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病理诊断系统

搜索文档
470+款首发新品!2025 Medtec 解码医械创新底盘
思宇MedTech· 2025-08-19 11:59
展会概况 - 2025年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将于2025年9月24-2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举办,专注于医疗级别原材料、高精密配件和加工技术与制造设备 [2] - 展会汇聚全球1000+供应商及品牌,覆盖17大品类,包括470+年度首发新品 [7][8] - 预计吸引85000+从业者参与,同期举办130+专业论坛及ADTE高端有源医疗装备技术展、Quality Expo质量检测技术展 [8][44][46] 市场规模与创新数据 -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18万亿元,流通市场规模1.36万亿元,同比增长6.25% [5] - 2024年预计生产企业营收达1.35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单体国家市场 [5] - 2018-2024年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08项,其中国产占比91.45%(556项),2024年同比增速24.83% [5]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创新医疗器械总数达353个,年内新增37个,医学检验、影像与手术器械占主导地位 [5] 展品与技术亮点 - 创新材料展品包括医用混料、记忆合金铂芯复合显影丝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54个品类 [10][11] - 电子元件组件展品涵盖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心脏超声ICE极细同轴传输方案等31个品类 [11][12] - 制造设备展品包括飞秒激光切割机、全自动血路管组装设备等46个品类,涉及激光焊接、精密加工技术 [14] - 管件和挤压加工展品展示无卤环保超薄医疗导管、植入支架用L605管等66个品类 [15] 同期活动与行业趋势 - 首设"制造节"专区集中展示供应链端创新产品,便于观众快速定位展商 [19] - 举办创新医疗器械研发闭门会,定向邀请研发阶段企业与供应链企业深入交流 [29] - 同期会议聚焦骨科手术生态、电生理技术国产替代、4D生物打印等前沿话题 [37][38][39] - ADTE高端有源技术展涵盖芯片传感、AI、5G智慧医疗等高端有源技术领域 [46] 参展企业与服务 - 参展企业包括美敦力、强生、西门子、飞利浦等全球头部医疗企业 [25] - 提供商贸配对服务,如大买家午餐会,促进采购需求对接 [27] - 365天不间断采购对接服务,通过Medtec采购小助手快速匹配资源 [30] - 支持公司组团参观,5人以上可享专属礼品 [34]
完整回顾: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7-21 18:03
政策与产业生态 -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6万亿元,创新器械注册数量连续三年全国领先,形成以"32条政策"为支点的产业生态 [1] - 中国医疗科技正从"点状突破"向"系统能力"演进,大会发布《2025医疗器械BD白皮书》和"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系列奖项" [2] - 推动医疗科技落地需跨界共建生态,整合高校院所、临床资源与产业界协作 [5] 监管与临床转化 - 北京市"智慧审评"机制通过注册资料预审、补证资料预管理提升企业注册效率,强调临床价值导向的设计闭环 [12] - 高质量转化成果源于医院长期积累的患者资源、基础研究与场景需求的深度融合 [14] - AI医疗器械是全生命周期工程,涵盖需求分析、数据合规、临床适配到系统迭代 [1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可穿戴脑机接口在抑郁、焦虑等疾病中实现客观检测与干预,关键在低侵入性、高信噪比与可穿戴集成 [17] - 医疗设备板块显现底部修复迹象,高值耗材板块迎政策优化窗口,企业新品放量与国际化能力是核心变量 [18] - 国产CT影像设备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核心部件瓶颈,实现从制造到解决方案的替代路径 [22] 企业案例与商业化路径 - 神州医疗构建多模态数据平台与医疗大模型"双引擎",覆盖3000万例电子病历并探索隐私保护机制 [27] - 中科睿医AI+神经科学平台聚焦神经精神疾病,通过AI视觉与眼动捕捉技术服务400余家临床机构 [31] - AI超声平台实现93%以上的图像结构识别率,完成六大关节及颈部区域分割与实时反馈 [32] - 纳秒刀产品在复杂肝癌病例中实现80%以上的消融率,获国内首个三类注册证 [36] - AI病理诊断系统提升效率10倍,20秒内完成GB级切片分析,覆盖数十组器官 [39] - 纳米探针技术实现肿瘤细胞高灵敏度筛查,纳入北京医疗目录用于实体瘤监测 [41] - 心脏介入超声平台通过微型探头与AI算法实现心腔内实时成像 [44] - 无主机无线超声刀解决手术线缆缠绕问题,推动器械层智能化 [46] - 神经介入机器人基于中国脑血管病数据库构建术式自动规划系统,获三类创新认证 [49] - 眼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控制与自主轨迹划行,增强手术精度 [52] 行业趋势与竞争焦点 - 医疗科技从"能否做到"转向"如何跑通",企业需连接临床、科研与市场 [53] - 产业竞争核心在于转化闭环能力,监管、科研、临床、市场协同共振决定落地竞争力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