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达实智能20250903
2025-09-03 22:46
**达实智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 嵌入大语言模型 实现建筑园区空间智能控制 智能问答和分析功能[2][5][7] - 核心产品为软件平台结合硬件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覆盖企业园区 医院 地铁等细分市场[5][8][23] - 通过"小达物联"小程序实现能耗管理 如分析深圳自用楼层12楼能耗最高(办公与机房各2千多千瓦)并优化空调系统[2][6] - 在中央大型冷源控制系统应用判别式AI 累计节省能源15.3亿度电 减少53.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15][16] - AI技术发展三阶段:七年前主机群控 四年前全局优化算法节能5%-10% 当前引入Deepseek实现能源分析与故障诊断[21] **二 财务表现与风险控制**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近10亿元 归母净利润负8000万元 因签约和中标项目下滑及结算滞后[11][25][26] - 拥有12.37亿元货币资产及深圳超高层总部大厦等优质固定资产支撑抗风险能力[12]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9.78亿元 其中地产商占比4.8%(不足1亿) 恒大占比1%(2600万元)风险基本出清[29][30] - 转让鸿泽项目造成3亿元亏损(债权损失1.58亿+股权转让1.26亿)但解除8.17亿元担保责任并减少负债10.93亿元[28] **三 市场战略与客户覆盖** - 聚焦优质企业客户包括金融 高科技 高端制造企业 服务深圳61%规模以上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全国57%百亿市值以上上市公司[2][13][1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企业园区48% 医院39% 城市轨道交通与数据中心13%[33] - 海外业务实现零突破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0多万元 计划在沙特设子公司[41] - 与博歌机器人合作 基于AIoT平台开展楼宇巡检机器人应用开发与测试[34][35] **四 运营效率与成果** - 达实大厦通过智能化应用实现节能25% 减少25%物业人员需求 提升25%出租收益(出租率控制10%以内 vs 周边35%)[18][42] - 物联网平台功能包括全景展示 设备管控 数据分析及AI语音助手(如查询车位 预定会议室)[19][20] - 深圳地铁售检票系统引入AI行为分析后 通行效率从每分钟10人提升至50人以上 可识别60多种行为场景[42] **五 研发与行业竞争力** - 判别式AI与生成式AI结合形成技术壁垒 基于场景数据迭代实现模块化应用[24] - 算力中心液冷技术储备:2024年承接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项目 PU1值降至1.2以下[36] - 通过信创认证实现智能终端及核心元器件全面国产化 在网络通讯 视频监控 楼宇控制领域替代海外品牌[14][32] **六 管理与企业文化** - 管理团队年轻化调整:总经理舒俊峰 副总裁兼董秘管晓芬 财务总监杨慧接任[31] - 企业文化强调"唤醒万物"理念 优化产品设计(如门禁系统增加欢迎功能)并通过百人团计划培养年轻员工[43]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5月22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08:4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参与方包括达实智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吕枫,证券事务代表兼投资者关系总监管小芬,29 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2 日 13:00 - 16: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现场参观 + 现场交流 [2] DeepSeek对智慧空间行业的影响 - DeepSeek出现前,公司已在AIoT平台部署判别式AI能力,用于设备故障预警、能耗异常检测等场景 [2] - DeepSeek支持开源且可本地部署,使公司能在客户数据不出园区的前提下,将大语言模型能力融入AIoT平台 [2] - 公司将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构建出更强大的智慧空间AI应用能力,包括智能问答、智能分析、智能控制与自然语言指令理解 [2][3] 各领域客户智慧空间AI应用投入意愿 - 企业园区客户在智慧空间AI应用方面展现出较强投入意愿 [3] - 2025年3月,公司推出AI大语言模型接入的AIoT平台V7内测版本,获国内某知名商业银行超2000万元的AIoT物联网平台订单 [3] - 公司服务的企业客户广泛分布于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多为行业头部企业,如中金公司、小米、立讯精密等 [3] - AI大模型与AIoT平台融合,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节能减排、优化物业管理,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降本增效且增收创利 [3] - 公司依托优质客户资源和深化的AI能力,有望推动AI业务在企业园区场景规模化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