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变压器(SST)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变压器SST产业趋势凸显,多厂商布局看好应用前景-新能源
2025-08-25 17: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固态变压器(SST)产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电源设备、固态电池产业链、光伏产业链、人形机器人领域 - 公司:中国西电(已应用2.4兆瓦SST)[5]、阳光电源(研发试点)[5]、金盘科技(研发试点)[5][9]、新特电器(建议关注)[9]、易盾(海外研发)[5]、台达(海外研发)[5] - 其他提及企业:拉格诺尔、宏工宏工、先导智能、银河电子(固态电池设备)[11];厦钨新能(材料端)[11];上海洗霸、海神药业、华城锂电(硫化锂方向)[11];科达利、福晶精工、金阳股份(人形机器人)[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SST技术优势**:通过半导体元件替代传统铁芯绕组,工作频率达上千赫兹,体积缩小至传统1/5,转换效率98%以上,功率密度超10千瓦/公斤(传统十倍以上)[1][4][7] - **应用驱动**:AI数据中心功率需求激增(英伟达单柜功率从200千瓦升至600千瓦甚至1,000千瓦)[3],SST可简化10千伏交流电到800伏直流电转换链路,提高能效[1][2] - **规模化时间表**:国内外企业处于早期阶段,中国西电已部署2.4兆瓦SST[5],预计2027-2028年实现规模化部署[1][5] - **成本与市场空间**:当前海外价格每瓦7-14元人民币[1][6],随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成本有望下降[1][6];2025年全球AIDC部署量预计达十几吉瓦(未来或接近二十几吉瓦),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人民币[1][8],SST需求预计达千亿级别[3][9] - **配套环节机会**:800伏HVDC、ACDC、BBU及液冷设备同样被看好[3][10] **其他重要内容** - **固态电池进展**:处于送样和产品发布阶段,建议关注干法电极、质恒绝缘、等电压设备及材料企业(如厦钨新能)[11] - **光伏产业链调控**:工信部会议倡导公平竞争,硅料价格修复至4.6-4.9万元/吨,建议关注硅料端及新技术端机会[12] - **人形机器人催化因素**:短期以会议和运动控制优化为主,建议关注新能源领域布局企业(如科达利)[13] **数据与单位引用** - 中国西电SST功率:2.4兆瓦[5] - SST价格:每瓦7-14元人民币(海外)[1][6] - 2025年AIDC部署量:十几吉瓦(可能接近二十几吉瓦)[1][8] - AIDC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人民币(按每瓦7元计算)[8] - 硅料价格:4.6-4.9万元/吨[12]
800V HVDC有望成为未来AIDC供电架构,国内供应链迎来新机遇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涉及的行业**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供电架构[1] - 光伏产业链[11] - 人形机器人[12][13] - 风力发电(海风为主)[14][15] - 固态电池及半固态锂电池[9][10][16] **涉及的公司** - **HVDC相关**:麦克米特、中恒电气、和望电器、胜宏股份、科士达、科华数据[6] - **SST相关**:金盘科技、新特电器、明阳电器、阳光电源、中国西电、科陆电子、特变电工、江苏华辰[8] - **固态电池设备端**:先导智能、银河科技、马克诺尔、宏工软控[10] - **人形机器人**:科达利、福晶工、金阳股份[13] - **半固态电池**:南都电源、孚能科技[16]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DC供电架构升级(800V HVDC)** - **技术优势**:800V HVDC减少AC-DC/DC-DC转换,节能且铜材用量大幅降低(传统54V系统耗铜量大)[3][4] - **行业驱动**:英伟达2025年COMPUTEX宣布采用800V HVDC,Meta/Alphabet/微软资本开支上调(Meta至660亿美元,Alphabet至850亿美元)[1][5] - **国内机遇**:海外需求高景气为国内供应链(如麦克米特)提供突破窗口期[5][6] **2 固态变压器(SST)前景** - **应用领域**:数据中心、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海外计划推出2MW商用原型机)[7] - **技术方向**:高频电力电子转换,规模化部署需3年[7][8] **3 固态电池关键环节** - **设备端**:干法电极、制恒绝缘、等电压环节已获千万级订单(如先导智能)[9][10] - **材料端**:需等待中试线落地(推荐下午新能)[10] - **半固态进展**:南都电源2.8GWh储能项目、孚能科技商业交付美国客户[16] **4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 - **现状**:硅片/电池组件环节价格修复,供给侧改革推进(硅料为切入点)[11] - **投资建议**:重点布局硅料及辅材浆料环节[11] **5 人形机器人催化事件** - **产业链迭代**: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飞行机器人展示(宇树科技表现突出)[12][13] - **标的**:主业扎实企业(科达利)或与小米/华为生态相关企业(金阳股份)[13] **6 风力发电(海风)** - **海外需求**:2026年海外市场(尤其海风)增长明确,国内广东/江苏2025年交付量提升[15] - **竞争修复**:主机及海风环节中标价格回升[14] ---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方向补充**:硫化物技术(硫化锂)、干发活料、激光绝缘质痕(软控宏工、德龙激光)[17] - **投资策略优先级**:IDC电源系统>固态电池>光伏反内卷>双海(海风+出海)[18] **数据引用** - 铜材节省:800V HVDC vs 传统54V系统[4] - 资本开支:Meta上调至660亿美元(+3.1%),Alphabet至850亿美元[5] - 半固态订单:南都电源2.8GWh项目[16]
AIDC电源&液冷观点更新
2025-08-05 11:1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数据中心电源与液冷技术行业 - 公司:涉及国内电源企业(如和望、欧陆通、迈米、中恒)、海外科技巨头(Meta、英伟达、微软、谷歌)及液冷技术相关公司(英维克、思泉新材等)[1][2][5][1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源技术升级与市场机会** 1. **功率需求升级**:数据中心电源功率从3千瓦→5.5千瓦→12千瓦甚至更高,技术门槛提升淘汰部分老供应商,为国内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创造机会[1][2] 2. **HVDC架构加速落地** - Meta计划2026年Prometheus项目采用±400伏HVDC方案(比预期提前1年)[1][3] - 英伟达2027年Ruben Ultra配套800伏HVDC架构,海外推进速度超预期[1][3] - 国内企业需提前布局(研发周期12-14个月,总周期1.5-2年)[4] 3. **HVAC趋势明确**:英伟达Robin Ultra单机柜功率达600千瓦以上,HVAC可降低铜牌成本及电流损耗[6] **固态变压器(SST)优势** - 直接转换10千伏电网→800伏直流供电,减少50%电缆用量,效率比边柜电源高0.5个百分点,北美高电价地区更倾向采用[8] **液冷技术趋势** 1. **渗透率加速**:当前20%→2025年底预计50%,驱动因素包括高算力芯片需求、系统效率提升及节能政策[10][13] 2. **海外巨头动向**:微软所有数据中心将支持液冷系统,GB300机柜2026年液冷比例近100%[12][14] 3. **国内进展**:华为CM384架构液冷占比70%,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1.25,推动液冷改造[13][15] **国内外市场差异与机会** - **海外市场**:算力规模大、技术迭代快(如HVDC、SST),国内企业需突破高压大功率技术(如台达ACDC报价5元/瓦 vs 国内HVDC 0.5元/瓦)[5][6] - **国内市场**:政策补贴(如上海6亿元算力券)、分/业同源架构灵活应对需求[15][16] --- 其他重要内容 1. **催化剂事件**: - 2025年10月全球OCP大会公布新技术路线 - Meta 2026年Q1投建数据中心,国内企业供应链切入机会[11] 2. **国产替代逻辑**:液冷服务器需求增长推动国内厂商送样认证(解决台企漏液问题),关注英维克、申菱环境等[14][18] --- 数据与单位引用 - 功率数据:3千瓦→5.5千瓦→12千瓦→600千瓦(单机柜)[1][6] - 价格对比:台达ACDC 5元/瓦 vs 国内HVDC 0.5元/瓦[5] - 液冷渗透率:20%→50%(2025年底)[10] - 政策目标:新建数据中心PUE≤1.25[13]
AIDC深度: SST方案—变压器颠覆性技术路线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数据中心及供配电系统 特别是固态变压器(SST)技术路线[1] - 涉及公司包括新特电气 西电电子 中国西电 金盘科技 盛宏四方 科陆 陨落科技 安泰科技[17][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数据中心发展趋势** - 2030年前保持35%+复合增长 单机柜功耗从通算时代4-6千瓦跃升至智算时代20-40千瓦甚至120千瓦以上[1][5][6] - 发展重点转向超算/智算需求 推动全直流系统及末端高压等级方案(如英伟达800伏直流架构2027年部署)[5][7] **SST技术优势** - **效率与体积**:频率达上百千赫兹(高频十兆赫兹) 体积/重量减少50%+ 占地面积缩减[3][11][12] - **功能创新**:直接10kV交流转800V直流 无需滤波/无功补偿 可反向输电[1][10][13] - **对比传统方案**:建设周期<3个月(UPS需300天) 传输效率更高 自主解决谐波/无功问题[14][15] **供配电系统挑战与迭代** - 单机柜功耗8千瓦时供配电占地面积达总面积50% 高功耗下与IT设备面积相当[8] - 技术迭代路径:HVDC(效率95%)→巴拿马电源(移相变压器)→SST(三级功率变换)[9][10] **应用前景与产业化** - 2027年进入小批量量产 西电电子已在"东数西算"项目应用2.4兆瓦低压SST[16] - 适用场景扩展:数据中心 新能源并网 半导体制造 粒子加速器等[12][13] 关键数据与百分比 - 效率提升:HVDC方案效率约95%[9] - 体积缩减:SST比传统变压器减少50%+[12] - 建设周期:SST方案<3个月 vs UPS方案300天[14] 产业链受益方 - **设备商**:新特电气(高频技术储备) 金盘科技(NIDC BRG领域布局)[17] - **材料商**:陨落科技(纳米晶铁氧体磁芯) 安泰科技[18]
AIDC行业专题(一):智算中心加速扩张政策+需求双轮驱动供电系统升级
甬兴证券· 2025-07-28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表明行业基本面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同期基准指数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算中心产业在政策体系化支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以及市场需求爆发等因素驱动下加速扩张,2023 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为 879 亿,同比增长 90%以上,预计 2028 年有望达 2886 亿元,地方政府及基础电信运营商是主要参与方 [1] - 各企业针对算力的资本开支快速增加,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有较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2] - 当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以 UPS 为主,未来将向 HVDC、巴拿马电源甚至 SST 转变,HVDC 和巴拿马电源在多方面优势明显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力需求驱动 AIDC 需求增长 政策体系化支撑+大模型需求共振,智算中心投资规模高增 - 大模型应用推动数据量快速增长,智算中心进入扩张阶段,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驱动智算中心建设 [16][17] - 预计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近 3000 亿元,2023 年投资规模为 879 亿,同比增长 90%以上,2024 年相关项目情况良好 [19] - 地方政府及基础电信运营商是智算中心主要参与方,从项目数量和算力规模来看,不同主体占比有所不同 [20] 三大运营与互联网厂商齐加码 - 三大运营商针对算力投资均提升,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有明确的投资计划和占比提升 [22][25] - 国内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及投入 AI 相关建设开支大幅增长,如阿里巴巴、腾讯等 [25]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从 UPS 向 HVDC 和巴拿马电源升级 数据中心架构分类 - 数据中心供电架构主要分为交流 UPS 供电架构、高压直流(HVDC)供电架构、中压直供集成式供电架构和柔性直流输电架构 [26] - 交流 UPS 供电架构由整流器、逆变器等组成,工作原理较复杂,实际应用分 UPS 2N 架构和市电+UPS 架构 [30][33] - HVDC 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主要有 336V 和 240V 两种标准,240V 应用较广 [33][37] - 中压直供集成式供电架构主要以巴拿马电源供电方案为主,固态变压器(SST)也是未来趋势,但目前以试点为主 [37][39] HVDC 可靠性和利用率方面优势明显 - HVDC 在可靠性、利用率、能效、经济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可规避 UPS 逆变器故障风险,保持较高利用率,降低热能损耗,减少占地面积,简化配电系统结构,降低一次性投资成本 [3][40] - 英伟达推出的 800V 高压直流将显著提升能效与可靠性 [46] 巴拿马投资成本和运行效率方面优势显著 - 巴拿马电源在投资成本、运行效率和节省机房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转换效率达 97%,总投资可下降约 768 万元 [3][47] -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全国已应用 366 套巴拿马电源,容量超 800 兆瓦 [49] 供电架构向中高压转变是未来趋势 国内外企业加速 HVDC/巴拿马电源布局 - 高压直流系统使用数量不断增长,全球 HVDC 传输系统市场规模将在 2029 年达到 155.9 亿美元 [51] - 国内外企业在 HVDC/巴拿马技术与应用进展显著,如纳微半导体、维谛技术、英飞凌、科华数据、中恒电气等 [53] 供电高效在 AIDC 时代价值凸显,高密、高效节能的供电系统是大势所趋 - 智算中心面临用户诉求、单机柜功耗高密化、能源利用效率要求高等挑战,供电系统优化关注点将转向更高电压等级 [57][59] - 国家及部分省市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对 PUE 等提出要求 [61] 投资建议 - 随着智算中心需求增长和企业投资加速,供电系统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国内 ups 核心供应商科华数据、科士达,以及国内 HVDC 和巴拿马电源龙头中恒电气 [4] 中恒电气 - 公司提供 HVDC 电源等智能供电产品,广泛应用于多种数据中心场景,牵头制订相关国家标准,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65][66] 科华数据 - 公司凭借直流供电系统节能技术在头部客户中取得成绩,形成 800VDC 产品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72] 科士达 - 公司是业内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品类最齐全的公司之一,自主研发生产多种数据中心产品,UPS 产品特点突出 [78]
高压直流技术(HVDC)为国产设备带来广阔市场机遇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高压直流技术(HV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新能源行业、数据中心电力设备行业、固态变压器(SST)行业、传统UPS行业 - **公司**:中恒电气、金盘科技、明阳电器、科华数据、科士达、胜宏股份、望电器、麦格米特、伊戈尔、新特电器、中国西电、新特股份、泰嘉、长城、欧陆通、那威半导体、英飞凌、西门子、ABB、施耐德、伊顿公司、维谛技术、华为、台达、软银、和望电气、盛虹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算力需求激增驱动数据中心建设**:预计到2030年,AI算力负载将从2024年的5.5吉瓦增至24.6吉瓦,年均增长28%;全球数据中心的算力预计从2023年的约1400亿Flops增长到2030年的1.6万亿Flops,增长幅度超十倍,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美国四大云厂商2025年的资本开支预计为3100亿美元,整体增长30%;全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的建设资本开支预计从2025年的80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000亿美元[1][2][5][8] 2. **高压直流技术(HVDC)迭代空间大**:目前行业渗透率为15% - 20%,未来有望提升;英伟达推动机架端电压升级至800伏,支持超高功率密度,中恒电气等企业积极研发800伏HVDC系统;高压直流技术具有供电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占地面积小等优势[1][2][6] 3. **固态变压器(SST)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仅数据中心对SST的需求将超过200亿美元,显著高于去年其他细分领域应用总产值2亿美元[1][4][7] 4.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市场规模扩张**: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设备(不含柴油发动机)投资额达80多亿美元,到2030年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与当前逆变器市场规模相当[1][5] 5. **国内外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差异显著**:国内每吉瓦造价约40亿美元,海外高达100亿美元,反映出市场潜力巨大,吸引电力电子技术企业积极布局数据中心领域[1][8] 6. **传统UPS市场或将萎缩**:预计UPS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00多亿人民币萎缩至2030年的40亿左右,而800伏HVDC市场价值量预计将超过300亿元[3][17] 7. **新能源行业波动影响相关公司**:新能源行业抢装潮的不确定性及美国政策变动,可能影响金盘科技、明阳电器等公司增速和估值,需关注海外关税政策及订单节奏[3][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数据中心配电方案发展趋势**:配电方案向集成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2] 2. **数据中心建设资本开支结构**:非IT设备占比约20% - 40%,其中柴油发动机、整流系统及其他变配电系统占70%,剔除柴油发动机后,电力设备占比约40%,在整个数据中心投资中,核心电力设备占比约12%[5] 3. **服务器电源发展趋势**:服务器功率提升,其单位价值可能提高,国内供应链上的主要企业包括麦格米特、欧陆通以及泰嘉和长城等传统厂商[11][12] 4. **数据中心算力负载与设备需求换算关系**:总体放大倍数介于三倍到五倍之间,中性值约为4 - 4.3倍[13] 5. **各细分环节领先企业**:变压器行业有金盘、特变电工等;中低压开关柜领域海外有西门子等,国内明阳电器和金盘科技主导中低端市场;UPS市场国内有科华数据等,海外有维谛台达等;高压直流换流设备类别中中恒电气领先;功率器件方面那威半导体与英飞凌深度参与宽禁带半导体领域[19][20] 6. **部分公司优势及市场表现**:金盘在美国数据中心市场非干式变压器领域及户外配套表现出色;伊戈尔在国内和海外市场有不错业绩;明阳电器是国内中低压数据中心配套开关柜领域领先企业;中恒电器在阿里系有强大品牌竞争力;和望电气和盛虹股份凭借技术优势进入数据中心市场[22][23][24][25] 7. **短期值得关注的公司**:胜宏股份、禾望电气以及麦格米特预计中报业绩良好,当前估值分位较低,具有投资潜力[28][29]
【金牌纪要库】AIDC电源架构逐步向800V HVDC和固态变压器(SST)演进,2026年起有望迎来市场爆发“临界点”
财联社· 2025-07-11 10:20
AIDC电源架构演进 - AIDC电源架构逐步向800V HVDC和固态变压器(SST)演进 2026年起有望迎来市场爆发"临界点" 相关企业已进入验证技术、锁定核心客户的关键时期 [1] SST产业链关键要素 - SST高度依赖关键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C、GaN)和特种磁性材料 目前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厂商手中 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直接影响SST的经济性 [1] 高频变压器企业机遇 - 高频变压器是SST系统的核心 这些公司凭借在关键子部件上的传统专业优势 有望成为维谛、台达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1]
AIDC行业更新 - 固态变压器行业展望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DC 行业中的固态变压器(SST)行业 - **公司**:伊顿、维地、施耐德、科华、特变电工、西电半导体、台达、科威变压器、英伟达、Meta、微软、AWS、Google、中国移动、法国电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SST 优势** - 效率提升:采用碳化硅或硅基开关管结合高频变压技术,将传统系统 95%的效率提升至 98%以上,利于大型数据中心节约耗电[1][3] - 占地减少:2.5 兆瓦供配电模块宽度从 13 - 14 米降至 7 - 9 米[1][3] - 易接入绿电:提升到 800 伏电压等级后,更容易接入绿电[3][4] - 满足高电压需求:满足高电压等级直流输出需求,提高数据中心效率,降低 PUE 值和全生命周期 TCO[1][10] 2. **SST 价格与成本** - 目前价格较高:处于推广阶段,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应用,成本预计会逐步下降[4] - SSP 成本:预计成本是北美 UPS 的 1.55 到 2 倍,可通过电费差异在 3.5 - 4 年内收回额外成本,长期有成本优势[1][6] - 科威变压器成本:目前价格 1.5 - 2 元/瓦,五年至七年内可能降低 30% - 50%,成熟阶段仍比传统方案高 30% - 50%[13][16] 3. **市场应用情况** - 数据中心未广泛采用:交流供电系统普及且维护方便,直流供电有维护难题,但智算发展推动向 SST 过渡[7] - 市场规模:取决于智算中心和 GPU 服务器需求,预计 2026 年底开始大规模供货,国内智算中心渗透率约 10%,北美新建数据中心容量预计 30% - 35%[3][24][25] - 海外云厂商态度:Meta、微软和 AWS 提出 SST 规划,2025 下半年 Meta 和谷歌供应 HVDC,2027 年后考虑 SFC,英伟达明确主要 SSP 供应商[26] 4. **供应商情况** - 主要供应商:传统 UPS 和 HVDC 厂商如伊顿、维地、施耐德、科华等,以及新进入者特变电工、西电半导体等[2][8][18] - 供货情况:2023 年西电半导体为贵州国电投数据中心供货,2024 年底伊顿向河北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提供原型机,台达曾向北美数据中心供货[8] 5. **技术相关** - 设计难点:共配电及功率器件组合,推广需头部企业联合开发并推广[2][22][23] - 材料选择:SST 研发初期以碳化硅二极管和碳化硅 MOSFET 为主,IGBT 能承受更大电流,碳化硅成本高、无法实现大容量[16] - 散热与谐波治理:效率提升使强制风冷可解决散热问题,电源设备有主动滤波功能和 PFC 模块治理谐波[19][20] - 解决 AI 脉冲型负载问题方案:超级电容(CBO)、特斯拉 Mega pack 锂电系统、增大 UPS 和 PSU 电容、改进 HVDC 或 UPS 后端开关算法[3][21][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HVDC 与 UPS 应用差异**:北美和欧洲主要用 UPS,HVDC 应用不广泛,北美和欧洲 UPS 价格是国内的两倍左右[5] 2. **科威变压器成本构成**:中央配电柜占 10%,功率柜占 70% - 80%,后端分配柜占 10% - 15%,功率柜中高频变压器和开关模块分别占总成本约三分之一和 50%[13] 3. **高频变压器**:与传统普通变压器同类,技术壁垒在工艺器件方面难度较低,首批供货以北美厂家为主[24] 4. **未来趋势**:电源系统先提升 HVDC 输出电压等级,再过渡至 FST 架构,目前未看到新的替代方案[28][29][30]
AIDC电力设备专题之二:高压直流技术(HVDC)为国产设备带来广阔市场机遇
国信证券· 2025-06-26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迎来应用拐点,2024 - 2030年AI数据中心新增算力负载CAGR高达28%,全球算力建设高速增长,带动数据中心配套电力设备需求提升 [4] - 数据中心配套电力设备容量可达算力芯片的3 - 5倍,2030年变压器 + 开关柜 + UPS + HVDC市场空间预计可达1087亿元 [5] - 供配电设备集成化、模块化要求持续提升,HVDC技术迭代仍有较大空间,未来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 [6] - 随着算力芯片国产替代推进,数据中心价值链有望向中国企业转移,建议关注禾望电气、盛弘股份等公司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DC投资保持高景气度 - AIDC是AI算力核心承载,全球算力建设高速增长,2025 - 2030年新增AI算力负载预计为9.7/15.9/20.2/22.3/23.4/24.6GW [13]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AIDC资本开支规模为815/1339/1712/1876/1942/2019亿美元,年均增速约20% [13] 海外数据中心投资强度与结构 - 北美新建AI数据中心总开发成本通常为70 - 120亿美元/GW,IT设备占比40% - 60%,非IT设备占比20% - 40%,工程土建占比15% - 20% [13][21] - 非IT设备中,柴油发电机、冷却与空调、变配电、UPS/HVDC是主要成本来源 [21] 国内数据中心投资强度与结构 - 新建IT总功率12.6MW智能算力中心,风冷方案总投资33.77亿元,单位投资额266.8元/W;液冷方案总投资40.95亿元,单位投资额322.8元/W [22] - 风冷和液冷方案中,服务器投建成本占比最高,分别为66.6%和68.8% [22] 数据中心配套电力设备容量与芯片功耗的关系 - 数据中心供配电设备功率一般是算力负载的3 - 5倍 [29] - 数据中心IT负载一般是GPU/芯片功率的1.4 - 1.5x,其他负载大致是IT负载的1.2 - 1.3x [29] AIDC电力设备市场空间及技术渗透率趋势 - 预计2025 - 2030年AIDC电力设备需求分别为29/48/60/67/70/74GW,年均增速为20% [30] - 预计800V HVDC及固态变压器海外渗透率的提升将显著早于国内 [30] AIDC电力设备产值趋势 - 变压器及开关柜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干式变压器市场空间为44/72/92/96/91/85亿元,年均增速14% [37]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中低压开关柜市场空间为175/288/366/384/363/341亿元,年均增速14% [37] AIDC电力设备产值趋势 - UPS及HVDC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UPS市场空间为233/271/154/80/60/41亿元,年均增速 - 29% [43]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传统HVDC市场空间为33/58/79/21/24/27亿元,年均增速 - 4% [43] AIDC电力设备产值趋势 - 800V HVDC及固态变压器 - 预计2026 - 2030年全球800V HVDC市场空间为78/235/367/362/354亿元,年均增速46% [49] - 固态变压器在数据中心领域应用处于早期阶段,距离批量化应用仍有距离 [49] 各环节市场格局 - 变压器国内市场份额分散,海外以西门子等为主;中低压开关柜高端海外龙头主导,国内厂商主导中低端;UPS市场份额相对集中;HVDC中恒电气等市占率领先 [50] 各类电力设备情况 - 干式变压器国内主要厂商有金盘科技等,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9/12/18/20/22/22亿元,海外为35/57/73/76/69/63亿元 [55] - 中低压配电系统国内主要厂商有明阳电气等,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37/60/73/81/86/90亿元,海外为139/228/293/303/277/252亿元 [61] - UPS国内主要厂商有华为等,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49/75/85/80/60/41亿元,海外后续份额将被高压直流替代 [66] - HVDC国内中恒电气等市占率领先,预计2025 - 2030年国内市场空间7/15/23/21/24/27亿元,海外后续将被新技术取代 [70][71] - 800V HVDC英伟达目标2027年规模化应用,预计2026 - 2030年海外市场空间大,国内2028年有望起量 [74] - 固态变压器有望成下一代AIDC供电方案,目前国内华为等积极推进应用,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79][85] 服务器电源 - 服务器电源功率密度持续提高,采用N + N冗余,效率要求更高,全球主要制造商以中国台湾企业为主 [92] 相关上市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金盘科技、伊戈尔等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PE、PB等盈利预测数据 [93]
AIDC观点更新&数据中心电源深度汇报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中心、燃气轮机、核电、柴油发电机组 - **公司**:应流股份、麦格米特、科华恒盛、科士达、盛弘、HVC、正泰、良信、宏发、明阳智能、金盘科技、迈米、台达、泰豪、科泰、潍柴重机、玉柴国际、中国动力、中智科技、长源东谷、天润工业、西门子能源、GEV、英伟达、腾讯、阿里巴巴、Meta、亚马逊、快手、拼多多、字节跳动、阿里、华为、中恒、望变电气、西电、特变电、南瑞集团、四方科技、许继电气 [1][2][4][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观点 - 长江机械组基于成长股思路关注电源和燃气轮机核心标的,基于周期股维度关注柴油发电机组产业链变化 [2] - 电信组认为AI DC行业趋势确定,产业链公司调整至底部,下行风险小,上行催化明确 [5] 各公司情况 - 应流股份受益于燃气轮机产业高景气,西门子能源和GEV订单创新高,核电需求增长,航发燃机业务弹性大,财务状况修复 [1][2] - 麦格米特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保持20%-30%增长 [1][2][3] 数据中心发展方向 - 数据中心未来向直流化转变,成长空间大,看好ARAD相关及变压器等设备公司投资机会 [1][6] - 数据中心电源从集中式交流供电向直流HVDC转变,腾讯、阿里巴巴已采用,固态变压器也在示范应用 [1][7][8] 市场规模增长预期 - 预计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保持30%高复合增速,直流供电市场空间增速预计翻倍以上,交流供电保持两位数复合增长 [2][11] 数据中心电源发展趋势 - 数据中心电源领域核心变化在电源系统,UPS市场成熟,直流供电如HVDC和SST处于起步阶段 [12] - 国内与海外数据中心电源技术无显著差异,国产替代空间大,国内企业在直流升级方向可能超车 [14] 数据中心配套设施和元器件发展趋势 - 新能源和储能直联成数据中心架构重要趋势,绿电与储能是重要发展方向 [15] - 从交流向高压直流转变推动元器件价值量提升,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切入机会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5月和6月有柴油发电机组散单招标,腾讯招标200兆瓦左右、100台左右,后续预计持续招标,二线公司也会有相关招标;海外一线公司已进行几轮招标并将继续推进,建议关注相关OEM、发动机及零部件厂商 [4] - 数据中心向直流发展的原因包括效率优势、适应绿能、安全性高、AI发展推动,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增长支撑市场空间 [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