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授权服务

搜索文档
大麦娱乐再涨超7% 三丽鸥中国区授权收入高增 机构看好公司IP授权业务强劲表现
智通财经· 2025-08-13 10:08
公司股价表现 - 大麦娱乐(01060)股价上涨7.08%至1.21港元 成交额达2.32亿港元 [1] 三丽鸥中国区业绩 - 三丽鸥2026财年一季度中国区收入3.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0% [1] - 授权业务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158% [1] 阿里鱼与三丽鸥合作影响 - 阿里鱼与三丽鸥合作对双方业绩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1] - 2025财年阿里鱼超50%收入来自三丽鸥 [1] - 三丽鸥中国区授权业务和大麦娱乐IP授权业务在2025财年爆发式增长 [1] 合作运营进展 - 线上线下活动稳步推进 嗨翻节、超品日已举办第二届 [1] - 三丽鸥在公告中重点提及中国区对业绩增长的显著贡献 [1] - 双方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未来将以长线运营为基础 [1] IP授权业务前景 - 阿里鱼为三丽鸥策划的营销活动为其他合作IP(如Chiikawa、蜡笔小新)提供运营经验 [1] - 公司有望签约更多新IP [1]
大麦娱乐20250611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行业为娱乐行业,包括 IP 授权、线下演出、电影等细分领域;涉及公司有阿里鱼、大麦娱乐、三丽鸥、吉咖瓦、卡游等 [2][3][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阿里鱼 IP 业务 - **IP 资源情况**:拥有约 200 个 IP 资源,按头部、中腰部等层级规划,头部有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等,中腰部有猫福山迪等,今年新增《乱马 1/2》等轻量级 IP [3]。 - **IP 评估与收入贡献**:通过参考下游售授权相关的零售额(GMV)划分头部与非头部 IP,少数头部 IP 贡献 80%甚至更多收入 [4][5]。 - **独家版权情况**:三丽鸥家族有大中华区商品授权独家代理权,吉咖瓦有广告、空间及商品全方位独家权利等,宝可梦与蜡笔小新非独家 [7]。 - **与三丽鸥合作**:始于 2023 年,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推动其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续约风险低 [10][11]。 - **吉咖瓦表现**:2025 年是 IP 授权业务重要增量贡献者,线下快闪店火爆,动画将发行,在 IP 矩阵收入贡献排前三 [12][13][14]。 - **C 端业务规划**:2025 年重点布局,战略方向为内生开发 IP 货品品牌(如“另物”)和签约设计师开发新 IP,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15][16]。 - **卡牌赛道布局**:卡游是客户,合作 IP 有三丽鸥和圣斗士星矢等,若突破将纳入 C 端战略 [17]。 - **收入结构**:2024 年 IP 总收入 14.3 亿,主要来自 IP 转授权、天猫旗舰店运营等,2025 年锦鲤拿去关停,take rate 基本稳定 [2][19]。 大麦娱乐业务 - **团队情况**:分为 ToB 和 ToC 业务,ToB 业务团队饱和,ToC 业务招人,产品开发对 2025 年财报影响有限 [19]。 - **演出市场情况**:2025 年演唱会增速放缓,体育和剧类活动增长超预期,各品类均有增长但受场馆资源限制 [22]。 - **灯塔与大麦票房数据差异**:灯塔反映上演当月票房,大麦是预售口径,完成出票服务后当月计入收入 [23]。 - **演唱会市场因素影响**:场次增加对整体市场影响更显著,高级别艺人观影人数有保障,中腰部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下降 [24][26]。 - **城市外溢影响**: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外溢,高级别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高,中腰部艺人在低线城市上座率下降 [25][26]。 - **竞争格局**:线下演出竞争激烈,猫眼有价格战,大麦保持公开透明价格,市场份额一季度同比持平 [28]。 - **国际化战略**:明确国际化战略,聚焦港澳及东南亚市场,通过与场馆票务系统合作、股权投资和 APP 改版拓展业务 [29]。 - **电影业务**:电影市场不佳,公司收缩电影投资,今年暑期档片单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50% - 60%,目标是减少亏损 [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三丽鸥在中国大陆地区疫情前有长期稳固合作伙伴,疫情期间关系变化使阿里鱼能与其签署独家协议 [8]。 - 大麦娱乐 ToB 业务通过签单模式确认收入,若增长需扩招 BD 和商务人员并平衡人效 [19]。
大麦娱乐(01060.HK):\"演艺+IP\"双引擎 重构线下娱乐新基建
格隆汇· 2025-07-03 18:25
公司概况 - 大麦娱乐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现实娱乐平台,业务涵盖内容制作、宣传发行、IP衍生授权、商业运营、票务管理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1] - 公司电影业务累计参与300余部电影的出品发行和推广,演出业务覆盖全品类现实娱乐票务类型 [1] - 阿里巴巴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层具备丰富互联网行业经验且参与持股 [1] - 2023年起架构调整激活组织活力,规模效应显著推动增长进入快车道 [1] IP业务分析 - 中国IP行业规模达千亿级别且增速快潜力大,商品授权为主要模式,单位授权金可撬动25倍以上商品GMV [2] - 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美国1/5,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2] - 阿里鱼作为中国最大IP授权代理平台,已与三丽鸥等达成主授权协议,未来将向上游拓展头部IP授权,向下游强化2C业务布局 [2] - 阿里鱼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海量客户资源、大数据匹配能力、联合营销体系及自动追踪结算系统 [2] 演出业务分析 - 2024年全国线下演出票房达579亿元,其中大型演出占比过半,行业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2] - 大型演出通过人均票房提升驱动"价增",旅游演艺等通过观演人数增长驱动"量增" [2] - 演出经济具备显著溢出效应,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3] - 大麦票务市占率领先,演唱会头部项目覆盖率近100%,未来将向海外市场延伸并拓展体育赛事、脱口秀等新品类 [3]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票务分成占比较低,技术及现场服务等新基建构成核心护城河 [3] 财务预测 - 预计FY26-28年总收入分别为78 91/95 34/116 83亿元,同比增速18%/21%/23% [3] - 同期经调整EBITA预计为10 12/14 98/21 33亿元,同比增速25%/48%/42% [3]