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CPU
icon
搜索文档
海光信息(688041):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之三问三答
天风证券· 2025-06-16 1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半导体,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137.06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以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完成后海光信息存续,中科曙光中止上市,换股后海光信息仅稀释约6.8%的股份,吸收合并包括中科曙光旗下包括曙光数创在内的资产 [1] - 看好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海光信息有望从芯片单一业务转向完整国产算力生态解决方案,打造“芯片 - 硬件 - 软件”全栈布局,形成国产算力生态闭环 [2] - 考虑信创景气度提升以及公司24年业绩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实现营业收入151.86/208.42/265.28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36.00/53.26/69.2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6月9日海光信息发布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1] 换股情况 - 本次换股的中科曙光股票为14.63亿股,换股比例1:0.5525,海光信息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8.08亿股 [1] 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 - 海光信息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价格为海光信息定价基准日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即136.13元/股,若股价后续低于此价格,异议股东可将股份卖回公司 [3] 解禁节奏 - 目前六大股东已签署承诺函,自出具之日起至本次交易换股完成期间,不以任何方式减持所持海光信息股份,短期内出现大规模减持可能性较低 [4] 主业景气度 - 信创2.0阶段党政/行业信创有望加速,规模接近1.0阶段的9倍,海光信息收购中科曙光后协同效应下有望受益信创高景气度 [5]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12.00|9,162.15|15,186.40|20,841.64|26,528.05| |增长率(%)|17.30|52.40|65.75|37.24|27.28| |EBITDA(百万元)|4,039.40|6,802.99|6,278.96|8,447.15|10,274.3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63.18|1,930.99|3,600.29|5,325.76|6,921.88| |增长率(%)|57.20|52.87|86.45|47.93|29.97| |EPS(元/股)|0.54|0.83|1.55|2.29|2.98| |市盈率(P/E)|252.20|164.98|88.49|59.82|46.02| |市净率(P/B)|17.03|15.73|13.60|11.52|9.60| |市销率(P/S)|52.99|34.77|20.98|15.29|12.01| |EV/EBITDA|38.44|49.85|49.24|36.40|29.69|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2,324.34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886.56百万股,A股总市值318,573.78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21,511.53百万元,每股净资产8.94元,资产负债率24.56%,一年内最高/最低171.90/67.72元 [7]
计算机ETF(159998)、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盘中溢价,成分股中科曙光今日复牌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0:49
公司动态 - 中科曙光复牌一字涨停 海光信息高开超8% 因两家公司公告披露换股吸收合并预案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中科曙光在计算机ETF(159998)中占基金净值比达6.86% 为前十大重仓股之一 [2] - 中科曙光在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中占基金净值比达6.33% 为第三大权重股 [2] 市场表现 - 计算机ETF(159998)震荡走低 收盘跌1.23% 溢折率0.23% 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开盘半小时成交额超4000亿元 [1] - 计算机ETF(159998)连续1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3.2亿元 最新基金规模达31.23亿元 [1]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盘中震荡走低 溢折率0.26% 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成分股中科曙光涨停 二六三、天源迪科、星网锐捷、微盟集团、中际旭创等股跟涨 [1] 行业观点 - 国盛证券认为 海光信息专注于高端CPU/DCU芯片设计 产品性能及市占率国内领先 中科曙光在服务器、存储及云计算等领域稳居国内前列 重整后将打造国产算力的全技术栈"航母" [2] - 民生证券认为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整合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 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全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3] ETF持仓结构 - 计算机ETF(159998)跟踪中证计算机主题指数(930651.CSI) 选取涉及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电脑硬件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海康威视、中科曙光、科大讯飞、金山办公、恒生电子、润和软件等龙头 [2]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931470.CSI) 同时布局港股的互联网企业 A股算力企业和A股的计算机龙头 [2]
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复牌倒计时!AI再迎催化,信息技术ETF(562560)布局全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0:48
AI算力方向市场表现 - 6月9日早盘AI算力方向走强 信息技术ETF(562560)涨0.38% 持仓股卫宁健康、用友网络、传音控股、财富趋势领涨 [1]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重组事件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签署《吸收合并意向协议》 将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预计于2025年5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6月10日为复牌截止日 [1] - 重组后形成国产算力生态闭环 海光专注高端CPU/DCU设计 中科曙光在服务器/存储/云计算领域领先 整合后将打造全技术栈"航母" [1] 信息技术ETF(562560)投资价值 - 跟踪中证全指信息指数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分别为第5和第9大成分股 合计权重近5% [2] - 全产业链布局AI 前十大成分股覆盖设计(中芯国际/寒武纪)、终端应用(立讯精密/京东方)、数字基建(中科曙光) [2]
海光整并曙光后,是否会放弃服务器?
雷峰网· 2025-05-26 19:58
并购交易背景 - 海光信息通过子公司反向收购母公司曙光信息 引发行业关注 两家公司均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曙光曾是海光最大股东和孵化方[2] - 交易特点为半导体公司收购下游整机公司 打破传统半导体并购模式 体现核心芯片公司主导产业链整合的趋势[3] - 2024年海光营收91.6亿元(市值3100亿) 曙光营收131.48亿元(市值902亿) 营收规模差异使交易出人意料[3] 并购动因与协同效应 - 海光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2.04% 曙光同比下降8.4% 发展势头差异促成交易[6] - 海光专注高端CPU和AI加速器DCU 曙光强项在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合并后技术互补性显著[6] - 曙光拥有数据中心互联芯片技术 与海光CPU/DCU整合可提升系统级计算能力[6][7] - 行业观点认为AI芯片竞争已从单卡算力转向集群能力 并购有助于海光构建全栈计算系统[7] 业务整合路径 - 海光4号CPU转国内生产后急需销售支持 曙光销售团队可强化芯片推广[9] - 合并后可能采取两种路径:1)专注芯片与板卡设计 开放生态类似华为 2)垂直整合从芯片做到整机[10] - 若选择垂直整合可能引发"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争议 影响与其他OEM合作[10] - 更可能方案是放弃曙光通用服务器业务 聚焦板卡设计以提升海光CPU市占率[10] 市场竞争影响 - 2024年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前三名为浪潮、宁畅、华为 合计占比55% 曙光份额未进前三[13] - 合并对整体服务器市场影响有限 但可能冲击信创服务器领域[12] - 若采取开放生态策略 将与华为鲲鹏路线直接竞争 加剧x86与Arm架构CPU的市场争夺[14] - 海光x86架构与华为Arm架构在信创市场存在长期路线之争[14]
4000亿国产算力航母:芯片巨头合并超算巨头
量子位· 2025-05-26 13:27
合并公告 - 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1] - 两家公司A股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2][3] - 合并方案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及监管审批,存在不确定性[26] 海光信息业务与财务 - 公司聚焦高端CPU、通用GPU研发,产品覆盖3000/5000/7000系列[7] - 2016年与AMD成立合资公司获得x86指令集授权,拥有891项全球专利[9] - 2025年Q1营收24亿元(同比+50.76%),净利润5.06亿元(同比+75.33%)[12][14] - 研发投入7.64亿元占营收31.82%,总资产310亿元[14] - 中科曙光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7.96%[14][15] - 当前股价136.13元/股,总市值3164亿元居科创板首位[15][18][19] 中科曙光业务与财务 - 专注服务器、高性能计算、云计算领域,拥有3大生产基地和5大研发中心[21][22] - 2025年Q1营收25.86亿元(同比+4.34%),净利润1.86亿元(同比+30.79%)[24][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1.18亿元(上年同期-4.94亿元)[24][25] - 当前股价61.90元/股,总市值905.72亿元[25] 合并影响 - 合并将实现芯片设计与超算资源的垂直整合[5][21] - 海光信息在AI计算领域已适配DeepSeek等大模型,中科曙光提供算力基础设施[11][22] - 合并后实体将覆盖从芯片到云服务的全产业链[10][22]
马斯克宣布回归7x24小时工作状态,还要在工厂打地铺;吉利李书福:几乎所有新势力都来吉利挖人;曝UU跑腿要求高管午休接单
雷峰网· 2025-05-26 08:30
汽车行业动态 -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都从吉利挖人,强调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奔驰等国际品牌吸收技术并培养人才,成为行业人才宝库 [4] - 比亚迪4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达7231辆,同比上涨169%,首次超越特斯拉(7165辆)成为欧洲市场十大品牌之一 [16] - 高合汽车否认网传"复工复产"消息,称仍处于重整阶段,仅保留400热线和售后一线人员 [14] - 原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呼吁企业家坚持原创精神,消费者支持原创品牌,此前曾点赞蔚来汽车的原创理念 [14] 科技与半导体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启动战略重组,海光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成为新规后首例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6] - 英伟达将为中国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AI芯片,售价6500-8000美元,较H20芯片降价明显,预计6月量产 [7][8] - 微软完成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FTC正式撤销反垄断诉讼,结束近两年法律争议 [20][21] - 传微软将终止Xbox硬件业务,下一代主机或成绝唱,已有多款独占游戏登陆PS5平台 [21] 电商与消费 - 京东七鲜内部会议要求价格力做到行业第一,618大促核心商品将在原降价10%基础上追加至20% [12] - 欧盟拟对低于150欧元包裹征收2欧元关税,90%受影响商品来自中国,Temu和Shein日均1200万件包裹面临成本上升 [10][11] - UU跑腿创始人回应高管午休接单争议,称全员接单是传统,高管需体验基层工作,个人累计接单金额超4000元 [8][9]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AI独角兽Builder.ai被曝用印度程序员假冒AI8年,骗取微软、亚马逊等数亿美元投资后破产,拖欠云服务费超1亿美元 [22] - 智元机器人获京东等投资,估值三个月内从70亿飙升至150亿元,招聘证券事务主管被回应为"储备岗位" [12][16] - 赛力斯否认人形机器人Demo展示传闻,称仍聚焦智能电动汽车主业 [13] 企业战略与管理 - 阿里董事长蔡崇信称公司已重回正轨,聚焦电商、云计算及AI渗透业务,建议年轻人选择导师型老板 [6][7] - 字节跳动发布合规提示,警告合作方对贿赂"零容忍",违规者将被列入永不合作清单 [15] - 马斯克宣布回归7x24小时工作模式,将驻扎特斯拉工厂和SpaceX基地,聚焦自动驾驶和星舰发射 [18][19]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智能眼镜,支持AR功能并整合Siri,取消带摄像头Apple Watch计划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