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IT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快讯:华电集团20GW组件集采招标,带动多晶硅价格上涨
格林期货· 2025-08-25 2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电集团20GW组件集采招标带动多晶硅价格上涨,招标均价较InfoLink给出的8月21日均价明显上涨,行业“反内卷”取得一定成效,市场情绪得以提振,但需关注后续项目招标价格 [1][2] - 目前光伏市场实际需求仍较疲软,供需结构改善才能长期支撑市场价格,虽7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大幅下滑,但短期多晶硅期货建议低位多单,期货投机建议缩短操作周期,可配置一定期权控制风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电集团组件集采招标情况 - 8月22日,华电集团2025 - 2026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开标,项目分两个标段,标段一采购18GW N型TOPCon组件,转化效率要求≥22.5%;标段二采购2GW N型TOPCon、BC、HIT组件,转化效率要求≥23.8% [1] - 标段一投标报价0.646 - 0.751元/W,均价0.71元/W,47家企业中仅5家报价低于0.7元/W;标段二26家企业参与投标,投标报价0.708 - 0.843元/W,均价0.746元/W [1] 光伏市场情况 - 相较于InfoLink给出的8月21日TOPCon组件在集中式和分布式市场均价,招标均价明显上涨,此前光伏组件报价曾跌破0.6元/W,行业“反内卷”有成效,但需关注后续项目招标价格 [1][2] - 目前光伏市场实际需求疲软,供需结构改善才能长期支撑市场价格,7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大幅下滑,短期多晶硅期货建议低位多单,期货投机缩短操作周期,可配置期权控制风险 [2]
巨头退场!松下宣布关闭光伏业务部门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18:22
公司战略调整 - 松下集团宣布关闭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结束40年探索,正式退出光伏制造赛道 [1] - 公司强调将继续履行产品保修义务,为现有客户及在建项目提供支持 [1] - 战略调整旨在优化业务结构,将资源集中于更具战略价值的核心业务 [1] 业务发展历程 - 松下光伏制造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代,2009年收购三洋电机推动HIT组件全球化 [1] - 2010年代在美国布法罗工厂启动本土化生产,并在日本、马来西亚设立组件制造基地 [1] - 2022年停止自主生产,将组件制造外包至第三方代工厂 [1] 行业竞争环境 -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大尺寸电池技术迫使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升级产线 [2] - 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均价跌至0.15美元/瓦,较2010年下降逾85% [2]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80%以上产能,日韩企业逐步退出中游制造 [3] 未来业务方向 - 松下未全面放弃能源业务,电池板块加速转向电动汽车领域 [3] - 公司选择退出制造端后,曾尝试专注产品设计与品牌运营但未能挽回颓势 [2] - 行业趋势显示企业正聚焦上游材料或下游应用技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