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00V直流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800V架构重塑AI数据中心:31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大起底
AI数据中心能源挑战与架构演进 - AI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一个大型数据中心耗电量堪比一座中小城市,其用电模式呈现剧烈波动,瞬间功耗峰值让传统电网和UPS备用电源不堪重负 [2] - 英伟达发布的800V直流架构白皮书提出,未来AI数据中心必须集成具备快速响应、瞬时充放电和智能调度能力的先进储能系统,这预示着储能产业将迎来AI驱动的爆发式增长 [4] - 行业规划了清晰的“三步走”演进路线:第一步采用“侧置供电机柜”实现电源模块物理分离;第二步推动架构从分散走向集中;第三步利用SST实现从电网10kV中压交流电到800V直流的“一步到位”转换 [6][7][9] - “混合储能”成为新架构的技术内核,通过有机组合超级电容(响应毫秒级突发)、高倍率电池(应对秒级至分钟级需求)和大型储能系统,形成多层次快速响应的备电体系 [10] 关键技术变革与硬件升级 - 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是技术基石,SiC在SST等环节稳定处理上万伏高压转换,GaN在服务器内部以极快速度为GPU提供精准低压供电 [11] - 固态变压器(SST)是颠覆性产品,将电网中压电一步到位高效转换为800V直流,省去中间多次转换的能量损耗,每年可为一个大型数据中心节省千万度电,轻载时效率比传统变压器高出5% [11][12] - SST用先进芯片代替笨重铜线圈,实现“硅进铜退”,将供电系统占地面积减少一半以上,并能无缝接入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成为构建AI工厂的智能核心 [15] - 未来竞争是“智慧”的较量,能源系统需具备预测能力以洞察算力负载变化,并智能协同指挥不同储能单元,价值正从硬件向控制算法和软件转移 [15] 储能与电源解决方案市场参与者 - 阳光电源成立AIDC事业部,瞄准海外市场,规划包括机柜内电源以及高压侧、低压侧等直流微电网解决方案,预计2026年推出相关产品 [19] - 华为提出数据中心应实现“安全可靠、融合极简、低碳绿色”三大特征,与施耐德、艾默生并列为国内数据中心供配电领域领军企业,强调高集成度和绿色化转型 [20] - 科华数据是全球第四大模块化UPS供应商,在国内自主建设超过20个数据中心,其液冷、UPS及配电产品被腾讯长三角数据中心、字节跳动数据中心及阿里云等头部客户深度采用 [21][23] - 双登股份在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榜上高居榜首,是数据中心储能的“隐形冠军” [24] - 南都电源拥有超过30年储能技术积累,2024年全球出货量稳居前二,2025年10月成功中标美国德州某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园区的锂电储能项目 [26][27] - 维谛技术将于2026年推出完整800V直流产品系列以全面支持NVIDIA未来Rubin Ultra平台,是全球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领导者 [35] - 伊顿在2025年10月推出面向AI数据中心的全新800V直流参考架构,整合超级电容器作为快速备用电源、支持Open Rack V3标准母线配电等创新技术 [39] 数据中心运营商与绿色算力发展 - 世纪互联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运营商,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50座数据中心和逾5.2万架机柜,重点打造乌兰察布“10GW绿色直流”超大规模智算基地等项目 [43] - 光环新网在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拥有超过12座自建数据中心,运营机柜超7万架,并积极响应“东数西算”战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加速布局大规模算力基地 [45] - 数据港在全国七大核心市场运营35座数据中心,总装机功率达371.1MW,其与阿里合作的河源数据中心以1.19的PUE被评为“2025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47] - 润泽科技已完成全国7个AIDC算力集群布局,规划机柜数量32万架,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甘肃及海南等核心区域,初步构建“一体化算力中心体系” [48] 温控与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 - 三河同飞推出覆盖板式和浸没式液冷的全套解决方案,已成功拓展科华数据等客户,并有产品用于CPU/GPU冷却场景 [51] - 英维克于2021年率先推出“Coolinside”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覆盖从CPU/GPU冷板到冷却剂的完整架构,为腾讯、阿里巴巴、秦淮数据等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高效节能制冷产品 [52] - 高澜股份形成覆盖冷板式和浸没式的完整液冷解决方案,其浸没式液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万国数据等头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53] - 申菱环境2024年数据服务板块营收同比大增75.4%,来自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头部客户的新增订单增长近一倍,拥有超68项液冷技术相关专利 [54]
比特狂奔,瓦特乏力:AI算力危机与储能的“供血”革命
高工锂电· 2025-10-27 19:52
文章核心观点 - AI算力的指数级增长与电力供给的线性增长出现结构性脱节,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最大瓶颈[4][5][6] - 储能系统价值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备用电源演变为AI数据中心电力架构的核心调度中枢[6][12][18] - 未来算力的竞争本质是获取稳定、大规模电力能力的竞争,中国凭借在新能源、储能和特高压电网领域的优势探索换道超车路径[5][19][20] AI算力发展与电力需求矛盾 - AI大模型训练规模扩张至数万GPU集群,导致数据中心电力负荷出现剧烈波动,对电网稳定性构成直接威胁[2][11][16] - 单芯片功耗向5千瓦迈进,机架功率从传统8千瓦提升至100千瓦乃至500千瓦,一个AI机柜耗电量堪比小型社区或摩天大楼[2][9] - 一次ChatGPT查询耗电量约是一次Google搜索的10倍,到2027年AI服务器机架功耗将是5年前云服务器的50倍[9] - 全球数据中心空置率已降至3%的历史低点,热门市场接近零空置,电力供不应求成为常态[16] 储能技术解决方案与架构变革 - 英伟达发布800V直流架构白皮书,明确下一代配电方案和AIDC配储的必要性,800VDC成为最优架构[2][10] - 英伟达提出双层储能策略:机房内采用超级电容/电解电容(响应时间<400μs)平抑GPU计算峰值;机房外采用大型锂电池储能实现10秒-1小时级能量缓冲[12] - 储能系统需解决AI工作负载的巨大波动性,确保电网负荷波动率<2%的严苛要求[11][12] - 2026-2027年上线的Rubin Ultra机柜功率达到600kW以上,下一代平台将推动单机架功率突破1MW[10]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高盛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飙升160%,美国数据中心电力供需缺口将达到10.4GW[17] -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达到1500TWh[14] - 宁德时代、华为、阳光电源、比亚迪等中国储能企业正成为AIDC储能主力军,率先抢占市场[21] - 中国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将算力需求导向能源富集地区,配套建设大规模储能设施,构建总成本更具竞争力的算力网络[20] 技术协同与产业变革 - AI驱动电池产业变革,颠覆传统研发范式,从"试错"走向"预测",加速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量产[22][23] - AI赋能电池产业"设计-制造-运营"全链条,实现极致质量控制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23] - 随着AI芯片功耗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失效,整个行业已全面转向液冷技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