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SD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 · 晨报1105|宏观、海外策略、海外科技、食饮
宏观:居民消费率提升路径 - “十五五”规划建议重提“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目标设定更趋科学务实,相较于“十二五”规划的“居民消费率上升”和“十五”规划的“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3] - 综合三种情形预测,203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有望提升至42%-47%区间,拉动名义GDP增长2.9-3.9个百分点[5] - 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累计下降8个百分点,主因包括:再分配效应拖累2.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渠道待拓宽拖累1.4个百分点、平均消费倾向拖累3.9个百分点[7] 市场表现与交投情绪 - 全球指数多数收涨,MSCI全球上涨0.6%,其中发达市场上涨0.6%,新兴市场上涨0.9%[8] - 财报季欧美日股科技板块涨幅居前,而中国科技资产出现调整[8] - 上周全球成交普遍回暖,北美持仓指数攀升至历史高位,上证、标普500、欧洲Stoxx50、日经225、韩国Kospi200成交上升[8] 盈利与经济预期 - 上周财报季美股信息技术及可选消费盈利预期大幅上修,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为270[9] - 港股盈利预期上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062上修至2066[9] - 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上升,主要受美联储如期降息、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及科技巨头财报超预期共同支撑[9] 资金流动 - 上周美联储10月如期降息,但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0.68次[10] - 9月资金主要流入美国、中国大陆、印度、日本与韩国,上周港股通大幅流入港股[10] 海外科技:半导体存储控制器 - 存储控制器是连接主机处理器和存储介质的关键芯片,决定存储系统性能和可靠性[14] - 2024年全球SSD控制器市场规模约为249.65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277.63亿美元,2025-2032年复合增速约14.4%,2032年市场空间将超过661亿美元[14] - AI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需求推动高端SSD控制器升级换代,汽车电子和工业物联网兴起带来车规级存储控制器新增长点[15] 投资建议:食品饮料 - 25Q3食饮板块收入2430亿元、同比下降6%,归母净利446亿元、同比下降13%,毛利率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至46.5%[16] - 25Q3白酒收入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同比下降22%,部分白酒公司收入下滑幅度达中双位数,利润甚至出现单季亏损[16] - 大众品表现分化,软饮料25Q3收入同比增长15%、净利润同比增长37%,卤制品25Q3收入同比下降7%、净利润下降30%[17]
国泰海通:全球SSD控制器市场呈快速增长态势 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智通财经· 2025-11-03 21:21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SSD控制器市场受益于SSD加速渗透而快速增长,AI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是核心驱动力 [1][2][3] - 投资主线围绕受益于AI和云基础设施的高性能控制器供应商,以及在移动和PC领域具备成本优势的厂商 [1][3] - 汽车及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存储控制器渗透率有望长期提升,带来新的增长点 [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SSD控制器市场规模约为249.65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277.63亿美元 [2] - 2025年至2032年市场复合增速约14.4%,到2032年市场空间将超过661亿美元 [2] - 增长由SSD出货量提升和单价提升共同驱动,多家机构预期市场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率 [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竞争格局呈现独立厂商与IDM(整合器件制造)厂商共存的局面 [3] - 独立厂商在客户多样性和技术服务上占优势,占据相当市场份额 [3] - IDM厂商出于垂直整合考虑自研控制器用于自家SSD产品,不对外销售,但其出货量在总体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3] - 存储控制器行业技术和生态壁垒高,新进入者面临多重挑战 [3] 行业核心驱动因素 - AI和数据中心等新兴需求推动高端SSD控制器(如高性能PCIe 5.0)升级换代 [1][3] - 汽车电子和工业物联网的兴起带来车规级存储控制器的新增长点 [1][3] - 存储控制器是连接主机处理器和存储介质的关键芯片,决定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主要投资方向 - 受益于AI训练和云基础设施扩张的高性能控制器供应商 [1][3] - 在移动及PC领域具备低功耗和成本优势的存储控制器厂商 [1][3] - 汽车及工业存储控制器渗透率有望长期提升,相关参与者值得关注 [1][3]
Strength Seen in Silicon Motion (SIMO): Can Its 6.4% Jump Turn into More Strength?
ZACKS· 2025-09-12 21:4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最近交易日大幅上涨6.4%至89.08美元 成交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1] - 过去四周累计涨幅达9.2% [1] - 同业公司美光科技同期上涨7.6%至150.57美元 过去一个月累计回报12.7% [5] 业务进展 - 扩大与PC OEM厂商的SSD控制器项目合作 并拓展智能手机、汽车和物联网设备的eMMC/UFS控制器业务 [2] - 推出新一代企业级SSD控制器产品 [2] - 通过降低制造成本、压缩薪酬支出、淘汰亏损产品线和优化研发投入等措施提升毛利率 [2] 财务预期 - 预计季度每股收益0.88美元 同比下降4.4% [3] - 预计季度收入2.2787亿美元 同比增长7.3% [3] - 过去30天内每股收益预期维持不变 [4] - 同业美光科技每股收益预期上调6.3%至2.85美元 同比增幅达141.5% [6] 行业评级 - 公司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5] - 美光科技获得Zacks 1级评级(强力买入) [6]
迈威尔科技:再给AI“泼冷水”,ASIC拉响了警报
美股研究社· 2025-03-06 18:32
整体业绩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符合市场预期(18亿美元),主要受ASIC及数据中心业务带动 [4] - 净利润2亿美元实现转正,调整后经营利润3.9亿美元(上季度2.16亿美元) [4]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至75%,AI相关收入达7亿美元,其中定制ASIC贡献3.4亿美元 [4][17] 业务细分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66亿美元(同比+78.5%),增长由亚马逊等客户定制ASIC及光模块DSP芯片驱动 [4][17] - **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收入分别为1.71亿和1.06亿美元,同比跌幅收窄,环比两位数增长,呈现复苏迹象 [4][20][22] - **消费电子及汽车/工业**:收入分别为0.89亿和0.86亿美元,汽车业务增长4.1%,消费电子同比下滑38.4% [4][21][23] 财务指标 - 毛利率50.5%(市场预期50%),剔除收购摊销影响后调整毛利率59.5%,稳中有升 [13] - 研发费用4.99亿美元(同比+8.6%),费用率降至27.5%;销售及管理费用1.96亿美元(同比-7.7%),费用率10.8% [14] 业绩指引与市场预期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指引18.8亿美元(市场预期18.7亿美元),GAAP毛利率指引50.5%(市场预期50%) [5] - 下季度AI业务收入预期8亿美元,环比增长放缓至20%以下,引发市场对AI成长性担忧 [7][19] 行业与竞争动态 - 云厂商资本开支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2.6%,2025年预计增长40%,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19] - 亚马逊Trainium 2向Trainium 3过渡,ASIC业务面临Alchip竞争压力 [19] - 数据中心业务中非AI部分增长平缓,AI相关产品(如光模块DSP芯片)贡献显著 [17] 业务结构 - **数据中心**(75%):核心产品包括SSD控制器、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定制ASIC,应用于云服务器及AI加速 [10][11] - **传统业务**(25%):企业网络(交换机芯片)、运营商基建(5G基站芯片)、消费电子(存储控制器)及汽车工业(车载以太网)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