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度烈金刚

搜索文档
珠江啤酒高层变动,“华南王”何去何从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07:4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黄文胜任珠江啤酒董事长一个月后辞去总经理职务 仍担任董事 董事长及党委书记 [1] - 黄文胜2020年加入公司任总经理 此前在通信与智能装备领域任职 具备技术管理及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1] - 新任总经理张涌为公司现任党委副书记 曾任广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副处长及多家国企高管 [2][3] 经营战略与业绩表现 - 黄文胜任总经理期间聚焦产品推新 渠道开拓 降本增效三大方向 [2] - 2022-2023年推出7鲜生原浆 珠江识叹 28度烈金刚等高端新品 并布局原浆体验店 2024年新增244家门店 [2]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56%至57.31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至8.31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2] 全国化战略挑战 - 全国化战略始于前任董事长方贵权 王志斌时期提出"3+N"产品战略但成效有限 [4] - 2010-2013年公司尝试全国化拓展 因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需大量投入换取市场份额 效果一般 [4][5] - 2020-2024年华南地区收入占比约95% 2024年华南营收54.91亿元(占比95.81%) 其他地区营收下滑10.37%至2.4亿元(占比4.19%) [5] 行业竞争环境 - 啤酒行业处于缩量周期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稳固 [4][5] - 其他啤酒厂商正加码全国化布局 对区域性企业构成竞争压力 [5]
珠江啤酒高层变动,“华南王”何去何从?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23:22
核心管理层变动 - 黄文胜任珠江啤酒董事长一个月后辞去总经理职务 仍保留董事 董事长及党委书记职位 [2] - 黄文胜2020年经时任董事长王志斌提名加入公司 此前在通信与智能装备领域任职 具备技术管理及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2] - 新任总经理张涌为现任党委副书记 曾任广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副处长及多家国企高管 [3][4] 战略与经营成果 - 黄文胜任总经理期间聚焦三大方向:产品推新(推出7鲜生原浆 珠江识叹等高端新品) 渠道开拓(原浆体验店新增244家至2024年) 降本增效(供应链数字化改造) [3]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56%至57.31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9.1%至8.31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3] - 原浆体验店2022年从广东起步 2023年向全国扩张并设定500家门店目标 [3] 全国化战略挑战 - 全国化战略由第三任董事长方贵权启动 王志斌时期提出"3+N"产品战略但未实现突破 [5] - 2010-2013年公司推行"南固 北上 西进 东拓"战略 因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导致效果有限 [5] - 2020-2024年华南地区收入占比持续达95% 其他地区营收2024年下滑10.37%至2.4亿元(占比4.19%) [6] - 华南地区近五年收入复合增长率8.1% 高于公司整体7.8%的复合增长率 [6] 行业竞争环境 - 啤酒行业已进入缩量周期 区域市场竞争格局固化 需大量投入才能获取份额 [5] - 同业竞争对手加速全国化布局 对区域性啤酒企业构成压力 [6]
珠江啤酒换帅:粤啤龙头的挑战 在下个缩量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4:1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珠江啤酒董事长王志斌因到龄退休辞任,总经理黄文胜接任,成为公司历史上第五任掌门人 [2] - 黄文胜2020年初从通信行业"空降"珠江啤酒担任总经理,并非内部提拔 [2] - 公司前四任一把手中有三任是内部成长起来的 [3] 公司历史发展 - 第一任厂长刘志清奠定广东市场领导地位并推出国内首款纯生啤酒 [3] - 第二任董事长杨荣明引入英特布鲁持股带来国际经验 [3] - 第三任董事长方贵权推动公司上市并提出全国化战略 [3] - 第四任董事长王志斌提出"3+N"产品战略推动业绩飞升 [3] 公司业绩表现 - 过去五年公司营收增长30%,盈利增长40% [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长近30% [3] - 2016-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60%,归母净利润增长7倍 [9] - 高档产品收入占比从2016年不到40%提升至2024年70%以上 [10] 产品战略 - 2018年提出"3+N"战略,2022年调整为"雪堡、纯生、珠江+特色"产品线 [10] - 97纯生定位于8-10元主流价格带,近年逐步放量增长 [22] - 2020年以来推出7鲜生原浆、珠江识叹、28度烈金刚等高端新品 [11] - 2022年开始布局原浆体验店,2024年新增244家 [1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在全国啤酒行业份额仅4% [3][21] - 在广东市场份额约30%,保持省内第一 [20] - 广东省2024年成为全国啤酒产量第一大省,产量474.72万千升 [22] 行业挑战 - 啤酒适龄消费者数量逐步减少,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缩量周期 [19][21] - 前五大啤酒品牌已占据九成以上市场份额 [21] - 竞争对手嘉士伯、华润雪花等纷纷在广东扩产 [22] 未来发展 - 需要巩固广东大本营,继续发力中高端产品 [22] - 需在省外寻找突破口,原浆体验店是当前重点扩张模式 [23][24] - 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通过不同策略实现了全国化扩张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