释放更多保险资金支持科创公司[3] - 2024年6月三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3] 保险资金投资政策调整 - 2024年4月优化保险资金重大股权投资行业范围,增加"科技""大数据产业"[4] - 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比例,单一基金投资比例上限从20%提高到30%[4] - 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4] 地方科技保险创新实践 - 浙江组建科创保险共保体,建立政策性科技保险产品库,推出多项全国首创保险产品[5] - 内蒙古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库,签发全区首单"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和"科创人才保险"[5] - 湖北武汉发布全国首单"高校院所概念验证保",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进行风险分担[6] 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创新案例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两只基金,其中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6] - 太保寿险认缴出资8亿元参与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7] - 平安人寿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的深圳重大项目投资基金,支持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7] - 中国人保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投资基金,首个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的保险私募基金[8] 保险资金服务科技创新路径 -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特征,与科创产业跨周期需求高度契合[8] - 建议构建多元投资工具矩阵,通过S基金、并购基金等方式支持不同阶段科创企业[9] - 推动考核与监管改革,实施差异化监管和完善激励机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