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Lululemon夜盘跌约15.7%,关税冲击下再次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格隆汇· 2025-09-05 09:08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财季营收同比增长7%至25.3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5.4亿美元 [1] - 净利润同比下降5%至3.71亿美元,但每股盈利3.1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88美元 [1] - 毛利率下降1.1个百分点至58.5% [1] 运营指标 - 整体同店销售增长1%,低于市场预期的2.2%增幅 [1] - 美洲地区同店销售下降4% [1] 业绩指引调整 - 预计全年每股盈利区间为12.77-12.97美元,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14.45美元 [1] - 预计全年收入区间为108.5-110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1.8亿美元 [1] - 关税影响预计使全年利润减少2.4亿美元 [1] 市场反应 - 股价夜盘下跌约15.7%至173.77美元 [1]
几组数据公布,国潮正圈粉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22
国潮消费趋势 - 国潮已从小众潮流转变为大众生活方式 渗透到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 包括汉服和中式茶饮等领域 [1] 文化创作领域表现 - 影视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创新传统文化内容获得市场成功 [3] - 文化创作注重细节还原 如唐代服饰和街景的真实再现 [3] 运动品牌发展 - 李宁通过纽约时装周展示中国风设计 将国潮推向国际舞台 [3] - 特步在跑鞋技术持续进步 并推出敦煌壁画等文化限定产品 [3] - 安踏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连续四年保持中国市场第一 [3] - 安踏市场规模接近阿迪达斯和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总和 [3] 多品牌战略成果 - 安踏旗下拥有FILA、DESCENTE、KOLON SPORT等多品牌矩阵 [5] - 收购的亚玛芬体育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 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增长53.7% [5] 线上销售表现 - 2025年7月安踏在唯品会平台增长超过11% [5] - 唯品会品牌销量前十中国产品牌占绝大多数 包括安踏、回力、特步、李宁和361等 [5] 消费驱动因素 - 文化自信推动国产消费比重提升 消费者更认可国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7] - 国潮从文化符号转向品质支撑 涵盖化妆品、食品、运动装备和文创等多个品类 [7] - 中国品牌正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7]
申洲国际(02313.HK):订单坚挺 海外一体化产能优势凸显
格隆汇· 2025-09-02 10:5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49.66亿元,同比增长15.3% [1] - 归母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增长8.4% [1] - 中期股息每股1.38港元,同比上升10.4%,派息比例59.6% [1] - 归母净利率21.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产品收入结构 - 运动服收入同比增长9.9%,占比67.7% [1] - 休闲服收入同比增长37.4%,占比25.3%,为增长最快品类 [1] - 内衣收入同比增长4.1%,占比6.3% [1] 主要客户收入贡献 - 优衣库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27.4% [1] - 阿迪达斯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6.0% [1] - 耐克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28.2% [1] - 彪马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4.7% [1] 区域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5.8%,占比17.1% [1] - 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9.9%,占比20.2% [1] - 日本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1%,占比16.7% [1] - 中国大陆收入同比下降2.1%,占比24.4% [1] 成本与费用控制 - 毛利率27.1%,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主因人工成本上升 [2] - 销售费用率0.73%,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7.23%,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减少约1550万元,主因融资成本降低及利率下降 [2] 特殊损益项目 - 政府补助同比增加1.79亿元至2.74亿元 [2]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37亿元至4.55亿元,主因越南税收政策调整 [2] 产能扩张计划 -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建设进展顺利,规划产能200吨/天,预计2025年底前投产 [3] - 柬埔寨新成衣工厂已于25年3月投产,持续招工扩产 [3] 盈利预测调整 - 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66.2亿元下调至65.8亿元 [3]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73.8亿元下调至73.0亿元 [3]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81.6亿元下调至80.9亿元 [3]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12/10倍 [3]
申洲国际(02313):订单坚挺,海外一体化产能优势凸显
东吴证券· 2025-08-31 14: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9.66亿元,同比增长15.3%,归母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增长8.4% [9] - 中期股息每股1.38港元,同比上升10.4%,派息比例约59.6% [9] - 休闲服收入同比增长37.4%,运动服收入同比增长9.9%,内衣收入同比增长4.1% [9] - 美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5.8%,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9.9%,日本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1%,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同比下降2.1% [9] - 毛利率为27.1%,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主要受人工成本上升影响 [9] -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规划产能200吨/天,柬埔寨新成衣工厂已于2025年3月投产 [9]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3201.9百万元,同比增长11.71% [1]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58.3百万元,同比增长5.49% [1]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4.38元,市盈率12.77倍 [1] - 2025年预计毛利率27.67%,销售净利率20.56% [10] - 2025年预计ROE为15.99%,ROIC为13.11% [10] - 2025年预计资产负债率29.40% [10] 业务表现 - 运动服收入占比67.7%,休闲服收入占比25.3%,内衣收入占比6.3% [9] - 优衣库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27.4%;阿迪达斯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6.0%;耐克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28.2%;彪马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4.7% [9]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17.1%,欧洲市场收入占比20.2%,日本市场收入占比16.7%,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占比24.4% [9] 产能扩张 -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建设进展顺利,规划产能200吨/天 [9] - 柬埔寨新成衣工厂持续招工扩产 [9]
申洲国际(02313):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15%,积极海外推动一体化产能建设
国信证券· 2025-08-28 19:1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75-82港元 对应2025年16-17.5倍市盈率 [4][6][3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3%至149.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至31.8亿元 [1][10] - 毛利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27.1% 主要受2024年下半年一线员工涨薪影响 [1][10] - 越南子公司税负变化导致所得税开支同比增加43%至4.55亿元 [1]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 净现金约133.7亿元 中期股息每股1.38港元 派息率59.6% [1][16] - 订单增长表现优于品牌客户自身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32][3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9.7亿元(+15.3%) 归母净利润31.8亿元(+8.4%) [1][10] - 毛利率27.1%(-1.9pp) 净利率21.2%(-1.4pp) [1][10] - 经营性现金流26.9亿元(+16.6%) 净现比0.85 [16] - 资本开支15.3亿元(去年同期6.4亿元) [3][16]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65.8/74.6/84.0亿元 同比增长5.4%/13.4%/12.6% [4][37] 业务分拆 - 分品类:休闲类(+37.4%) 运动类(+9.9%) 内衣类(+4.1%) 休闲服占比提升至25.3% [2][22] - 分客户:四大核心客户均正增长 客户甲(+27.4%) 客户乙(+6.0%) 客户丙(+28.2%) 客户丁(+14.7%) [2][24] - 分地区:美国(+35.8%) 欧洲(+19.9%) 日本(+18.1%) 中国市场(-2.1%) [2][28] 产能与竞争力 - 柬埔寨新成衣工厂2025年3月投产 已招工4000人 [3][35] -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预计年底投产 规划产能200吨/天 [3][35] - 对比同行表现优异:晶苑国际2025上半年收入12.3亿美元(+12.4%) 儒鸿190.9亿新台币(+10.8%) 聚阳176.1亿新台币(+8.0%) [33][35] - 垂直一体化优势强化 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 [3][35] 行业地位 - 作为规模最大的运动服代工龙头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32] - 主要客户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等国际品牌 [24][32] - 若耐克2026年恢复增长势头 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 [3][32]
以民企之“进”促区域之“兴”——宝鸡市渭滨区谱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27 11:50
民营经济规模与贡献 - 渭滨区民营企业数量达13000余户 占全区企业总数92% [1] -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3.9亿元 占全区生产总值47.1% [1] 金融支持措施 - 通过"秦增信"试点为596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授信 授信金额达2603万元 [5] - 建立金融工作会商机制和地方金融协调机制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4] 农文旅项目案例 - 品农上川农文旅项目发展有机种养殖/自然研学/露营和农业科研 属市区两级重点项目 [2] - 企业获1000万元授信支持 缓解前期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融资压力 [4] - 企业实施"农业+"战略 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研学教育/健康养生行业融合 [4] 服装制造企业升级 - 绿夏服饰具备10条生产线和自动裁床等设备 年产能达65万套 [7] - 企业获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 对接高校与科研机构 [9] - 智能数字工厂将于9月投产 智能服装吊挂系统使生产效率翻倍 [9] 数字经济发展 - 渭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汇聚160余户数字经济企业 从业人员近千人 [10] - 立邦软件为全国5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服务 参与9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12] - 主导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国产化替代 树立近百家两化深度融合标杆企业 [12] 工业数字化转型 - 基于立邦数字云平台完善渭滨工业云平台 实施12个工业技改扩能项目 [13] - 全区已有14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和12户民营经济示范转型企业 [13] -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 优化企业产品营销/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环节 [13]
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运动鞋服行业“乘势前行”
证券日报· 2025-08-24 23:41
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 - 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 多元化赛事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活力 [1] - 多项政策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包括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通知 [1] - 运动鞋服行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热情双重推动下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 - 行业已回归稳健增长轨道 国内公司聚焦高质量经营 国际品牌及细分小众品牌势能向上 [3] - 消费环境与政策预期逐步明朗 各公司有望在销售端逐步实现企稳复苏 [3] - 运动板块公司估值普遍回落到历史较低位置 运动仍是兼具高景气和清晰格局的优质消费赛道 [3] 企业财务表现 - 特步国际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8.38亿元同比增长7.1% 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2] - 安踏集团上半年安踏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取得中单位数正增长 FILA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取得高单位数正增长 [2] -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上半年营收18.27亿欧元同比增长13% 连续九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2] - On Holding AG在亚太地区净销售额2.397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14.8% 为所有市场中增长最快地区 [3] - 斯凯奇上半年总营收4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3% [3] - 特步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2.5%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36.8% [5] - 亚玛芬体育第二季度山地户外服饰及装备营收同比增长35%至4.14亿美元 成为三大板块中增速最快板块 [6] 细分市场战略布局 - 运动用品市场迈入存量竞争时代 但结构性机会不断涌现 [4] -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青睐与自身价值观共鸣的品牌 [4] - 特步表示小众运动品牌通过精湛工艺创新设计及自我表达赢得年轻消费群体 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4] - 安踏集团全资收购JackWolfskin品牌 基础对价现金2.9亿美元 以强化户外运动领域竞争力 [4] - 斯凯奇推出全国首家少年概念店及Youth系列鞋服 精准切入青少年差异化市场 [5] - 斯凯奇计划年内新增近50家同类型概念店 [5] - 特步旗下索康尼凭借全品类跑鞋世家定位担当集团第二增长曲线 [5] - 特步旗下迈乐聚焦电子商务及越野跑徒步溯溪三大核心产品线强化专业户外形象 [5] - 亚玛芬体育表示萨洛蒙鞋类业务快速增长成为集团有力增长引擎 [6] 品牌发展战略 - 特步将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巩固竞争优势 快速回应消费趋势变化把握新兴市场机遇 [2] -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业绩增长得益于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 深度洞察本土需求 [2] - 斯凯奇将持续在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加投资巩固和深化中国市场布局 [3] - 细分化与差异化成为消费行业必然逻辑 品牌为寻求突围转向更具潜力的小赛道 [6] - 未来赢家将是那些敢于推进并成功实现高端化并能与潮流文化深度绑定持续对话年轻消费者的运动品牌 [6]
晶苑国际(02232.HK):25H1营收及利润双增长 核心优势提升公司经营韧性
格隆汇· 2025-08-22 03: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 [1] - 归母净利润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7%,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9.73%和7.99%,同比提升0.22和0.31个百分点 [1]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31%和7.64%,同比改善0.02和0.29个百分点 [1] - 中期派息16.3港仙/股,派息比率达60% [1] 产品结构分析 - 毛衣品类营收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9.21%,增速显著领先其他品类 [1] - 休闲服、运动服及户外服、牛仔服营收分别增长11.37%、12.44%和10.31% [1] - 休闲服和贴身内衣毛利率分别提升0.7和1.3个百分点至20.50%和20.80%,受益于生产效率提升 [1] 区域表现 - 亚太及其他地区营收增速达14.50%和14.94%,北美地区增长11.67% [1] 关税应对策略 - 采用FOB收入结构,国际运费、目的港费用及进口关税均由客户承担 [2] - 核心品牌客户产品零售价与离岸价差异较大,关税影响相对有限 [2] - 服饰代工行业整体韧性较强,品牌客户需求保持稳健 [2] 业务发展前景 - 通过共创模式与优质品牌客户深度合作,近年切入运动及户外服饰代工赛道 [2] - 短期通过增加员工人数驱动产量提升,长期运动户外业务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亿/2.87亿/3.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83%/18.41%/17.32% [2]
运动鞋服行业框架
长江证券· 2025-08-15 13:13
行业投资评级 - 运动鞋服行业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6] 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 2024年全球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4073亿美元,2015-2024年CAGR为4.6% [12][13] - 2024年全球运动鞋服渗透率达21.7%,其中运动鞋渗透率45.7%,运动服渗透率15.7% [13] - 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4089亿元,渗透率17.8%,运动鞋渗透率65.6%,运动服渗透率9.0% [16][17] - 中国人均运动鞋服支出为40美元,显著低于美国的420美元和日本的264美元 [106] 行业增长驱动力 - 国家体育政策支持:2018-2025年连续出台促进体育消费和全民健身政策 [20][23] - 大众健康意识觉醒: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持续上升,78%以上人群运动主要目的是改善健康 [26][28][29] - 消费升级推动细分赛道:2024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达749场,参与人数705万人次;瑜伽馆数量在一线城市快速增长 [31][34] - 时尚性拓宽场景:运动休闲风格(Athleisure)搜索热度持续走高,Fila市占率从2013年1%提升至2024年7.7% [36][37][4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CR10为36.9%,Nike和adidas分别以13.4%和8.2%市占率位居前二 [44][45] - 中国市场CR10达73%,其中国产品牌占5席,安踏(10.5%)、李宁(9.4%)、Fila(7.7%)位居前列 [50][51] - 运动鞋CR5中本土品牌贡献率从2018年-2.2%提升至2024年5.4% [55] - 营销资源稀缺:Nike和adidas年营销投入分别达338.7亿和221.2亿元,显著高于本土品牌 [59] 产品与技术壁垒 - 头部品牌研发投入高:Nike年研发投入19.8亿元,安踏6.9亿元,李宁3.9亿元 [62] - 中底技术为核心差异:Nike的ZoomX和adidas的Boost技术直接影响市场份额变化 [62][63] - 运动服技术突破:lululemon开发Everlux等9种专有面料,解决瑜伽裤功能性问题 [69][72] 渠道与品类特征 - 直营占比提升趋势:Nike直营收入占比从2015年22%提升至2024年41% [89] - 运动鞋占比更高:Nike鞋类收入占比66%,安踏57%,李宁56% [93][94] - 中国运动服CR10达77.5%,显著高于美国的55.5%和日本的61.9% [97] 行业发展趋势 - 渗透率提升空间:中国运动鞋服渗透率较美日低10-20个百分点 [104][106]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5857亿元,CAGR约7.5% [105] - 短期竞争加剧:2024年行业增速5%,品牌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应对消费分级 [108][110]
永嘉集团(03322)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减少至60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7:05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除税后亏损约60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600万港元亏损减少2600万港元 [1] - 预估亏损减少主要源于高级时装零售业务转亏为盈,取得经营溢利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5200万港元改善5900万港元 [1] - 运动服生产业务取得经营亏损1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经营溢利100万港元恶化2000万港元,部分抵销了时装业务的正面影响 [1] 业务运营 - 高级时装零售业务盈利能力改善源于2024年下半年引入特许经营店模式,推动品牌增长及盈利 [1] - 运动服生产业务亏损因东南亚生产设施的原材料问题导致主要订单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超预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