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鑫日开1号红利科技轮动策略

搜索文档
牛气十足!理财加大“含权”产品布局 大额存单也不“香”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3:04
A股市场资金流入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 同比增70.54% 环比增19.27% [1] - 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3] - M1与M2剪刀差持续收窄 居民风险偏好提升 资金从存款转向权益市场 [4] 含权理财产品发展 - 8月以来新发至少20只含权类产品 [1][3] - 民生理财推出量化增强产品 以中证500为基准 采用量化指增策略 [2] - 招银理财推混合类产品 含低波权益资产及多策略组合 中邮理财推红利科技轮动策略产品 [3] - 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3.64% 较6月升0.51个百分点 权益类产品收益率9.9% 升7.19个百分点 [3] - 含权产品权益仓位20%-40%最受欢迎 因债市调整及股市好转 资金转向此类产品 [4] 产品提前终止现象 - 8月以来85只银行理财因触发敲出条件提前终止 [5][6] - 华夏理财某产品原定2026年到期 因达止盈条件于8月29日提前终止 [5] - 国证资管产品因中证500指数收盘价6668.17高于敲出价6115.48而提前终止 [5] - 提前终止主因包括触发条款及止盈止损策略 市场波动促使理财子公司落袋为安 [6] 存款利率与资产配置趋势 - 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仅1%左右 资本市场上涨带动含权产品收益率飙升 [4] - 低利率环境使投资者降低债券类资产偏好 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将提升 [4] - 大额存单吸引力下降 出现持有4天即转让及让利成交现象 [6] - 居民存款搬家属信心修复型 资金主要流入股市而非楼市 预计呈现慢牛行情 [6]
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 吸引力凸显
证券日报· 2025-08-22 08:02
市场行情与产品表现 - 权益市场走强而债市震荡调整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1] - 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表现亮眼 吸引投资者从纯固收类转向固收+权益产品 [1] - 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64% 较6月上升0.51个百分点 权益类产品达9.93% 较6月大幅上升7.19个百分点 [3] - 中银理财混合类产品"智富指数跟踪策略日开"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高达12.70% 权益部分聚焦中证1000指数 [3] 银行产品策略与营销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营销力度 推荐清单频繁出现此类产品 [2] - 典型固收+权益产品配置80%以上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资产 搭配少量权益资产 [2] - 招银理财推出R3风险等级混合类产品 含低波权益资产及股票量化中性CTA黄金策略组合 [2] - 中邮理财R3风险等级产品"鸿鑫日开1号"权益部分高比例投向高股息ETF [2]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需求 - 投资者因追求更高收益及较低波动 赎回纯固收产品转向含权类产品 [3] - 部分含权类产品认购热度高 出现当日额度售罄情况 [3] -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 较2024年同期2.65%下降0.53个百分点 [4] - 纯固收类与含权类理财产品收益差距拉大 推动资金转向 [3]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利率中枢下行导致传统现金管理类及纯债产品收益率走低 7月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1.50% 固定收益类2.73% 均较6月下滑 [3][4] - 银行理财客群风险偏好低 对市场波动敏感 预期管理难度大 [5] - 权益市场高波动性对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 政策鼓励理财资金入市与理财收益走低共同推动含权产品发展机遇 [5] 机构发展建议 - 理财子公司需通过引入成熟权益量化团队或外部管理人增强投研能力 [5] - 产品设计可采用安全垫+收益增强双轮驱动模式 增加存款同业存单高评级短久期债券配置 [5] - 按风险等级划分产品线精准匹配客群 定期推送持仓报告市场解读 [6] - 针对高净值及个人养老金账户定制化含权产品方案 布局长期限产品提升负债端稳定性 [6]
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凸显
证券日报· 2025-08-22 00:43
市场表现与产品趋势 - 权益市场走强而债市震荡调整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1] - 含权类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表现亮眼 吸引投资者从纯固收类产品转向固收+权益类产品 [1]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营销力度 推荐清单频繁出现此类产品 [2] 产品结构与收益特征 - 固收+权益类产品配置80%以上固定收益资产及少量权益资产 净值波动较大但整体收益较高 [2] - 混合类理财产品采用低波权益资产与多策略组合(股票/量化中性/CTA/黄金) 风险等级多为R3中风险 [2] - 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达3.64% 较6月上升0.51个百分点 权益类产品达9.93% 上升7.19个百分点 [3] - 特定指数跟踪策略产品表现突出 如中银理财中证1000指数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达12.70% [3] 市场动因与行业背景 - 债市利率中枢下行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承压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 较2024年下降0.53个百分点 [4] - 传统现金管理类及纯债产品收益率走低(7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50%和2.73%) 权益市场走强推动含权产品需求 [3][4] - 高收益信用债与非标资产到期 叠加债市回调(1-3月大幅回调) 共同导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下行 [4] 业务挑战与发展方向 - 银行理财客群风险偏好低 对市场波动敏感 预期管理难度大 R3及以上风险产品推广受限 [5] - 权益市场高波动性对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 需通过引入成熟权益/量化团队或借力外部管理人增强投研实力 [5] - 产品设计可采用安全垫+收益增强双轮驱动模式 增加存款/同业存单/高评级短久期债券配置以降低波动 [5] - 按风险等级划分产品线 定制化服务高净值及养老金客群 通过持仓报告和市场解读实现投顾闭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