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物联网
搜索文档
“体重管理”引爆3000亿市场,减肥黑科技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1-10 22:39
行业规模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260亿元 形成千亿级赛道 [1] - 体重管理蓝海市场吸引全球企业加速布局 [1] - 中国经济体量大 居民健康消费升级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健康领域动能充足 [3] 产品创新与解决方案 - 康宝莱展出30多款产品 包括蛋白营养奶昔 茶饮 膳食纤维粉及亚洲首秀的代谢健康补充剂 [2] - 康宝莱推出个性化健康管理平台 可根据用户数据生成定制方案并动态优化 [2] - 小主控股以中医理念推出无湿轻 血气丹等产品 旨在调理易瘦体质实现可持续健康管理 [2] - 金龙鱼推出心轻怡甘油二酯油新品 满足肥胖和高血脂人群减少甘油三酯摄入的需求 [3] - 波士顿科学展示胃内球囊医疗方案 通过占据胃容量帮助重度肥胖者科学减重 球囊可放置长达一年 [5] 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 体重管理行业共识从短期减重转向重塑日常饮食习惯 [2] - 乔山科技打造AI+物联网家庭健身生态 通过测试体脂率等数据定制健身计划和饮食建议 [4] - 科技赋能使健康管理更精准高效 健身器材如跑步机 哑铃将整合为系统化数字化管理环节 [4] - 健康体重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战略核心议题 国家卫健委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 [2]
达实智能标杆项目落地 赋能多行业智慧升级
证券日报· 2025-11-03 22:08
公司战略与业务定位 - 公司聚焦优质企业用户,客户广泛分布于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 [2] - 公司以"AI+物联网"战略为核心,深耕智能化领域30年 [2] - 公司依托优质客户资源和深化的AIoT技术能力,推动AIoT平台业务在企业园区场景规模化落地 [2] - 公司把握AI、信创与"双碳"目标机遇,计划将标杆案例复制到更多头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 核心业务增长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AIoT平台签约金额达3780.6万元,同比增长102.9% [2] 技术应用与项目成效 - 公司近期在医疗、科技、产业园区等多个关键领域接连斩获多项标杆性项目 [3] - 在地铁场景,通过AI视频分析优化闸机通行,效率从每分钟10人提升至50人以上,彻底杜绝夹人事故 [3] - 在企业园区推出"一句话预订会议室"、"一句话查询停车位"等生成式AI应用,并利用声纹技术监控设备以降低大型设备维修成本 [3] - 达实大厦通过AI+IoT技术实现年能耗节省超25%,物业管理费用精简300万-400万元,空置率优于深圳甲级写字楼平均水平,物业收益显著提升 [3] 客户覆盖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达61.3%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服务全国市值500亿元以上上市公司中的153家,覆盖率56.9% [3]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10月30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1:42
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明确“AI+物联网”战略目标,专注于以AIoT平台为核心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2] - 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优化冷量预测、中央空调运行调优等判别式AI应用,并接入国产大语言模型探索生成式AI创新场景 [2] - 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9家高校及创业团队共创AI应用,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过1400家 [2] - AIoT平台签约金额达3780.6万元,同比增长102.9%,平台收入为1935.35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财务业绩与运营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4.73亿元,同比下降31.36%,归母净利润为-4.15亿元 [2] - 洪泽湖达实资产处置及债务重组导致净利润减少约2.84亿元,预计可收回现金2.13亿元,减少公司负债10.93亿元,解除银行担保责任8.17亿元,截至2025年10月30日已收回现金1.47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签约及中标金额合计21.9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5.64%,但较2023年同期增长6.8% [2] - 资产负债率由期初的63.04%降至59.88% [2] 行业应用与客户覆盖 - 公司已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61.3%,全国市值500亿以上上市公司中的153家,覆盖率56.9% [2] - 为半导体行业企业如长鑫存储、中微半导体、兆易创新等提供基于AIoT平台的智能化与节能服务 [2] - 在地铁场景中,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训练67多种乘客通行行为,闸机通行效率从每分钟10人提升至超过50人,显著改善安全性与效率 [4] - 在企业园区场景创新生成式AI应用,如“一句话预定会议室”“一句话查询停车位”,并利用AI声纹技术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4] 数据中心与液冷技术 - 在数据与算力中心领域提供基于AIoT平台的液冷全局优化节能控制系统、AI调优的数据中心能效管控系统等服务 [5] - 累计投入超2000万元研发液冷全局优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城大数据中心的冷板式液冷系统 [5] - 已承接国能商贸云计算中心、前海信息枢纽等华南地区算力基础设施标杆项目,但该业务目前收入占比不高 [5] 合作伙伴与海外拓展 - 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AIoT平台已上架华为云“云商店”,共同服务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等领域用户 [6] - 部分智能终端产品获授鲲鹏技术认证书、华为技术认证书并完成鸿蒙相关认证及测试,符合信创要求 [6] - 作为华为云生态合作伙伴参加沙特LEAP科技展,联合为中东的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提供智慧空间解决方案 [6] 量化成果与案例效益 - 以达实大厦为例,每年通过AI和IoT技术提高中央空调运行效率,节省能耗超过25%,节省约200万元能源费用 [7] - 物业管理人员从建议的156人精简至100人左右,节省物业管理费用300万-400万元 [7] - 达实大厦空置率在10%~20%左右,优于深圳二季度平均约30%的空置率,物业收益较周边甲级写字楼提升约百万到千万元 [7][8]
进博故事丨从年初开始筹备的“进博大事”
搜狐财经· 2025-10-25 14:31
公司参展历程与投入 - 公司第八次参加进博会,展位面积从首次的216平方米逐步扩大至500平方米,并进一步增至600平方米,显示持续加码投入 [1] - 公司为2025年第八届进博会于2025年1月即全面启动筹备,成立多个项目组负责展位规划、新品研发等工作 [1] 参展成效与市场战略转变 - 公司第五届进博会首次参展即获得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合作意向,平台能级和溢出效应远超其他展会 [3] - 公司过去以上海工厂出口业务为主,现正将蕴藏巨大潜力的内需市场作为战略布局新重心 [3] - 通过进博会平台,公司成功从硬件制造商向健康解决方案服务者进行战略转型 [5] 合作生态与本土化布局 - 首次参展后,公司与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华为等重要伙伴达成多项合作,强调跨界融合构建新生态链 [4] - 公司与华为鸿蒙智选共同打造的TX-5跑步机推动了家用健身市场的健康管理革命 [5] - 公司在上海虹桥商务区设立数位内容事业部等三大战略业务总成办事处,并计划扩充产品与内容体验厅,以更敏锐响应大中华区消费趋势 [7][9] 未来规划与创新方向 - 公司计划在第八届进博会上推出AI+物联网家庭健身新生态,并带来更多创新产品与健康解决方案 [9] - 公司视进博会为汇聚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高能舞台,是创新落地和产业协同的加速器 [9]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10月17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0 09:05
战略与技术 - 公司明确“AI+物联网”战略目标,专注于以AIoT平台为核心、模块化场景应用为支撑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1] - 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优化冷量预测、中央空调运行调优、能耗异常识别等判别式AI应用,并接入国产大语言模型探索生成式AI创新场景 [1] - AIoT平台已形成覆盖智慧运行、智慧运维、智慧能管等10个应用领域,具备300余项核心功能模块 [3] - 部分产品已完成鸿蒙认证,可适配鸿蒙、欧拉、银河麒麟等多个国产操作系统,符合信创要求 [4] - 2025年7月,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成功上架华为云“云商店”,共同服务智慧园区、数据中心等领域用户 [4] 营销与生态 - 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9家高校及AI、机器人等创业团队共创AI应用 [1] - 成功举办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过1400家 [1] - 董事长参与短视频传播,全网播放量突破100万,提升品牌影响力 [1] - 公司已在全国200多个城市、3000多个项目中提供智能化与节能服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876万元 [1] - 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共下降3.2%,资产结构得到优化 [2]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由去年同期的796.68万元增长到2504.39万元,同比增长214.35% [2] - AIoT平台产品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86.77万元增长到1355.99万元,同比增长24.77% [2] 客户与市场 - 公司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61.3%,服务全国市值500亿以上上市公司中的153家,覆盖率56.9% [2] - 公司将把招商银行总部、宁德时代园区、蜜雪冰城全球供应链基地等智慧空间标杆案例复制到更多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头部企业用户中 [2] - 公司深度参与存量建筑的智能化与节能升级,核心产品空间场景控制系统可服务既有建筑改造市场 [5]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10月14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15 08:52
战略与技术 - 公司明确“AI+物联网”战略目标,专注于以AIoT平台为核心、模块化场景应用为支撑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1] - 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优化冷量预测、中央空调运行调优、能耗异常识别等判别式AI应用,并接入国产大语言模型探索生成式AI创新场景 [1][4] - 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9家高校及创业团队共创AI应用 [1] - 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过1400家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876万元,主要受下游需求波动及项目实施滞后影响 [1] - 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共下降3.2% [2]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从去年同期796.68万元增长至2504.39万元,同比增长214.35% [2][4] - AIoT平台产品收入从去年同期1086.77万元增长至1355.99万元,同比增长24.77% [2][4]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服务于企业园区智能化和节能建设,已服务企业园区项目超过3000个,聚焦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行业 [4] - 截至2024年底,已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61.3%;服务全国市值500亿以上上市公司中的153家,覆盖率56.9% [2] - 未来计划将招商银行总部、宁德时代园区、蜜雪冰城全球供应链基地等智慧空间标杆案例复制到更多头部企业用户中 [2]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9月26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9 08:58
战略与技术发展 - 明确“AI+物联网”战略目标,专注于AIoT平台及模块化场景应用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1] - 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优化冷量预测、中央空调运行调优等判别式AI应用 [1] - 正式接入国产大语言模型,探索生成式AI在智能交互场景的创新应用 [1] - 额外投入超过2000万元研发液冷全局优化节能控制系统等数据中心相关技术 [4] - 液冷全局优化节能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冷板式液冷系统运行管控 [4] 营销与生态合作 - 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9家高校及创业团队共创AI应用 [1][5][6] - 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过1400家 [1] - 董事长参与短视频传播,全网播放量突破100万次 [1] - 由独立营销转向跨事业部协同营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876万元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共下降3.2% [1][2]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2504.39万元,同比增长214.35% [2] - AIoT平台产品收入1355.99万元,同比增长24.77% [2] 客户与市场覆盖 - 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61.3% [2] - 服务全国市值500亿以上上市公司153家,覆盖率56.9% [2] - 企业园区营收占比48%,医院占比39%,轨道交通及数据中心占比13% [8] - 已承接国能商贸云计算中心、前海信息枢纽等多个大型数据及算力中心项目 [4] 业务拓展与创新 - 旗云健康依托多模态数据及自研大模型技术,提供健康医疗大数据与AI服务 [7] - 在深圳宝安区落地全国首个区域居民主动健康智能体,服务约580万居民 [7] - 积极导入DSTE战略管理、LTC营销流程、IPD研发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与研发能力 [9][10]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9月15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5 17:48
战略与技术发展 - 明确“AI+物联网”战略目标,专注AIoT平台及模块化场景应用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 [1] - 发布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V7,优化冷量预测、中央空调运行调优等判别式AI应用 [1] - 接入国产大语言模型,探索生成式AI在会议室预订、停车位查询等“一句话”智能交互场景 [1] - 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9家高校及AI/机器人创业团队共创AI应用 [1] 营销与生态建设 - 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过1400家 [1] - 董事长参与短视频传播,全网播放量突破100万 [1] - 面向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头部企业复制标杆案例(如招商银行总部、宁德时代园区等) [2] - 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61.3%) [2] - 服务全国市值500亿以上上市公司中的153家(覆盖率56.9%)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876万元 [1] - 经营现金流改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2% [1]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2504.39万元,同比增长214.35%(去年同期796.68万元) [1] - AIoT平台产品收入1355.99万元,同比增长24.77%(去年同期1086.77万元) [1] - 海外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核心智能终端包括空间场景控制系统、门禁控制器、人脸识别终端 [2] - 空间场景控制系统以单个空间为单元,替代传统控制面板,具备易部署、易扩展优势 [2] - 为上千所大、中、小学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案例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深圳中学等) [2] 业务模式与海外拓展 - 订单获取依托新客户拓展与老客户复购 [2] - 项目制为主,按进度确认收入;部分客户签订年度运维服务合同 [2] - 海外拓展形式:伴随中国企业出海、设立当地子公司(马来西亚已设立,沙特筹备中)、与生态伙伴合作 [2] - 海外案例含越南玖龙纸业/立讯精密/晶澳科技园区、泰国新易盛园区、印尼贝特瑞厂区、卡塔尔政府项目 [2]
新会员 | 东软载波:电力物联网龙头全面布局新能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04 18:4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 2011年2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83)[4] - 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为源头 新能源和数智化两翼齐飞的"3+1"产业布局[4] - 拥有8家子公司 3家分公司 在全国28个省份设有办事处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权威认定[4]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自1996年起研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0%以上[5] - 牵头起草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 推出国内首款载波电能表[5] - 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72项 在申请发明专利59项 实用新型专利112项 外观设计专利29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116项 软件著作权登记596项[5] - 参与起草制定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等20余项[5] 业务布局与资质认证 - 获得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多项专业资质[6] - 成为集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 工程设计 EPC总包和运行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6] 集成电路业务 - 深耕工业级高抗干扰MCU和SoC芯片设计二十余载[7] - 产品涵盖8位/32位通用与专用微控制器芯片 电力线载波芯片 无线射频芯片 电池管理芯片等[7] 新能源业务 - 布局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全链条应用场景 提供全解决方案[10] - 采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 微服务等先进技术[10] - 围绕"源 网 荷 储"提供智能光伏 智能配电 智能用电 新型储能 智能微电网等全方位产品[12] - 自主研发储能型虚拟电厂 实现储能系统全流程优化管理[12] 市场拓展 - 成功中标国网用电信息采集全品类产品 跟进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技术迭代需求[16] - 实现智能微电网系统光储充一体化协同运营[16] - 海外业务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海外应用在线数量超过1000万台[26] 数智化业务 - 融合多种通信方式 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搭建"AI+零碳"数智化平台[19] - 构建智慧园区 智慧社区 智慧医院 智慧校园等应用场景[19] - 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综合节能20%-75% 管理效率提升35%[19] 智能制造 - 制造中心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支持高精尖电子产品及储能设备制造[22] - 通过自主研发MES系统实现与CRM ERP PLM等系统的全流程无缝对接[22]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9月3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4 13:5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876万元 [2] - 经营现金流较上期改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2% [2] - 洪泽项目转让造成3亿元亏损(债权损失1.58亿+股权损失1.26亿) [6]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9.78亿元,其中地产商占比4.8%,恒大占比约1% [7] - PPP项目应收账款占比36%,剔除洪泽项目后降至18% [7] AI技术应用成果 - AIoT平台产品签约金额2504.39万元,同比增长214.35% [2][5] - AIoT平台产品收入1355.99万元,同比增长24.77% [2][5] - AIoT V7平台接入国产大模型,实现智能对话与控制功能 [1][2] - 深圳地铁AI视频分析使闸机通行效率从10人/分钟提升至50人/分钟 [9] 客户覆盖与行业分布 - 服务深圳93家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57家,覆盖率61.3% [2][3][7] - 服务全国500亿市值以上上市公司153家,覆盖率56.9% [2][3][7] - 企业园区营收占比48%,医院39%,轨道交通及数据中心13% [7] - 服务复旦百强医院中的68家,覆盖90条地铁线路及100+数据中心项目 [7] 战略转型与创新 - 设立"AI+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9家高校及创业团队 [1] - 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超1400家,品牌短视频播放量破100万 [1] - 产品向云端部署及SaaS化服务转型 [2] - 信创业务落地党政/军工/电信/医疗领域 [7] - 海外业务收入突破百万,在马来西亚/沙特推进子公司设立 [8] 资产与运营优化 - 洪泽项目转让解除8.17亿担保责任,增加2.13亿现金流入 [6] - 达实大厦出租率80%-90%,空置率10%优于深圳市场30%平均水平 [8] - 液冷技术实现数据中心PUE<1.2,应用于光明生命科学城项目 [8] - 与博歌机器人合作开发企业园区"AIoT+机器人"解决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