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一体化
搜索文档
20cm速递|云南最大“风光储一体化”集群新能源基地全面建成!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规模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5 15:22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贺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11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1.28%,持仓股帝科股 份涨超5%,上能电气涨超4%、阳光电源涨超2%。 近日,由中国电建总承包的云南楚雄州永仁县3个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云南省在建最 大"风光储一体化"集群新能源基地全面建成,将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绿能。此次全容量并网发电 的项目包括云南楚雄州永仁县班别、鸡田村、潘古里3个光伏项目,装机容量合计14万千瓦,年供绿电 约2.49亿千瓦时。此次发电的项目与去年发电的大姚县52.3万千瓦光伏基地,共同构成了"风光储一体 化"集群新能源基地,是目前云南省在建最大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双碳"战略下,清洁能源投资需求将持续强劲,风光储一体化作为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关键模式, 是未来行业主流发展方向。既降低了行业度电成本、 ...
国轩高科10亿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11-24 18:34
剑指风电,国轩高科10亿落子! 企查查 官方显示,11月17日, 合肥国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在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 注册资本10亿元 ,法 人 贾独俊,经营范围包括 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等。 该公司国标行业所属 风力发电,由 国轩高科旗下合肥国轩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工商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商信息 历史工商信息 | | | | ■ 文字介绍 宝 工商官网快照▶ | 이 응田 © 企查查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40100MAK21F5J9A | 企业各称 | 合肥国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 | | 法定代表人 | 贾独俊 馆关联企业 3 | 登记状态 |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 成立日期 | 2025-11-17 | | | | 注册资本 | 100000万元 | 实缴资本 | | | 组织机构代码 | MAK21F5J-9 | 工商注册号 | 340173000632430 | 纳税人识 ...
宁德时代锚定储能全域增量新赛道
鑫椤储能· 2025-11-13 20:54
政策导向与市场机遇 -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政,明确储能为新能源融合的枢纽,推动储能从配套设施向价值创造主体转变 [1][2] - 政策优化沙戈荒等新能源基地储能配置比例,支持新型储能与光热、抽水蓄能协同打造100%新能源基地 [2] - 新政提及新能源与配建储能一体化调用、虚拟电厂规模化发展等要求,与公司战略高度契合 [2] - 政策发布次日储能板块强势领涨,公司盘中涨幅近6%,市场认可政策与龙头结合的发展模式 [2] 技术布局与产品矩阵 - 公司量产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上实现突破,满足大型储能电站长周期充放需求 [3] - 钠离子电池凭借高安全性与低温性能优势,为北方高纬度地区储能项目提供适配方案 [3] - 骁遥双核电池具备定制化能力,可灵活响应沙戈荒基地、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不同场景的功率与容量要求 [3] - 全固态电池研发处于全球前列,为储能技术未来升级预留空间,多技术路线策略支持多品种互补开发任务 [3] 应用场景拓展 - 在交通能源融合领域,天行电池已成为新能源重卡首选,其高强度版本适配矿区等复杂工况,为光储充换一体化布局提供动力核心 [4] - 水上场景已有近900艘搭载其电池的电船与全国首个货船换电项目,印证了储能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商业化可行性 [4] - 公司在宜宾等多地打造零碳样板园区,通过风光储一体化与绿电直连模式,践行以绿制(造)绿的产业协同理念 [4] - 储能应用从电站侧延伸至用户侧,实现全域渗透,形成全域增量空间 [4] 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 - 巧克力换电联盟已覆盖45个城市,年内将建成1000座换电站,实现车电分离并构建可循环的储能服务网络 [5] - 未来全球3万座换电站的规划将进一步激活分散储能资源价值 [5] - 在电池回收领域,实现99.6%的镍钴锰回收率与96.5%的锂回收率,持续降低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 [5] - 欧洲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推动了零碳生态的全球化布局 [5]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从四个维度持续探索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2 19:31
公司行业地位与宏观影响 - 中国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出口新支柱 [1] - 公司贡献全球锂电池出口量近60% [1] - 公司在13大生产基地创造近15万个就业岗位,仅宜宾基地便有约3万名员工 [1] - 全球超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搭载公司电池,年减碳约1400万吨 [1] 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量产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比能、长寿命、高功率方面全面领先行业主流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2] - 三元体系凭借领先性能在公司麒麟、骁遥等电池中广泛应用 [2] - 钠离子电池大幅降低锂资源依赖,提升安全性与低温性能 [2] - 骁遥“双核”电池支持多材料体系自由组合,实现电池“定制化” [2] - 全固态电池研究和产业化进度处于行业前列 [2] 应用场景拓展 - 电池应用从乘用车延伸至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领域 [2]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创历史新高,公司天行电池成为纯电重卡首选,并推出专用高强度版本 [2] - 搭载公司电池的各类船只已近900艘 [2] - 两吨级eVTOL已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多次飞行验证,并取得TC、PC、AC,正在取得OC [2] 商业模式创新与零碳生态构建 - 推动“车电分离”换电模式,将电池从商品变为服务 [3] - “巧克力换电联盟”已覆盖全国45个城市,年底将建成1000座换电站,未来全球目标3万座 [3] - 积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在四川宜宾及海南、福建、山东等地落地“零碳样板” [3] - 电池回收中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 [3] - 在欧洲发起“全球能源循环计划”项目,联合全球产业伙伴推动循环经济转型 [3]
这个板块大面积涨停,重磅消息传来
证券时报· 2025-11-05 16:07
电气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午后电气设备板块一度大涨近4%,截至收盘板块内涨停或涨幅超10%的个股近30只 [1] - 灿能电力30%涨停,亿能电力涨超20%,双杰电气、阿特斯、众智科技、金冠电器、中能电气等多股20%涨停,金盘科技涨超18% [3][4] - 涨幅榜前列个股包括灿能电力(涨29.96%)、亿能电力(涨20.79%)、双杰电气(涨20.02%)、阿特斯(涨20.02%)、众智科技(涨19.99%)等 [4] 电力超级周期核心观点 - 瑞银预测中国将开启持续10年的电力超级周期,2028—2030年中国电力需求年增速将飙升至8%,较此前市场预估的4%直接翻倍 [1][8] - 电力超级周期的核心动力源于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升级与居民消费升级形成的三重拉动 [8] - 未来5年国内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将从当前的31%跃升至50%以上,光伏、风电装机量需实现翻倍增长 [10] 电力需求增长驱动力 - 仅新能源汽车与数据中心两大领域,未来5年新增用电量年均增速就将超过15% [8] - AI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的年增长贡献将从当前的0.4%暴涨至2028年的2.3%,6年间增幅达5倍 [9] - 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充电的电力需求未来5年复合增速分别达33%和39% [9] - 2025年上半年新兴产业用电增速已突破20% [9] 供给端结构性重塑 - 新能源“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催生了配套需求,抽水蓄能与锂电池储能构成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为标配 [10] - 传统火电转型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器”,超临界机组改造、煤电与储能结合的一体化项目成为主流 [10] - 国家电网计划未来3年投资超1.2万亿元建设特高压与智能电网,以解决新能源集中在西北、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的“供需错配”问题 [11] 政策支持体系 - “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明确新能源和储能装机硬指标,2025年上半年超1000亿元专项债定向投入新能源与电网建设 [11] - 分时电价、容量电价机制保障了企业盈利空间,仅煤电容量电价就能覆盖30%以上的固定成本 [11] -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进一步指引和夯实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数智化电网等环节的中长期机遇 [5][6] AI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影响 -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表示,微软当前面临的并非算力过剩,而是数据中心的供电和物理空间已接近极限,导致大量AI芯片无法通电运行 [4] - 高盛报告指出,到2027年AI服务器的耗电量将是五年前云服务器的50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预计将暴涨160% [5]
美国缺电持续发酵--储能产业剖析
傅里叶的猫· 2025-11-03 20:11
文章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瓶颈从芯片转向电力供应,电力与节能成为下半场关键议题 [1][2] - 储能系统作为“能量银行”,通过解决电力供需时空错配问题,在能源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6][7] - 美国AI数据中心爆发式增长导致并网难题,配置储能成为解决并网容量需求、平抑功率波动的核心方案 [16][18] - 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主要区域增速超过40%,中国市场独立储能占比近60%成为核心增量 [11][12][14] 储能简介 - 储能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产能和用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匹配,提升能源灵活性和稳定性 [6] - 在时间匹配上,储能可解决如太阳能发电昼夜间供需不平衡问题 [6][7] - 在空间匹配上,储能可将偏远地区多余新能源传输至电力需求旺盛地区 [7] - 储能分为大储(容量≥1000kWh)、工商储(容量10-1000kWh)和户储(容量3-20kWh)三类 [8][9][10] 大型储能系统 - 大储是服务于发电侧、电网侧的规模化储能项目,是新型电力系统核心基础设施 [8] - 大储核心特征为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需具备与电网深度互动能力 [8] - 应用场景包括与大型风光电站配套的“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以及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8] - 例如在西北风电基地平抑发电波动,在江苏、广东等省用电高峰释放百万千瓦级电力缓解电网压力 [8] 工商业储能 - 工商储针对工商业用户,核心定位是提供“降本增效+能源安全”的双重价值 [9] - 主要盈利模式为峰谷电价套利,例如部分工业省份峰时电价1.5元/度,谷时仅0.3元/度 [9] - 其他价值包括需量管理以降低基本电费支出,以及为数据中心等用户提供应急供电保障 [9] 户用储能 - 户储主要面向居民家庭,通常与家庭分布式光伏配套构成“光伏+户储”系统 [10] - 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家庭实现“自发自用、余电存储”,并在电网故障时提供应急供电 [10] 全球储能格局 - 核心市场集中在中国、美国、欧洲、澳洲及新兴市场,各区域发展特征差异明显 [11] - 全球储能市场保持高增长,主要区域增速均超过40% [12] - 欧洲市场按区域分三档毛利率:英国约45%、德意法约30%、东欧国家约20% [11] - 澳洲市场毛利区间20%-40%,新兴市场如中东毛利20%-25%、东南亚20%、南美22%-23% [11][12] 中国市场分析 - 2025年1-8月国内储能招标、中标量同比分别增长89%、191%,独立储能占比近60% [14] - 若不建设电化学储能,2024-2027年全国电网调峰缺口将累计达158GW、184GW、248GW、318GW [14] - 为缓解压力,2025-2027年国内电化学储能需新增50GW、60GW、66GW [14] - 容量电价政策改善盈利,甘肃项目20年期IRR从3.8%提升至8.7% [14] 美国市场分析 - AI推动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从2024年142TWh(占比3.6%)预计升至2030年323TWh(占比超8%) [16] - 美国在运营数据中心规模34.7GW,排队并网项目规模达100GW,得州并网排队时间长达11年 [18] - 配置储能可解决并网痛点,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对储能需求达122-245GWh [16][19] - 储能补贴延续至2032年,2033年后逐步退坡,保障未来8年需求增量 [18] 阳光电源价值剖析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保持在45%以上,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58.3% [20] - 海外储能业务毛利率约40%,远高于国内25%左右水平 [20] - 2024年接连拿下沙特7.8GWh、英国4.4GWh、欧洲2.4GWh等大型海外储能订单 [20] - 风电变流器2023年和2024年全球出货量分别达32GW和44GW,市占率全球第一 [20] - 氢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解槽中标容量市占率超30%,海外订单占比超50% [22] - 切入AIDC赛道,预计2030年全球AIDC柜内外电源市场规模超4600亿元 [22] 伊戈尔价值剖析 - 公司为海外储能企业(如Fluence、特斯拉)储能变压器的核心国内供应商 [23] - 北美储能变压器潜在市场空间按年度40GWh装机量测算接近40亿人民币 [24] - 未来在北美储能市场有望占据25-30%份额,对应10-12亿营收,贡献2-3亿净利润 [24] 阿特斯价值剖析 - 公司大储业务布局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等高盈利市场,美国市场占比约50% [25] - 在手储能订单超30亿美金,北美市场接近15亿美金 [25] - 按15-20%净利率测算,北美订单可贡献15-20亿人民币净利润 [25]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光伏50ETF(159864)领涨超3.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0:56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扩绿,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 - 发改委提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实施碳考核、碳管控等制度,推动碳市场管控与强制绿电消费政策同步扩围,或将进一步扩大绿电需求 [1] - 新能源发展将从重视供给转向重视需求,风光储一体化模式有望提升为高利用小时、高稳定性和高灵活性的高质量电源 [1] 光伏产业与投资工具 - 光伏50ETF(159864)跟踪的是光伏产业指数(931151) [1] - 光伏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光伏产业指数具有高成长性和波动性特征,是投资者布局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工具 [1]
云南能投:“追风逐绿”步履不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01:12
公司新能源发展规模与业绩 - 新能源装机容量从"十四五"初期的37万千瓦增长至225.725万千瓦,增幅达510.07% [1] - 累计发电量达115亿度,节约标准煤37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8.5万吨 [1] - 归母净利润由2021年的2.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5亿元 [2] - 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超百亿元,装机规模增长超5倍 [2] 具体项目与产能 - 建设近500座风电机组,通泉风电场单小时发电量可达30万度,单台6.25兆瓦风机每小时发电6200度 [1][3] - 永宁风电项目投产后,年输送清洁电力超3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60万吨 [5] - 竹园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今年4月30日全容量并网,轿子、披嘎打厂箐光伏项目陆续投建 [8] 技术与运营创新 - 创新应用微观选址优化技术,依托大数据分析与算法精准确定风机点位,提升风能捕获能力 [6] - 投资建设新能源远程集中控制中心,实现对风电场和发电机组的实时观测与集中统一调度管理 [6] - 集控中心平台设有风电场发电量预测板块,通过风速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7天内发电量预测 [7] - 计划引入AI分析,以提升风功率预测准确性及市场化交易水平与质量 [7] 储能业务与一体化布局 - 35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于10月28日正式开工,总投资18.72亿元,利用昆明盐矿退役盐穴作为储气库 [1][9] - 该项目为西南地区首个高海拔山地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可实现每天储能8小时、释能5小时,一次存储电量可满足中小城市连续用电5小时 [10] - 公司布局风储一体机、钠离子电池等新兴前沿业务,构建"风光储"一体化绿色发展闭环 [8][10] 团队建设与社会效益 - 拥有一支147人的专业团队,承担从项目投资、建设到运营的全链条工作,人均创利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居云南省前列 [3] - 团队探索出"绿电+文旅"乡村振兴新模式,诸葛南山风电项目被打造为3A级风电景区,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增收30% [4] - 普洱盐业分公司将于2025年成为全国盐行业首家零碳工厂,通过绿电替代传统能源实现生产全周期"近零排放" [8]
*ST宝实2025年三季度报告:顺利完成资产重组 转型新能源发电上市平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8 20:36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 重大资产重组已于2025年第三季度顺利完成,公司剥离原轴承制造业务,置入宁夏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1][2] - 交易对价采用资产置换与现金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并于2025年7月11日经股东会审议通过 [2] - 公司主营业务实现全面转型,形成以风电、光伏发电为核心、储能为配套的新能源发电业务结构 [2] 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7.74%(追溯调整后)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0%(追溯调整后) [3]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05.47%(追溯调整后) [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95.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19%(追溯调整后) [3] - 公司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27.94亿元,固定资产增加36.52亿元,主要因新能源板块新建项目增加及转固 [3] 战略定位与未来发展 - 公司重组后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属国资体系中唯一的新能源发电上市平台 [1] - 未来将依托宁夏资源禀赋,聚焦新能源发电主业,加快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布局 [4] - 公司将结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推动用能协同与"绿电直供"模式,拓展新能源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4] - 公司目标为打造"风光发电+储能+绿电交易"的多元业务体系,成为自治区新能源产业重要支柱 [4]
比特狂奔,瓦特乏力:AI算力危机与储能的“供血”革命
高工锂电· 2025-10-27 19:52
文章核心观点 - AI算力的指数级增长与电力供给的线性增长出现结构性脱节,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最大瓶颈[4][5][6] - 储能系统价值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备用电源演变为AI数据中心电力架构的核心调度中枢[6][12][18] - 未来算力的竞争本质是获取稳定、大规模电力能力的竞争,中国凭借在新能源、储能和特高压电网领域的优势探索换道超车路径[5][19][20] AI算力发展与电力需求矛盾 - AI大模型训练规模扩张至数万GPU集群,导致数据中心电力负荷出现剧烈波动,对电网稳定性构成直接威胁[2][11][16] - 单芯片功耗向5千瓦迈进,机架功率从传统8千瓦提升至100千瓦乃至500千瓦,一个AI机柜耗电量堪比小型社区或摩天大楼[2][9] - 一次ChatGPT查询耗电量约是一次Google搜索的10倍,到2027年AI服务器机架功耗将是5年前云服务器的50倍[9] - 全球数据中心空置率已降至3%的历史低点,热门市场接近零空置,电力供不应求成为常态[16] 储能技术解决方案与架构变革 - 英伟达发布800V直流架构白皮书,明确下一代配电方案和AIDC配储的必要性,800VDC成为最优架构[2][10] - 英伟达提出双层储能策略:机房内采用超级电容/电解电容(响应时间<400μs)平抑GPU计算峰值;机房外采用大型锂电池储能实现10秒-1小时级能量缓冲[12] - 储能系统需解决AI工作负载的巨大波动性,确保电网负荷波动率<2%的严苛要求[11][12] - 2026-2027年上线的Rubin Ultra机柜功率达到600kW以上,下一代平台将推动单机架功率突破1MW[10]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高盛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飙升160%,美国数据中心电力供需缺口将达到10.4GW[17] -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达到1500TWh[14] - 宁德时代、华为、阳光电源、比亚迪等中国储能企业正成为AIDC储能主力军,率先抢占市场[21] - 中国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将算力需求导向能源富集地区,配套建设大规模储能设施,构建总成本更具竞争力的算力网络[20] 技术协同与产业变革 - AI驱动电池产业变革,颠覆传统研发范式,从"试错"走向"预测",加速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量产[22][23] - AI赋能电池产业"设计-制造-运营"全链条,实现极致质量控制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23] - 随着AI芯片功耗提升,传统风冷技术失效,整个行业已全面转向液冷技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