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级时装
icon
搜索文档
永嘉集团(03322)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减少至60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7:0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除税后亏损约6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600万港元亏损减少2600万港元 [1] - 预估亏损减少主要源于高级时装零售业务转亏为盈,取得经营溢利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200万港元改善5900万港元 [1] - 运动服生产业务取得经营亏损1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经营溢利100万港元恶化2000万港元,部分抵销了时装业务的正面影响 [1] 业务运营 -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盈利能力改善源于2024年下半年引入特许经营店模式,推动品牌增长及盈利 [1] - 运动服生产业务亏损因东南亚生产设施的原材料问题导致主要订单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超预期 [1]
永嘉集团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减少至60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8 16:47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除税后亏损约6000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8600万港元亏损收窄30.2% [1] - 亏损收窄主要源于高级时装零售业务经营表现改善及运动服生产业务亏损部分抵消正面影响 [2]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 - 本期间取得经营溢利约700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200万港元改善5900万港元 [2] - 成功转亏为盈主要因2024年下半年为快速增长品牌引入特许经营店模式 提升增长及盈利能力 [2] 运动服生产业务 - 本期间产生经营亏损约1900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经营溢利100万港元恶化2000万港元 [2] - 亏损主要源于东南亚生产设施处理主要订单时出现原材料问题 导致生产及运输成本超预期 [2]
永嘉集团(03322.HK)预计中期除税后亏损约60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08 16:4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除税后亏损约6000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8600万港元减少2600万港元 [1] - 亏损减少主要源于高级时装零售业务经营表现改善及运动服生产业务经营亏损部分抵消正面影响 [1]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 - 该业务本期间录得经营溢利约700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200万港元改善5900万港元 [1] - 成功转亏为盈主要因2024年下半年为快速增长品牌引入特许经营店模式 提升增长及盈利能力 [1] 运动服生产业务 - 该业务本期间录得经营亏损约1900万港元 较去年同期经营溢利100万港元恶化2000万港元 [1] - 经营亏损主要因东南亚生产设施处理主要订单时出现原材料问题 导致生产及运输成本高于预期 [1]
为什么说当下的奢侈品下滑,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反弹的前奏?
36氪· 2025-05-16 10:13
奢侈品行业现状分析 - 奢侈品市场近期出现短期下滑,但仅是现象而非趋势,行业长期韧性依然强劲 [1] - 疫情期间表现出色的奢侈品市场开始降温,但历史数据显示每次危机后行业都能快速恢复 [1][3] - 2020年疫情冲击后,2022年奢侈品销售已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开启新一轮扩张 [3] 奢侈品消费驱动力 - 奢侈品需求根植于人性对独特性、归属感和精神愉悦的追求,与经济周期关联度低 [1][2] - 超高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及文化资本丰富的中坚力量构成核心消费群体,危机中消费稳定性高 [6][8] - 新兴市场(中国、东南亚、中东)富裕阶层崛起,"亨利一族"(高薪非富有群体)占美国消费支出40%,成为新增长引擎 [8] 行业历史表现与韧性 - 2000年至今全球奢侈品行业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5%以上,穿越多次黑天鹅事件 [3] - 2009年金融危机后行业两年内全面反弹,2013年中国市场政策调整催生"静奢"品牌逆势增长 [3] - 2020年疫情后销售快速复苏,验证行业抗风险能力 [3] 奢侈品商业逻辑 - 品牌护城河来自时间沉淀(如Hermès 1837年创立)和稀缺价值塑造,产品承载文化审美与身份认同 [9] - 拥有绝对定价权,通过主动减少供给(如Bottega Veneta 2008年策略)而非降价抵御通缩 [12][13] - 创新与传统平衡:Dior跨界艺术、Chanel高级定制系列持续吸引新世代消费者 [14] 当前市场调整与未来趋势 - 短期回调是健康出清,淘汰依赖价格战和快销策略的品牌,优质品牌将更突出 [15][16] - 行业进入"超级大牌"时代,LVMH等集团核心品牌近10年增长率远超行业平均 [20] - 结构性机会来自新兴市场、Z世代消费主力及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定制等新需求 [21] 消费阶段理论 - 奢侈品消费演化五阶段:从生存需求→实用消费→地位炫耀→圈层归属→常态化生活方式消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