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社保卡

搜索文档
德生科技2025年上半年“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2.8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4 19:39
德生科技持续以"服务带动发卡"策略巩固市场地位。上半年公司参与发行第三代社保卡的城市近170 个,发卡量同比增长20.47%,覆盖人群进一步向县域及农村地区下沉。依托社保卡的"民生身份载体"属 性,将服务延伸至社保缴费、待遇领取、就医结算等高频场景,推动社保卡从"卡"向"数字化平台"升 级,为后续场景生态构建奠定基础。 同时,德生科技将AI技术深度嵌入民生核心场景,实现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双提升。其中,数字化就 业服务方面,公司推出"AI就业辅导员",覆盖高校毕业生超20万人次,提供简历优化、岗位匹配、面试 模拟全流程智能服务;在湖北、河南等地落地"AI就业"标杆项目,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助力地方政 府就业指标完成率提升30%。 医疗金融服务方面,公司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就医无感支付"已接入广州100余家三甲医院,签约用户超 250万人,彻底解决患者"反复排队缴费"痛点;资金发放服务累计覆盖4.5亿人次,发放金额超2100亿 元,成为民生资金"最后一公里"的可靠通道。 智慧政务服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知纬解语"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备案,已在湖北、河南、广东 等省份实现社保咨询、政策解读、业务经办全场景"智能 ...
速自查!深圳这种社保卡已停用!
券商中国· 2025-08-22 12:27
近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醒 第一代社保卡已经停用 参保人请及时更换 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卡面样式 第一代社会保障卡卡面样式 金融功能到期不影响社保功能使用,但为避免持卡用户在后续使用其金融功能受影响, 建议二代卡持卡人 到期前3个月更换为三代卡 。 如何申请办理 第三代社会保障卡? 问 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合作银行窗口申请 ,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21家银行。市民如急需用 卡,可选择到深圳市社保卡合作银行即时制卡网点现场办理社保卡,立等可取。当前支持即时制 卡的银行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农商行、邮储银行、 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南粤银行。 二是线上申请 。可通过"深圳人社"微信公众号,选择"办事→掌上办事→办事→社保卡一件事→ 社保卡申领";或登录"深圳市社保卡支付宝小程序→社保卡管理→社保卡申领";或通过社保卡 合作银行的APP申请。 深圳市人社局温馨提醒 支持线上办理港澳台及外籍人员社保卡的银行只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共4家。 支持线上办理少儿社保卡的银行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 ...
在京人员请注意 第三代社保卡来了!有哪些新功能?如何申领?
央视新闻· 2025-08-03 15:02
社保卡功能升级 - 北京市个人参保人员可自愿申请换发第三代社保卡,实现"一卡多用"功能 [1] - 新卡保留就医、参保等基础社保功能,新增交通出行(公交、地铁)、公园年票入园、金融服务(存取款、消费、充值)等功能 [1] - 京津冀三地持三代社保卡可"一卡通行",覆盖44项人社服务事项、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结算、3900多条交通线路、193家旅游景区、25家博物馆、193家图书馆 [4] 申领渠道 - 线上办理可通过"北京人社"官网/公众号、北京民生一卡通、"京通"小程序等平台 [4] - 线下领卡需前往合作银行网点,建议当场激活金融功能,邮寄领卡需补办金融功能 [4] - 线下服务网点包括区、街两级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及16家合作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 [7][8] 其他事项 - 18岁以下需监护人代办申领 [9] - 一二代社保卡仍可继续使用,常态化换发计划从2026年起实施 [9]
今起北京个人可申领第三代社保卡 指南来了
央视新闻· 2025-08-01 14:29
第三代社保卡升级内容 - 技术升级:采用国密算法加密技术,支持非接触刷卡,安全性更高[5] - 功能扩展:保留就医购药等基础功能,新增交通出行、公园年票、金融服务等生活服务,并可作为人力社保领域身份凭证[5] - 场景拓展:推进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实现跨省通用、一卡多用及线上线下融合[6] 适用人群与申领条件 - 覆盖人群: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参保城乡居民等[7] - 强制要求:电子社保卡需以实体卡为基础,不可单独申领[8][10] 申领流程与方式 - 线上渠道:通过北京市人社局官网、京通小程序、"北京人社"公众号等平台办理,未成年人需监护人代办[11] - 领取方式:30天内完成制卡,可选择线下银行网点领取(现场激活功能)或邮寄(需自行启用社保功能并就近激活金融功能)[12] 新旧卡过渡安排 - 过渡期安排:第四批换发后,第五批将于2025年10月启动离退休人员换发,2026年转入常态化[13] - 衔接规则:旧卡在新卡启用前仍有效且不设有效期,新卡启用后旧卡自动失效但不回收,金融功能可选择性注销[15] - 新参保人员:符合条件者直接发放第三代社保卡,单位未集体申领的在职职工可通过原渠道申领旧版卡[15]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公益助老行 :金融服务暖夕阳 情系桑榆办实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19:25
金融服务适老化 - 公司联合普爱养老社区开展"金融服务零距离 银发关爱暖人心"公益助老专场活动,聚焦老年群体金融需求与生活关怀 [1] - 活动以"适老服务+文化陪伴"为双引擎,为老年客户群体送上暖心关怀 [1] - 工作人员以"第三代社保卡一卡通"为核心,通过图文展板讲解、一对一操作指导,普及社保查询、就医结算等功能 [1] - 开设绿色窗口现场激活社保卡3张,让"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 [1] - 理财经理用通俗语言解读养老专属存款、稳健财富产品,并针对"防范养老诈骗""如何合理规划退休金"等热点问题展开互动 [1] 文化养老活动 - 活动设置"艾草锤手作体验"环节,带领老年客户群体将艾草、花椒等药材填入布囊,缝制养生锤 [2] - 传统养生文化与适老服务结合,让老年群体感受到"沉浸式"关怀 [2] 长效服务机制 - 活动现场建立"银发服务微信群",收集养老金融、健康咨询等需求9条 [3] - 公司表示将以"公益助老行"为常态化服务载体,持续推出防诈讲堂、健康义诊等活动 [3] - 活动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与防风险意识,并以文化互动拉近与老年客户群体的距离 [3] - 公司将继续深耕适老服务场景,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金融力量 [3]
一张社保卡 畅通惠民路
南京日报· 2025-06-03 07:42
社保卡发行情况 - 全市已累计发行768万张第三代社保卡 [2] - 一卡通服务人数累计达到935万人次 [2] - 制发卡业务包括即时制卡、线上制卡、统一制卡和上门制卡等多种方式 [2] 社保卡功能覆盖 - 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等板块共340个业务事项189个业务功能实现"一卡通"凭证经办 [2] - 医疗领域:全市所有联网医院和药店以及异地就医可使用社保卡直接结算 工伤联网实现76家医院持卡结算 [3] - 交通领域:全市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共享单车支持"一卡通乘" 特殊人群可直接开通优惠功能 支持长三角及全国300多个城市出行 [3] - 文旅领域:全市50余家景区及文旅场馆实现"一卡畅游" 支持游园年卡开通绑定 [3] - 校园服务:大学生就业、培训、住房等补贴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 [3] - 养老服务:老人可在1460多家社区养老服务点及300多家养老机构刷社保卡享受助餐等服务 [3] 金融机构合作与惠民活动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参与惠民补贴活动 [1] - 南京银行为第三代社保卡持卡客户提供特邀商户满减活动 包括青桔单车每月满8.8减5元 蜜雪冰城和瑞幸咖啡每月4次满减 卫岗牛奶满88减10 [1]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强社银合作 围绕惠民加大社保卡优享服务 [4] - 运用AI、大数据分析持卡人用卡偏好 提供个性化服务 [4] -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拓展线上线下公共服务渠道 [4]
银行社保卡“抢户大战”全面升级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8:43
社保卡抢户大战现状 - 第三代社保卡自2021年全国推广后,银行通过预约、优惠、赠送权益等方式展开激烈开户竞赛,目标是通过民生入口获取低成本负债资金和拓展业务场景[1] - 北京2025年5月启动第三批集中换发,涉及东城区等4区300余万在职职工,六大行通过费用减免、抽奖等权益争夺客户[2][9] - 华北、华南等地居民已基本完成换卡,银行KPI压力较前两年下降,但社保卡仍被纳入养老金融绩效考核[2][3] 第三代社保卡功能与进展 - 第三代社保卡集成身份凭证、金融支付、交通一卡通等多项功能,支持全国300多个城市使用并打通异地就医[2][4] - 截至2023年11月,苏州市发放第三代社保卡超千万张,接近当地社保参保总数[4] - 2024年10月底全国三代卡持卡人数达4.87亿人(占比35%),人社部目标2027年实现居民服务"全国一卡通"[31] 银行竞争策略与市场格局 - 六大行在北京推出差异化权益:农行提供50元电子券,中行推出支付宝满减优惠,企业客户立减金最高达118元[10][12] - 城农商行区域优势显著:娄底农商行当地市占率达70%,新化农商行发卡量居首[29] - 大行主导全国市场,农行、中行、建行有效卡量合计5.65亿张(占总量40%),12个重点城市中10个与六大行合作[25][26] 银行核心诉求与长期价值 - 社保账户年均沉淀资金0.5-4万元,35年缴纳周期为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负债[21] - 第三代社保卡链接数字人民币等服务,可能成为信用卡、理财等零售业务的获客入口[30] - 未来一年半需抢占剩余65%市场份额(约9亿张),银行将社保卡业务视为战略重点[31][32]
北京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换发今日启动
快讯· 2025-05-06 14:57
社保卡换发 - 北京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换发 面向东城区 朝阳区 门头沟区和密云区四个区的参保单位 [1] - 本次换发涉及在职职工300余万人 由单位统一组织 [1] - 申领渠道包括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 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 北京民生一卡通微信小程序 京通小程序等线上渠道 [1] - 已开展换发工作的13个行政区内尚未申领的在职职工可在第三批集中换发期间继续申领 [1]
5月北京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换发
新京报· 2025-05-06 09:40
第三代社保卡换发计划 - 北京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三批集中换发 覆盖东城区、朝阳区、门头沟区和密云区四个区 涉及在职职工300余万人 [1] - 换发由单位统一组织 可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北京民生一卡通微信小程序、京通小程序等线上渠道申领 [1] - 目前已开展换发工作的13个行政区内尚未申领的在职职工 可在第三批集中换发期间继续申领 [1] 换发流程与方式 - 集中换发阶段采取线上申领形式 在职职工须在参保单位通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开通集体申领后办理 [2] - 第三代社保卡自申领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完成制作 参保人可通过"合作银行服务网点"或"邮寄"两种方式领卡 [2] - 参保单位可根据需要 联系换发银行在制卡完成后上门发放 并同步启用社会保障功能、激活金融功能 [2] 后续换发安排 - 第四批换发自2025年8月起 组织全市所有个人参保人员(含18岁以下未成年人、18岁及以上在校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等)开展集中换发 [3] - 第五批从2025年10月起 组织全市所有离退休人员开展集中换发 [3] - 2026年1月1日后 北京市将进入常态化换发阶段 [3] 原卡使用与注意事项 - 第三代社保卡未换发或已换发未启用前 原社保卡可继续使用 不影响养老金发放及社保、医保等功能 [3] - 参保人需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谨防诈骗 北京市人社部门和各合作银行不会发送含有网页链接的短信或邮件通知 也不会索要个人敏感信息 [3]
德生科技(002908) - 002908德生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5
2025-05-05 19:56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2025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下滑,但近几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过亿,为业务转型奠定基础 [2] - 搭建人社领域从 G 端到 C 端的运营服务体系,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2] - 2024 年毛利率平稳,三大费用绝对值同比下降,但费用转化业绩效率偏低,AI 等投入未快速转化,2025 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收窄且有回升势头 [3] - 2024 年年报披露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业务目标更明确,业务团队对达成考核目标有信心 [3] 业务情况 社保服务业务 - 政府调整社保卡发卡策略,从“大批量、快速发卡”转向“以服务驱动发卡”,整体发卡节奏放缓,注重提升用户体验 [3] -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三代卡持卡人数突破 5 亿,剩余发卡空间近 9 亿,社保卡服务是基石业务 [4] 就业服务业务 - 与 BOSS 直聘、智联招聘等相比,面向 G 端依托政府资源参与省级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获专项资金支持;面向 C 端聚焦重点人群打造新就业业态服务品牌,有“线上平台 + 线下驿站”体系;面向 B 端链接企业提供劳务咨询等服务拓宽盈利渠道 [4] 重点场景应用业务 - 以综合民生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服务“人”为核心,打通“政务”“就业”“就医”等场景,实现跨场景联动,未来将拓展深耕“以人为中心”服务,推动业务规模化落地 [4] 数据要素业务 - 2024 年中标“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代运营服务”项目,获“ISO 55013 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形成卡位优势 [5] - 完成内部数据资源盘点,符合数据资产入表条件,因财政部新会计准则细则待明晰,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入表工作 [5] 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业务 - 转型中受政策和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收入体量短期内下滑,但长期增长潜力明确,在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中被纳入关键考核指标,预计未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 50%以上 [7] 发展规划 并购规划 - 关注市场并购机会,2021 年完成对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公司的并购,对潜在标的保持审慎态度 [5] - 未来并购方向为业务协同,补足区域服务能力;技术强化,补充研发力量,提升算力支撑与 AI 模型训练能力 [6] 人员规划 - 上半年暂无大规模扩编计划,业务向 C 端运营服务转型时适时补充相关人才 [7] - 人员结构化调整围绕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引入高精尖及 AI 技术人才;对传统业务团队转型,协同运营服务板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