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

搜索文档
达实智能股价连续3天下跌累计跌幅8.4%,广发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932.19万股,浮亏损失29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37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1.13%至3.49元/股 成交额2.37亿元 换手率3.36% 总市值74.01亿元 [1] - 股价连续3天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达8.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17日 2010年6月3日上市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1] - 主营业务包括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 绿色建筑公用工程业务 工业自动化业务及IC卡读写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智慧医疗产业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占比79.25% 智慧空间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占比12.60% 智慧空间运营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8.15% [1] 机构持仓情况 - 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二季度增持204.94万股 持有932.19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46%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37.29万元 连续3天累计浮亏298.3万元 [2] - 广发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307.1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2.11% 近一年收益59.17% 成立以来收益4.44% [2] - 基金经理罗国庆任职9年330天 管理规模675.65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74.19% 最差回报-48.08% [2]
达实智能20250903
2025-09-03 22:46
**达实智能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 嵌入大语言模型 实现建筑园区空间智能控制 智能问答和分析功能[2][5][7] - 核心产品为软件平台结合硬件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覆盖企业园区 医院 地铁等细分市场[5][8][23] - 通过"小达物联"小程序实现能耗管理 如分析深圳自用楼层12楼能耗最高(办公与机房各2千多千瓦)并优化空调系统[2][6] - 在中央大型冷源控制系统应用判别式AI 累计节省能源15.3亿度电 减少53.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15][16] - AI技术发展三阶段:七年前主机群控 四年前全局优化算法节能5%-10% 当前引入Deepseek实现能源分析与故障诊断[21] **二 财务表现与风险控制**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近10亿元 归母净利润负8000万元 因签约和中标项目下滑及结算滞后[11][25][26] - 拥有12.37亿元货币资产及深圳超高层总部大厦等优质固定资产支撑抗风险能力[12]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9.78亿元 其中地产商占比4.8%(不足1亿) 恒大占比1%(2600万元)风险基本出清[29][30] - 转让鸿泽项目造成3亿元亏损(债权损失1.58亿+股权转让1.26亿)但解除8.17亿元担保责任并减少负债10.93亿元[28] **三 市场战略与客户覆盖** - 聚焦优质企业客户包括金融 高科技 高端制造企业 服务深圳61%规模以上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全国57%百亿市值以上上市公司[2][13][1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企业园区48% 医院39% 城市轨道交通与数据中心13%[33] - 海外业务实现零突破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0多万元 计划在沙特设子公司[41] - 与博歌机器人合作 基于AIoT平台开展楼宇巡检机器人应用开发与测试[34][35] **四 运营效率与成果** - 达实大厦通过智能化应用实现节能25% 减少25%物业人员需求 提升25%出租收益(出租率控制10%以内 vs 周边35%)[18][42] - 物联网平台功能包括全景展示 设备管控 数据分析及AI语音助手(如查询车位 预定会议室)[19][20] - 深圳地铁售检票系统引入AI行为分析后 通行效率从每分钟10人提升至50人以上 可识别60多种行为场景[42] **五 研发与行业竞争力** - 判别式AI与生成式AI结合形成技术壁垒 基于场景数据迭代实现模块化应用[24] - 算力中心液冷技术储备:2024年承接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项目 PU1值降至1.2以下[36] - 通过信创认证实现智能终端及核心元器件全面国产化 在网络通讯 视频监控 楼宇控制领域替代海外品牌[14][32] **六 管理与企业文化** - 管理团队年轻化调整:总经理舒俊峰 副总裁兼董秘管晓芬 财务总监杨慧接任[31] - 企业文化强调"唤醒万物"理念 优化产品设计(如门禁系统增加欢迎功能)并通过百人团计划培养年轻员工[43]
延华智能: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538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0: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17亿元 同比减少25.89%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38万元 而2024年同期亏损约1241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76元 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0.0174元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 公司市值为51亿元 [1] 历史对比 - 2024年同期营业收入约2.93亿元 [1]
达实智能: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4 21:11
公司治理与财务决策 - 达实智能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8月14日晚间召开并通过多项议案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2]
达实智能签约9075万元智慧医院项目 持续研发投入毛利率升至27.47%
长江商报· 2025-08-13 16:43
项目签约与合同详情 - 全资子公司达实久信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签署沪东区域医疗中心新建工程项目合同 金额9075.33万元 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2.86% [2] - 2024年签约及中标项目金额达31.45亿元 同比增长6.88% 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订单近700项 产品类订单超5000项 [2] 财务表现与运营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8% 但毛利率同比提升3.58个百分点至27.47% [2] - 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提升4.75个百分点 三项费用管控见效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6900万元至980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9600万元至1.26亿元 主因下游需求波动及项目进度未达预期 [3]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累计获得专利392项 软件著作权563项 通过CMMI5级认证 [3] - 2025-2027年中期战略以AIoT平台为核心 发展智慧空间/医疗生命线业务 企业总部/园区突围线业务 设备预测性维护/数据服务超越线业务 [3] - 2025年3月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版本 融合生成式AI与本地数据 实现从自动化控制向智能化服务跨越 [3] 市场竞争力与前景 -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标率 轨道交通供应商资质及AIoT技术领先性构成基本盘 [4] - 海外市场开拓与高附加值业务孵化有望推动2025年后业绩爆发 [4]
达实智能(002421.SZ):智慧医院项目签约 项目金额9075.33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7:11
项目签约 - 全资子公司达实久信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签署沪东区域医疗中心新建工程项目合同 [1] - 合同金额为9075.33万元 [1] - 项目内容为提供净化及屏蔽防护专业系统服务 [1] 业务领域 - 项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 [1] - 属于医疗中心新建工程的专业系统服务范畴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全景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举推进,智能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7 09:28
智能建筑行业概述 -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集成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2] - 技术基础包括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保安自动化[2] - 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6753.97亿元,其中智能住宅建筑2327.52亿元,智能公共建筑1563.76亿元,智能工业建筑2862.69亿元[1][10]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智能住宅建筑约2214.65亿元,智能公共建筑约1556.55亿元,智能工业建筑约2859.47亿元[1][10] 市场需求结构 - 市场需求由新建建筑智能化应用和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组成[1][10] - 2024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3537.98亿元,新建市场规模3216亿元[1][10] - 预计2025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约3619.59亿元,新建市场规模约3011.09亿元[1][10] - 存量更新市场中住宅占比25.71%,公共建筑29.51%,工业建筑44.78%[12] - 新建市场中住宅占比44.09%,公共建筑16.16%,工业建筑39.75%[12]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33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403.69亿美元[8] -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智能建筑发展较早,中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8][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传感器、服务器、显示器、摄像头、云服务、物联网等[14] - 中游为智能建筑行业[14] - 下游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14] 行业发展历程 - 初始阶段(1990-1995年)[16] - 普及阶段(1996-2000年)[16] - 发展阶段(2000-2010年)[16] - 持续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智能化技术向物联网化方向发展[1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江森自控、霍尼韦尔、施耐德主导高端市场[18][20] - 本土企业:华为、海尔智家、达实智能等在中低端市场形成竞争[18][20] - 跨界科技企业:美的楼宇科技、海康威视、阿里巴巴、腾讯等推动"硬件+软件+服务"综合竞争[18][20] 代表企业业绩 - 海尔智家2024年全球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21] - 达实智能2024年营业收入31.71亿元,其中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6.60亿元[23] 行业发展趋势 - 可持续发展技术成为长远发展方向[25] - 环保建材、能源管理技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推动行业创新[25] - 技术进步将推动建筑更加绿色、高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25]
延华智能跌6.55%,龙虎榜上机构买入5481.49万元,卖出766.51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7:37
股价表现 - 延华智能今日下跌6 55% 全天换手率26 38% 成交额14 03亿元 振幅6 48% [2] - 该股因日跌幅偏离值达-7 60%上榜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 23亿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1 44亿元 大单资金净流出7957 15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 11亿元 [2]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净买入4714 98万元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1 01亿元 [2] - 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2 82亿元 买入成交额1 14亿元 卖出成交额1 68亿元 合计净卖出5383 29万元 [2] - 2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5481 49万元 卖出766 51万元 净买入4714 98万元 [2] 营业部交易明细 - 买一机构专用席位买入2795 89万元 卖出74 25万元 [2] - 买二机构专用席位买入2685 60万元 卖出692 26万元 [2] - 卖一国泰海通证券三亚迎宾路营业部卖出4858 59万元 [2] - 卖二国泰海通证券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营业部卖出3245 54万元 [2] - 卖三国泰海通证券上海静安区新闸路营业部卖出2851 33万元 [2]
链博会观察|“链”上出新 赋能智能制造
新华社· 2025-07-18 14:05
智能化成为链博会关键词 - 本届链博会集中展示了一批"智"造新品 包括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械臂 垂直起降无人机 智能仿生手掌等 [2] - 数字科技链展区人形机器人展示区域人气高涨 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打卡点"之一 [4] - 先进制造链展区"高精尖"产品云集 折射出全球供应链智能化转型新趋势 [8]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 - 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方向 在减速机和关节核心传动领域有深厚积累 [4] - 英伟达首次亮相链博会 展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机器人仿真平台和强化学习训练平台 助力开发者打造AI属性机器人 [6] - 一条覆盖上中下游的"链条"串联起了人形机器人产业 [4]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首发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新模块 可提高建筑运维能效和节能效率 [8] - 德珂斯(江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重塑汽车等传统生产领域 [10] - 英伟达联合多个生态伙伴展示AI终端成果 包括醒狮机器狗等创新产品 [6] 展会创新亮点 - 新品发布专区约有100多项首发 首展 首秀产品 较上届增加约10% [8] - 本届链博会"含新量"超高 彰显创新底色 显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活力 [10] - 新产品 新工艺 新场景竞相"绽放" 正在加速重塑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链 [8]
达实智能:体系化解决方案引领行业新风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9 10:55
产品发布 - 达实智能正式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商用版本及多款物联网终端产品 [1] - V7版本在V6版五大基础AI算法模块基础上强化AI技术与建筑管理协同 新增生成式AI深度融合使建筑空间具备类人思考能力 [1] 平台技术特性 - AIoT平台兼容95%以上通信协议 支持传统设备与新兴智能系统无缝对接 降低集成成本并提高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 平台具备低代码开发交付能力 用户可自定义配置生成业务应用 实现人人都是开发者 [2] - 合作伙伴可基于AIoT平台开发AI应用服务自身用户 为业务拓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2] 生态合作体系 - 公司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配备15套自主研发智能系统 已吸引9家高校和科技企业入驻 [3] - 实验室采用产学研一体化运作 提供从研发测试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支持 包括技术指导和实战培训 [3] - 通过生态合作模式帮助合作伙伴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渠道 举办行业展会和技术论坛提供展示平台 [4] 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6731亿元 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 [4] - 国家发改委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城市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4] 解决方案优势 - 提供从底层平台到前台应用的体系化智能空间解决方案 非单一零散产品 [5] - 体系化解决方案能节约学习及维护成本 避免技术碎片化和兼容性问题 [6] - 合作伙伴可集中精力于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 快速进入智能建筑市场实现技术升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