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GPT

搜索文档
微脉赴港IPO:研发大降、三年累亏7.5亿
搜狐财经· 2025-07-26 08:4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毛利由原披露的-1.29亿元更正为1.29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微调为6.3亿元,年度亏损上调至4.1亿元 [1]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12亿元增至6.53亿元,但同期亏损总额超过7.5亿元(2022年亏4.14亿、2023年亏1.50亿、2024年亏1.93亿) [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高达737.62%,流动负债净额-20.43亿元,负债净额-19.59亿元 [6] - 2022至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分别为-2.43亿、-0.83亿及-0.39亿元 [11] 业务结构 - 2024年全病程管理服务贡献72%收入(4.7亿元),医疗健康产品销售占19.4%(1.26亿元),保险经纪业务占8.6%(5626万元) [3] - 2022年至2024年整体毛利率从17.2%提升至19.9% [4] - 研发开支从2022年8066万元锐减至2024年2981万元,研发费用率从15.8%降至4.6% [4] 资本动态 - 创始人裘加林通过iChoice Holding持股24.35%,为最大股东 [9] - 完成6轮融资,D+轮后估值达5.59亿美元(约4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百度资本等 [9] - 经纬创投在2025年5月上市前转让全部股权退出 [10] 行业背景 - 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从2020年163亿元飙升至2024年6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9.3%,预计2030年达3654亿元 [12] - 政策推动医疗模式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加推高需求 [12] - 行业面临盈利模式不清、用户付费意愿低、公立医院合作落地缓慢等难题 [13] 战略与挑战 - 公司提出扭亏策略:扩展4700家医疗机构合作网络、AI提升效率、压缩销售开支、财务重组 [13] - 2022至2024年因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分别录得损失1.73亿元、0.43亿元和1.52亿元 [13] - AI商业化验证存疑,2023年推出CareGPT但研发投入逆势下降 [11]
微脉冲刺港交所,2024年营收超6.5亿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15
公司上市申请 - 微脉公司于6月27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招商证券国际与德意志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杭州,创始人裘加林为医疗信息服务领域资深创业者 [3] - 业务模式以全病程管理为核心,通过与公立医院签约建立多学科健康管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持续的医疗健康服务 [3] - 服务已覆盖280余座城市,合作医院超4700家,累计服务人次超10亿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12亿元增长27.5%至6.53亿元 [3] - 同期毛利率从17.2%提升至19.9% [3]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病程管理服务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医疗服务生态圈的扩大 [3] 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AI技术布局,2023年推出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大语言模型CareGPT [3] - 基于CareGPT开发健康管理智能体CareAI,可分析患者交流内容并提供多形态健康建议 [3] - AI技术使公司从传统医疗服务平台向"AI+医疗"服务商转型 [3]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服务患者的AI+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 [3] 融资历史 - 自成立以来已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BV百度风投、千骥资本、经纬创投、源码资本等十余家知名机构 [4] - 2024年1月完成2亿元D轮融资,新增投资方为信银投资、求是资本等,老股东源码资本、千骥资本、元璟资本持续加码 [4] - D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各病种管理方案及AI领域的研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