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以太网交换机
icon
搜索文档
Marvell:AI 环增 “失速”,下一张 “王牌” 在哪?
海豚投研· 2025-05-30 17:36
迈威尔科技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分析 整体业绩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19亿美元,环比增长4.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的18.8亿美元 [1] - 收入环比增量0.8亿美元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及AI业务带动 [1] - 调整后毛利率59.2%,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因低毛利率的定制ASIC业务占比提升 [1] - 下季度收入指引20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增长动力仍来自数据中心及AI业务 [2]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收入14.4亿美元,环比增长5.5%,占总收入76% [1] - AI业务收入8.3亿美元,环比增长0.9亿美元,非AI业务小幅回落 [1] - AI业务占总收入比重已达44%,管理层目标提升至50%以上 [34] -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主要来自定制ASIC和光模块DSP芯片 [32] - 亚马逊Trainium 2芯片是当前AI业务主要增长来源 [7] 业务结构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75%左右,包括SSD控制器、高端以太网交换机和定制ASIC业务 [16] - 企业网络业务占比约10%,运营商基础设施约5%,消费电子约5%,汽车与工业约5% [17] - 传统业务中企业网络和运营商基建收入分别为1.78亿和1.38亿美元,环比有所回暖 [46][47]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0.63亿美元,同比增长50% [50] - 汽车/工业业务收入0.76亿美元,同比下滑2.4% [52] 市场关注点 - 公司成长性主要依赖AI业务,但季度环比增量呈现收窄趋势(近三个季度2亿-2亿-0.9亿) [7] - 下一轮增长需关注微软Maia Gen2和亚马逊Trainium 3芯片订单 [7][39] - 中国区收入占比达40%,是最大收入来源,但存在地缘政治风险 [8][9] - 当前市值565亿美元,对应2026财年调整后净利润约30倍PE [11] - 公司面临AVGO、Alchip等竞争对手在定制ASIC领域的挑战 [39] 经营指标 - 研发费用5亿美元,同比增长6.6%,研发费用率降至26.8% [25] - 销售及管理费用1.86亿美元,同比下滑6.8%,费用率降至9.8% [25] - 调整后净利润3.91亿美元,环比基本持平 [27] - 经营费用6.82亿美元,与上季度环比持平 [24]
迈威尔科技:再给AI“泼冷水”,ASIC拉响了警报
美股研究社· 2025-03-06 18:32
整体业绩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符合市场预期(18亿美元),主要受ASIC及数据中心业务带动 [4] - 净利润2亿美元实现转正,调整后经营利润3.9亿美元(上季度2.16亿美元) [4]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至75%,AI相关收入达7亿美元,其中定制ASIC贡献3.4亿美元 [4][17] 业务细分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66亿美元(同比+78.5%),增长由亚马逊等客户定制ASIC及光模块DSP芯片驱动 [4][17] - **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收入分别为1.71亿和1.06亿美元,同比跌幅收窄,环比两位数增长,呈现复苏迹象 [4][20][22] - **消费电子及汽车/工业**:收入分别为0.89亿和0.86亿美元,汽车业务增长4.1%,消费电子同比下滑38.4% [4][21][23] 财务指标 - 毛利率50.5%(市场预期50%),剔除收购摊销影响后调整毛利率59.5%,稳中有升 [13] - 研发费用4.99亿美元(同比+8.6%),费用率降至27.5%;销售及管理费用1.96亿美元(同比-7.7%),费用率10.8% [14] 业绩指引与市场预期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指引18.8亿美元(市场预期18.7亿美元),GAAP毛利率指引50.5%(市场预期50%) [5] - 下季度AI业务收入预期8亿美元,环比增长放缓至20%以下,引发市场对AI成长性担忧 [7][19] 行业与竞争动态 - 云厂商资本开支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2.6%,2025年预计增长40%,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19] - 亚马逊Trainium 2向Trainium 3过渡,ASIC业务面临Alchip竞争压力 [19] - 数据中心业务中非AI部分增长平缓,AI相关产品(如光模块DSP芯片)贡献显著 [17] 业务结构 - **数据中心**(75%):核心产品包括SSD控制器、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定制ASIC,应用于云服务器及AI加速 [10][11] - **传统业务**(25%):企业网络(交换机芯片)、运营商基建(5G基站芯片)、消费电子(存储控制器)及汽车工业(车载以太网)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