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就业辅导员

搜索文档
德生科技2025年上半年“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2.8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4 19:39
德生科技持续以"服务带动发卡"策略巩固市场地位。上半年公司参与发行第三代社保卡的城市近170 个,发卡量同比增长20.47%,覆盖人群进一步向县域及农村地区下沉。依托社保卡的"民生身份载体"属 性,将服务延伸至社保缴费、待遇领取、就医结算等高频场景,推动社保卡从"卡"向"数字化平台"升 级,为后续场景生态构建奠定基础。 同时,德生科技将AI技术深度嵌入民生核心场景,实现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双提升。其中,数字化就 业服务方面,公司推出"AI就业辅导员",覆盖高校毕业生超20万人次,提供简历优化、岗位匹配、面试 模拟全流程智能服务;在湖北、河南等地落地"AI就业"标杆项目,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助力地方政 府就业指标完成率提升30%。 医疗金融服务方面,公司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就医无感支付"已接入广州100余家三甲医院,签约用户超 250万人,彻底解决患者"反复排队缴费"痛点;资金发放服务累计覆盖4.5亿人次,发放金额超2100亿 元,成为民生资金"最后一公里"的可靠通道。 智慧政务服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知纬解语"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备案,已在湖北、河南、广东 等省份实现社保咨询、政策解读、业务经办全场景"智能 ...
“AI就业辅导员”助力人岗精准匹配 德生科技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新生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5 17:06
德生科技AI就业辅导员产品 - 产品集简历优化、模拟面试、岗位推荐三大核心功能于一体,通过AI技术提升求职效率[1] - 简历优化功能基于行业标准和大数据生成个性化报告,可一键修改简历提升竞争力[1] - 模拟面试功能针对目标岗位进行问答训练并提供即时反馈,实现"一人一策"精准辅导[1] - 岗位推荐系统结合求职意向和薪资期望标签,实现"千人千岗"精准匹配[1] 公司战略与行业布局 - 公司将数字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延伸至校园场景,为高校就业生态注入新动能[2] - 作为人社服务提供商,公司在民生领域具备资源卡位优势,能广泛触达就业群体[2] - 依托与人社系统深度协同,公司掌握权威岗位资源,具备更强的匹配能力和公信力[2] 技术应用与数据能力 - 通过AI算法与数据建模,可视化呈现简历优化、岗位匹配度、就业进展等核心数据[2] - 数据驱动打造覆盖"指导-匹配-反馈"全流程的一体化服务方案[3] - 已落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服务覆盖人次突破20万[3] 市场拓展与未来规划 - 产品参与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等大型招聘活动,打破传统就业模式效率瓶颈[3] - 未来将以AI、大数据构建更智能的"AI+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3] -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从"粗放覆盖"向"精细运营"转型[3]
岗位多,薪资高!AI引爆人才需求,广东成“求职胜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6-03 15:00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率先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打造AI赋能千行百业的样本 [1] - 行业竞争焦点从技术参数转向实际应用效能 科技巨头布局通用能力建设 中小科创企业深耕垂直场景 [3] - AI产业化加速带动产业链岗位增长 数据建模和数据标注师职位同比增长超35% 需求从核心技术层向应用支撑层延伸 [4] 人才市场供需状况 - 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500万 供求比例达1:10 [2][4] - 2025年一季度机器人工程师新发职位同比增长61% 算法工程师和机器学习工程师需求增幅居行业前列 [4] - 算法工程师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近90% 显示企业正重点投入人工智能研发 [4] 薪酬与就业吸引力 - 算法工程师岗位近七成年薪超30万 近三成年薪过50万 机器学习工程师过半职位年薪超40万 [5] - 深圳和广州分别以11.7%和5.7%的占比位列全国人工智能求职者地域分布第二和第五位 [5] - "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提供8122个优质岗位 其中年薪30万以上岗位1721个 50万以上近700个 [6] 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拥有1500家核心企业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8]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重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 [8] - 自主研发"AI就业小智"和"AI就业辅导员"等数字化就业平台 覆盖超数万名学生 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7]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DeepSeek的成功带来三重提振效应:74%受访者认可赋能小微企业 70%认为坚定技术路线转型信心 65%认为鼓舞年轻科技人才创新热情 [3] - DeepSeek开源模型和低成本方案验证大模型商业化可行性 推动"AI+行业"融合趋势深化 [3] - AI发展促进非技术人才向"AI+技能"复合型转型 显著缩小不同岗位间的认知鸿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