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听诊器
搜索文档
2026 年人工智能的 8 大趋势,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
36氪· 2025-09-24 19:1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序曲,而2026年将标志着AI长期影响的全面显现 [1] - 未来学家伯纳德·马尔预测了2026年人工智能的八大趋势,这些趋势将深刻影响行业与社会 [1] 日常生活中的AI代理 - 代理型AI将从概念走向自主执行,处理从订购杂货到协调复杂项目的日常任务,在职场将升级为项目协调者,与外部系统互动以实现中长期目标 [3] - 高盛等机构已将Agentic AI应用于B2B销售流程,实现从线索生成到成交的闭环,显著释放销售人员产能 [3] - 据Gartner报告,到2025年底,40%的企业工作流将嵌入Agentic AI组件,推动从工具导向向流程优化的转变 [3] - 麦肯锡提出"Agentic AI网格"架构,以帮助组织治理AI景观并实现团队级协作 [4] 合成内容危机 - 到2026年,多达90%的在线内容可能为AI合成,这可能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并威胁民主进程,低质"AI垃圾"洪流可能淹没人类真实声音,导致创意同质化 [5] - 全球数据生成量已飙升至175泽字节,其中AI生成内容占比急剧上升 [5] - AI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正以50%的线索增长率助力企业,但也加剧了内容饱和,合成数据正成为解决AI训练瓶颈的关键 [5] 工作的未来 - 2026年AI将加速岗位更迭,行政琐事将外包给智能助理,新兴角色如"AI集成专家"和"伦理顾问"将涌现,同时裁员潮可能伴随公司成本优化 [6] - 高盛估算,到2045年,50%的岗位可能完全自动化,受生成式AI和机器人驱动 [6] - MIT与波士顿大学报告显示,2025年制造业或损失200万个岗位,然而PwC的2025全球AI就业晴雨表指出AI能提升员工价值,尤其在高自动化领域 [6] 物理世界中的人工智能 - 2026年AI将渗透物理领域,包括自动驾驶车普及,人形机器人进驻仓库与医院,物联网网络互联家居,这将从软件驱动转向实体共存 [7] - NVIDIA的研究在神经渲染与3D生成方面取得突破,正赋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 [8] - Meta推出AI"世界模型",提升对3D环境的理解,推动机器人与自驾车应用,世界经济论坛强调无人机与人形机器人正转型多行业 [8] 人工智能驱动的地缘政治 - AI如核武器般重塑全球力量,AI地缘政治已至十字路口,碎片化风险加剧,数字"铁幕"隐现 [9] - 美国潜在的关税政策针对中国AI进口,可能重塑贸易格局 [9] - S&P全球风险报告警告,地缘不稳与关税战将挑战供应链,对全球企业而言,多元化供应链与合规投资势在必行 [10] 隐形人工智能 - 到2026年,AI将"隐形化",如同电气化革命,融入对话与决策,成为习以为常的存在,年轻一代将视人机互动为常态 [11] - AI作为"隐形颠覆者"在2025年已初现端倪,悄然简化日常生活复杂性,报告显示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依赖至少一项AI功能 [11] 医疗保健领域的AI - 2026年AI在医疗保健将常态化,应用于诊断疾病、监测康复、加速药物开发,从试验走向普遍应用 [12] - 2025年创新层出,AI辅助医生识别骨折、优先分诊、早诊疾病,HealthTech杂志预测医疗机构对AI的风险容忍度提升,将推动采用率飙升 [13] - NCBI观察到,AI代理已渗透医疗笔记、培训与疾病检测,这将 democratize 医疗 [13] 节能人工智能 - AI能源需求飙升,美国能源部预测2028年数据中心耗电将占全国总耗电量的12%,2026年焦点将转向效率优化与新能源,如微型核电站 [14] - 2025年数据显示,谷歌AI基础设施支出达750亿美元,数据中心耗电已占美国总耗电量的4.4%,或至2028年翻三倍 [14] - 国际能源署报告呼吁全球建模应对AI能源缺口,实现可持续AI需企业投资绿电及政策引导低碳算法 [14]
今起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马斯克称代码库被盗;时代周刊年度AI100人
观察者网· 2025-09-01 09:04
AI监管政策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1] - 平台需对未标识或疑似AI生成内容添加风险提示 在传播端阻断虚假信息扩散[1] - 微信平台要求用户发布AI生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 平台会对内容添加标识或提示[1] 企业合规动态 - 腾讯元宝已建立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体系 对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2] - 网络传播平台检测到用户上传AI生成内容时 会在内容周围添加显著提示[2] 行业竞争与人才流动 -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离职员工 指控其窃取全部代码库并跳槽至OpenAI[3] - 涉案员工于7月28日辞职 此前三天将xAI相关数据上传至个人系统[3] 行业荣誉与认可 - 《时代》周刊2025年度AI 100人名单包括DeepSeek CEO梁文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小马智行CEO彭军等中国企业家[3] 医疗AI技术突破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AI听诊器 可在15秒内诊断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和心律失常[4] - 涉及12000名患者的试验显示 使用该工具诊断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提高两倍[4] 供应链与资本动态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言 但确认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4]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拟主板上市 2024年净收入20.77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46.3%[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91助手将于9月27日全面停止服务 包括手机连接管理、文件传输等功能[6] - 会员用户需在9月15日前主动申请退费 逾期不再受理[6]
今起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马斯克称xAI代码库被盗;时代周刊发布年度AI100人
观察者网· 2025-09-01 09:01
AI行业监管政策 -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施行,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必须进行显式或隐式标识 [1] - 平台在内容上架或上线时需进行审核,对未标识或疑似AI生成内容添加风险提示,以阻断虚假信息传播 [1] - 微信平台宣布优化AI内容识别能力,要求用户发布AI生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平台也会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示 [1] 企业合规与产品动态 - 腾讯元宝团队已建立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体系,对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并要求用户在传播时保持标识完整 [2] - 阿里云人士澄清关于阿里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言不实,但确认公司支持一云多芯的国产供应链策略 [4] AI技术应用与突破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研发的AI听诊器可在15秒内诊断心力衰竭等主要心脏疾病,一项涉及12000名患者的试验显示,使用该工具诊断出心力衰竭的可能性高出两倍 [4] 资本市场与公司发展 - 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拟在主板上市 [5] - 禾赛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净收入分别为12.02亿元、18.77亿元、20.7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5.25亿元,同比增长46.3% [5] 行业人物与事件 - 《时代》周刊2025年度AI 100人名单中,DeepSeek CEO梁文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小马智行CEO彭军等中国企业家入选 [3] - 马斯克旗下xAI起诉一名离职员工,指控其窃取公司全部代码库并已跳槽至OpenAI,该员工在离职前三天将xAI相关数据上传至个人系统 [3] 行业其他动态 - 91助手应用将于2025年9月27日全面停止所有服务,运营团队建议用户及时备份数据,并将为会员期用户办理退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